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1031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A卷(100分)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18分)

1、选出下列字词注音有误的一项()

A、确凿(záo)脊(jǐ)梁攒(cuán)成哺(bǔ)育

B、炽(zhì)痛罗布泊(bó)校(jiào)补归省(shěng)

C、撮(cuō)着笑颊(jiá)怏怏(yàng)不乐筛糠(shāi)

D、躯壳(qiào)脐(qí)带呵(hē)斥驯(xùn)良

2、选出下列句中字词书写全对的一项()

A、三妹便怂勇着她去要一只来。

B、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抬头仰望雨后湛蓝的苍穹,悲哀地咩了数声,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C、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锲里它们彼此呼吸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和在一起。

D、现在只有三个疲惫、赢弱的人吃力地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珊的步履。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A、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

C、曳屋许许声倒塌D、几欲先走跑

5、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其夫呓语如此其贤也B、于厅事之东北角不能称前时之闻

C、妇拍而呜之择其善者而从之D、于厅事之东北角贤于材人远矣

6、选出对课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善”。

B、“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以示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表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

文章首尾两次点明道具简陋,前后呼应,从侧面表现表演者技艺的不凡。

C、“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一句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朦胧中的咳嗽声渲染了深夜的喧闹气氛,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

D、文中三次描写听众的反应,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侧面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第Ⅱ卷(共82分)

三、翻译与默写。

(共10分)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默写(6分)

(1)、在下列语句中任选两句完成(2分)

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崔颢)

___________________,千山高复低。

(《鲁山山行》梅尧臣)

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

(《野望》王绩)

(2)、默写刘禹锡的《秋词》或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分)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9—13题。

(12分)

在伤口上开出花朵

晓荔

①那是几年前的秋天。

②我逛了好几条街,总算买到心仪的毛衣,水绿色的,款式别致,配上薄呢长裙,走在街上,心是轻盈的,那种感觉很好。

高大的梧桐树下,黄色叶子飘飘柔柔落下,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地面一片斑驳迷离。

③早晨,我准备穿上毛衣去上班,令人惊讶又气愤的是,毛衣左襟竟被老鼠咬了个洞,还留有张牙舞爪的痕迹。

因那时刚工作,租住的平房离单位不远,夜里时有老鼠来造访,为了工作方便,只能凑合着住,竟也想不到老鼠如此地猖狂。

④无奈,只得满街遍寻毛衣加工店,咨询有否补救的办法,接连跑了好几家,都摇摇头叹说不好修补,搭配不到同色的毛线,别的颜色补上去,效果就差了。

旁边一位卖毛线的胖阿姨,看我沮丧神情说,西郊深巷有位织毛衣的师傅,手特巧,她或许有办法。

⑤我按胖阿姨说的巷口,顺着标记转来转去,总算在一条胡同深处找到,师傅表情淡然接过我手上的毛衣,做上标记,放在橱窗里,说一周后来取吧。

一周后我准时去取,她从一叠放置整齐的毛衣中抽出,展开,同时我脸上也展出了喜悦,那个洞,神秘地变作一个美丽的雪花,为了强调效果,又接连绣了两个愈来愈小的雪花图案,有雪花飘飞渐行渐远的感觉,同时又在毛衣右襟也绣了三朵,师傅说这样显得对称,刻意而为。

⑥我不由感叹,真好!

比原来毛衣更完美更独特,就像件艺术品,我好像走进雪落的日子,数不清的雪花在舒展着玉色的翅膀。

原本的缺陷,通过心有灵犀的匠心,摇身呈现出一种完美。

⑦这让我想起同学小茵,她一直有偏头痛毛病,不像一般年轻人朝气,爱凑热闹,她独爱清静。

平日倒看不出她内敛的性格,眼神清澈,笑起来漫不经心,后来听她说,白天讲话多了,晚上就头痛失眠,问过不少医生,连心理医生也咨询过,却于事无补。

⑧改变成了妄想,正应了那句话:

“没有谁是上帝的半成品。

”后来她渐渐习惯了自己,选择在实验室工作,大多时间与仪器相处,很少与人言语。

工作之余为排遣寂寞,她一直学着写东西,和自己内心言语。

⑨岁月流转,再见她时,想不到她竟出版了自己的书。

她在书中序里写到:

“因为无奈,喜欢上一种寂寞的美丽,徜徉在文字里,寻找灵魂的突破口……”

⑩世上的万物并不都是完美的。

残缺、病痛、意外等既存在又无法回避,抱怨颓废展览残缺,都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尽量修复伤口,嫁接花枝,有时伤口会意外开出绚丽之花,生命从另一种意义上取得完美。

(文章来源《思维与智慧》2019年第3期)

9、本文主要记叙了两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每件事的概括不超过20个字)。

(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

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1)请仔细品味并指出第②段中加点的词“总算”所蕴含的情感。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的“师傅说这样显得对称”,“这样”在文中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心读完全文,你明自了文章标题“在伤口上开出花朵”的含义了吗?

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3、作文(60分)

一生中,我们会面对很多的选择:

是与非的选择,对与错的选择,前进与后退的选择,坚持与放弃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回带来不同的结果。

迷惘的时候更需要做出明智的选择,请以《聪明的选择》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老师、同学的真实姓名。

(4)文体要求:

记叙文

B卷(50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畏斋拾银

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

“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②,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

“俟③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节选自周晖《金陵琐事》)

【注释】①封识(zhì):

封存的标记。

②宦官家:

做官的人家。

宦官,官吏的通称。

③俟(sì):

等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恐劝令留金也恐:

(2)遂以还之遂:

(3)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尝:

(4)去数年,绝无音信去: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3分,共6分)

(1)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译文:

(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译文: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秀才何岳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

(4分)

答:

二、阅读

(一)、名著阅读(6分)

4、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朝花夕拾》全书共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先生散文集中其中一本,回忆了他童年、少年和老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是记叙文,是回忆性散文。

B、《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书中的主人公阿廖沙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乐观、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其实也是高尔基自己的人生写照。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这部书的完成是在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的。

故事以他自己为原型,成功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法布尔的《昆虫记》真实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5、阅读下列文字,填空

因为没地方去,才越觉得自己的窘迫。

在城里混了这几年了,只落得一身衣服,和五块钱;连被褥都混没了!

由这个,他想到了明天,明天怎办呢?

拉车,还去拉车,哼,拉车的结果只是找不到个住处,只是剩下点钱被人家抢了去!

作小买卖,只有五块钱的本钱,而连挑子扁担都得现买,况且哪个买卖准能挣出嚼谷呢?

拉车可以平地弄个三毛四毛的,作小买卖既要本钱,而且没有准能赚出三餐的希望。

等把本钱都吃进去,再去拉车,还不是脱了裤子放屁,白白赔上五块钱?

这五块钱不能轻易放手一角一分,这是最后的指望!

当仆人去,不在行;伺候人,不会;洗衣裳做饭,不会!

什么也不行,什么也不会,自己只是个傻大黑粗的废物!

语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

这是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的心理活动。

原本的他,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

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

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

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

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

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

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

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

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

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

【A】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

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又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

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

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

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

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

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⑨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

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又传来了。

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

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

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11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

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

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12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

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13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

14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15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

【B】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著.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

16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

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17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

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

(选自《最阅读》,有删改)

6、选文第③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回答。

(2分)

7、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语句进行鉴赏。

(6分)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④段画线的A句。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⑩段画线的B句。

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的性格特点。

(4分)

9、“血红的头巾”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回答。

(3分)

10、在生活中,母亲总是扮演着勤劳、坚韧的角色,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3分)

三、语言综合运用(12分)

11、材料探究(6分)

材料一、据悉,在七月下旬,北京一大马路上,两男子为争车位与一推婴儿车的女子发生争执。

其中一名男子顺势抱起婴儿车内的两岁婴儿摔在地上,造成该婴儿当场死亡。

母亲痛苦不已,一时的冲动造成了家庭的悲剧。

材料二、7月25日,浙江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王晓刚收到了在泰国旅游时所救教师的鲜花和感谢信。

