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5189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3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针对本项目对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开展全面评价,并对污染总量进行分析。

按照环境保护目标的要求,从环保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并对可研中提出的环境措施进行分析论证。

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科学、经济、合理、可行的环保措施,为决策部门和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1.3评价依据

1.3.1任务依据

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原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06年10月。

1.3.2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7.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1);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

(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3);

(11)国务院253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

(12)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保护纲要》;

(13)《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号)(1998.1);

(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15号令();

(15)《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规划》(2001);

(16)《煤炭工业“十五”规划》;

(17)国土资发【1999】36号“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18)环发【2002】26号《燃煤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9)环发【2004】24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

(20)《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1.3.3评价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1.3.4项目依据

《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郑州煤炭工业(集团)设计有限公司,2006年5月)。

1.4评价标准

1.4.1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1]1号)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2类标准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Ⅱ时段二类区标准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Ⅰ类标准(老工业场地)、Ⅱ类标准(新工业场地)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Ⅰ类标准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5

1.5控制污染和环境保护目标

1.5.1控制污染

根据本项目及其周围环境特点,本次评价控制污染的主要目标是:

锅炉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Ⅱ时段二类区标准;

矿井水与生活污水排放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2;

工业场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Ⅰ类标准(老工业场地)、Ⅱ类标准(新工业场地)。

同时,根据该项目的特点控制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储煤场与矸石场扬尘污染及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地表沉陷等。

1.5.2环境保护目标

矿区周围无自然景观、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保护设施,也无重要社区,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为场地周围的村庄、河流、周边浅层地下水、评价区内自然和人工植被。

评价区内的村庄主要有李村、晁庄、郭庄、荒坡等,环境空气保护级别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1]1号)二级,声环境保护级别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2类,本工程的纳污水体为涧河支流磁河,其地表水保护级别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

1.6评价工作等级

1.6.1环境空气

本项目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烟尘、SO2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关于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原则和计算方法,经初步工程分析,对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别结果见表1-1。

表1-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别

项目

烟尘

SO2

备注

采暖期排放量(t/h)

0.000457

0.00282

1.烟尘采用GB3095-82二级标准任何一次浓度限值。

2.SO2执行GB3095-1996二级标准一小时平均浓度限值。

标准限值(mg/m3)

1.0

0.4

等标排放量(Pi,m3/h)

4.57×

105

7.05×

106

等标排放量范围

Pi<2.5×

108

评价等级

三级

结合本项目工程区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稀疏、分散及新工业场地周围无其他工业污染源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将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1.6.2水环境

该项目所排污水主要是矿井水与生活污水,其特点为污水排放量大(矿井正常排水量123m3/h,最大为369m3/h),但水质简单,矿井排水与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流经自然冲沟流入磁河,最终汇入涧河。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关于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结合本项目特点及工程区周围水环境特点,将本次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1.6.3声环境

本项目地处丘陵区,居民居住分散、稀少,原有居民经协调后都搬到离工业场地较远的地方,据调查,离新工业广场最近的晁庄也有410m,其余的居民区均距新工业场地在500m以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关于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结合本项目工程区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

1.6.4生态环境

根据本工程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初步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造成局部(新工业场地)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加剧;

生产期由原煤开采所引起的地表变形对生态环境亦会造成局部的短暂不利影响。

工程影响范围约1.88km2,小于20km2,并且评价区没有珍稀动植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中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原则,确定本次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7评价重点及范围

1.7.1评价重点

根据煤矿工程的特殊性,本次评价以煤炭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线,以工程建设、矿井开采所引起的地表沉陷及煤矿、矸石堆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矿井疏干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为评价重点,对废气排放、生产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做一般性分析。

1.7.2评价范围

环境空气:

以新工业场地为中心,以东西向为主轴,南北向为副轴,取边长4km的正方形,总评价范围为16km2。

地表水:

煤矿污水冲沟汇入磁河口上游100m至冲沟汇入磁河口下游600m。

地下水:

评价范围为全井田,重点是井田范围内李村的井水、工业场地的地下水。

声环境:

以新、老工业场地边界外100m为限,兼顾周围敏感点。

生态环境:

自新、老矿井井田边界向外延伸1km,面积约11.36km2。

2建设项目概况及周围环境简况

2.1建设项目概况

2.1.1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

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煤炭资源整合技改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

河南省新安县南李村乡,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

项目建设性质:

技改;

项目建设规模:

矿井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

项目总投资:

2038.95万元;

项目建设期:

12月;

项目服务年限:

6.3年。

2.1.2矿山开发现状

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由原有新安县富安煤矿和新安县桂田煤矿整合而成。

根据河南省煤炭资源整合的要求,该矿整合后生产能力需达到0.15Mt/a。

桂田煤矿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并且自2003年以来因井下透水淹井停产至今(目前静止水位标高+256m,采空区积水量约30.6万吨),目前剩余的可采储量均在水淹区以下,因此桂田煤矿在目前的技术条

图2-1富安煤业有限公司交通位置图比例:

1:

80万

件下不宜进行开采活动。

富安煤矿位于整合后矿区的北部,1998年10月筹建,2000年12月投产,开采二1煤层,原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年。

2001年7月经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年。

原矿区面积0.3526km2。

2003年9月,该矿申请煤层深部扩界,并获批准,扩界面积0.1641km2。

富安煤矿采用一对煤层顶板穿层斜井片盘式开拓,主、副斜井口位于井田东部边界,主井斜长890m,坡度平均21°

(井口以下240m为28°

)。

主斜井装备单码1.3吨矿车串车提升,铺设18kg道轨,井口装备2JT1600/824绞车,功率95kW。

副井斜长850m,坡度21°

(井口以下230m为28°

),装备单码1吨矿车串车提升,铺设18kg道轨,井口装备JT1000/800绞车,功率45kW。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主井进风,副井回风,副井口装备两台BK54-4-NO.10轴流风机,功率15kW。

主井与风井间距38.7m。

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路引自李村变电所李铁线(10kV),另一回路引自李村变电所江南联线(10kV)。

富安煤矿深部2003年扩界0.1641km2,本次资源整合又扩充0.484km2,扩界垂深约130m。

2.1.3技改项目组成

富安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整合技改项目以原富安矿为主,桂田煤矿关闭。

技改项目充分利用原富安煤矿的已有井筒,原主斜井作为安全出口,副井保留继续使用,作为风井,技改项目组成见表2-1。

技改后,矿井主要建设工程见表2-2。

表2-1富安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前后项目组成表

序号

矿名

整合前工程内容

整合后利用情况

1

桂田煤矿

主斜井

封闭

已闭井

副斜井

2

富安煤矿

保留

主要用作安全出口

副井

回风用

新上主立井

提煤、运料、上下人员、运矸

表2-2矿井整合后工程项目组成表

类别

工程组成

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井筒

工程

主立井

井筒深度308m,净直径4.5m,装备双码1吨罐笼,配备GKT2×

2.5×

1.2-11.5型绞车。

安全出口井(原主井)

井筒长度为910m,料石砌碹或木棚支护,原有2JT1600/824绞车留用,用于两条斜井的维修。

斜风井(原副井)

井筒长度为882m,料石砌碹,备有行人台阶。

井下工程

巷道硐室

总长度3382m,掘进体积为25157m3

新建

井底车场

设有主井煤仓、变电所、主排水泵房、井底水仓、调度室、爆破材料库、消防材料库、机车修理硐室等。

新建或改造

辅助工程

坑木加工房、材料库、机修车间、消防材料库、油脂库、器材库、主井绞车房、副井绞车房(已有)、风井绞车房、空气加热室

充分利用原有的的设施

4

储运工程

矸石场、储煤场、排水沟、砖砌围墙

5

行政福利设施

浴室等联合建筑、办公室、食堂、单身宿舍、招待所、探亲房等

6

主要环保工程

矿井水处理

采用斜管沉淀池处理,处理能力为200m3/h

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01m3/d,采用1台埋地式污水处理设备生化处理处理能力为10m3/h

锅炉烟气处理

2台2t锅炉,使用旋流板脱硫除尘器

2.1.4矿井概况

矿井境界及储量

井田东西(倾斜)长度390~2139m,南北(走向)长度1708~378m,面积约1.88km2,主采二1煤层,煤层底板标高为+320m~-370m。

矿井采矿许可证批准的范围由15个坐标点圈定,各拐点坐标如表2-3所示:

表2-3富安煤业有限公司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点号

X坐标

Y坐标

1、

3839324

9、

3838230

2、

3839410

10、

3838858

3、

3839474

11、

3838966

4、

3839440

12、

3839122

5、

3839578

13、

3839252

6、

3839292

14、

3839238

37604528

7、

3839914

15、

3839418

8、

3839700

储量依据的是河南省地质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调查大队提交的《新安县富安煤业有限公司二1煤层资源储量核查报告》(2005年10月),经核查富安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范围内煤炭资源储量为498万t,其中动用(111b)46万t,保有煤炭资源储量为452万t,保有资源储量中(111b)为143万t,(333)为309万t。

