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0751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docx

中药化学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

常用检出试剂的配制方法

(一)生物碱沉淀试剂

1.碘化铋钾试剂取8g次硝酸铋溶于17ml30%硝酸(相对密度1.18)中,在搅拌下缓慢滴加碘化铋钾水溶液(碘化钾27g溶于20ml水中),静置过夜滤过,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

附:

改良碘化铋钾试剂

甲液:

取0.85g次硝酸铋溶于10ml冰醋酸中,加40ml水。

乙液:

取8g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

将溶液甲和乙等量混合,置棕色瓶中能保存较长时间,可作生物碱沉淀试剂用。

如作色谱显色剂用,需取上述混合液1ml与2ml醋酸、10ml水的比例混合即得。

2.碘化汞钾试剂取1.36g氯化汞和5g碘化钾各溶于20ml水中,将两液混合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

3.碘-碘化钾试剂取1g碘和10g碘化钾,溶于50ml水中,加热溶解,加2ml醋酸,再加水稀释至100ml。

4.苦味酸试剂取1g苦味酸,溶于100ml水中即得。

5.硅钨酸试剂取5g硅钨酸,溶于100ml水中,用盐酸调pH2。

6.磷钨酸试剂取20g钨酸钠、10g磷酸(相对密度为1.13)与水混合后,加热煮沸20分钟,稍冷后加盐酸至酸性。

7.鞣酸试剂取1g鞣酸,加1ml乙醇,溶解后加水至10ml。

(二)苷类检出试剂

1.糖的检出试剂

(1)斐林试剂

甲液:

取6.93g结晶硫酸铜,加水至100ml。

乙液:

取34.6g酒石酸钾钠及10g氢氧化钠,加水至100ml。

使用时甲、乙两液等量混合。

(2)α-萘酚-浓硫酸试剂

甲液:

取1gα-萘酚,加95%乙醇至10ml。

乙液:

浓硫酸。

使用时分别加入两液。

(3)氨性硝酸银试剂取1g硝酸银,加20ml水溶解,小心滴加适量氨水,

随加随搅拌,至开始产生的沉淀将近全部溶解为止,滤过即得。

(4)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取0.93g苯胺及1.6g邻苯二甲酸,溶于100ml水饱和的正丁醇中。

(5)α-去氧糖试剂

1)三氯化铁-冰醋酸试剂

甲液:

取0.5ml1%三氯化铁水溶液,加冰醋酸至100ml。

乙液:

浓硫酸。

使用时分别加入两液。

2)呫吨氢醇冰醋酸试剂:

取10mg呫吨氢醇溶于100ml冰醋酸(含1%盐酸)中。

2.酚类检出试剂

(1)三氯化铁试剂:

5%三氯化铁水溶液或乙醇溶液。

(2)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剂

甲液:

2%三氯化铁水溶液。

乙液:

1%铁氰化钾水溶液。

应用时甲、乙两溶液等量混合或分别滴加。

(3)香草醛-盐酸试剂:

取0.5g香草醛,溶于50ml盐酸中。

(4)重氮化试剂

甲液:

取0.35g对硝基苯胺,溶于5ml浓盐酸中,加水至50ml。

乙液:

取5g亚硝酸钠,加50ml水溶解。

应同时取甲、乙两液等量在冰水浴中混合后备用。

本试剂系由对硝基苯胺和亚硝酸钠在强酸性条件下经重氮化作用而成。

由于重氮盐不稳定,故本试剂应在临用时配制。

(5)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试剂

甲液:

2%4-氨基安替比林乙醇溶液。

乙液:

8%铁氰化钾水溶液(或用0.9%4-氨基安替比林和5.4%铁氰化钾水溶液)。

应用时分别加入。

3.黄酮类检出试剂

(1)盐酸-镁粉试剂:

浓盐酸和镁粉。

(2)三氯化铝试剂:

2%三氯化铝乙醇或甲醇溶液。

(3)碱式醋酸铅(或醋酸铅)试剂:

饱和碱式醋酸铅(或饱和醋酸铅)水溶液。

(4)醋酸镁试剂:

1%醋酸镁甲醇溶液。

(5)氢氧化钾试剂:

