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0553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ocx

上海市地方标准DB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31/294-2010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修订稿)

2010-12-06发布2011-03-15实施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DB31/294-2003《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的修订。

本标准与DB31/294-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改变如下:

——“适用范围”增加了适用于新建的小区、单幢(多幢)独立住宅楼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要求,以及已建小区、住宅楼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改建、扩建应参照标准执行要求。

——“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规范》、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GB/T21741《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669.1《城市监控报警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重要标准。

——“术语与定义”修改为采用GB/T21741的术语和定义。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基本组成”增加了有楼寓(可视)对讲系统和识读式门禁控制系统组成的出入口控制系统。

——“系统技术要求”中增加了以下要求:

——“基本要求”中增加了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和产品的要求;监控报警联网协调要求;系统信息的存储应≥30d的要求等。

——“住宅小区各类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基本配置”表各系统组成增加了配置要求。

——“周界报警系统要求”中增加了入侵探测器选用、安装及河道周界系统联动的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要求”中增加了彩色摄像机调试和安装要求;系统记录应配置数字录像设备及图像记录保存、回放方式的要求。

——“出入口控制系统要求”中增加了“楼寓(可视)对讲系统”、“识读式门禁控制系统”二种模式,规定了住宅楼单元门不应以数字按键密码方式开启电控防盗门的要求;每台管理主机管控的住户数不应>500户的要求;电控防盗门开启时间超时提示功能的要求;准入级别进行控制与管理的要求;安装防冲撞道匝的要求。

——“室内报警系统要求”中增加了对报警防区设置的要求;非装修住宅单元预留室内报警系统的接口的要求;含有楼寓(可视)对讲设备的报警控制器要求。

——“电子巡查系统要求”中增加了应符合GA/T644的要求。

——“监控中心要求”增加了环境、设备布置和机房布线的要求。

——增加了“系统管网和配线设备要求”。

——增加了“防雷和接地”。

——增加了“实体防护装置”。

——“系统检验、验收与维护保养”增加了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经试运行、初验合格后,应根据GB50348-2004进行系统检测和验收。

本标准的修订按照GB/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有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有上海市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房地产资源管理局、华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上海联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东大金智建筑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保安服务总公司、上海国际技贸联合有限公司、上海长臣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上海百科工贸有限公司、上海精科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富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赵渊明、彭兴宝、陶焱升、孙国强、刘晓新、曾浙一、鲍逸明、王巧林、顾忠平、金晓侃、谈鸣杰、叶志峰、朱明初、吴锡宏、郑立鹤、程国平、鲍敏。

本标准代替DB31/294-2003。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1/294-2003。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库……………………………………………………………………1

3术语与定义…………………………………………………………………………1

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基本组成………………………………………………………1

5系统技术要求………………………………………………………………………2

5.1基本要求………………………………………………………………………2

5.2周界报警系统要求……………………………………………………………3

5.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要求………………………………………………………4

5.4出入口控制系统要求…………………………………………………………6

5.5室内报警系统要求……………………………………………………………7

5.6电子巡查系统要求……………………………………………………………8

5.7监控中心要求…………………………………………………………………8

5.8系统管网和配线设备要求……………………………………………………9

5.9防雷与接地……………………………………………………………………9

5.10实体防护装置…………………………………………………………………9

6系统检验、验收与维护保养……………………………………………………10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要求,是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小区、单幢(多幢)独立住宅楼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已建小区、住宅楼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改建、扩建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方式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应该单)适用于本标准。

GB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03建设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21741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设计要求

GA/T72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64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669.1城市监控报警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

通用技术要求

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3术语与定义

GB/T217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基本组成

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由周界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监控系统、室内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实体防护装置以及小区监控中心组成。

其中出入口控制系统由楼寓(可视)对讲系统和识读式门禁监控系统组成。

5系统技术要求

5.1基本组成

5.1.1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与小区的建设综合设计、同步施工、独立验收,同时交付使用。

