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0574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8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docx

《自然辩证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docx

自然辩证法

绪论

引言:

哲学与科学

如何理解指导?

哲学只是为自然科学研究者提供进一步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不能从辩证法中直接推导出自然科学的结论

辩证法为自然科学研究者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形式.

v对哲学的指导作用既不能否认也不能随意夸大。

事实上,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有一个领域,主要集中在:

v

(1)在各门自然科学的基础前沿

v这是因为在科学前沿,情况比较复杂,问题较多,各种观点争论激烈,哲学可以为探索提供新思路。

v

(2)在新的研究领域和新学科创立时期

v在很多的学科,特别是一些综合性,横断性,交叉性学科的创立阶段往往又是一个哲学探讨过程。

v(3)在科学发展的危机时期

v库恩在研究了科学史的基础上总结:

“特别是公认危机时期,科学家们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解开他们的领域之迷的工具”。

指导途径:

间接性、科研工作者自我体验,而非哲学工作者传授灌输

主要途径是内化为哲学素养

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世界观)

认识论

方法论(哲学思维、哲学方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

v

(一)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渊源

v古代自然哲学

v近代机械论自然哲学

v

(二)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v1、科学技术基础

v打开机械论自然哲学的六个缺口

v康德一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

v赖尔的地壳“渐变论”。

(居维叶“神创论”和“灾变论”)

v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

v维勒合成有机物尿素。

v施旺和施莱登的细胞学说。

v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v2、哲学基础

v德国古典哲学

v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

v黑格尔的辩证法

v3、社会条件

v4、方法论背景

v5、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马、恩的贡献

v(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v1、前苏联

v1925年俄文版《自然辩证法》出版

v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研究主要是以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的形式出现的。

v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v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哲学的基本性质、科学与哲学及学术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

v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反对以哲学代替自然科学,批评混淆科学与政治的庸俗化倾向,反对取消哲学的虚无主义态度;

v第三阶段(60年代至80年代),重点研究科学认识论、方法论和科学逻辑。

v2、中国

v1929年出版自然辩证法中译本

v延安时期,主要围绕自然辩证法的有关经典著作,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

v建国后:

自然辩证法发展规划,培养和组织队伍,出版刊物

v1956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研究组,《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正式创刊。

v高校成立自然辩证法教研室、研究室,设置自然辩证法专业,招收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生。

v1981年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自然辩证法研究》

v中国两个名称同时并存的状况

v3、当代科技对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二、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v

(一)自然辩证法的含义

v

NaturalDialectics

DialecticsofNature

v

前苏联:

自然科学的认识论问题

日本:

自然科学总论

欧美:

自然哲学、科学哲学

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STSE(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conomic)

几种不同的看法

(1)不承认存在自然辩证法

代表人物:

 萨特强调人学辩证法

《辩证理性批判》指责自然辩证法“是无人性的辩证法,它不承认人的独特性,把人的思维辩证法消融于宇宙辩证法中,并把万物之灵的人降低为宇宙中的一个普通存在物。

(2)承认存在自然辩证法

认为是一本书

认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部分

认为是单独的一个学科

认为是一个“大口袋”

认为是一个交叉学科

v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已有认识成果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1)以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2)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为基本内容的理论体系。

(3)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的中介,是正确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思想武器。

(4)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和开放理论体系的特点。

v

(二)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v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v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整体的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并探求其本质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体系。

v(三)学科内容体系

v总论:

›自然界的辩证法

›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

›自然科学技术的辩证法

v具体内容:

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

三、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v意义

v自然辩证法表达了人类回归家园的呼声和要求

v有助于“两种文化”的融通

v对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v有利于提高哲学素养,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v有利于达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实施通识教育

v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v有利于提高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v爱因斯坦: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v爱因斯坦:

如果想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v方法:

v掌握本课程内容整体结构和各部分内容的联系

v掌握好基本理论与概念

v注意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v与科学史学习结合起来

v作业

›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本专业中的哲学问题及其意义

v阅读书目: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较新版本

›林德宏:

《科技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讲自然观

⏹一、自然与自然观

⏹二、原始神话自然观

⏹三、古代朴素自然观

⏹四、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

⏹五、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论自然观

⏹六、辩证自然观的革命

⏹七、当代科学突破和自然观的新探索

一、自然与自然观

(一)自然

•基本含义:

•1.客观世界;2.自然而然。

•1.天然自然;2.人化自然;3.人工自然。

•1.未知自然;2.天然自然;3.初知自然;4.初至自然;5.人化自然;6.人工自然.(黄楠森、赵光武)

⏹广义的自然是指宇宙万物的总汇,即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包括作为人的外部环境的自然、人本身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

实际上,广义的自然这一概念是宇宙物质、客观世界、客观实在等最高哲学范畴的同义语。

⏹狭义的自然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和人类社会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

包括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三个不同层次的子系统。

(二)自然观

⏹1、含义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们对自然界总图景的理性反思和把握。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自然观既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概括和总结,也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基本问题

⏹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观点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规以及天人观等基本观点。

⏹自然观一般包括三个问题,即:

自然界的本原或本质是什么?

