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1708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docx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

论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及其影响

摘要:

2008年我国开始实行“两税合并”,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从内外

资企业所得税的差异入手,分析了两税合并的历史背景,两税分立存在的问题,

两税合并的必要性,进而提出要顺利推进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应考虑内外

资企业使用统一的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

扣除办法和标准以及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

“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等新税收优惠内容,总结两税合并对我国经济

的各种影响2008年

1月

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出

台改写了我国近

30年的内外资企业两税分制的历史,“两税合并”顺应时代的

潮流而产生,它是对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的一种调整和改革,这将意味着我国

内外资企业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展开竞争。

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历史背景

 

1.国际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国普遍采取一个经济开放政策,俩促

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谋求更多的国际贸易机会,而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制度的建立,现在的中国比起改革开放初期,基础设施条件好,国内市场广阔,

建设资金充足,法律法规健全,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开

放程度不断提高,贸易交融程度日渐加深,国外的商品已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市场。

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已不必靠税收优惠来吸引外资发展经

济。

经济全球化,要求自由、公平、平等,而内资企业在任何地方的所得税税

率都是

33%,外资企业在特区所得税税率为

15%,在沿海

14个开放城市是

24%。

这种给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是违反

WTO要求的。

而目前由于内外资

企业所得税率不等而减少的财政收入超过

1500亿元,甚至会大都啊

2000亿元。

如果我们继续采取内外有别的税制,将不利于民族参与竞争,不利于整个民族

企业发展。

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两税合并异常迫切。

 

2.国内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经济发展速度平稳上升,平均经济

增长率达到

8%,国家税收收入从

1994年的

5000亿上升到

2006年的

37000

亿,财税状况的良好态势为“两税合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国家财政

收入的大幅增加,是国家有能力承担“两税合并”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对财

政的冲击。

我国经济稳步发展,财政收入逐步提高,这对税制的改革提供力强

大的国力保障,在这种背景下,国家财政和企业的承受能力比较强,是改革的

最佳时机。

 

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分立存在的问题

 

1.违背了公平原则,抑制了内资企业的发展

给予外资企业更多的所得税优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商的投资,

缓解了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对外资企业的优惠远

远高于内资企业,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高于外资企业,使得内外资企业的竞争

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对原本起步较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处于劣势

的内资企业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很多企业惨淡经营甚至破产或转产到利润较

低、外资不屑一顾的行业。

这都严重地挫伤了内资企业的积极性,抑制了内资

企业的发展。

 

2.加剧了国民经济在地区上合产业上的不平衡

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呈现出由经济特区到沿海经济特

区再到内地的逐渐减少的梯状过程,这就使得大量外资涌入经济实力相对雄厚

的东部地区,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进一步加大。

同时,由于对

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工业,而我国原本相对薄弱的农业服务业及基

础设施建设,由于税收优惠较少,很难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这又使国民经济产

业结构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3.造成了税款的流失

由于内外资企业的税负不平衡,一大批内资企业为了谋求出路,通过各种

途径进行假合资、假合并或者把自己转移到境外在投资到境内。

国内企业到境

外注册一下,在回来就变成了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

由于大量假外资享受

着本不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最终会导致经济

的畸形发展,这也违背了国家税收优惠的初衷。

三、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的必要性

 

1.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顺应世界税制改革的潮流

革开放的深

化,我国企业已进入或将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种税负轻重

有别的所得税制有悖于国民待遇原则,尤其不利于我国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

的主体,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利于同外国企业同等条件下的国际竞

争。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

用不断增强,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充分。

市场竞争要求公平竞争,税负公平要求

各类企业的所得税在税率,税基优惠政策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3.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体现世贸组织国民待遇原则的首选方案

从许多国家企业所得税的情况看,虽然有些国家制定列一些针对外资企业

所得税优惠政策,但是对外资企业和本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分别实行两套所得

税制的国家并不多见。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大环境发生了新

的变化,面临着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发放的质量和水平,而在经历了二十年的努

力后,我国已经有经验和能力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利用外资。

在这样的新

形势下,要使国民经济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就

必须在遵守国际规则、履行国际义务方面进行法律的强制性约束。

包括企业所

得税在税收法规必须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和我国做出的承诺。

为解决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后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竞争的问题,我国尽快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

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四、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方法及措施

 

1.内资企业、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资金、物资短缺,吸引外商投资的环境和条件较差,

只有通过实行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内外资企业

所得税双轨制的政策,外商投资企业的名义税负是

15%,内资企业的名义税负是33%,内资企业的税负是外资企业的两倍,这使得内资企业享受不到国

民待遇,外资企业反而享受超国民待遇。

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特别

是加入

WTO后国民待遇原则的全面实施,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的优惠政策

会逐步淡化。

2007年

3月

16日以“两税合并”为主旨多的《企业所得税法》

在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将统一为

25%,

这也将为内外资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2.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建立“低税率、高效率”的新税制

