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告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0967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告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危害告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危害告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职业危害告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职业危害告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职业危害告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职业危害告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职业危害告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职业危害告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职业危害告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职业危害告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告知.docx

《职业危害告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告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危害告知.docx

职业危害告知

电磁辐射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电磁波可以任意穿透多种物质,它可以大面积杀伤或杀死人体的细胞,而且会破坏人体固有的电流及磁场,影响人体生态平衡,造成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的功能紊乱,使人产生头昏、头痛、倦怠乏力。

失眠多梦、烦躁激动、食欲不振、血压失常、心律减慢、白血球减少等症,甚至引起生育畸形和癌变等。

高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不是器质性的改变,脱离一段时间即可恢复正常。

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

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的电源。

工件在感应加热时,在感应器周围空间产生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的能量的能量除用于工件加热外,还有一部分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辐射。

高频电磁波按其波长的不同分类。

应急处理

防护措施

高频感应设备的输出馈线及振荡线圈应进行屏蔽,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操作者要定期检查身体,对有严重神经衰弱,心血管系统疾病者,不应继续从事高频工作,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暂时脱离高频工作。

避免空腹工作,当饥饿、失水、营养不足和缺乏维生素B2时,对电磁波的抵抗力会明显减弱。

甲醛

Formaldehyde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呼吸道中毒眼痛流泪,鼻塞,喉痒及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神经症状:

眩晕恐慌不安,步态不稳甚至昏迷。

皮肤接触:

可因引发皮炎,有乳斑,丘疹及搔痒,组织坏死等。

常温为无色有窒息性臭味的气体,沸点19.5℃能溶于水,醇醚,水溶液称,福尔马林,杀菌能力极强15℃以下易集合,置空气中气化为甲醛危害特点,低浓度甲醛蒸气对眼,上呼吸道有强列刺激性作用,高浓度甲醛蒸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中毒性作用。

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应急处理

撤离现场,移致新鲜空气处,吸氧。

皮肤损伤2%,NaHCO3大溶液冲洗或大量清水冲洗。

误食中毒时,大量饮水冲洗催吐,口服豆浆,牛乳、蛋清就医。

防护措施

使用甲醛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加强通风排毒。

注意个人防护,穿戴防护用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

国家标准0.5mg/m3

监测浓度mg/m3

苯Benzene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有机溶剂,极度危害,极易引起急性中毒,称“苯醉”,严重可致死。

慢性中毒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

苯是芳香族磺氢化合物,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常温下易挥发,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蒸汽比重:

2.7

沸点:

80.1

应急处理

溅入眼内者:

立即用清水冲洗。

吸入者:

迅速脱离现场,移空气新鲜处,松解衣带,保持呼吸畅通,安静保暖,重者吸氧,注射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就医。

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护口罩,或送风式口罩面盔。

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通风排毒设施维护、保养。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接触机会,防止意外事故。

酚(苯酚)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可经皮肤侵入人体亦可经消化道吸收,对皮肤有腐蚀性损害皮肤系统、肮脏、肝脏、肾脏等,严重可发生尿毒症。

皮肤、粘膜症、眼结膜、角膜灼伤、坏死、皮肤灼伤致起皱,苍白转为红色、黑色形成坏死。

头痛、头晕、乏力、视力模糊、血压下降,重者引起肺水肿、肺炎呼吸衰竭,中毒后继发肝、肾损害,严重者发生尿毒症。

误可引起口腔灼烧感、腹痛、腹泻、便血、肠胃穿孔。

酚又称苯酚或石灰酸有特殊令人不快的芳香气味,挥发性小,易溶于水,加热可产生大量酚蒸气。

熔点41℃

沸点182℃

应急处理

眼灼伤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②皮肤灼伤立即脱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75%酒精洗涤。

③吸入中毒者迅速撤离现场就医。

④口服中毒可服植物油30-50ml后催吐。

防护措施

改革工艺,实现机械化密闭化,减少有害气体产生,加速通风排毒。

加强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手套、防护靴、防护面具等。

车间要有冲洗设备。

甲醛

Formaldehyde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呼吸道中毒眼痛流泪,鼻塞,喉痒及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神经症状:

眩晕恐慌不安,步态不稳甚至昏迷。

皮肤接触:

可因引发皮炎,有乳斑,丘疹及搔痒,组织坏死等。

常温为无色有窒息性臭味的气体,沸点19.5℃能溶于水,醇醚,水溶液称,福尔马林,杀菌能力极强15℃以下易集合,置空气中气化为甲醛危害特点,低浓度甲醛蒸气对眼,上呼吸道有强列刺激性作用,高浓度甲醛蒸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中毒性作用。

