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1332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docx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

宝安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

二○一○年九月

一、规划背景

(一)高标准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与任务

办学条件全面优化

教师队伍水平明显提高

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

素质教育成效显着

教育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

(三)主要目标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基本满足

户籍适龄儿童十五年教育高标准普及

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居民素质和幸福指数显着提高

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明显提升

财政性教育投入“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确保实现

三、主要任务

(一)高标准普及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二)积极促进民办学校规范优质发展

(三)努力探索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四)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五)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主导

(六)不断改善特殊教育条件

(七)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八)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四、重点工作

(一)推进和落实学校建设

加快新校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老校改造

(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推进教师管理制度创新

(三)深化素质教育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深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取向的课程改革

增强青少年生理心理素质

(四)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学校核心文化

整体规划学校特色建设

着力提升学校特色内涵

(五)加快教育国际化

坚持开放办学和国际理解教育

多渠道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

(六)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创新教育公共服务与管理机制

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深化学校安全标准化、专业化管理

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模式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建立政府部门实施教育规划的工作机制

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班子建设

推进依法行政和民主管理

(二)经费用地保障

保障教育经费优先安排

加大教育规划用地落实力度

(三)督导评估和社会监督

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的督导评估

完善信息公布和社会监督制度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更好地满足宝安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发挥教育在宝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根据省、市教育发展总体部署及宝安区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宝安教育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高标准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与任务

“十一五”期间,宝安大力实施教育“公平、优质、高效、和谐”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初步形成了公平合理、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办学条件全面优化。

全区新开办中小学13所,完成老校改造项目56个,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4.9万个。

10个街道全部通过“宝安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街道”督导验收;公办中小学均达到省一级学校标准,优质学位率达100%;民办学校规范化率达100%、上等级率达80%;幼儿园上等级率达56%,位居全市各区之首。

教师水平明显提高。

引进优秀骨干教师、优秀硕士及本科毕业生2000多名,小学教师专科化水平达到94.9%,中学教师本科化水平达到88%;公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硕士比例分别达20%和19%;全区现有特级教师52名,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51名,省级名校长、名师工作室3个;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养不断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

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

实施公民办学校一体化管理,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共同体”建设。

探索建立学生学业成就、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办学水平三大评价体系,成立区(县)级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在全省率先实行民办学校教师聘用合同制度,完善“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三方共管帐户”管理制度。

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宝安职教模式”成为全省中等职业教育三大模式之一。

成立区、街道两级校园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区教育行政部门设立的全市第一个学校安全管理科。

在全省率先开展“义务教育均衡优质街道”督导验收,创造性地开展优质化学校、教师和家长培训等督导评估。

公办中小学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向全省推广。

教育改革创新经验多次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媒体报道。

素质教育成效显着。

学生道德素养明显提高,德育考核优良率达到98%,违法犯罪率保持为零。

中、高考成绩稳步攀升,高考高分层人数和重点、本科上线人数一直稳居全市各区之首,公办普高省专以上上线率从2005年的82.5%提高到2010年的93.7%,涌现一批省、市高考状元。

“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2006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荣获市级以上奖励7000多人次,“生存教育”受到教育部的重视和推广,“宝安京剧娃”成为全国瞩目的校园文化现象。

教育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学前三年户籍儿童入园率达98%,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8%。

中等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成人教育年培训量突破110万人次,家长学校覆盖率达100%,基本满足广大市民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经过五年的发展,宝安教育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从外延到内涵的飞跃,有效地促进了宝安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宝安区先后荣获“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区”等八个国家级荣誉称号,2008年高标准通过深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验收,2010年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称号。

当前宝安与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对照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仍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增长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公办优质学位压力仍然存在;二是教育结构还不够科学合理,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偏小,学前教育相对薄弱;三是教育内涵不够丰富,完成改造后的原村小城市化水平还较低,中低收费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办学水平还存在差距;四是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世纪,知识竞争和创新驱动发展已然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着眼人的终身发展,促进教育国际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共同追求。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省、市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从“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的战略高度,要求优先发展教育。

《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提出,要在教育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深发〔2010〕10号),提出“到2015年,力争进入全国教育现代化先进行列;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这些都给宝安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深圳推进特区一体化的关键时期,对宝安教育“十二五”期间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照特区一体化的新标准,提升教育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如何落实深圳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新任务,进一步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如何根据宝安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新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国际化,使宝安教育在促进宝安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抓住这些机遇和应对这些挑战成为制订本规划的出发点。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提升教育现代化品质为主线,推进“均衡优质、特色建设、国际开放”三大战略,进一步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提升内涵,彰显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服务水平,为宝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力争成为我市进入全国教育现代化先进行列的先锋,形成“均衡、优质、特色、多元、开放”为特征的现代教育体系。

(三)主要目标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基本满足。

规划建设中小学30所,其中小学12所,初中10所,高中6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

——户籍适龄儿童十五年教育高标准普及。

户籍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9%,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100%,高中户籍学生毛入学率达96%以上。

——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区一级以上幼儿园达85%,区优质化(相当原省一级标准)的公办学校达100%,民办学校达80%。