总平面布置图

总图平面布置的原则:

尽量利用原有建筑物,减少投资;

满足生产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生产系统,便于使用、管理。

本次改扩建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场地以及地面房屋、设施,通过改造,使该工业场地满足矿井扩建后生产、生活的需要,并尽量缩小新主井工业场地,使之占压煤柱最小。

目前老工业场地面积0.0134km2,本次改扩建新增主井工业场地0.0204km2。

主副井天轮架为钢结构,主副井井口房等为砖混结构。

绞车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变电所、空气加热室、水泵房、锅炉房、器材库及机修车间等应尽量为混合结构。

主井煤场区四周为片石挡墙砌筑,墙高6m。

碎石硬化后作为煤场与临时矸石场区。

矿井的厂房辅助建筑如表2-4所示,行政公共建筑面积如表2-5所示。

具体布置详见图2-2、图2-3。

表2-4矿井辅助厂库房建筑面积表

项目名称

采用指标(m2)

计算面积(m2)

实际面积(m2)

应增加面积(m2)

备注

车库

0.15Mt/a

200

器材库

300

3

消防材料库

24

油脂库

30

坑木加工房

90

机修车间

7

炸药雷管库

40

原有

8

锅炉房

80

9

风机房及值班室

35

10

变电所

72

11

主井绞车房

216

12

井口房

44

13

空气加热室

14

井上下消防、降尘、水池

300m3

15

生活水池

50m3

16

水泵房

17

沉淀池

70m3/h

18

水外理间

19

合计

75

1496

表2-5行政公共建筑面积表

计算

人数

采用指标

(m2)

现有面积

办公楼

303

0.8m2/n

242

三者联建

培训中心

0.5m2/n

152

招待所

0.2m2/n

61

任务交待室

0.6m2/n

182

浴室、更衣室及矿灯房

1.3m2/n

394

与灯房联建

矿灯房

0.3m2/n

91

职工食堂(与文化娱乐联建)

0.65m2/n

197

备注:

n—原煤生产在籍人员

场内地面运输

本矿井场内运输采用公路运输和窄轨铁路运输两种方式。

(1)公路运输:

场外材料及场内煤炭用汽车运入、运出工业场地。

场区内道路为碎石路面,路面宽6.0m,最小拐弯半径为6.0m。

(2)窄轨铁路运输:

主井为混合提升,主要提升煤与人员、矸石、材料。

矿井所需下井材料及设备运至主井装矿车下井,铁路轨距为600mm,钢轨15kg/m,轨枕1500根/km。

主井区铺设窄轨总长340m。

主井煤炭提至井口车场后,经翻煤架卸至煤场。

劳动定员、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制度

矿井全员工效为1.5t/工,生产工人工效1.67t/工,全矿井在籍总人数为333人。

具体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指标见表2-6和表2-7所示。

矿井年工作日为330天,工作制度采用“三、八制”,两班生产、一班检查维修。

表2-6劳动定员表

人员类别

出勤人数

在籍系数

在籍人数

一班

二班

三班

原煤生产人员

111

95

94

296

原煤生产工人

98

280

井下工人

78

234

其中:

采掘工人

48

144

采煤工人

36

地面工人

20

37

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服务人员

27

其他人员

全矿井合计

333

表2-7劳动生产率指标

单位

指标

矿井年工作日

330

矿井年产量

Mt/a

0.15

矿井日产量

t/日

455

回采煤比例

0.9

全员工效

t/工日

1.5

生产工人工效

1.67

井下工人工效

2.14

采掘工人工效

3.47

回采工人工效

4.63

2.1.5现有工程概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现有工程概况

富安煤矿目前正处于整合期,已经停止生产,原工业场地副斜井作为风井,主井作为安全出口井。

新工业广场在老工业广场西南方向约500m处,目前正在施工。

计划在新工业广场建一条立井作为将来生产用主井,主井落底于+93m水平(二1煤层顶板),运输大巷布置在+93m标高,单水平下山开拓,布置两条下山,一次做到井田下部边界,形成排水系统。

配备一个回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

新工业广场除主井建设外,地面建筑目前正在施工中。

新工业广场地处新宜公路和村村通公路之间,交通便利,不用再修建新的运煤道路。

现有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原桂田煤矿2003年已经闭矿,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

富安煤矿处于停产中,新工业广场的地面建筑正在施工中,主井建设还没有动工。

因此,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