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1049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docx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重点总结

(仅供参考)

1荷载与作用

1.1什么是施加于工程结构上的作用?

荷载与作用有什么区别?

结构上的作用是指能使结构产生效应的各种原因的总称,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引起结构产生作用效应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施加于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例如结构自重,楼面的人群、家具、设备,作用于桥面的车辆、人群,施加于结构物上的风压力、水压力、土压力等,它们都是直接施加于结构,称为直接作用。

另一种是施加于结构上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例如基础沉降导致结构外加变形引起的内力效应,温度变化引起结构约束变形产生的内力效应,由于地震造成地面运动致使结构产生惯性力引起的作用效应等。

它们都是间接作用于结构,称为间接作用。

“荷载”仅指施加于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而“作用”泛指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的所有原因。

1.2结构上的作用如何按时间变异、空间位置变异、结构反应性质分类?

结构上的作用按随时间变化可分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按空间位置变异可分为固定作用和自由作用;按结构反应性质可分为静态作用和动态作用。

1.3什么是荷载的代表值?

它们是如何确定的?

荷载代表值是考虑荷载变异特征所赋予的规定量值,工程建设相关的国家标准给出了荷载四种代表值:

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荷载可根据不同设计要求规定不同的代表值,其中荷载标准值是荷载的基本代表值,其它代表值都可在标准值的基础上考虑相应的系数得到。

2重力作用

2.7当楼面面积较大时,楼面均布活荷载为什么要折减?

民用建筑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是建筑物正常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当楼面面积较大时,作用在楼面上的活荷载不可能同时布满全部楼面,在计算楼面梁等水平构件楼面活荷载效应时,若荷载承载面积超过一定的数值,应对楼面均布活荷载予以折减。

同样,楼面荷载最大值满布各层楼面的机会更小,在结构设计时,对于墙、柱等竖向传力构件和基础应按结构层数予以折减。

2.10屋面活荷载有哪些种类?

如何取值?

房屋建筑的屋面分为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上人屋面应考虑可能出现的人群聚集,活荷载取值较大;不上人屋面仅考虑施工或维修荷载,活荷载取值较小。

屋面设有屋顶花园时,尚应考虑花池砌筑、苗圃土壤等重量。

屋面设有直升机停机坪时,则应考虑直升机总重引起的局部荷载和飞机起降时的动力效应。

机械、冶金、水泥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有大量排灰产生,易在厂房及邻近建筑屋面形成积灰荷载,设计时也应加以考虑。

 

2.19什么叫基本雪压?

它是如何确定的?

雪压是指单位水平面积上的雪重,雪压值的大小与积雪深度和积雪密度有关。

基本雪压是在空旷平坦的地面上,积雪分布均匀的情况下,经统计得到的50年一遇的最大雪压。

屋面的雪荷载由于受到屋面形式、积雪漂移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与地面雪荷载不同,需要考虑一换算系数将地面基本雪压换算为屋面雪荷载。

2.21试述风对屋面积雪的漂移作用及其对屋面雪荷载取值的影响?

风对雪的漂积作用是指下雪过程中,风会把部分将要飘落或者已经漂积在屋面上的雪吹移到附近地面或邻近较低的屋面上,对于平屋面和小坡度屋面,风对雪的漂移作用会使屋面上的雪压一般比邻近地面上的雪压要小;对于双坡屋面、高低跨屋面,迎风面吹来的雪往往在背风一侧屋面上漂积,引起屋面不平衡雪荷载。

风对积雪的漂移影响可通过屋面积雪分布系数加以考虑。

3水作用

3.2试述等速平面流场中,流体受阻时边界层分离现象及绕流阻力的产生?