10%氢氧化钾水溶液。

(6)锆-柠檬酸试剂

甲液:

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

乙液:

2%柠檬酸甲醇溶液。

应用时分别加入。

4.蒽醌类检出试剂

氢氧化钾试剂、醋酸镁试剂、碱式醋酸铅试剂参见黄酮类检出试剂(5)、(4)、(3)。

5.香豆素类及内酯类检出试剂

(1)异羟肟酸铁试剂

甲液:

新鲜配制的1mol/L羟胺盐酸盐的甲醇溶液。

乙液:

1.1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

丙液:

取1g三氯化铁溶于100ml1%盐酸中。

应用时甲、乙、丙三溶液按次序滴加,或甲、乙两溶液等量混合滴加后再加丙液。

(2)内酯环的开环-闭环试剂

甲液:

1%氢氧化钠水溶液。

乙液:

2%盐酸溶液。

(3)重氮化试剂:

参见酚类检出试剂(4)。

(4)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试剂:

参见酚类检出试剂(5)。

进行3、4试验时,试样应先加3%碳酸钠水溶液,加热处理后再分别滴加试剂。

(5)间硝基苯试剂:

2%间硝基苯乙醇液。

6.强心苷类检出试剂

(1)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

甲液:

2%3,5-二硝基苯甲酸甲醇溶液。

乙液:

1mol/L氢氧化钾水溶液。

应用前甲、乙两液等量混合。

(2)碱性苦味酸试剂

甲液:

1%苦味酸水溶液。

乙液:

10%氢氧化钠水溶液。

应用前甲、乙两液以9∶1混合。

(3)碱性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

甲液:

吡啶。

乙液:

0.5%亚硝酰铁氰化钠水溶液。

丙液:

10%氢氧化钠水溶液。

7.皂苷类检出试剂

(1)溶血试验

2%血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

取新鲜兔血(由心脏或耳静脉取血)适量,用洁净小毛刷迅速搅拌,除去纤维蛋白,用生理盐水反复离心洗涤至上清液无色后,量取沉降的红细胞,加入生理盐水配成2%混悬液,贮存于冰箱内备用(贮存期2~3天)。

(2)醋酐-浓硫酸试剂

甲液:

醋酐。

乙液:

浓硫酸。

8.氰苷类检出试剂

(1)苦味酸钠试纸:

取适当大小的滤纸条,浸入苦味酸饱和水溶液中,浸透后取出晾干,再浸入10%碳酸钠水溶液内,迅速取出,晾干即得。

(2)亚铁氰化铁(普鲁士蓝)试剂

甲液:

10%氢氧化钾水溶液。

乙液:

10%硫酸亚铁水溶液。

丙液:

10%盐酸水溶液。

丁液:

5%三氯化铁水溶液。

(三)甾体和三萜类检出试剂

1.醋酐-浓硫酸试剂参见皂苷类检出试剂

(2)。

2.氯仿-浓硫酸试剂

甲液:

氯仿(溶解试样)。

乙液:

浓硫酸。

3.三氯化锑试剂取25g三氯化锑,溶于75g氯仿中(亦可用氯仿或四氯化碳的饱和溶液)。

4.五氯化锑试剂五氯化锑和氯仿(或四氯化碳)按1∶4于用前配制。

5.间二硝基苯试剂

甲液:

2%间二硝基苯乙醇溶液。

乙液:

14%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用前等量混合。

6.三氯醋酸试剂取3.3g三氯醋酸,溶于10ml氯仿中,再加入过氧化氢1~2滴。

7.香草醛-硫酸试剂1%香草醛60%硫酸液或取0.5g香草醛溶解于100ml硫酸-乙醇(4∶1)混合液中。

(四)鞣质检出试剂

1.氯化钠-明胶试剂取1g白明胶,溶于100ml10%氯化钠水溶液中。

2.醋酸铅试剂饱和醋酸铅水溶液。

3.咖啡碱等生物碱试剂0.1%咖啡碱水溶液。

4.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剂参见酚类检出试剂(5)。

(五)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检出试剂

1.双缩脲试剂

甲液:

1%硫酸铜水溶液。

乙液:

10%氢氧化钠水溶液。

2.茚三酮试剂:

取0.3g茚三酮,溶解于100ml正丁醇中,再加3ml醋酸即得。

或取0.2g茚三酮,溶于100ml丙酮或乙醇中。

3.鞣酸试剂:

参见生物碱检出试剂(8)。

(六)有机酸检出试剂

1.溴酚蓝试剂0.1%溴酚蓝乙醇溶液。

(七)通用试剂

1.重铬酸钾-硫酸试剂检查一般有机物。

显色剂:

取5g重铬酸钾,溶于100ml40%硫酸中。

薄层检查:

喷洒后加热至150℃至斑点出现。

2.荧光素-溴试剂检查不饱和化合物。

甲液:

0.1%荧光素乙醇溶液。

乙液:

5%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喷甲液后,再用乙液熏。

喷洒后处理:

喷洒荧光素溶液后,放置存有溴溶液的缸内,可于紫外灯下检查荧光,荧光素与溴化合成曙红(无荧光),而不饱和化和物则成溴加成物,保留了原有荧光;若点样量较多,则呈黄色斑点,底板呈红色。

3.碘试剂检查一般有机物,方法有二。

(1)将层析板放密闭缸内或瓷盘内,缸内预先放有碘结晶少许,大部分有机化合物呈棕色斑点。

(2)层析板放碘蒸汽中5分钟(或喷5%碘的氯仿溶液),取出置空气中待过量的碘蒸气全部挥发后,喷1%淀粉的水溶液,斑点转成蓝色。

4.硫酸试剂

显色剂:

5%的浓硫酸乙醇溶液,或15%浓硫酸正丁醇溶液,或浓硫酸-醋酸(1∶1)。

喷洒后处理:

空气中干燥15分钟,再加热至110℃直至出现颜色或荧光。

四、常用实验操作技术

(一)浸渍法操作

冷浸法 取药材粗粉,置适宜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如水、酸水、碱水或稀醇等,密闭,时时搅拌或振摇,在室温条件下浸渍1~2天或规定时间,使有效成分浸出,滤过。

药材再加入适量溶剂浸泡2~3次,使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

然后将药渣充分压榨、滤过,合并滤液,经浓缩后可得提取物。

温浸法 具体操作与冷浸法基本相同,但温浸法的浸渍温度一般在40~60℃之间,浸渍时间短,却能浸出较多的有效成分。

由于温度较高,浸出液冷却后放置贮存常析出沉淀,为保证质量,需滤去沉淀后再浓缩。

(二)渗漉法操作

1.渗漉装置常用的渗漉装置(实图-2),渗漉筒一般为圆柱形或圆锥形,筒的长度为筒直径的2~4倍。

渗漉提取膨胀性不大的药材时用圆柱形渗漉筒;圆锥形渗漉筒则用于膨胀性大的药材渗漉提取。

2.操作方法将药材粗粉放在有盖容器内,再加入药材粗粉量60%~70%的浸出溶剂均匀湿润后,密闭,放置15分钟至数小时,使药材充分膨胀后备用。

另取脱脂棉一团,用浸出液润湿后,铺垫在渗漉筒的底部,然后将已湿润膨胀的药材粗粉分次装入渗漉筒中,每次装药后,均须摊匀压平。

松紧程度视药材质地及浸出溶剂而定,若为含水量较多的溶剂宜压松些,含醇量高的溶剂则可压紧些。

药粉装完后,用滤纸或纱布将药材面覆盖,并加一些玻璃珠或碎瓷片等重物,以防加入溶剂时药粉被冲浮起来。

然后向渗漉筒中缓缓加入溶剂,并注意应先打开渗漉筒下方浸液出口之活塞,以排除筒内空气,待溶液自下口流出时,关闭活塞。

流出的溶剂应再倒回筒内,并继续添加溶剂至高出药粉表面数厘米,加盖放置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