5.1.2小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程序应符合GA/T75的规定,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要素、系统传输与布线,以及供电、防雷与接地设计应符合GB50348-2004第3章的相关规定。

5.1.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和产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现行强制性标准和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并经安全认证、生产登记批准或型式检验合格。

5.1.4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宜同本市监控报警网系统的建设相协调、配套,作为省会监控报警接入资源时,其网络接口、性能要求应符合GA/T669.1等相关标准要求。

5.1.5各系统的设置、运行、故障等信息的保存时间应≥30d。

5.1.6小区技防设施基本配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基本配置

序号

项目

设施

安装区域或覆盖范围

配置要求

1

周界报警系统

入侵探测装置

小区周界(包括围墙、栅栏、与外界相通的河道等)

强制

2

不设门卫岗亭的出入口

强制

3

与住宅相连,且高度在6m以下(含6m),用于商铺、会所等功能的建筑物(包括裙房)顶层平台

强制

4

与外界相通用于商铺、会所等功能的建筑物(包括裙房),其与小区相通的窗户

推荐

5

控制、记录、显示装置

监控中心

强制

6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彩色摄像机

小区周界

推荐

7

小区出入口[含外界相通用于商铺、会所等功能的建筑物(包括裙房),其与小区相通的出入口]

强制

8

地下停车库出入口(含与小区地面、住宅楼相通的人行出入口)、地下机动车停车库内主要通道

强制

9

地面机动车集中停放

强制

10

别墅区域机动车主要道路交叉路口

强制

11

小区主要通道

推荐

12

小区商铺、会所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

推荐

13

住宅楼出入口[4户住宅(含)以下除外]

强制

14

电梯轿厢[2户住宅(含)以下或电梯直接进户的除外]

强制

15

公共租赁房各层楼梯出入口、电梯厅或公共楼道

强制

16

监控中心

强制

17

控制、记录、显示装置

监控中心

强制

续表1

序号

项目

设施

安装区域或覆盖范围

配置要求

18

出入口控制系统

楼寓(可视)对讲系统

管理副机

管理副机

小区出入口

强制

19

对讲分机

每户住宅

强制

20

多层别墅、复合式住宅的每层楼面

强制

21

监控中心

推荐

22

对讲主机

住宅楼栋出入口

强制

23

地下停车库与住宅楼相通的出入口

推荐

24

管理主机

监控中心

强制

25

识读式门禁监控系统

出入口凭证检验和控制装置

小区出入口

推荐

26

地下停车库与住宅楼相通的出入口

强制

27

住宅楼栋出入口、电梯

推荐

28

监控中心

强制

29

控制、记录装置

监控中心

强制

30

室内报警系统

入侵探测器

装修房的每户住宅(含复合式住宅的每层楼面)

强制

31

毛坯房一、二层住宅,顶层住宅(含复合式住宅的每层楼面)

强制

32

别墅式住宅每层楼面(含与住宅相通的私家车停车库)

强制

33

与住宅相连,且高度在6m以下(含6m),用于商铺、会所等功能的建筑物(包括裙房)顶层平台上一、二层住宅

强制

34

水泵房和范围水箱部位出入口、配电间、电信机房、燃气设备房等

强制

35

小区物业办公场所,小区会所、商铺

推荐

36

紧急报警(求助)装置

住户客厅、卧室及未明确用途的房间

强制

37

卫生间

推荐

38

小区物业办公场所,小区会所、商铺

推荐

39

监控中心

推荐

40

控制、记录、显示装置

安装入侵探测器的住宅

强制

41

多层别墅、复合式住宅的每层楼面

强制

42

小区物业办公场所,小区会所、商铺

推荐

43

监控中心

强制

44

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钮

小区周界,住宅楼周围,地下停车库,地面机动车集中停放区,水箱(池),水泵房、配电间等重要设备机房区域

强制

45

控制、记录、显示装置

监控中心

强制

46

实体防护装置

电控防盗门

住宅楼栋出入口(别墅住宅除外)

