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0564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docx

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20XX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常见的酸和碱

(以下试题均来自VCM仿真实验配套试题)

(10哈尔滨9).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用水浇灌庄稼  不锈钢用于制餐具 氧气用于植物光合作用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A         B        C        D  

1.(10邵阳8)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A.烧碱露置空气中变重B.浓盐酸露至空气中变轻

C.酥脆饼干置于空气中变软D.菜刀置于潮湿空气中生锈

2.(10邵阳9)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

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由红色变为蓝色B.由蓝色变为红色

C.由红色变为无色D.由无色变成红色

3.(10邵阳16)小刚用pH试纸测得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洗发精

洗衣液

厨房清洁剂

pH

1

8

10

13

在没有除锈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除锈剂的是

A.厕所清洁剂B.洗发精C.洗衣液D.厨房清洁剂

4.(10内江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石灰石可用于生产玻璃B.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

C.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氧气可用作火碱的高能燃料

5.(10内江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水存在三态变化

B.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C.因为双氧水中含有氧分子,所以可用它制取氧气

D.因为某种物质的溶液呈酸性,所以该物质属于酸

1.(10内江4)氨水是一种挥发性较强的碱,氨水中会发出的氨气(NH3)易与酸反应,如NH3+HCl=NH4Cl,试写出氨气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有一瓶试剂,标签受损如右图,若要判断其是浓硫酸还是浓盐酸,可将瓶塞打开,用蘸有弄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剂瓶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即为浓盐酸,而浓硫酸则无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3+H2SO4=(NH4)2SO4浓盐酸和金额氨水都具有挥发性,在靠近时挥发出的NH3和HCl反应产生白烟,而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无明显现象

20(10红河3)生活离不开化学,应用所学知识选出表中酸性最强的物质()

选项

A

B

C

D

物质

肥皂水

漂白液

柠檬汁

玉米粥

PH

10

12

3.5

6.8

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21(10红河29)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丙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

一定含有的物质:

指示剂、水、硫酸钠、碳酸钙

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丽认为:

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小明认为:

只有碳酸钠

小平认为:

只有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NaOH(或NaOH和Ca(OH)2)(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芳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以上三个同学的猜想,通过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芳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丽的猜想正确

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小明的猜想正确

无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

小平的猜想正确

22(10红河28)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学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的实录: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探究实验中的能量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探究反应终点问题:

用什么方法证明此反应已恰好完全进行?

小红说:

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小文说: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入稀盐酸,若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小红,理由是如果盐酸过量,加入酚酞试液,溶液也不变色。

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1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盐酸过量;

2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反应充分、快速;

3小凤在她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NaOH溶液变质

1.(10娄底28)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提出问题]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实验探究]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

水的体积比为1:

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

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如下:

汁液

在不同液体中的颜色变化

蒸馏水

稀酸溶液

稀碱溶液

紫卷心菜

蓝紫色

红色

绿色

牵牛花

紫色

红色

蓝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得出结论]58、59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60的汁液不能

做酸碱指示剂。

[拓展应用]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

则该雨水呈61性(选填“酸”或“碱”或“中”)。

[反思与评价]小林发现,上述汁液无法测出溶液的酸碱度,请你告诉他,在实验室测定溶

液的酸碱度常用62。

58.紫卷心菜(或牵牛花)59.牵牛花(或紫卷心菜)60.胡萝卜61.酸62.pH试纸(pH计)

1.(10娄底17)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1.(福建南安10.)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XX年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

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福建省福州12.)(8分)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4(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2)根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②。

(1)CO2(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Ca(OH)2+2HCl=CaCl2+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1.(福建省福州7.)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B

C

D

体液

唾液

血液

胆汁

胃液

pH范围

6.6-7.1

7.35-7.45

6.8-7.4

0.8-1.5

(10株洲中考)3.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B.橘子汁显碱性

C.草木灰水的碱性最强D.萝卜显中性

1.(10广州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C)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用水将浓盐酸稀释

2.(10广州8)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A)

A石灰水B食醋C自来水D汽水

(10扬州10).测得某强力除油污试剂的pH=14,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显碱性B.显酸性

C.一定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D.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pH将变大

(2010·辽宁鞍山,10)白蚁能分泌出蚁酸。

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

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镀锌水管B.铜制塑像C.大理石栏杆D.铝合金门窗

(2010·山东莱芜,7)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A.酸都能电离出H+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2010·甘肃兰州,18)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图②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C.图③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图④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2010·甘肃兰州,19)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

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010·山东莱芜,13)生活中处处是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物,将碘酒滴在土豆片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硝酸铵又称“硝铵”,是一种常用氮肥,向硝酸铵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硝酸铵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0铵态氮肥遇到碱时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食醋中含3%~5%的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清洗水垢【Mg(OH)2和CaCO3】。