开始渗漉时,漉液流出速度如以1000g药粉计算,每分钟流出1~3ml或3~5ml为宜。

渗漉过程中需随时补充新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

渗漉溶剂的用量一般为1∶4~8(药材粉末∶渗漉溶剂)。

实图-2渗漉装置

3.注意事项

(1)供渗漉用的药材粉末不能太细,以免堵塞药粉颗粒间孔隙,妨碍溶剂通过。

一般大量渗漉时药材切成薄片或0.5cm左右的小段;小量渗漉时粉碎成粗粉。

若粉碎时残留的细粉较多时,应待粗粉充分湿润后将其拌入一起装筒,这样可避免堵塞渗漉筒现象。

(2)药粉装筒前一定要先放入有盖容器中用溶剂湿润,且经放置一定时间,使药粉充分湿润膨胀,以免在渗漉筒中膨胀后造成堵塞,或膨胀不均匀造成浸出不完全。

(3)装筒时药粉的松紧及使用压力是否均匀,对浸出效果影响很大。

药粉装得过紧会使出口堵塞,溶剂不易通过,无法进行渗漉。

药粉装得过松,溶剂很快流过药粉,造成浸出不完全,消耗的溶剂量多。

因此装筒时,要分次一层一层地装,每装一层,要用木槌均匀压平,不能过松过紧。

(4)渗漉筒中药粉量装得不宜过多,一般为渗漉筒容积的2/3,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存放溶剂,可连续渗漉和便于操作。

(5)药粉填装好后,应先打开渗漉筒下口活塞,再添加溶剂,否则会因加溶剂造成气泡,冲动粉柱而影响浸出。

渗漉过程中,溶剂必须保持高出药面,否则渗漉筒内药粉干涸开裂,再加入溶剂时则会从裂隙间流过而影响浸出。

若采用连续渗漉装置(实图-3),则可避免此现象发生。

实图-3连续渗漉装置

(三)煎煮法操作

取药材饮片或粗粉,置于适当容器(勿用铁器)中,加水浸没药材,充分浸泡后,加热煎煮,待药液沸腾后,继续保持微沸一定时间,然后进行滤过,得到水煎液。

药渣再加适量水,重复操作数次至水煎液味淡薄为止。

合并各次水煎液,浓缩即得提取物。

一般需煎煮2~3次,煎煮的时间可根据药材的量及质地而定。

对少量质松、轻薄的药材,第一次可煮沸20~30分钟,而药材量多或质地坚硬时,第一次约煎煮1~2小时,第二、三次煎煮时间可酌减。

(四)回流提取法操作

将药材粗粉装入圆底烧瓶内,添加溶剂使浸过药面1~2cm,烧瓶内药材及溶剂的总量一般不超过烧瓶容积的1/2~2/3。

烧瓶上方接通冷凝管,置水浴中加热回流一定时间,滤出提取液,药渣再添加新溶剂回流提取。

一般需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实图-4)。

实图-4回流提取装置

(五)连续提取法操作

1.连续提取装置在实验室中常用脂肪抽出器(索氏提取器),共分三部分,上部是冷凝管,中部是带有虹吸管的提取筒,下部为圆底烧瓶。

三部分通过磨口严密连接(实图-5)。

2.连续提取法操作先将研细的药材粉末装入滤纸筒中,轻轻压实,上盖以滤纸或少量脱脂棉,然后放入提取筒中,再将提取筒下端和盛有适量提取溶剂的烧瓶连接,上端接上冷凝管。

按装完毕后,水浴加热,当溶剂沸腾时,蒸汽通过提取筒旁侧的玻管上升到达冷凝管中,被冷凝成为液体后,滴入提取筒中,当筒中液体的液面超过虹吸管的最高处时,由于虹吸作用,提取液自动全部流入烧瓶中,烧瓶内的溶液再受热气化上升,而被溶出的中药成分因不能气化而留在烧瓶中,如此循环提取,直至药材中的可溶性成分大部分提出后为止,一般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

如果大量提取时,可根据此原理设计类似的大量连续提取装置(实图-6)。

实图-5索氏提取器实图-6大量连续提取装置实图-7简易半微量提取器

若试样量少,可用简易半微量提取器(实图-7):

