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0634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5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docx

新版GMP年度自检计划

湖南亚大制药有限公司

2014年度自检计划

1.自检目的:

通过自检确保公司持续、有效地执行GMP规范,通过定期地GMP自检确认公司执行GMP的符合性,找出改进机会,实现持续改进。

2.自检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

3.内容:

一、现场检查时间安排

现场检查时间安排于2014年9月-12月

二、参加自检人员

公司自检小组成员

三、自检首次会议

参加人员为公司自检小组成员,明确各成员的职责(质量管理部负责人:

负责自检工作的协调、管理工作,批准自检方案,和自检报告。

向公司管理层上报自检结果。

GMP办主管:

负责自检工作的实施。

各自检小组组长:

提出自检小组名单,全面负责自检实施活动,审核自检方案和自检报告。

QA:

负责编制自检计划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组建自检小组,协调自检工作,准备自检文件,按照自检计划实施自检,收集自检记录,分析自检结果,起草自检报告。

并组织对缺陷项目不符合项的整改纠正措施进行确认。

自检小组成员:

按照自检计划及时实施自检,并提交自检报告。

受检部门:

在职责范围内协助自检,负责本部门缺陷项目不合格项目的整改纠正整改措施的实施和制定。

)及自检的时间安排。

四、自检范围

公司涉及生产技术部、质量保证部、物料供应部、设备部、营销部、综合管理部、财务部。

五、自检方式

对文件、记录、现场操作进行检查

六、各自检小组检查内容

(一)自检采用交叉检查的方式。

各小组成员由各自检小组长任命组成。

(1)质量管理自检小组;组长:

刘赞辉

(2)机构与人员、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自检小组;组长:

刘奕辉

(3)厂房与设施、设备自检小组;组长:

朱珠

(4)物料与产品自检小组;组长:

胡普强

(5)确认与验证自检小组;组长:

刘育平

(6)文件自检小组;组长:

刘波

(7)生产管理自检小组;组长:

李星林

(8)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自检小组;组长:

苏刚

(9)发放与召回、投诉与不良反应自检小组;组长:

刘文辉

(二)各小组具体检查内容见附件。

以附件为依据逐项检查。

七、自检末次会议

在会议中把自检的检查结果汇总集中,并且针对检查中的缺陷提出解决措施或预防措施。

八、自检报告

各自检小组及时写好自检报告

九:

各自检小组长协调督促相关部门按时完成整改。

湖南亚大制药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8日

自检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日期:

部门

职务

姓名

部门

职务

姓名

质量管理自检小组

组长:

组员:

检查日期:

2014年度自检记录

(一)

自检范围:

质量管理

自检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条款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原?

第5条

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查企业是否具有质量目标书面文件

查企业目标文件是否涵盖规范所有相关要求内容

第6条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对照组织机构图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职责文件是否齐全

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职责文件是否规定高层人员质量职责与目标;

查各级人员及供应商、经销商是否规定其质量职责或质量协议

第7条

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查是否根据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

根据各部门人员定编、定岗情况,查企业各部门人员配置是否能够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质量保证

第8条

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查组织机构图是否具有质量保证部门;

查质量保证处职责文件、管理/操作文件是否能够保证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

第9条

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管理职责明确;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确认、验证的实施;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查质量保证处职责文件检查管理职责是否明确;

查质量保证处是否对原辅料、包装材料的验收、取样、入库、贮存、发放、使用行使监控职责;

查中间产品的流转是否经QA人员监控

查公司确认与验证活动是否得到质量保证处的监控

查具有否决或批准产品出厂放行的职责及权利的相关人员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查是否具有物料及产品运输的相关书面规定及规定是否合理、有效;

第10条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

查现已生产的品种生产工艺是否经过验证

查企业现配备的资源是否满足药品生产及规范要求

现场询问操作人员评价企业操作规程制定是否准确、易懂

查企业人员培训情况

任意抽取3批记录,检查批生产记录是否能够涵盖生产全过程,是否能够追溯产品完整生产历史

检查企业对各类记录是否妥善保存、便于查阅

质量控制

第11条

质量控制包括相应的组织机构、文件系统以及取样、检验等,确保物料或产品在放行前完成必要的检验,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