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应急处理

撤离现场,移致新鲜空气处,吸氧。

皮肤损伤2%,NaHCO3大溶液冲洗或大量清水冲洗。

误食中毒时,大量饮水冲洗催吐,口服豆浆,牛乳、蛋清就医。

防护措施

使用甲醛密闭,不能密闭的应加强通风排毒。

注意个人防护,穿戴防护用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

国家标准0.5mg/m3

监测浓度mg/m3

硫酸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会飞溅伤人或引起爆炸,强腐蚀性。

与许多物质,特别是木屑、稻草、纸张等接触猛烈反应,放出高热,并可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及其他可燃物等能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与金属即反应放出氢气,能严格灼伤眼睛和皮肤,对呼吸道有强刺激作用。

酸性腐蚀品。

无色稠油状液体,水溶性,溶于水同时发生大量高热。

应急处理

首先迅速将中毒病人救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服彻底清洗皮肤,对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24—48小时,及时吸氧,给予镇静,祛痰及解痉药物等对症治疗,眼部受污染时现场及早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再用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可的松与抗生素眼药水交替滴眼,早期适量,短程的糖皮质激素疗法可有效防治肺水肿。

皮肤灼伤采用抗感染及暴露或脱敏疗法,要时刻警惕迟发性中毒效应的发生。

防护措施

加强设备检修,防止跑、冒、滴、漏、生产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性安全性教育,坚持上岗前安全培训制度。

主要接触岗位附近应设置用于眼和皮肤清洗的喷淋装置,应穿工作服上岗作业,进入较高浓度作业区或设备检修及事故抢修人员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等,执行现场作业,环境定期定制度及职工上岗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明显的皮肤、眼部及心血管疾患者不宜接触本品。

锰尘(烟)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主要以锰烟、锰尘形式经呼吸道吸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可导致运动减少,僵直,震颤,接触含锰电焊烟尘,不仅可导致锰中毒,还可导致电焊工尘肺。

对双眼粘膜和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

锰为浅灰色金属,比重7.2,熔点1244℃,沸点1962℃,质脆,反应活波,二价盐类和二氧化锰最稳定。

高温时锰蒸气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一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锰烟尘。

应急处理

高浓度环境引起中毒时立即将患者移空气新鲜处,就医。

防护措施

佩带防毒防尘口罩,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工作后清洗更衣。

焊接作业尽量选用无锰焊条。

用自动电焊条代替手工电焊,安装局部机械抽风吸尘装置。

盐酸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衄及口腔膜有烧灼感,鼻、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酸性腐蚀性。

无色至微黄色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水溶性,对大多数金属有轻腐蚀性。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到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到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或防毒面具(全面罩)。

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手套。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噪声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长期接触强烈噪声后,听觉首先受害。

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

严重可导致噪声性耳聋。

并对神经系统等产生危害。

还可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

声波可通过介质传播,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4m/s。

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声波具有一定的能量。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称为生产性噪声。

应急处理

症状严重时脱离噪声环境。

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佩戴护耳器。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技术措施。

定期对接触噪声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1、天然气

(1)健康危害:

天然气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极易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了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人体各个器官的组织细胞得不到氧气,特别是大脑层细胞,就会丧失活动能力,以至丧失生命。

(2)理化特性:

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易发生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3)应急处理:

救护者采取自保措施进入天然气区域,将伤员移到空气流动处;松解伤者衣扣及裤带,盖好衣物及被子,注意保暖;若喝水给予热糖茶水,必要时可针刺人中穴;对呼吸困难或刚停止呼吸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挤压术;中毒者在恢复知觉前,不得送往较远的医院。

(4)注意防护:

图标标识:

穿防护服、注意通风、戴防毒面具

(5)图标:

当心有毒气体

2、噪声

(1)健康危害:

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2)理化特性: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3)应急处理:

使用防声器如:

耳塞、耳罩、防声帽等。

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4)注意防护: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

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图标标识:

戴护耳器。

(5)图标:

噪声有害。

3、电离辐射

(1)健康危害: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受照射,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长时间接受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还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

(2)理化特性:

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能力,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3)应急处理:

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4)注意防护:

外照射采取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内照射采取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

(5)图标:

当心电离辐射

注:

(1)急救电话:

120,消防电话:

119

(2)上述第4、5项中图标标识,请参考《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B2.3执行。

(3)制作大小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A3.3.3第5项,尺寸为800×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