把被提取中药粗粉放入折叠滤纸中,此装置操作方便,提取效果也较好。

3.注意事项

(1)滤纸筒可用定性滤纸捆扎而成(实图-8)。

滤纸筒高度以超过索氏提取器的虹吸管1~2cm为宜。

滤纸筒内径应小于索氏提取器的提取筒内径。

实图-8滤纸筒的捆扎

(2)药材粉末的装入量不宜过多,放入提取筒内后,药面应低于虹吸管。

并应注意不要把药粉流出滤纸筒外,以防堵塞虹吸管。

(3)加热前,应在烧瓶内加入止暴剂,注意事项同蒸馏法。

(六)蒸馏法操作

1.蒸馏装置及安装最常用的常压蒸馏装置(实图-9),由蒸馏瓶、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和锥形瓶组成。

根据待蒸馏液体的量选择大小合适的蒸馏瓶,把配有温度计的塞子塞入瓶口,调整温度计的水银球上限和蒸馏瓶支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

蒸馏瓶与冷凝管相连的支管口应伸出塞子2~3cm。

安装时冷凝管上端的出水口应向上,保证套管中充满水,冷凝管下端通过塞子和接液管相连。

接液管和锥形瓶间不可用塞子塞住,而应与外界大气相通。

在安装仪器前首先选择合适规格的仪器,配妥各连接处的塞子,安装的顺序一般是先从热源处开始,然后由下而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

蒸馏瓶用铁夹垂直夹好,铁夹的位置应在蒸馏瓶支管以上的瓶颈上;安装冷凝管时,铁夹应夹在冷凝管的重心部位,调整它的位置使与蒸馏瓶的支管在同一直线上,然后松开冷凝管铁夹,使冷凝管沿此直线移动和蒸馏瓶相连,这样才不致折断蒸馏瓶支管。

再装上接液管和锥形瓶。

各铁夹不应夹得太紧或太松,以夹住后稍用力尚能转动为宜。

实图-9蒸馏装置

整套装置要求准确端正,无论从正面或侧面观察,全套仪器中各部件的中心线都应在一条直线上。

所有的铁夹和铁座架都应尽可能整齐地放在仪器的背部。

2.蒸馏操作

(1)加料通过长颈漏斗加入待蒸馏的液体,或沿着面对支管的瓶颈壁小心地加入,必须防止液体从支管流出。

加入数粒止暴剂。

然后安装温度计,检查各仪器之间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现象。

(2)加热先向冷凝管中缓缓通入冷水,然后开始加热。

加热时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会急剧上升。

这时应控制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钟蒸出1~2滴为宜。

(3)收集馏液要准备两个接受器,因为在达到主要蒸馏液的沸点之前,可能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

待此部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主要蒸馏液,这时应更换一个接受器。

如果维持原来加热温度,不再有馏液蒸出,温度突然下降,这时就可停止蒸馏,切勿将蒸馏液全部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馏完毕,先应停止加热,然后关闭水源,拆除仪器(程序和装配时相反)。

3.注意事项

(1)装配蒸馏装置时必须做到紧密整齐。

(2)加入蒸馏液的体积,应不超过蒸馏瓶体积的2/3,一般不少于1/3。

(3)当蒸馏易挥发和易燃的液体时,不能用明火,一般以水浴为热源。

(4)开始加热前必须在蒸馏瓶内加入止暴剂,如果蒸馏液已加热而没有加入止暴剂时,补加时必须将蒸馏液冷至沸点以下,方可加入,切忌将止暴剂直接加入已接近沸腾的蒸馏液中,否则蒸馏液可能突然放出大量蒸气,而将大部分液体从蒸馏瓶口喷出,造成火灾及烫伤事故。

如果因故中途停止蒸馏,在再次加热前,应加入新的止暴剂。

(七)减压蒸馏法操作

1.减压蒸馏的装置常用的减压蒸馏系统(实图-10),整个系统可分为蒸馏、抽气以及测压装置等三部分。

实图-10减压蒸馏装置

(1)蒸馏装置部分:

A是减压蒸馏瓶(又称克氏蒸馏瓶),有两个颈,其中一颈中插入温度计,另一颈中插入一根末端拉成毛细管的玻管C,其长度应使其下端距瓶底l~2mm。

玻管C上端有一段带螺旋夹D的橡皮管,蒸馏液的接受器用蒸馏瓶或抽滤瓶。

根据蒸出的液体的沸点不同,选用合适的热浴和冷凝管。

(1)玻璃制水泵

(2)金属制水泵

实图-11减压装置实图-12冷却阱

1)水泵:

系用玻璃或金属制成(实图-11),其效能与其构造、水压及水温有关。

水泵所能达到的最低压力为当时室温下的水蒸气压。

例如在水温为6~8℃时,水蒸气压为0.93~1.06kPa。

在夏天,若水温为30℃,则水蒸气压为4.20kPa左右。

现在还有一种循环水泵装置,可节约用水,配有指针式压力表,减压效能也较好。

2)油泵:

油泵的效能取决于油泵机械结构以及油的质量。

好的油泵能抽至真空度0.01333kPa(0.1毫米汞柱)。

油泵结构较精密,工作条件要求较严。

蒸馏中如果有挥发性的有机溶剂、水或酸的蒸气进入都会损坏油泵。

为了防止易挥发的有机溶剂、酸性物质和水气进入油泵,必须在馏液接受器与油泵之间顺次安装冷却阱和几种吸收塔。

冷却阱的构造如(实图-12)所示,将它置于盛有冷却剂的广口保温瓶中,冷却剂可用冰-水、冰-盐、干冰等。

吸收塔又称干燥塔(实图-13),通常设二个,前一个装无水氯化钙(或硅胶),后一个装粒状氢氧化钠。

有时为了吸除烃类气体,可再加一个装石蜡片的吸收塔。

(3)测压装置部分:

实验室通常采用水银压力计测量减压系统的压力。

开口式水银测压计(实图-14),两臂汞柱高度之差即为大气压力与系统中压力之差,因此蒸馏系统内的实际压力(真空度)应是大气压力减去这一汞柱差。

使用时应避免水或其他污物进入压力计内,否则将严重影响其准确度。

实图-13干燥塔实图-14开口式测压计

在泵前还应接一个安全瓶,瓶上的两通活塞G供调节系统压力及放气之用。

2.减压蒸馏操作当被蒸馏物中含有低沸点的物质时,应先进行普通蒸馏,然后用水泵减压蒸去低沸点物,最后再用油泵减压蒸馏。

在克氏蒸馏瓶中,放置待蒸馏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2),按实图-10装好仪器,旋紧毛细管上的螺旋夹D,打开安全瓶上的二通活塞G,然后开泵抽气。

逐渐关闭G,从压力计F上观察系统所能达到的真空度。

如果因为漏气而不能达到所需的真空度,可检查各部分塞子和橡皮管的连接是否紧密等。

必要时可用熔融的固体石蜡密封(密封应在解除真空后才能进行)。

如果超过所需的真空度,可小心地旋转活塞G,使慢慢地引进少量空气以调节至所需的真空度。

调节螺旋夹D,使液体中有连续平稳的小气泡通过。

开启冷凝水,选合适的热浴加热蒸馏。

加热时,克氏蒸馏瓶的圆球部位至少应有2/3浸入浴液中。

控制浴温比待蒸馏液体的沸点高20~30℃,使每秒钟馏出1~2滴为宜。

蒸馏完毕时,先撤去热源,待稍冷后,缓缓旋开夹在毛细管上的橡皮管的螺旋夹,并慢慢打开安全瓶上的活塞,使测压计的水银柱缓慢地回复原状(若放开得太快,水银柱很快上升,有冲破测压计的可能),待系统内外压力平衡后,方可关闭抽气泵,以免抽气泵中的油反吸入干燥塔中。