自然界是如何存在的?

人和自然的关系如何?

可以看作是自然观的基本问题。

3.自然观的演化史

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古代自然观巫术形态的自然观原始形态

理性形态的自然观中国古代

古希腊

•中世纪的自然观(神学和宗教意义)

•近代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现代自然观(辩证法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

二、原始神话自然观

⏹神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宇宙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它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把自然界拟人化的产物。

神话表现了古代人们对理想的追求。

它并非现实的科学反映。

但神话是人们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界的表现,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东西。

⏹科学背景:

经验形态的自然知识构成自然科学萌芽的最初形式

⏹原始神话自然观的内容:

原始的万物有灵论、自然崇拜

⏹性质:

多是想象和虚构的内容,包含很多谬误的东西,但它是原始人试图解释自然的努力。

⏹原始神话宗教自然观的形成,是因为无法理解自然界,便以虚幻的想象来说明自然、解释自然,这与当时人们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相一致。

⏹从科学角度看,远古神话是当时人们企图从自己的认识水平来对自然界加以说明和解释的一种尝试。

理论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从原始的宗教神话中萌发出来的。

列宁说,这是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之类的幻想的一种联系。

三、古代朴素自然观

⏹古代朴素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自发、直观和猜测认识的结果,是以自然哲学的理论形态出现的理论认识。

它以探索世界的本质和世界的发展变化为宗旨,是粗浅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思考相结合的产物。

(一)古希腊的朴素自然观

⏹其一,本质论自然观

⏹早期的自然哲学是从探索自然界的本原开始的,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善于从直觉出发,以思辨的方式在总体上观察自然界,因此,他们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寻找这个统一。

⏹尽管古代自然哲学家们在万物的本原问题上存在较多的分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认为本原是某一种或几种物质性元素。

这种观点已经完全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了。

⏹古希腊后期:

⏹柏拉图:

世界的本原是理念,世界万物都是理念的摹本。

(理念是真实的,具体事物都是虚假的)

⏹亚里士多德:

•“两个世界”学说:

⏹球层结构的多层次宇宙系统,地球处于中心;

⏹月上世界,“精英”元素构成,原动天(第一推动),以太构成天体,永恒不变;

⏹月下尘世,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有生有灭。

(四元素说)

⏹其二,万物皆变的自然观(辩证自然观)

⏹万物是活的,这是早期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看待宇宙的基本观点。

他们认为世界或构成世界的本原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世界万物皆由本原生长而来:

同时看到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并把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看作事物发展的动力,这可以说是古希腊自然观的原型和要旨,表现了天然纯朴的辩证思维性质。

(二)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1、《周易》中的自然观

⏹将天、地、雷、火、风、泽、水、山八物作为世界的本原。

(八卦)传说伏羲氏始作八卦,周文王推演为六十四卦。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生生之谓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刚柔者,立本者也。

⏹刚柔相推而成变化。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道自然观

老子(约前580—前500)开创。

庄子(约前369—前286)继承、发扬。

⏹道家学说的核心是道本体论,其基本精神是自然主义。

在道与自然的关系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要体现在“道法自然”、“道即自然”的一体观念。

把自然宇宙生成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

《老子》中提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中国最早的关于宇宙生成的观点。

3、阴阳五行学说

⏹《国语·郑语》:

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之,以成百物。

⏹《尚书·洪范》:

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春秋战国,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结合起来。

顺序:

木、金、火、水、土。

⏹西汉董仲舒(约前178—前104)体系化。

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生、五行相胜。

天人感应,人副天数。

⏹近代(日常):

金、木、水、火、土。

⏹李约瑟:

五行的概念不是一系列五种基本物质的概念,而是五种基本过程的概念。

中国人的思想在这里独特地避开本体而抓住了关系。

⏹张岱年:

先秦认为五行是生活中的五种基本资料。

董仲舒以后多认为五行是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但不是最基本的元素,五行从属于天地阴阳。