——居民素质和幸福指数显着提高。

市民继续教育率达75%,各类从业人员培训量达150万人次,全区特色社区教育站达95个,全区数字化学习社区达30个。

——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明显提升。

小学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97%,中学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0%,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25%。

市级以上名校长、名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分别达到10名、100名、1000名以上。

——财政性教育投入“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确保实现。

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个百分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9年19.4%增加到2015年25.0%。

三、主要任务

(一)高标准普及均衡优质的义务教育

坚持义务教育的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科学规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合理划分学区,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的标准化配置,实行统一的生均拨款制度,实现教育资源均衡优配。

建立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协作办学机制,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

落实教育过程公平,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

(二)积极促进民办学校规范优质发展

政府依法对民办学校实施管理,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学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自主办学。

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政府向优质民办学校购买教育服务的机制,健全公民办学校帮扶制度。

加强民办学校教育督导,按照“宝安区优质化学校”标准,促进民办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提高中低收费民办学校规范程度,使之办成可供政府购买学位,适龄儿童可选择的学校。

提高高收费民办学校国际化水平,使之办成高端发展、能够满足市民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高层次学校。

(三)努力探索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优化普通高中学校布局,加快公办高中学校建设,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等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普通高中办学。

支持优秀高中与高校、企业联合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

加强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研究与开发,引入国际教育基础课程,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形成一批基础扎实、内涵丰富、个性鲜明、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学校。

(四)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加大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统筹力度,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探索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途径,引导社会资金举办或现有民办中小学校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双师型”教师比重。

深化和提升“宝安职校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快培养复合型、发展型的技能人才。

(五)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主导

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制订学前教育布局规划,实现学前教育机构社区全覆盖。

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逐年提高预算比例,到2015年财政对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达到5%以上。

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幼儿园收费。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体系和奖励机制,推动幼儿园等级评估工作,积极培育示范性幼儿园。

建立区和街道儿童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服务。

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六)不断改善特殊教育条件

建立“非常”儿童就读能力评价标准,完善幼儿园、小学、中学“随班就读”制度,争取规划建设一所特殊教育机构。

增加特殊教育专项经费,针对有“非常”学生的学校和班级,配备“随班就读”学生必须的设施设备,不断改善特殊教育条件。

对不能“随班就读”的学生,坚持医教结合原则,在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宝安分教点设立专门医务人员,探索特殊教育“非常”孩子教育和康复的有机结合。

(七)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加强政府对继续教育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鼓励政府各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社会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积极引进国内外品牌教育培训机构,构建开放式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教育和培训,强化一线员工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培训。

深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市民学校、社区教育站、老年大学和妇女学校,积极开展城市文明、休闲娱乐、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等教育培训活动,努力满足市民多方面的学习需求。

(八)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扶持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加快发展。

采用国内外合作办学、产学研联盟等方式,积极引进高等职业院校或科研机构,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四、重点工作

(一)推进和落实学校建设

加快新校建设步伐。

2015年全区常住人口将达到370万左右,中小学生将达到36万人左右,需新增中小学总学位约9万个,公办学位缺口约5.08万个,其中小学1.85万个,初中1.5万个,高中1.73万个。

因此,要加快“十一五”已立项的17所学校建设(附表1),同时按照小学36个班、初中36个班,高中、职校60个班的配置标准,新规划中小学30所(含小学12所,初中10所,高中6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预留教育用地125.21万m2(附表2)。

积极推进老校改造。

完成“十一五”立项改造扩容10所老校(附表4),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十二五”再立项改造扩容21所老校(附表3),并按照特区发达区域的配置标准,提高公办学校教学实验室以及信息化设备设施的装备水平,包括装备校园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校巴“黑匣子”以及交互式电子白板。

建成万兆骨干教育城域网络系统和宝安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加强网上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建设,推进应用软件的高效使用,形成电子政务、校园安全、督导评价、优质资源普及共享、网络教科研、远程教育、网上学习等区域应用特色。

(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狠抓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弘扬“爱心、责任、服务、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提高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研究制定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强化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注重挖掘、培养、树立、宣传师德典型,塑造特区教师良好形象。

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完善区、街、校三级教师培训网络,深入实施“研·训·教一体化”和“三地一站”培训,加强教师任职资格培训、职务培训和校本培训,继续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和海外培训,丰富和完善“五段互动式”培训模式,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学历进修。

加快“名师名校长”培养,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制定与省、市接轨的“宝安名师名校长”评选办法,深化“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

健全中小学教育科研机构和教育科研制度,开展“宝安区教育科研特色项目”和“宝安区教育科研示范学校”评审,依托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推进教师管理制度创新。

创新教师编制管理,探索适当增加公办品牌学校教师编制,用于扶持民办学校的办法;探索逐步增加高级教师聘用岗位数,提高聘用比例的途径。

完善教师招聘制度,扩大学校选人用人自主权。

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模式,重点引进硕士以上优秀应届毕业生和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

健全教师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等机制,完善教师退出机制。

(三)深化素质教育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建设。

坚持德育为先,注重公民道德教育和学生品行培养,着力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的德育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义务教育阶段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规范;高中阶段以公民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合格公民。