七月中旬,教师程蕾在泰国旅游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鳄鱼湖,当时身为医生的王晓刚奋不顾身的跳进湖中救起了程蕾。

事后,程蕾硬要塞给王晓刚5000元钱表示感激之情,但被王晓刚婉言拒绝了。

①针对以上两则材料,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②如果让你对材料一中摔婴儿的男子说一句话,你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③面对程雷的感谢,如果你是王晓刚,你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2、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句(4分)

一片白云,静静感受着蓝天的辽阔;一朵浪花,默默珍藏着海底的热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据台湾媒体报道,由荷兰艺术家弗洛伦特珍?

霍夫曼设计的黄色巨型充气“橡皮鸭”,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下水畅游。

这只“大黄鸭”于今年5月游进香港,掀起观光热潮,也掀起了一阵“大黄鸭”旋风。

目前,台湾的高雄、基隆均宣称“大黄鸭”将现身本市。

据新加坡著名旅游网站“relax”报道,台湾第二大城市高雄日前宣布要把曾迷倒数百万香港人的充气“大黄鸭”带到台湾来,而凑巧的是台湾另一城市基隆也有类似的打算。

高雄称由荷兰艺术家弗洛伦特珍?

霍夫曼设计创作的高达16米的“大黄鸭”将于9月现身高雄,进行为期一月的展示。

这将比基隆的“大黄鸭”展示早三个月。

基隆上个月宣布已和霍夫曼签约,同样高达16米的“大黄鸭”将于12月中旬现身基隆。

基隆市议会议长黄景泰称其不想把基隆和其他城市作比较,拒绝对高雄的“大黄鸭”计划发表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级语文入学考试答案

一基础知识、二文言文阅读

1、B;2、B;3、D;4、C;5、B;6、C

三、7、(4分)

(1)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人。

(2)在这时,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8、略

四、现代文阅读

9、织毛衣的师傅巧夺天工,使破洞的毛衣变得更加漂亮;同学小茵在寂寞中反而事业有成

10、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在买到心仪的毛衣后轻松愉悦的心情,更能反衬出下文作者毛衣受损后失落伤心的心绪。

11、

(1)总算是好不容易的有意思,说明毛衣购置不易,因而作者对其更加在意

(2)同时又在毛衣右襟也绣了三朵

12、表面意思是在有残缺的地方也开出一朵花朵来;深层意思是当遇到的困难和不如意不能消极对待,面对挫折,我们要开动脑筋,努力改变,就有可能向好的方面转化,获得美好的收获。

五、作文(满分六十分)

B卷

一、文言文阅读

1、答案:

(1)担心

(2)于是,就(3)曾经(4)离开

2、

(1)参考答案:

我拾到银子而别人又不知道,银子全都可以成为我的财物啊,我为什么要贪图这几两银子的好处呢?

(2)参考答案:

那官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他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

3、参考答案:

拾金不昧(1分);为人诚信(1分);做事认真,虽贫穷而不贪财,做好事不求回报(1分)。

二、阅读

(一)名著阅读

4、A5、祥子;被孙侦探敲诈了钱;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二)现代文阅读

6、承上启下(过渡);强调我的现状:

仍然不能说话,以及母亲带我到田野的原因。

7、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叶子繁密的特点。

(2)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担心、寻找孩子的焦急心理,体现出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8、

(1)坚强:

如坦然接受“我”不能说话的事实。

(2)细心:

如叮嘱“我”听到呼喊后举起头巾。

9、

(1)线索。

(2)形象地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3)表现“我’对母爱的理解。

10、略

三、语言运用

11、材料探究

①虽有人为了些微小事分毫不让,酿成大祸,但助人为乐之举仍有人行。

②、③略

12、一缕春风,融融传递着温暖的感觉;一朵小花,轻轻摇曳着芬芳的气息。

13、台湾两大城市争相邀请大黄鸭。

(大黄鸭将相继在台湾两大城市现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