最后拆除仪器。

3.注意事项

(1)减压蒸馏的整个系统必须保持密封不漏气,所以选用橡皮塞的大小及钻孔都要十分合适。

所有橡胶管最好用真空橡皮管。

各磨口玻璃塞部位都应仔细地涂好真空脂。

(2)在整个蒸馏过程中,都要密切注意温度计和压力计的读数。

经常注意蒸馏情况和记录压力、沸点等数据。

(3)蒸馏系统中所用玻璃仪器必须选择质地坚硬、耐压,以免中途破裂。

(八)水蒸气蒸馏法

1.水蒸气蒸馏装置实验室常用水蒸气蒸馏的简单装置(实图-15),由水蒸气发生器、蒸馏部分、冷凝部分和接受器四个部分组成。

实图-15水蒸气蒸馏装置

A是水蒸气发生器,一般用金属制成(也可用大的短颈圆底烧瓶代替),玻管B为水位计,用来观察发生器内水面的高度。

C为安全管(长lm,内径约5mm的玻璃管)。

安全管应插到发生器A的近底部。

当水蒸气发生器内的气压太大时,水可沿着安全管上升,以调节内压。

如果蒸馏系统发生阻塞,水便会从安全管的上口喷出,此时应检查圆底烧瓶内的蒸气导管下口是否已被阻塞。

蒸馏部分通常是用500ml以上的长颈圆底烧瓶。

为了防止瓶中液体受热后因跳溅而冲入冷凝管内,故将烧瓶的位置向水蒸气发生器的方向倾斜45°。

瓶内液体不宜超过其容积的1/3。

蒸气导入管E的末端应弯曲,使之垂直地正对瓶底中央并伸到接近瓶底。

蒸气导出管F(弯角约30°)孔径应比管E略大一些,一端插入圆底烧瓶的双孔塞子中,露出约5mm,另一端通过塞子和冷凝管相连接。

蒸馏液通过接液管进入接受器H。

必要时接受器外围可用冷水浴冷却。

水蒸气发生器与圆底烧瓶之间应装上一个T形管,T形管的支管连接橡皮管及螺旋夹G。

T形管一方面用来除去水蒸气中冷凝下来的水,另一方面当操作发生不正常的情况时,可立即打开螺旋夹G,使水蒸气发生器与大气相通,以保安全。

2.水蒸气蒸馏操作先将待蒸馏液(混合液或混有少量水的固体)置于D中,在水蒸气发生器中加入约占容器3/4的热水,并加入数片素烧瓷。

待检查整个装置不漏气后,旋开螺旋夹G,加热水蒸气发生器。

当有大量水蒸气从T形管的支管冲出时,立即旋紧螺旋夹,水蒸气便进入圆底烧瓶内开始蒸馏。

在蒸馏过程中,如果由于水蒸气的冷凝而使圆底烧瓶内液体量增加,以至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2/3时,或水蒸气蒸馏速度不快时,则可将圆底烧瓶隔石棉网直接加热。

但应注意防止圆底烧瓶内发生严重的崩跳现象,以免发生意外。

蒸馏速度应控制在每秒钟2~3滴。

在蒸馏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安全管中的水位是否正常,圆底烧瓶中有无严重的溅飞现象。

一旦发生不正常现象,应立即旋开螺旋夹G排出水蒸气,然后移去热源,拆下装置进行检查,排除堵塞后再继续进行水蒸气蒸馏。

当馏出液呈澄清透明无明显油珠时,便可停止蒸馏,首先旋开螺旋夹G使与大气相通,然后方可停止加热,否则圆底烧瓶中的液体会倒吸到水蒸气发生器中。

3.注意事项

(1)如果随水蒸气挥发的物质具有较高的熔点,在冷凝后易于析出固体,此时应将冷凝水的流速调小,使此物质在冷凝管中仍能保持液体状态便于流出。

假如冷凝管中已有固体析出,并且接近阻塞蒸馏液的流出时,可暂时关闭冷凝

水的流通,甚至可将冷凝水暂时放去,以使冷凝管的温度上升,蒸馏物熔融成液体状态后,随水流入接受器中。

必须注意当冷凝管夹套中重新通入冷却水时,要小心而缓慢,以免冷凝管因骤冷而破裂。

如果冷凝管已被阻塞,应立即停止蒸馏,并设法疏通,如用玻棒将阻塞的晶体捅出或在冷凝管夹套中灌入热水使之熔融成液体而流出,然后,再继续蒸馏。

(2)如果待蒸馏溶液的量较小,可用克氏蒸馏瓶代替圆底烧瓶,如(实图-16)所示。

实图-16少量物质的水蒸气蒸馏

(九)萃取法操作

1.萃取装置实验室最常使用的萃取器械为分液漏斗见(实图-17)

实图-17分液漏斗实图-18分液漏斗的萃取操作

2.萃取操作操作时应选择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