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0669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docx

医疗知识血液医学基础知识

血液医学基础知识

血液概述

血液的生物特性及功能

红细胞的理化及生物特性

血型

血液概述

正常人体内有多少血?

血液由哪些成份组成?

血液有多重?

血液的颜色?

人体内的血细胞能活多长时间?

人体的血液从哪里来?

正常人体内有多少血?

正常成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7%~8%。

幼儿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9%。

例如:

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3500~4000毫升。

参与循环的血量占全身血量的70%~80%,其余的则贮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

血液由哪些成份组成?

血浆:

55~60%

有形成份:

40~45%

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血小板(PLT)

血液有多重?

血液的比重为:

1.050~1.060

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浓度。

血浆的比重为:

1.025~1.030

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浓度。

红细胞的比重为:

约1.090

主要取决于血红蛋白浓度。

血小板的比重为:

约1.032

正常人的血液是什么颜色?

血液的红色来自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因红细胞含氧量不同而有所差别。

动脉血:

含氧量多,呈鲜红色

静脉血:

含氧量少,呈暗红色

血细胞能活多长时间?

RBC约120天

WBC约7~14天

PLT约7~9天

人体的血液从哪里来?

WBC、PLT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造血始于人胚的第3周。

卵黄囊:

第3~6周。

肝脏:

第6周~出生后。

脾:

第3个月~出生后。

骨髓:

第4个月后~终身,它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组织。

出生后,肝、脾造血停止,骨髓负起造血的全部责任。

血液的生物特性及功能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血液的粘滞性

血浆渗透压

血浆的PH值

凝固性

血液的功能

血浆的组成及功能

血液的粘滞性如何?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粘滞力,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浓度。

全血的相对粘滞性为纯水的4~5倍。

血浆粘滞性为1.6~2.4倍。

血清粘滞性为1.5倍。

影响血液粘滞性的因素有哪些?

血流速度:

血流速度很快时,粘滞性小且不随流速变化;血流速度低于一定限度时,粘滞性与流速成反比关系。

血液浓度:

血越浓粘滞性越大。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约313mOsm/kgH2O)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正常人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同。

血浆渗透压的恒定,对于维持人体体液平衡,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血浆的PH值

血浆pH为7.35~7.45。

静脉血因含较多的二氧化碳,pH较低,接近7.35,而动脉血则接近7.45。

血液酸碱度的恒定,主要靠血液中存在的几对缓冲体系的调节。

血液有凝固性

血液从血管中抽出,如果未经抗凝,也不作其他处理,通常在几分钟内便自动凝固。

这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能,是一系列复杂的凝血反应的结果

血液有哪些功能?

调节人体温度

运输营养

防御

调节人体渗透压

调节酸碱平衡

血浆中主要有哪些物质?

蛋白

激素

凝血因子

血浆主要有哪些功能?

营养功能

运输功能

缓冲功能

形成胶体渗透压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血细胞主要有哪些功能?

RBC:

运送氧气到身体各部,并将代谢产生的CO2送到肺部随呼气而排出体外。

WBC:

帮助人体抵御、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异物的侵袭,抵御炎症,参与体内免疫发生过程,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士。

PLT:

凝血和止血的作用。

红细胞的理化及生物特性

RBC有多少?

RBC有多大、什么模样?

RBC的运输能力有多大?

红细胞是被如何破坏的?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哪里去了?

RBC有多少?

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正常成人静脉血的RBC:

男:

4.5~6.5×1012/L

女:

3.8~5.8×1012/L

正常成人静脉血的HCT:

男:

0.40~0.51

女:

0.35~0.45

RBC有多大,什么模样?

RBC的直径为7~8μm

正常RBC的形态

双凹圆蝶形

周边稍厚

RBC的运输能力有多大?

RBC运输的O2约为溶解于血浆中的70倍。

RBC运输的CO2约为溶解于血浆中的18倍。

红细胞是被如何破坏的?

衰老

机械冲击

巨噬细胞吞噬

组织分解

血型

血型的发现

血液凝集

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血型的发现及种类

人类血型的发现已有100年的历史。

早在1900年维也纳大学的Landsteiner就发现了人类ABO血型系统。

A、B、O、AB血型是对红细胞上的ABO系统而言,其实红细胞上还有Rh、MN、P等20多个血型系统。

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血清蛋白、红细胞酶等各种血液成分都有自己的血型,目前发现的血型抗原已有600多种。

除了同卵双生子外,在人群中很难找到两个血型完全相同的人。

人体有多少种血型?

ABO血型和Rh血型系统是最重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大多数红细胞不相合的输血问题都和这二者有关

其他的引起输血反应的血型还包括有:

MNS系统(S,s)

Kell系统(K,k)

Duffy系统(Fya,Fyb)

Kidd系统(JKa,JKb)

Lewis,P系统

对输血重要的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ABC各血型的个体中,其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是不同的,不然自身的抗体就会对抗自身的抗原了。

抗-A和抗-B抗体是IgM类抗体,又叫做自然发生抗体。

 

A型(或B型)的人群有抗A(或抗B)抗体

虽然他们从未接触过A或B抗原;这些抗体的产生是因为和肠道细菌细胞壁上的,或某些豆类和其他食物的蛋白或多糖抗原物质产生交叉反应的结果

可以有溶血反应,不足以引起疾病

 

在O型人群中有一种自然产生的IgG抗体,叫做抗-A,B。

该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在新生儿中引起ABO溶血病。

这种溶血病一般较轻,很少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ABO血型中各型在人群中比例?

不同地域比例不同

汉族人血型各型比例大致如下:

A型:

31.31%

B型:

28.06%

AB型:

9.77%

O型:

30.86%

Rh血型系统的发现及意义

Rh血型发现于1937年。

它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一个红细胞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

在Rh血型系统中,主要的抗原是D,存在于大约90%以上的人群中,通常称为Rh阳性;缺乏D抗原的人群,称为Rh阴性。

和ABO系统不同,不存在自然的抗-D抗体

Rh血型系统中的抗体

D抗原因输血或妊娠而暴露,才会产生抗-D抗体,引起溶血反应。

有输血史和二次妊娠史,产生抗-D的危险几率大约为50-100%。

在Rh血型系统中,大约还有27种其他的抗原,较重要的有C,c和E,e,他们形成潜在危险的机率大约为1-2%。

可能引起迟发型溶血性反应和新生儿溶血反应。

抗-D抗体的生成

Rh阴性者通过输注Rh阳性血或怀有Rh阳性胎儿都可以产生抗Rh(D)的抗体,输血一次约80%的Rh阴性者都会产生抗D抗体,影响日后再输血的治疗效果。

抗-D抗体

抗体是属于IgG,可以通过胎盘。

Rh阴性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接触胎儿的Rh阳性红细胞,造成同种免疫状态,产生抗-Rh抗体。

在第二次妊娠时,即会引起溶血反应,造成胎儿死亡。

Rh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

我国99%以上的人为Rh阳性。

中国汉族人群中,Rh阳性者占有99%以上,Rh阴性者的比例仅为0.2~0.5%。

Rh血型在临床上的意义

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溶血性输血反应。

母子Rh血型不合的妊娠,有可能发生死胎、早产和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液血病或早期流产、宫内死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