某一流速为v的等速平面流场,流线是一互相平行的水平线,在该流场中放置一个固定的圆柱体(桥墩),流线在接近圆柱体时流动受阻,在到达圆柱体表面a点时,该流线流速减至为零,压强增到最大。

继续流来的流体质点在a点较高压强作用下,沿圆柱面两侧向前流动,即从a点开始形成边界层内流动。

在圆柱面a点到b点区间,边界层内流动处于加速减压状态。

过了b点流线扩散,边界层内流动呈现相反态势,处于减速加压状态,继续流来的流体质点脱离边界向前流动,出现边界层分离现象。

置于河流中的桥墩边界层分离现象,还会导致桥墩绕流阻力,绕流阻力是结构物在流场中受到流动方向上的流体阻力,绕流阻力由摩擦阻力和压强阻力两部分组成。

边界层分离

3.3实际工程中为什么常将桥墩、闸墩设计成流线型?

在实际工程中,为减小绕流阻力,常将桥墩、闸墩设计成流线型,以缩小边界层分离区,达到降低阻力的目的。

3.4试述波浪传播特征及推进过程?

波浪是液体自由表面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起伏波动,其中风成波影响最大。

在海洋深水区,波浪运动不受海底摩阻力影响,称为深水推进波;波浪推进到浅水地带,海底对波浪运动产生摩阻力,波长和波速缩减,波高和波陡增加,称浅水推进波;当浅水波向海岸推进,达到临界水深,波峰发生破碎,破碎后的波重新组成新的水流向前推移,而底层出现回流,这种波浪称为击岸波;击岸波冲击岸滩,对海边水工建筑施加冲击作用,即为波浪荷载。

3.6冰压力有哪些类型?

冰压力按其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为静冰压力和动冰压力。

静冰压力包括冰堆整体推移的静压力,风和水流作用于大面积冰层引起的静压力以及冰覆盖层受温度影响膨胀时产生的静压力;另外冰层因水位上升还会产生竖向作用力。

动冰压力主要指河流流冰产生的冲击作用。

4风荷载

4.1.基本风压是如何定义的?

影响风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基本风压是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得到的,基本风压值是在空旷平坦的地面上,离地面10m高,重现期为50年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

影响风压的主要因素有:

(1)风速随高度而变化,离地表越近,摩擦力越大,因而风速越小。

(2)与地貌粗糙程度有关,地面粗糙程度高,风能消耗多、风速则低。

(3)与风速时距风有关,常取某一规定时间内的平均风速作为计算标准。

(4)与最大风速重现期有关,风有着它的自然周期,一般取年最大风速记录值为统计样本,对于一般结构,重现期为50年;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结构,重现期应适当提高。

当实测风速高度、时距、重现期不符合标准条件时可进行基本风压换算。

4.5.什么叫梯度风?

什么叫梯度风高度?

在离地表300大气边界层以上的高度,风的流动不受地面粗糙层的影响,风沿着等压线以层流方式自由流动,称为梯度风。

梯度风流动的起点高度称为梯度风高度。

4.10.什么是风载体型系数?

它是如何确定的?

建筑物处于风流场中,风力在建筑物表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的不同部位将引起不同的风压值,此值与来流风压之比称为风载体型系数。

风载体型系数表示建筑物表面在稳定风压作用下的静态压力分布规律,主要与建筑物的体型和尺寸有关。

目前要完全从理论上确定受风力作用的任意形状物体的压力分布尚做不到,一般均通过风洞试验确定风载体型系数。

4.15.什么叫锁定现象?

在结构产生横向共振反应时,若风速增大,旋涡脱落频率仍维持不变,与结构自振频率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锁定。

在锁定区内,旋涡脱落频率是不变的。

只有当风速大于结构共振风速约1.3倍时,旋涡脱落才重新按新的频率激振。

6其它荷载与作用

6.6试述土的冻胀力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条件?