强制

47

内置式防护栅栏

商铺、会所(包括裙房)等建筑物作为小区周界的建筑物与小区相通的一、二层窗户

强制

48

住宅楼栋内一、二层公共区域与小区相通的窗户

强制

49

与小区相通的监控中心窗户

推荐

50

与小区外界相通的监控中心窗户

强制

5.2周界报警系统要求

5.2.1系统的前端应选用不易受天气、环境影响,误报率较低的入侵探测装置。

5.2.2当系统的前端选用无物理阻挡作用的入侵探测装置时,应安装摄像机,通过视频监控与报警的联动对入侵行为进行图像确认、复核。

系统的联动、图像确认、复核、记录等应符合5.3的相关规定。

5.2.3系统的防区用吴盲点和死角,且24h设防。

5.2.4系统的防区划分,应有利于报警时准确定位。

各防区的距离应按产品技术要求设置,且距离应≤70m。

5.2.5与住宅相连的裙房顶层平台,宜在钱或裙房外沿顶端安装入侵探测装置。

5.2.6一般入侵探测装置的系统报警响应时间应≤2s。

张力式电子围栏入侵探测装置的系统报警响应时间应≤5s。

5.2.7系统报警时,小区监控中心应有声光报警信号。

周界报警系统主机应符合的相关要求,并应在模拟显示屏或电子地图上准确标识报警的周界区域。

5.2.8周界报警系统可与室内报警系统共用报警主机。

5.2.9系统的其他要求应符合GB50394的规定。

5.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要求

5.3.1摄像机安装基本要求:

a)出入口、通道应安装股东焦距摄像机;

b)监控区域应无盲区,并应避免或减少图像出现逆光现象;

c)固定摄像机的安装指向与监控目标形成的垂直夹角宜≤30°,与监控目标形成的水平夹角宜≤45°;

d)摄像机工作时,监控范围内的平均照度应≥50Lx,必要时应设置与摄像机指向一致的辅助照明光源;

e)摄像机应采用稳定、固定的安装支架,安装位置不易受外界干扰、损伤,且应不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

f)带有云台、变焦镜头控制的摄像机,在停止云台、变焦操作2min±0.5min后,应自动恢复至预设定状态;

g)室外摄像机应采用有效防雷击保护措施。

5.3.2小区出入口摄像机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摄像机朝向应一致向外;

b)人行道、机动车行道应分别安装摄像机;

c)每条机动车行道应至少安装一台摄像机。

5.3.3同一建筑物、建筑物内同一层所有出入口(含楼梯出入口)、电梯厅内摄像机的

安装朝向应一致。

5.3.4设于小区内的地下停车库机动车辆出入口摄像机朝向应一致向内。

5.3.5电梯轿厢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轿厢门体上方一侧的顶部或操作面板上方,且应配置楼层显示器。

5.3.6视频监控图像应符合以下要求:

a)小区周界的视频图像应清晰显示人员的行为特征;

b)小区出入口的视频图像应清晰的显示进出人员面部特征和/或机动车牌号,且进出人员的面部有效画面宜≥显示画面的1/60;

c)小区内的地下停车库车辆出入口的视频图像应清晰地显示进出的机动车牌号和走进(出)人员的体貌特征;

d)地下停车库与小区对面及住宅楼的人行出入口、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与地面相通的出入口、住宅楼出入口,以及小区商铺、会所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等处视频图像,应清晰地显示进出人员面部特征;

e)地面机动车集中停放区、地下机动车停车库主要通道、别墅区域机动车主要道路交叉口、小区主要通道的视频图像,应清晰显示过往人员的行为特征和机动车的行驶情况;

f)公共租赁房每层楼梯出入口、电梯厅或公共楼道的视频图像,应清晰地显示过往人员的体貌行为特征。

5.3.7摄像机在标准照度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图像质量主管评价应符合GB50198-1994规定的评分等级4级的要求。