查是否具有质量检验处组织机构图;

查质量检验处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置是否能够满足企业日常取样、检验需求

第12条

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应当符合规范要求

现场抽查质量检验处岗位人员培训情况评价其能否满足其质量控制职责;

查质量检验处文件目录是否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体、成品的取样、检查、检验及稳定性考察及必要的环境监测;

检查质量检验处取样人员是否经授权;

检查质量检验处检验方法是否经过验证或确认;

检查质量检验处取样、检查、检验记录是否齐全;

检查质量检验处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是否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有记录;

检查留样情况是否满足必要的检查及检验需求

质量风险管理

第13条

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检查相关风险管理文件是否涵盖风险评估、控制、沟通及审核

第14条

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

检查具体评估案例

第15条

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适应。

检查具体评估案例

机构与人员、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自检小组

组长:

组员:

检查日期:

2014年度自检记录

(二)

自检范围:

机构与人员、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

自检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条款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原?

第16条

企业应当建立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

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分别设立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

查公司组织机构图是否与现行机构相符;

查组织机构图是否能表示管理机构职责及工作流程

第17条

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参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负责审核所有与本规范有关的文件。

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

查质量负责人职责;查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是否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

第18条

企业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含学历、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当明确规定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的职责。

岗位职责不得遗漏,交叉的职责应当有明确规定。

每个人所承担的职责不应当过多。

所有人员应当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其职责相关的要求,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

查公司各部门岗位职责是否齐全,无遗漏;

岗位职责是否明确并有书面文件;

查岗位人员是否承担过多;

抽查岗位人员对自己岗位职责的了解情况

第19条

职责通常不得委托给他人。

确需委托的,其职责可委托给具有相当资质的指定人员。

查企业有无职责委托情况

查受委托人资质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关键人员

第20条

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可以兼任。

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干扰

查关键人员是否有公司任命书

查关键人员是否为全职

查质量负责及受权人职责履行情况

第21条

企业负责人

查公司总经理工作职责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查总经理是否按职责要求履行其职责

第22条

生产管理负责人

查制造中心总经理履历、学历、教育背景及职称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查制造中心总经理工作职责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无遗漏

第23条

质量管理负责人

查公司质量技术中心总经理履历、学历、教育背景及职称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查质量技术中心总经理工作职责是否符合GMP要求无遗漏

第24条

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通常有共同的职责项

于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中检查

第25条

质量受权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五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从事过药品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工作。

质量受权人应当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经过与产品放行有关的培训,方能独立履行其职责。

于第二十三条中检查

培?

第26条

企业应当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应当有经生产管理负责人或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核或批准的培训方案或计划,培训记录应当予以保存

查公司培训负责人是否为专人

查培训计划是否经生产管理负责人或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核或批准

第27条

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

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职责、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

查培训记录及相关培训考核记录;

抽查生产操作人员的人员培训档案是否符合要求

第28条

高风险操作区(如:

高活性、高毒性、传染性、高致敏性物料的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专门的培训

查相关培训记录及培训考核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附录一

第20条

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和设备维修工)应当定期培训,使无菌药品的操作符合要求。

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卫生和微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

未受培训的外部人员(如外部施工人员、维修人员)生产期间需进入洁净区时,应当对他们进行特别详细的指导和监督。

查有无培训及考核记录;

任意抽取5名洁净区工作人员检查是否对其进行了相关培训

人员卫生

第28条

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训,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查培训记录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查有无各级卫生管理及操作规程

第30条

人员卫生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与健康、卫生习惯及人员着装相关的内容。

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的人员应当正确理解相关的人员卫生操作规程。

企业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卫生操作规程的执行

抽查对人员卫生规程培训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第31条

企业应当对人员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查有无公司人员健康档案

抽有无人员健康检查周期的规定

第32条

企业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体表有伤口、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查公司有无相关规定;

查公司人员健康档案中健康检查异常人员去向;