已知醋酸在水中能电离出CH3COO-和H+;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请写出醋酸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土豆片变蓝色

(2)酸性复分解反应

(3)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2010·辽宁鞍山,22)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乙丙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子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

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

只有碳酸钠

小刚认为:

只有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

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

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10分)

(1)NaOH+HCl=NaCl+H2O

(2)气球胀大

(4)【交流讨论】①NaCl②氢氧化钠

【实验设计】①小亮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小兰

③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小刚(实验现象和猜想合理对应即可)

【反思拓展】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32.(每空2分,共4分)(凡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10河南2)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A】

(10河北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1.(10济宁2-3)(4分)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______。

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____剂,它的水溶液倒入充满C02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密闭、振荡,可以看到,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因此,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3.烧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干燥矿泉水瓶变瘪2NaOH+CO2=Na2CO3+H2O

1.(10山西8)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2.(10云南楚雄27)(6分)下图是同学们探究过的三个重要实验,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测定空气中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____________________。

排除了气密性不好等因素外,过量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__________________(填“仍有”或“没有”)残余的氧气。

(2)图2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某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此时烧杯中的溶质(除酚酞外)可能有两种情况:

①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②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

(1)产生浓厚的白烟没有

(2)燃烧时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燃烧时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它的着火点(3)NaClNaCl和HCl

1.(山东烟台28.)(7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工:

全部是NaOH;猜想Ⅱ:

全部是Na2CO3;猜想Ⅲ:

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现象b为,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或稀H2SO4等酸及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CaCO3不能。

(3)有白色沉淀产生无色酚酞不变红色

【反思】CO2+2NaOH=Na2CO3+H2O

1.(山东烟台9.)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只有①(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山东烟台19.)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X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1、(10四川达州4)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图所示,其中溶液呈碱是

 

A.氯化钠溶液B.稀硝酸C.硼酸D.碳酸钠溶液

1、(10广东省7)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A.酸性不变B.酸性变强C.酸性变弱D.碱性变弱

1.(10广安20)向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

其中错误的是B

2.(10张家界7)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

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A、食醋B、食盐C、料酒D、味精

3.(10本溪9)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B.食品袋里充人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服用熟石灰治疗胃酸过多症

D.用食盐水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4.(10本溪8)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

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稀盐酸B.锌粒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5.(10咸宁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ABCD

6.(10本溪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D

7.(10梧州46)(6分)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请回答下列与pH相关的问题:

(1)请分别指出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的pH范围。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2)用酚酞溶液检测NaOH溶液,将看到什么颜色?

用pH试纸呢?

用酚酞溶液:

用pH试纸:

(3)电解pH=4的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的pH将发生

怎样的变化?

并请总结出溶液的pH变化与溶液中H+浓度变化的关系。

46.(6分)

(1)pH<7;pH>7(2分)

(2)溶液显红色;试纸显蓝色(从绿色到蓝紫色均可)(2分)

(3)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的pH越来越小;当溶液的pH越来越小时,溶液中H+浓

度越来越大。

(2分)

16.(10泸州8).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酚酞试液B.镁条

C.氯化钾溶液D.氯化铜溶液

【10桂林19】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0新疆】14.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

A

B

C

D

图像

实验或事实

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3晶体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将一定质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含空气)加热

(10龙岩市16).实验室新进一批浓硝酸,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试剂的保存方法,开展相关探究。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打开盛装浓硝酸的试剂瓶,立即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

据此可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填一条物理性质)。

为进一步证明浓硝酸具有该性质,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脱脂棉团因喷有稀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液而呈红色)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少量浓硝酸置于试管中,采用强光照射或者稍加热,立即观察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据此现象可推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化学性质)。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知,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桂林13.】下图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是稀盐酸B.Y是水C.Z是石灰水D.无法确定X、Y、Z

(10天津市1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B.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的清洁剂

C.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010.浙江杭州)2.20XX年,我国首次调整饮用水标准。

新《标准》规定,饮用水的pH在6.5-8.0之间,符合健康标准。

由于受酸雨影响(在我国酸雨中一般含有少量的硫酸),目前我国天然水体大多呈弱酸性。

要使pH低于6.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

A.加热B.加入适量纯碱C.加入适量氯化钡D.加入适量明矾

答案:

B

1.(10无锡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生成氧化铁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后,瓶口出现白烟

D.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2.(10连云港1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紫卷心菜制酸碱指示剂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

D.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1.(10无锡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不仅能节约金属资源,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上海世博会采取了许多节能环保措施,充分利用太阳能就是其中之一

D.将某溶液滴到PH试纸上,试纸由黄色变为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1、(10乐山28)下列化学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在水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所以能解离出氢离子的化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