借鉴目前内资所得税法中的有关规定,采取全额累进税率的形式,这样既

可以比较之金额的反应横向公平原则,又能较好的体现纵向公平原则,比较符

合我国国情。

这样,新税制不仅体现了“量能负担”原则,而且与目前所得税

征管模式非常接近,操作性强,可以顺利实现新旧税制的衔接。

33﹪的企业所

得税税率水平,对于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来说是偏高的,应当适当降低,

但从目前企业所得税在整个税收体系中的地位看,不应使企业所得税的总量下

降,企业所得税收入规模过小。

会导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空间非常有限,不

利于所得税政策宏观调控功能的发挥。

 

3.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方法和标准

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制对内资企业的歧视,主要表现为税前扣除标准不同,

其中最突出对内资企业影响最大的就是职工工资支出和福利支出的列支标准

与外资规定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内外资企业对人才的竞争。

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前扣除标准。

如企业发生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

除,取消计税工资,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企业发生

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

分,准予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调整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与

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

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

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5‰;统一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税前扣除,广告费

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

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

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明确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的范围

和条件,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

12﹪以内的部分,准

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时扣除。

 

4.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特别对高薪技术企业更要加大优惠,对

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将过去的全面优惠变为特定优惠。

税收优惠应最大限

度地结合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优惠的程度要从国情出发,结合整

体投资环境来考虑。

以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

从实践上看,减免税的直接优惠措施效

果并不理想,它要受税收饶让、资本辅出国税率高低、税收管辖等国际税收因

素的制约,难以使外国投资者直接受益,优惠的税金白白补贴了投资者所在国

政府。

因此,统一后的新税制借鉴国际惯例,采取税收抵免、亏损结转、加速

固定资产折旧、在投资退税等间接优惠措施,这些措施不受国际税收因素的制

约能真正达到使投资者直接受益的税收优惠目的。

五、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有利于对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

两税合并后,许多税收优惠政策都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以产

业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不仅会使国内企业在投资时更注意投资的方向,也

会引导外资企业逐步向我国鼓励的产业转型。

高附加值,高科技等国家鼓励的

产业都将享受到优惠,而那些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即使如今身

处开发区、高新区,即使打着外资外企的旗号,也不能被惠及,这一优惠的转

换使中外企业站在同一舞台上,以行业为向导的税收优惠将同时影响内外资企

业。

内资企业可能会更多地考虑进入享受优惠的行业,而外资企业会舍“大陆

货”而顾税收优惠行业。

这对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大有裨益。

目前东、中、西部获得的投资比重严重失调,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地资源情

况不同,另一方面更是由于过去政策向东部沿海倾斜造成的。

“两税合并”后,

企业可能会开始调整战略布局,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区域优惠会逐渐被淡化,而

中、西部地区将以丰富的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等受到一定的青睐。

 

2.有利于减少我国税款的流失

两套所得税制外资的待遇远远高于内资企业的,使得很多内资企业,纷纷

通过各种途径出国门,为自己披上“外资”的外衣,然后再回到国内投资,享

受优惠政策,造成了大量税款流失,两税合并减少假合资、假合作问题。

比如

我的浦东。

浦东有很多优惠,有些企业就是在浦东注册,经营在浦东以外,这

种地域优惠制度还有什么用处呢?

这种制度对外资也是不利的,因为中间有鱼

目混珠的问题,使外资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

所以两税合并既减少了我国税款

的流失,有避免了这些问题的存在。

 

3.有利于增强我国吸引高新技术及短缺资源开发、运用方面投资的国际

竟争力

“两税合并”的税收优惠与国家的产业政策金紧密相连,积极引导外商投

资方向,体现了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从而提高了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效益和

质量,增强我国吸引高新技术及短缺资源开发,运用方面投资的国际竟争力。

 

4.有利于彻底消除国际双重征税“两税合并”后,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由直接减免方式向间接调控式

减免过度。

这样不仅可以彻底消除国际双重征税,还能真正达到使投资者直接

受益的税收优惠目的。

 

5.有利于我们引进外资

“两税合并”是根据我国利用外资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所得税优惠政

策效益等情况对我国外资优惠政策所作的一种调整,并不旨在取消涉外税收优

惠。

只要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措施得当,做好配套的调整工作,“两税合并’

不仅不会造成外商的大规模撤资,从长远看,还有利于我们的引资。

在企业所得税法领域,我国实行的内外有别的双轨制,这种“内外有别”

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的税基不同、税前扣除标准不同、税率不同、税收优惠

政策不同等方面,从长远来看,特别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来看,这种

“双轨制”不应当长期存在,加快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形势迫切。

这是建

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需

要,同时还是税收公平原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俊娇.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3)

[2]安体富.论内外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的合并[J].税务研究,2005,(3)

[3]倪红日.两税合一的机遇、挑战与政策选择

[J].经济参考报,

2006(3)

[4]李荣生.费媛

.王焕清

.我国企业所得税发展的趋势

[J].税务研究,

2005(3)

[5]梁发带.从效率角度看内外资所得税税率并轨

[R].中国经济时报,

2006年

1月

4日

[6]刘恒梅:

对内外资企业“两税合一”的思考

[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7]周岑燕、蔡杰:

关于“两税合一”的初步探讨

[J].今日湖北(理论版),

20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