含有水份的土体温度降低到冻结温度时,土体冻结体积增大,当土体膨胀受到约束时产生冻胀力,约束越强冻胀力越大。

冻胀力作用在基础或结构上,引起结构产生变形发生内力。

地基土的冻胀与当地气候条件有关,还与土的类别和含水量有关。

土体冻结体积增大,土体膨胀变形受到约束时,则产生冻胀力,约束越强,冻胀变形越小,冻胀力也就越大。

建造在冻胀土上的结构物,相当于对地基的冻胀变形施加约束,使得地基土不能自由膨胀产生冻胀力。

6.7土的冻胀力有哪些作用方式?

对结构物产生什么影响?

根据土的冻胀力对结构物的不同作用方式,可把冻胀力分为切向冻胀力、法向冻胀力和水平冻胀力。

切向冻胀力平行于结构物基础侧面,使基础随土体冻胀变形产生上拔力;法向冻胀力垂直于结构物基础底面,土体冻结膨胀时基础有被顶起的趋势;水平冻胀力垂直于基础或挡土墙的侧面,类似于土压力的作用效应。

7工程结构荷载的统计分析

7.1什么是平稳二项随机过程?

将荷载作为平稳二项随机过程来研究有什么优点?

平稳二项随机过程概率模型将荷载的样本函数模型化为等时段的矩形波函数,其定义为:

(1)根据荷载每变动一次作用在结构上的时间长短,将设计基准期T等分为r个相等的时段τ,τ=T/r;

(2)在每个时段τ内,荷载出现(即Q(t)>0)的概率均为p,不出现(即Q(t)=0)的概率为q=1-p(p,q为常数);

(3)在每个时段τ内,荷载出现时,其幅值是非负的随机变量,且在不同时段上的概率分布是相同的,记时段τ内的荷载概率分布(也称为任意时点荷载的概率分布)函数为Fi(x)=P[Q(t)≤x,t∈τ];

(4)不同时段τ上的荷载幅值随机变量是相互独立的,且与在时段τ上是否出现荷载无关。

设荷载在T年内的平均出现次数为m,则m=pr。

对各种荷载,平稳二项随机过程{Q(t)≥0,t∈[0,T]}在设计基准期T内最大值QT的概率分布函数FT(x)均可表示为任意时点分布函数Fi(x)的m次方。

因此,平稳二项随机过程的三要素为:

①荷载在T内变动次数r或变动一次的时间τ;②在每个时段τ内荷载Q出现的频率p;③荷载任意时点概率分布Fi(x)。

将荷载统一采用平稳二项随机过程来研究的优点是:

对各种荷载,其平稳二项随机过程{Q(t)≥0,t∈[0,T]}在设计基准期T内最大值QT的概率分布函数FT(x)均可采用任意时点荷载分布函数Fi(x)来描述,这为推导设计基准期最大荷载的概率分布函数和计算组合的最大荷载效应(综合荷载效应)等带来很多方便。

7.3荷载有哪些代表值?

它们各有什么意义?

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荷载的代表值是在设计表达式中对荷载所赋予的规定值。

永久荷载只有标准值;可变荷载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频遇值、准永久值和组合值。

(1)荷载标准值是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是指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

(2)荷载频遇值系指在设计基准期内结构上较频繁出现的较大荷载值,主要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频遇组合中。

(3)荷载准永久值系指在结构上经常作用的荷载值,它在设计基准期内具有较长的总持续时间Tx,其对结构的影响类似于永久荷载,主要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准永久组合和频遇组合中。

(4)当结构上同时作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变荷载时,各荷载最大值在同一时刻出现的概率极小。

此时,各可变荷载的代表值可采用组合值,即采用不同的组合值系数ψc对各自标准值予以折减后的荷载值ψcQk。

8结构构件抗力的统计分析

8.1什么是结构构件的抗力?

我国目前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抗力的统计分析?