深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取向的课程改革。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区实践活动,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模式,推动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变革,全面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放的力度,完善符合特区实际的课程教材体系和学科质量标准,构建全课程的评价体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增强青少年生理心理素质。

学校开展“健康促进学校”活动,加强体育、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适当开展挫折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培养拥有“强壮体魄、阳光心态、良好习惯”的阳光儿童、阳光少年,为青少年的幸福一生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学校核心文化。

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战略,提炼和建构反映宝安教育发展方向的、体现各学校办学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以“一训三风”为代表的精神文化,引领各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发展和提升,形成较为稳定、广泛认同、可资传承的学校群体风貌和文化特质。

整体规划学校特色建设。

以全区为整体,以街道为片区,以学校为单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全区学校特色建设,制定特色学校、特色项目的有关标准和奖励办法,引导各学校特色教育与片区特色教育协调发展。

建立特色项目小学、初中、高中对口衔接机制,发挥学校特色教育链条作用,构建中小学一体化特色教育体系。

着力提升学校特色内涵。

引导各个学校从开展特色活动提升到开发特色课程,继续深化和发展“生存教育”、“自然分材”教学模式、“新语文主题阅读”、“戏曲进校园”、“国学教育”等特色课程。

在现有特色项目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从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校本研修、学生活动设计等方面拓展特色项目的外延,丰富特色项目的内涵,把特色项目做实做细,做精做强,打造特色鲜明的办学风格,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特色一批特色项目,办出一批高水平的特色名校。

(五)加快教育国际化

坚持开放办学和国际理解教育。

以国际视野开展学校建设,规范管理现有的民办学校国际部、海外部,探索建立公办品牌学校国际部、国际班,提升国际学校办学水平。

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队伍、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评估系统上,积极渗透国外先进办学思想,形成开放办学的体制机制。

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理解与尊重、开放与创新、现代意识与国际视野。

多渠道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以宝安外商和港、澳、台商及外籍人士子女就近入学为需求,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举办国际学校和港澳台子弟学校,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实习、教育研究机构或项目。

引进一批国际学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引进一批外籍教师,引进权威国际学校认证机构举办国际化教育考试。

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

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专业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创办中外合作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吸引国际教育组织、机构落户,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在海外建立分校。

以香港为桥梁,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大学校之间的项目合作、师生交流。

加大选派重点课程教师和骨干教师出国(境)培训的力度,建设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六)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创新教育公共服务与管理机制。

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和各街道办支持教育、服务教育的公共职责,在城市的科技、人口、文化、财政等公共政策的制定中体现教育优先。

按照“整体规划,统一管理,多元投入”的办法,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逐步实行特区一体化的教育管理机制。

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探索“政府主导,公办运作,成本计价”的公益性办园机制。

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业成就、学校办学水平、教师专业发展三大评价体系。

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落实校长的法人地位,促进学校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

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全面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

推进公办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后勤管理保障体系和卫生保障体系。

大力推进民办学校的办、管分离。

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由政府主导,向社区自主发展模式的转变。

推进学校安全标准化、专业化管理。

完善区学校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强化各街道学校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的属地管理责任制,形成常态防范和专项整治相结合,部门专业管理与合作联动相协调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

建立比较完善的学校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监督考核与执法督查体系、许可准入与预警预防体系、重要岗位人员培训教育体系和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体系,推进学校安全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专业化管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水平。

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模式。

按照举办、管理、评估“三分离”原则,完善“以区为主、街道为辅;督政督学、协调一致”的教育督导管理机制。

进一步创新教育督导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试行对街道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和政府相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督导,全面推进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优质化学校评估,积极开展教师、家长培训等方面的专项督导。

建立督学责任区,探索“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评价为主与社会教育督导评价相结合”的督导评估新模式。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建立政府部门实施教育规划的工作机制。

成立宝安区实施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

各街道办、区相关职能部门要把教育规划的实施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中。

由区教育局牵头,各街道办和区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定期研究解决实施规划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涉及教育经费投入、教师编制和引进、学校项目立项、用地、建设等问题,并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建立区、街道、社区普及十二年教育的联动监控机制,完善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年度考核制度,将实施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作为考核指标,并作为任期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

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班子建设。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

中小学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

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求,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学历、知识和专业结构,为实施规划提供思想、组织和纪律保证。

推进依法行政和民主管理。

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教育决策咨询制度,成立区教育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加强教育行政人员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业务培训,把培训结果作为年度考核和职务晋升的重要指标。

优化教育政策执行的协调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和反馈机制,建立规划落实情况年报告制度。

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制度。

(二)经费用地保障

保障教育经费优先安排。

区财政优先安排教育经费。

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多元投入教育,特别是非义务教育。

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区级统筹机制,落实义务教育“两免”经费保障。

执行市教育费附加用于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有关政策。

设立学前教育、民办教育、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学校安全、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教育督导等工作专项经费,确保各项教育重点任务顺利落实。

加大教育规划用地落实力度。

把教育用地规划纳入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