系统显示水平分辨率宜≥350TVL。

5.3.8系统所有功能的控制响应时间、图像信息的传输时间不应有明显的延时。

5.3.9具备视频监控与报警联动的系统,当报警控制器发出信号时,监控中心的图像显示设备应能联动切换出于报警区域相关的视频图像,并全屏显示。

其联动响应时间应≤2s。

5.3.10视频图像应有日期、时间、监视画面位置等的字符叠加显示功能,字符叠加应不影响对图像的监视和记录回放效果。

字符时间与标准时间的误差应在±30s以内。

5.3.11具有16路(含)以上的视频图像,在单屏多画面显示的同时,系统应按≥摄像机总数1/16(含)的比例另配图像显示设备,对其中重点图像(例如出入口)进行固定监视或切换监视。

操作员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宜为监视设备屏幕对角线尺寸的3~6倍。

5.3.12应配置数字录像设备,对系统所有摄像机摄取的图像进行24h记录。

数字录像机设备应符合GB20815-2006标准中Ⅱ、Ⅲ类A级的要求,图像信息保存时间和回放应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a)应以≥25frame/s和≥2frame/s二种帧速记录方式分别进行图像保存,其中最近的10d以≥25frame/s的帧速保存图像,其后20d的图像宜以≥2frame/s的帧速保存图像;

b)亦可30d全部采用≥25frame/s的帧速保存图像;

c)图像记录宜在本机播放,也可通过其他通用设备在本地进行联机播放。

5.3.13系统由多台数字录像设备组成并同时运行时,在确保图像不丢失的前提下,宜配置统一时钟源对所有数字录像设备进行时钟同步。

5.3.14系统宜采用智能化视频分析处理技术,具有虚拟警戒、目标检测、行为分析、视频远程诊断、快速图像检索等功能。

5.3.15系统其他要求应符合GB50395的规定。

5.4出入口控制系统要求

5.4.1楼寓(可视)对讲系统要求

5.4.1.1小区出入口的管理副机应能正确选呼小区内各住户分机,并应听到回铃声。

5.4.1.2楼栋出入口和地下机动车、非机动车车库与住宅楼相通的出入口的对讲主机应能正确选呼该楼栋内任一户分机,并应听到回铃声。

5.4.1.3别墅住宅内的室内对讲机分机应至少有1个具备可视对讲功能。

5.4.1.4其他住宅宜选用楼寓可视对讲系统。

5.4.1.5楼寓(可视)对讲系统的童话音应清晰,图像应能清晰显示人员的面部特征,开锁功能应正常,提示信息应可靠、及时、准确。

5.4.1.6楼寓可视对讲系统的对讲分机宜具有访客图像的记录、回放功能,图像记录存储设备的容量宜≥4G。

5.4.1.7楼寓电控防盗门应以钥匙或识读式感应卡和通过室内对讲分机遥控等方式开启。

不应以楼栋口对讲主机数字密码按键方式开启电控防盗门。

5.4.1.8管理主机应能与小区出入口的管理副机、楼栋口的对讲主机。

住户对讲分机之间进行双向选呼和通话。

5.4.1.9每台管理主机管控的户数应≤500,以避免音(视)频信息阻塞。

5.4.1.10管理主机应有访客信息(访客呼叫、户主应答等)的记录和查询功能,以及异常信息(系统停电、门锁故障时间、楼寓电控防盗门开启状态的持续时间≥120s等)的声光显示、记录和查询功能。

信息内容应包括各类事件日期、时间、楼栋门牌号等。

5.4.2识读式门禁控制系统要求

5.4.2.1识读式门禁控制系统应根据小区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按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

入级别进行控制与管理,对人员逃生疏散口的识别控制应符合GB50396-2007第9.0.1条第2款的相关规定。

5.4.2.2门禁控制器应设置在手控门以内。

5.4.3小区出入口、地下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宜安装防冲撞道闸,并应有清晰的警示标志。