结构构件的抗力指构件承受各种外加作用的能力,它与构件的作用效应S相对应,记作R。

当结构设计所考虑的作用效应为作用内力时,对应的抗力为构件承载能力;而考虑的作用效应为作用变形时,抗力则为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即刚度,因此刚度也是一种结构的抗力。

直接对各种结构构件的抗力进行统计分析,并确定其统计参数和分布类型非常困难。

目前对抗力的统计分析一般采用间接方法,即首先对影响构件抗力的各种主要因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其统计参数;然后通过抗力与各有关因素的函数关系,从各种因素的统计参数推求出构件抗力的统计参数。

构件抗力的概率分布类型,可根据各主要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类型,应用概率理论或经验判断加以确定。

8.2影响结构构件抗力主要有哪些因素?

影响结构构件抗力的不定性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即:

材料性能的不定性、几何参数的不定性和计算模式的不定性。

这些影响因素都是随机变量,而结构构件的抗力则是这些随机变量的函数。

第九章

9.2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哪几类?

试举例说明其主要内容。

我国建筑《统一标准》和公路《统一标准》都将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这类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雨棚、烟囱倾覆、挡土墙滑移等);

2)结构构件或其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如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达到轴心抗压强度、构件钢筋因锚固长度不足而被拔出等),或者因为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受荷载;

疲劳破坏是在使用中由于荷载多次重复作用而使构件丧失承载能力。

结构构件由于塑性变形过大而使其几何形状发生显著改变,这时虽未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但已彻底不能使用,故应属于达到这类极限状态。

3)由于某些截面或构件的破坏而使结构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5)地基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如失稳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这类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有碍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过宽等);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如混凝土腐蚀、结构相对沉降量过大等)。

9.3何谓结构的可靠性和可靠度?

如何表征结构可靠度?

结构的可靠性是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统称,可定义为: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结构可靠度是对结构可靠性的定量描述,亦即概率度量。

结构可靠性也可用结构的失效概率来度量,并且可靠度分析时也通常计算结构的失效概率,失效概率pf越小,表明结构的可靠性越高;反之,失效概率pf越大,则结构的可靠性越低。

实际在计算分析时,通过直接积分方法计算出pf值是十分困难的,为便于工程应用,引入与失效概率有对应关系的可靠指标的概念,通过可靠指标代替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

9.5采用中心点法分析结构可靠度有什么特点?

中心点法不考虑基本变量的实际分布,直接按其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导出结构可靠指标的计算公式,分析时采用了泰勒级数在中心点(均值)展开。

虽然中心点法的最大特点是计算简便,概念明确,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1)该方法没有考虑有关随机变量的实际概率分布,而只采用其统计特征值进行运算。

当变量分布不是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2)对于非线性功能函数,在平均值处按泰勒级数展开不太合理,而且展开后只保留了线性项,这样势必造成较大的计算误差。

(3)对于同一问题,如采用不同形式的功能函数,可靠指标计算值可能不同,有时甚至相差较大。

10.2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是否概念相同?

它们在可靠度分析中有什么作用?

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

设计基准期是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则是针对结构可靠度设计而言的,是结构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

当实际使用年限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后,结构失效概率将会比设计时的预期值增大,但并不意味该结构立即丧失功能或报废。

 

10.5在现行规X的实用设计表达式中,如何体现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指标?

我国建筑《统一标准》和公路《统一标准》都规定了在设计验算点处,把以可靠指标β表示的极限状态方程转化为以基本变量和相应的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实用表达式。

该实用设计表达式,符合设计人员的传统习惯,它通过分离系数方法,并结合工程经验,将目标可靠指标β用结构重要性系数γ0、荷载分项系数γG、γQ以及抗力分项系数γR(或材料分项系数γf)来表达,基本体现了预定的可靠度要求。

1、作用:

使结构产生效应的各种原因的总称。

2、风荷载体型系数:

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的不同部位引起不同的风压值,此值与来流风压之比称为风荷载体形系数。

3、锁定:

在结构产生横向共振反应时,若风速增大,旋涡脱落频率仍维持不变,与结构自振频率保持一致,这一现象称为锁定

4、雷诺数:

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5、收缩:

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体积缩小的现象。

6、徐变:

混凝土在外力长期作用下随荷载持续时间而增长的变形称为混凝土徐变。

7、平均动胀率:

地面最大动胀量与土的冻结深度之比。

8、冲击作用:

由于荷载动力作用而使桥梁发生振动造成内力和变形增大的现象称为冲击作用。

9、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的状态。

10、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1、收缩与徐变属于永久作用。

2、永久荷载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3、土侧向压力分为:

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4、工程设计时一般将楼面活荷载等效为均布活荷载,均布活荷载的量值与房屋使用功能有关。

5、板面等效均布荷载按板内分布弯矩等效的原则确定。

6、动力荷载只传至楼板和梁。

7、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取两者较大值与积灰荷载组合。

8、汽车荷载分为公路-I级与公路-II级两个级别,分别由车道荷载与车辆荷载组成。

桥梁整体设计采用车道荷载,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组成。

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压力的计算采用车辆荷载,

9、公路-I级与公路-II级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550kN.

10、随着观测段的增长,公路桥梁人群荷载不断减小;城市桥梁人群荷载的取值比公路桥梁规定的要大。

11、雪压:

单位水平面积的积雪自重。

取决于积雪深度与积雪密度。

积雪密度随积雪深度、积雪时间、当地气候条件改变。

12、屋面雪压的影响因素:

屋面形式、风对屋面积雪的漂移作用。

13、按干扰力的不同对波进行分类:

风成波、潮汐波、船行波等。

其中风成波影响最大。

水域底部对波浪无影响的为深水波,有影响的为浅水波。

14、波浪作用力与波浪本身特性、结构物形式、海底坡度有关。

波浪分为立波、远堤破碎波、近堤破碎波。

15、冰压力分为静冰压力与动冰压力。

16、撞击力的近似计算公式假定:

有效动能全部转化为撞击力所做的功。

17、浮托力:

大小取决于土的物理特性;根据地基土的透水程度,按照结构物丧失的质量等于它所排出的水重这一原则考虑。

18、地面粗糙度越大,梯度风高度越高。

19、风荷载体形系数主要与建筑物的体型和尺寸有关。

20、迎风面的风压力在房屋中部最大,侧风面和背风面的吸力在建筑物角部最大。

21、结构上的风力分为顺风向风力、横风向风力、风扭力矩。

22、横风向风振由不稳定的空气动力造成。

与结构的截面形状及雷诺数有关。

23、雷诺数与风速大小成比例。

Re=69000vD.

24、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出现横向风振效应的同时,必然存在顺风向风载效应。

25、漩涡脱落振动根据雷诺数的大小分为三个临界X围,亚临界X围只需适当采取构造措施控制;超临界X围内一般不做考虑;跨临界X围(Re>=3.5*10^6)发生强烈共振,设计时必须进行横向风振验算。

26、温度作用取决于结构物环境温度变化,还与结构和构件的约束条件有关。

27、静定结构温度变化时无约束应力发生;超静定结构温度效应的计算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按结构力学或弹性力学方法确定。

28、温度变化在柱中引起的约束内力与结构长度成正比,因此在长度很长时,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伸缩缝。

29、温度作用是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可分为气温变化和结构温差两种情况。

气温变化产生均匀温度作用,结构温差造成结构内外温度差异。

30、变形作用:

对于静定结构,发生符合其约束条件的位移时,不会产生内力。

31、混凝土收缩原因:

水泥凝胶体在结硬过程中的凝缩和混凝土内自由水分蒸发的干缩双重因素造成。

32、徐变原因:

加载应力不大时:

混凝土内未结晶的水泥凝胶体应力重分布;加载应力较大时:

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发展。

在静定结构中,徐变引起构件材料之间内力重分布;超静定结构中,徐变在各杆件中产生附加内力。

33、冻土分为:

多年冻土、季节性冻土、瞬时冻土。

34、地基土的动胀与当地气候条件、土的类别与含水量有关。

35、根据动胀率的不同,地基土分为:

不动胀、弱动胀、动胀、强动胀、特强动胀。

36、根据动胀力不同作用方式,分为:

切向动胀力、法向动胀力、水平动胀力。

切向动胀力产生上拔力;

水平动胀力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对称作用相互平衡,不产生不利作用。

37、按照爆炸发生机理和作用性质,分为:

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核爆炸是能量最高、破坏力最强的一种;燃气爆炸是建筑结构中易于遭遇的爆炸。

38、燃气爆炸属压力波。

核爆炸、化学爆炸属冲击波。

39、冲击影响与结构刚度有关,跨径越大,结构越柔,对动力荷载的缓冲作用好,冲击力影响越小。

40、位于曲线上的桥梁墩台,当曲线半径较小时,应计算汽车荷载产生的离心力。

41、工程结构中的各种荷载都是与时间有关的随机变量,绝大多数都可以采用平稳二项随机过程模型;对于车辆荷载,采用滤过泊松过程模型。

42、荷载变动一次的持续时间τ、每个时间段内荷载出现的概率p、任意时点荷载的概率分布FQ(x)是平稳二项随机过程的三个统计要素。

这些统计要素对不同类型的荷载有所区别,对永久荷载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大多数可变荷载服从极值I型分布。

43、统计分析中,荷载随机过程都可以转化为设计基准期T内的最大值随机变量QT,其概率分布函数可以认为是任意时点分布的m次方。

44、一般可以认为,荷载效应与荷载具有线性关系,并具有相同的统计特性。

45、荷载效应组合规则:

JCSS组合规则、Turkstra组合规则(TR规则)。

TR规则:

依次将一个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最大值与其余荷载的任意时点值组合,结果偏于不保守。

46、承载能力设计状态的设计状况可分为四种:

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偶然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

当一个极限状态被超过可能可能产生严重的永久性损伤时,采用标准组合;当一个极限状态被超过产生局部损害、较大变形、或短暂振动时,采用频遇组合;长期效应是决定性因素时,采用准永久组合。

47、结构抗力的四个层次:

整体结构的抗力、结构构件的抗力、构件截面的抗力、截面各点的抗力。

48、结构构件的抗力指构件承受各种外加作用的能力,与荷载效应S对应,记作R。

当考虑的荷载效应为作用内力时,抗力为构件承载能力;考虑荷载效应为作用变形时,抗力为抵抗变形的能力,即刚度。

49、影响结构构件抗力的不定性因素:

材料性能的不定性、几何参数的不定性、计算模式的不定性。

材料性能不定性包括试件本身材料性能不定性和反应结构构件与试件两者材料性能差异的不定性两部分;几何参数的不定性主要指制作尺寸偏差和安装偏差引起的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几何参数的变异性随几何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计算模式的不定性则是考虑了抗力计算时所做的假定和近似引起的误差。

50、根据概率论的中心极限定理,可近似认为结构构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51、可靠性:

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总称。

52、近似概率法(一次二阶矩法)分析可靠度的两种基本方法:

中心点法、验算点法。

53、结构体系简化的三种基本形式:

串联体系、并联体系、串并联体系。

串联体系:

结构体系中任何一个构件失效,整个结构也失效。

一般情况下,所有静定结构的失效均可用串联体系表示。

对于静定结构,结构体系的可靠度总是小于或等于构件的可靠度。

并联体系:

单个构件失效不会引起体系失效,当所有构件都失效后,整个体系才失效。

超静定结构一般具有这种性质。

对于超静定结构,当结构的失效模式唯一时,结构体系的可靠度总是大于或等于构件可靠度;当失效模式不唯一时,每一失效模式对应的可靠度总大于或等于构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