第33条

参观人员和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特殊情况确需进入的,应当事先对个人卫生、更衣等事项进行指导

检查外来人员进出有无登记;

检查其培训情况

第34条

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均应当按照规定更衣。

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当与所从事的工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

检查洁净区工衣材质是否符合符合规范要求

第35条

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查有无相关规定;

现场抽查洁净区人员执行情况

第36条

生产区、仓储区应当禁止吸烟和饮食,禁止存放食品、饮料、香烟和个人用药品等非生产用物品。

现场检查生产区,仓储区执行情况

第37条

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

查有无相关规定;查有无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检查执行情况

附录一

第19条

洁净区内的人数应当严加控制,检查和监督应当尽可能在无菌生产的洁净区外进行。

查有无相关规定及执行情况

附录一

第23条

应当按照操作规程更衣和洗手,尽可能减少对洁净区的污染或将污染物带入洁净区

查有无相关规定

附录一

第24条

D级洁净区:

应当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位遮盖。

应当穿合适的工作服和鞋子或鞋套。

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带入洁净区外的污染物。

查现场人员洁净衣的穿戴是否符合要求;

查岗位人员卫生

附录一

第26条

洁净区所用工作服的清洗和处理方式应当能够保证其不携带有污染物,不会污染洁净区。

应当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服的清洗,洗衣间最好单独设置

现场检查洗衣房;

查洗衣记录

第278条

为确保委托生产产品的质量和委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委托方和受托方必须签订书面合同,明确规定各方责任、委托生产或委托检验的内容及相关的技术事项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第279条

委托生产或委托检验的所有活动,包括在技术或其他方面拟采取的任何变更,均应当符合药品生产许可和注册的有关要求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委托方

第280条

委托方应当对受托方进行评估,对受托方的条件、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现场考核,确认其具有完成受托工作的能力,并能保证符合本规范的要求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第281条

委托方应当向受托方提供所有必要的资料,以使受托方能够按照药品注册和其他法定要求正确实施所委托的操作。

委托方应当使受托方充分了解与产品或操作相关的各种问题,包括产品或操作对受托方的环境、厂房、设备、人员及其他物料或产品可能造成的危害。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第282条

委托方应当对受托生产或检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第283条

委托方应当确保物料和产品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受托方

第284条

受托方必须具备足够的厂房、设备、知识和经验以及人员,满足委托方所委托的生产或检验工作的要求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第285条

受托方应当确保所收到委托方提供的物料、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适用于预定用途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第286条

受托方不得从事对委托生产或检验的产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活动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合?

第287条

委托方与受托方之间签订的合同应当详细规定各自的产品生产和控制职责,其中的技术性条款应当由具有制药技术、检验专业知识和熟悉本规范的主管人员拟订。

委托生产及检验的各项工作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许可和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并经双方同意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第288条

合同应当详细规定质量受权人批准放行每批药品的程序,确保每批产品都已按照药品注册的要求完成生产和检验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第289条

合同应当规定何方负责物料的采购、检验、放行、生产和质量控制(包括中间控制),还应当规定何方负责取样和检验。

在委托检验的情况下,合同应当规定受托方是否在委托方的厂房内取样。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第290条

合同应当规定由受托方保存的生产、检验和发运记录及样品,委托方应当能够随时调阅或检查;出现投诉、怀疑产品有质量缺陷或召回时,委托方应当能够方便地查阅所有与评价产品质量相关的记录。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第291条

合同应当明确规定委托方可以对受托方进行检查或现场质量审计。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第292条

委托检验合同应当明确受托方有义务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检查。

检查有无相关书面规定

厂房与设施、设备自检小组

组长:

组员:

检查日期:

2014年度自检记录(三)

自检范围:

厂房与设施、设备

自检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条款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原?