董将其看作最高实体;宋明理学则认为最高实体是太极。

⏹4、气本体论

⏹气的概念:

•源于先秦,其核心思想是“万物皆生于气”。

•《淮南子·原道训》:

“气者,生之元也。

⏹元气论哲学

•东汉王充等将元气看作天地万物的本原。

•北宋张载发展起来气的理论;后来王廷相、王夫之、戴震都继承、发挥了张载的学说。

⏹元气论对古代科学的影响

•明代生物学家王逵《蠡海集》:

⏹天\雨露霜雪:

⏹地:

气+形

⏹草木土石:

气+形+性

⏹鸟兽虫鱼:

气+形+性+情

⏹(人类:

气+形+性+情+义)

5.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弥漫性物质(气论)、强调关系(阴阳、五行);

⏹朴素辩证法(阴阳辩证法);

⏹自发运动变化(《易》—循寰演化、生成论);

⏹规律与本体相联系(阴阳变化、道);

⏹自然、人生和社会相联系(天人合一)

(三)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整体上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直观考察,勾勒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总体画面,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初步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矛盾运动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

⏹局限:

•质朴性:

把自然界统一为具体事物;

•思辨性:

圆圈式的简单循环;

•猜测性:

有启发性,但幼稚、神秘色彩。

⏹所以,称为“朴素的辩证自然观”(与当时的科学水平相适应)

四、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本质上是一种用宗教神学理论解释自然界的唯心主义自然观。

其基本内容有:

⏹第一、上帝创世说。

自然界不是由物质元素演化而来的,而是由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

⏹第二、地球中心说。

上帝安排人类统治万物,所以让人类的住所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

天堂在最高的苍穹,地狱在我们的脚下。

托勒密的“地心说”成为权威的天文学理论。

⏹第三、第一推动说。

自然界的万物不会自己运动,万物运动的原因追溯到最后是上帝,上帝是自己不动的始动者。

因为亚里士多德也曾持这种观点,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及其物理学对运动现象的解释被奉为不可怀疑的信条。

⏹第四,神学目的论。

世界既不是从一开始就客观存在的,也没有客观规律性,一切事物及其运动都服从造物主的目的,人只能听从上帝的安排。

⏹第五、灵魂不死原罪说。

由于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犯了罪,人类都沾染了原罪,必须行善赎罪,死后灵魂方可升入天堂,否则就要下地狱。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资产阶级开展的一场新文化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发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压迫的一场思想政治斗争。

它的兴起使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人性觉醒和理性复苏的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封建社会、宗教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人文社会演变的一个过渡阶段。

这阶段的自然观也带有明显的从神学自然观向机械自然观过渡的性质。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一方面,以哥白尼的日心说反对托勒密地心说,以人的理性反对自然界自身具有理智,对世界的认识上以科学的观察和实验代替经验哲学的空洞诡辩。

另一方面,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神灵的困扰,倡导的是一种活力论自然观或泛灵论自然观。

因此,这阶段的自然观带有明显的不成熟性和过渡性。

五、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论自然观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1、机械论自然观的含义

⏹2、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3、机械论自然观产生的原因

⏹4、机械论自然观的作用

⏹5、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1、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社会发展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2)视野的开拓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3)文艺复兴运动改变了宗教神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4)理性主义的古典资产阶级哲学出现并占据统治地位

2、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1)哥白尼革命

⏹哥白尼(N·Copernicus,1473—1543年),《天体运行论》(1543),日心说。

⏹否定了上帝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教条,标志了近代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的解放。

(2)布鲁诺:

宇宙无限论

⏹著作有《论无限宇宙和世界》、《诺亚方舟》

⏹(3)伽利略:

实验科学的开拓

⏹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1642年),经典力学创立者:

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天文望远镜,传播日心说;实验、实验与数学结合,甚至理想实验。

⏹(4)开普勒:

行星运行三定律

⏹开普勒(J·Kepler,1571—1630年),“天空立法者”:

行星运动三定律,打破天体只能按正圆作匀速运动的观念。

⏹(5)哈维:

血液循环理论

⏹盖伦血液运动说:

肝产生自然之气、肺产生生命之气、脑产生智慧之气,三种灵气汇入血液在血管来回做直线运动,形成生命现象。

⏹1628年,哈维写成著名的专著《心血循环运动论》。

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第一次科学地解释了血液运动的现象,彻底否定了在此之前的错误理论,对医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6)牛顿:

经典力学

⏹牛顿(I·Newton,1642—1727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1686),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二)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1、机械论自然观的含义

⏹所谓机械论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牛顿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也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不变的、互不联系的。

⏹机械论自然观的核心观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

⏹初期,力学首先得到较充分发展,相应地人们也就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世界。

(《动物是机器》(笛卡儿,1596-1650),《人是机器》(1747,拉美特利),《社会静力学》(斯宾塞,1820-1903),……。

机械决定论。

⏹方法:

非常重视观察和实验在科研中的作用,重视分析、归纳分类;在事物、规律分类的过程中,把事物孤立起来,看成不变的、静止的研究对象。

2、机械论自然观产生的原因

(1)自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机械力学——机械运动——解释自然和人类社会

(2)认识论根源

•自然科学分门别类、解剖分析、孤立静止和机械还原的研究方法

⏹(3)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工场手工业生产规模小、眼界受限制、工具机和发动机等机械技术相对成熟、机械类比

⏹(4)哲学家对“养成习惯”进行的哲学概括

•分门别类、解剖分析等方法—养成孤立、静止和无联系的认识习惯—哲学概括—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指导实践—机械论自然观

3、机械论自然观的作用

⏹哲学上,推动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

⏹科学上,指导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促进了力学的进一步发展(刚体和流体力学、拉普拉斯天体力学、热力学等)

⏹方法论上,以分析方法、还原方法为主的方法论原则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方法论内容

4、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

⏹机械性:

以机械的观点看待人和自然

⏹形而上学性:

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不彻底性:

在自然界运动的终极原因上陷入唯心主义。

六、辩证自然观的革命

(一)辩证自然观创立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开始)

——向机械化大工业生产过渡。

提出大量新的事实材料、新问题;

提供了新的工具。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进入到综合化、理论化阶段。

1、第一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起点——纺织工具机的变革

⏹1733-1738年飞梭(凯伊)

⏹1764年珍妮纺车(哈格里沃斯)

⏹1769年水力纺纱机(阿克来德)

⏹1774-1779年“骡机”(mule机)(克伦普顿)

⏹1785年自动织布机(卡德莱德)

⏹——纺织成为工业化的先导部门

(2)动力机的技术革命

⏹托马斯•塞维利1696用于抽水的蒸汽机

⏹托马斯•纽可门1705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詹姆斯•瓦特三大贡献

把冷凝工序从汽缸中分离出来

解决汽缸的精密加工问题

把直线运动改为圆周运动的机械系统——蒸汽机实用化

(3)蒸汽时代的技术跃进

煤铁工业诞生

交通运输革命:

富尔顿——蒸汽轮船;斯蒂芬森——蒸汽机车

酸碱基本工业

土木工程——铁和玻璃引进建筑

(4)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物质手段;

为哲学提供科学技术的基础;

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

2、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关于自然界的有机统一性,即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发现;

⏹关于演化特别是进化的研究,是19世纪以来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1)关于自然界的统一性

⏹物理学:

19世纪40年代“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化学:

1828年维勒人工合成尿素;1870年门捷列夫周期律

⏹生物学:

1838年—1839年,施莱登、施旺分别提出植物、动物细胞学说。

(2)关于演化发展

⏹天文学:

康德(1755年)、拉普拉斯(1796年)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

⏹地质学:

赖尔渐变论(1830年,《地质学原理》)

⏹生物学:

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59年,《物种起源》)

3、哲学上的成就

⏹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包括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古典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优秀成果特别是黑格尔“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基本内核”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自然辩证法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康德(1724—1804),开创德古典哲学;提出星云假说,发现矛盾。

•(承认)“自在之物”和(只能认识)“现象”;

•四对“二律背反”:

•正:

世界在时间、空间上有限。

反:

世界在时间上和在空间上无限。

•正:

世界上由单一东西构成。

反:

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正:

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

反:

没有自由:

一切都是自然。

•正:

世界因系列里有某种必然。

反:

里边没有必然,一切都是偶然的。

⏹黑格尔(F·Hegel,1770—1831年),近代唯心辩证法大师,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

•建立庞大的哲学体系:

“绝对观念”辩证发展过程,经历:

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

相应地,《哲学全书》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

⏹逻辑学:

绝对精神的发展,有(存在)→本质→概念(绝对精神,矛盾已调和,外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自然界)

⏹自然哲学:

机械性→物理性→有机性(顶点是人,就有了精神)

⏹精神哲学:

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绝对精神(通过艺术,宗教,哲学认识绝对精神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