道闸应有防止由于误操作造成伤人、砸车等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

5.4.4系统全体要求应符合GA/T72、GA/T678、GB50396-2007的规定。

5.5室内报警系统要求

5.5.1入侵探测器的选用和安装应确保对非法入侵行为及时发出报警响应,探测范围应有效覆盖住宅与外界相通的门、窗等区域,同时应避免或减少因室内人员正常活动而引起误报的情况发生。

分户门应设置独立防区并设定为延时方式

5.5.2报警防区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每户的每个卧室、客厅(起居室)、书房等区域应分别独立设置报警防区;

b)与别墅住宅相通的私家车库应独立设置报警防区;

c)住宅内相邻且同一层面的厨房、卫生间等可共用一个报警防区;

d)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可共用一个报警防区,但串接数≤4个;

e)小区的水泵房和房屋水箱部位出入口、配电间、电信机房、燃气设备房等重要机房应分别独立设置报警防区;

f)防盗报警控制器的防区数应满足防区设置的需要;

g)住宅内的防盗报警控制器、操作键盘应设置在防区内。

5.5.3住宅内入侵探测器报警信号可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

5.5.4紧急报警信号应采用有线方式传输。

5.5.5住宅与监控中心的报警联网信号应采用专线方式传输。

5.5.6住宅内防盗报警控制器应能通过操作键盘按时间、部位任意设防和撤防;紧急报警防区应设置为不可撤防模式;无线入侵探测器应有欠压报警指示功能。

5.5.7防盗报警控制器操作键盘宜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部位。

在前端入侵探测器满足基本配置要求的前提下,别墅、复式住宅每户各层应增加防盗报警控制器操作键盘,并统一控制所有防区,或分别控制不同防区。

5.5.8当住宅内选用含有楼寓(可视)对讲设备的报警控制器操作键盘时,其报警部分应符合GB12663的要求,楼寓(可视)对讲部分应符合GA/T72和GA/T678-2007附录A的要求。

5.5.9以毛坯房交付的住宅,除一、二层及顶层住宅外,其他层面的住宅应预留与监控中

心报警联网的信息接口。

5.5.10小区监控中心报警主机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有显示(声光报警)、存储、统计、查询、屏蔽(旁路)、巡检和打印输出各相关前端防盗报警控制器发来的信息的功能,信息应包括周界防区、各住户和相关用户的名称、部位、报警类型(入侵报警、求助、故障、欠压等)、工作状态(布设、撤防、屏蔽、自检等)所发生的日期与时间;

b)应具备支持多路报警接入、处理多处或多种类型报警的功能;

c)应有密码操作保护和用户分级管理功能;

d)应配置满足系统连续工作≥8h的备用电源;

e)无线和总线制入侵报警系统报警响应时间应≤2s,电话线报警响应时间应≤20s;

f)应留有与属地区域安全防范报警的联网接口。

5.5.11系统其它要求应符合GB/50394的规定。

5.6电子巡查系统要求

5.6.1电子巡查系统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在小区的重要部位及巡查路线上设置巡查点,巡查钮或读卡器设置应牢固;

b)巡查路线、时间应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和修改;

c)能通过电脑查阅、打印各巡查人员的到位时间,具有对巡查时间、地点、人员和顺序等数据的显示、归档、查询和打印等功能;

d)具有查询违规记录提示。

5.6.2采集器数量配置数应≥2。

5.6.3系统其它要求应符合GA/T644的规定。

5.7监控中心要求

5.7.1监控中心宜独立设置,面积宜≥20㎡。

5.7.2监控中心设在门卫值班室内的,应设有防盗安全门与门卫值班室相隔离。

5.7.3监控中心应配备有线、无线通信联络设备和消防设备。

5.7.4监控中心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监控系统的终端接口及通信协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可与上一级管理系统进行更高一级的集成。

5.7.5监控中心室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工作区域照明应≥200Lx,宜设置空调设施。

5.7.6监控中心设备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各设备在机房内的布置应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