第38条

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

检查有无相关规定

第39条

应当根据厂房及生产防护措施综合考虑选址,厂房所处的环境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料或产品遭受污染的风险

查生产区是否位于主导风上风向;

第40条

企业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区和厂房内的人、物流走向应当合理

查生产、行政、生活、辅助区布局;

查地面的绿化、硬化,阴沟清洁情况;查厂区及厂房人流和物流通道分布情况

第41条

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并确保维修活动不影响药品的质量;应当按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对厂房进行清洁或必要的消毒

查有无维护计划;

查有无相关规程;

查有无消毒记录;

第42条

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生产和贮存的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

查厂房验证文件;

查日常监控记录;

第43条

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

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灭鼠药、杀虫剂、烟熏剂等对设备、物料、产品造成污染

现场检查有无有效措施;

现场检查窗户、排风扇等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

第44四条

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

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区不应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

查有无相关规程及人员进出记录;

第45条

应当保存厂房、公用设施、固定管道建造或改造后的竣工图纸

查有无厂房竣图;

查有无空调系统送风、回排风管路图;有无水系统管路图;

对以上图纸进行现场核对检查有无变更及相应的变更许可

生产区

第46条

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四)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五)激素线空气净化系统,其排风应当经过净化处理;

查有无相关的共用厂房、生产线、设备评估报告;

查车间空调系统送风、回风管路图及验证报告;

检查高产尘区排风、捕尘情况

第47条

生产区和贮存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地存放设备、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避免不同产品或物料的混淆、交叉污染,避免生产或质量控制操作发生遗漏或差错

现场检查生产设备能力和布局、物料暂存间、生产操作间面积和平面布局与工艺规程规定的适应情况;

现场检查中间站、物料暂存间管理情况;

第48条

应当根据药品品种、生产操作要求及外部环境状况等配置空调净化系统,使生产区有效通风,并有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符合要求

现场检查车间空调房;

检查空调系统验证情况;

检查车间环境相关监控记录

第49条

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

现场检查洁净室内表面的装饰材料及平整、密封情况;

现场检查洁净区的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防止尘粒聚积的措施;

第50条

各种管道、照明设施、风口和其他公用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应当尽可能在生产区外部对其进行维护

现场检查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等公用设施的材质、样式、安装质量

第51条

排水设施应当大小适宜,并安装防止倒灌的装置。

应当尽可能避免明沟排水;不可避免时,明沟宜浅,以方便清洁和消毒

检查水池、地漏样式及封闭情况;

检查清洁规程、状况及记录是否齐全

第52条

制剂的原辅料称量通常应当在专门设计的称量室内进行

现场检查称量室气流、捕尘设施

第53条

产尘操作间(如干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称量、混合、包装等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

检查压差监控记录;

检查产尘房间回风情况

第54条

用于药品包装的厂房或区域应当合理设计和布局,以避免混淆或交叉污染。

如同一区域内有数条包装线,应当有隔离措施

现场检查包装区隔离措施及规定

第55条

生产区应当有适度的照明,目视操作区域的照明应当满足操作要求

检查验证文件;现场检查时间照明情况

第56条

生产区内可设中间控制区域,但中间控制操作不得给药品带来质量风险

现场检查中控室对洁净区及药品生产的影响

仓储区

第57条

仓储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存放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等各类物料和产品。

检查原辅料、包装材料、成品的分库存放情况;

检查物料分批存放及状态标志情况;

检查固体物料与液体物料、特殊物料的分区存放情况;

检查库区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召回分区情况?

第58条

仓储区的设计和建造应当确保良好的仓储条件,并有通风和照明设施。

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物料或产品的贮存条件(如温湿度、避光)和安全贮存的要求,并进行检查和监控

检查库房防虫防鼠设施及其安装位置是否合理;

检查库房清洁情况;

检查库房温湿度计安装位置是否合理;

检查仓储区监控记录

第59条

高活性的物料或产品以及印刷包装材料应当贮存于安全的区域

现场检查存放及防范情况

第60条

接收、发放和发运区域应当能够保护物料、产品免受外界天气(如雨、雪)的影响。

接收区的布局和设施应当能够确保到货物料在进入仓储区前可对外包装进行必要的清洁

现场检查防雨雪措施;

现场检查仓储物料外包装清洁情况

第61条

如采用单独的隔离区域贮存待验物料,待验区应当有醒目的标识,且只限于经批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