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229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4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中考选择题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

  C.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D.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可循,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10.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的结石  D.孕妇作“B超〞

1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的电铃正在发声,假设从玻璃钟罩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C.不管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以下说确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

 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  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

14.信息1:

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为了“聆听〞语写的乐曲,用硬捧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就这样语写了不少传世之作。

  信息2:

有经历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

  请综合1、2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声音传播的特点〔〕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空气中更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防止噪声传出

  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种树木花草

  D.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16.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展交流,其原因是〔〕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不能在地面上传播

17.对声音的传播,以下说确的是〔〕

A.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能听到掌声B.声音能靠固体和气体传播而不能靠液体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米/秒 

D.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

18.如图2所示,四个一样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那么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图2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19.唐诗?

枫桥夜泊?

中的名句“姑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选项是〔〕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20.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

21.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22.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

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

突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吼叫,波涛汹涌,风暴降临了,就划线局部,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23.如图1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24.〔2009年市〕关于声现象,以下说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

25.〔2009年市〕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一样,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一样

26.〔2009年省〕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7.〔2009年市〕如图1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以下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

28.〔2009年市〕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29.〔2009年黄冈市〕“五·

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

下面有关说法不对的是(D)

  A.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B.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

  C.我们能听到幕后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

30.〔2009年省〕如下图,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屡次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二.光现象

1.〔2009年黔东南州〕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以下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A.照相机  B.放大镜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

2.〔2009年省市〕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以下说确的是〔〕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2009年襄樊市〕以下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

  A.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B.在太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

  C.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  D.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  

4.〔2009年省市〕以下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月亮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5.〔2009年自治州〕人眼是一个高度精细的光学系统,以下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选项是〔〕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6.(2009年自治州)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

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

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关于上述情景,以下阐述错误的选项是()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个虚像

  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

  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

  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7.〔2009年市〕对学习过的知识进展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8.〔2009年省市〕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9.〔2009年市〕以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10.如下图,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11.如图3-4是一种被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

以下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选项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

12.如图3-5,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②薄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

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筒,烛焰的像更明亮,这四种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3.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

在强烈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

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镜面反射

C.漫反射  D.光的折射

14.光线与平面镜成20°

角入射到镜面,假设使入射角减少10°

,那么〔〕

A.反射角是10°

  B.反射角是30°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60°

 15.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从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如图1所示是四种尾灯的剖面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是〔〕

图1

16.如图3,下面是光线通过各种透镜后的光路图,哪个是正确的〔〕

图3

17.欣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A.“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差B.人射水面的光线有一局部折射入水中

C.光线被反射掉一局部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18.以下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照射浓密树叶,在地面出现光斑  B.潜水员在水面下看岸上的景物“升高了〞

C.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  D.人能从各个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桌椅

19.以下图5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图5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20.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21.以下设备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A.用验钞机来识别钞票的真假  B.医院用灯照射的方法来消毒灭茵

  C.家中的电视机,可以用遥控器来控制频道和音量  D.照相机使用滤镜来照相

  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A.防止噪音   B.尽可能防止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平安因素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22.以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选项是〔〕

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一样的蜡烛B,如图2所示。

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一样

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D.验证平面镜成像满足光的反射规律

24.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局部,那么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A.像的上半局部消失  B.像的下半局部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25.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6.以下实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用凸透镜取火  B.影子的形成  C.镜中花水中月  D.海市蜃楼

27.把凸透镜正对着太,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假设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8.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假设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那么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29.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30.关于小孔成像,正确的选项是〔〕

  A.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像越清楚  B.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小像越亮

  C.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一定要是圆的  D.小孔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31.以下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32.如图,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  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

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部构造。

三.热现象

1.〔2009年黔东南州〕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选项是〔〕

A.海波在BC段没有吸热  B.海波在CD段是气态

C.海波的熔点是48℃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2.〔2009年市〕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

3.〔2009年省市〕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

4.〔2009年襄樊市〕霜是由以下的哪一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熔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5.〔2009年市〕以下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

6.〔2009年自治州〕“地面的水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成小水滴或为小冰晶。

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

〞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容,以下填充正确的选项是〔〕

 A.汽化液化凝固云 B.蒸发液化凝华雨

 C.蒸发液化凝华云  D.蒸发凝华液化雨

7.〔2009年市〕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

A.液化、汽化B.汽化、液化C.汽化、升华D.升华、液化

8.医用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擦洗  D.用清水冲洗

9.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  B.酒精凝固点比水银熔点更低

C.酒精细度比水银密度更小  D.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

10.夏天,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外表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夏天,金属会出汗〞,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下解释中正确的选项是〔〕

A.水管有孔,水渗了出来  B.水管是与空气接触,所以是空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

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  D.是水蒸发形成的

11.如下图,在烧杯和试管中都装着水,给烧杯加热使杯中水沸腾,继续加热,那么〔〕

A.试管中的水将沸腾 B.试管中的水温能到达沸点,但不能沸腾

C.试管中的水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2.把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那么〔〕

A.水一定结成冰  B.一定有少量水结冰

C.一定变成冰水混合物  D.水一定不结冰

13.大自然中关于霜、云、雾、露的形成,下面说确的是〔〕

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凝华成的小冰晶  B.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大量的水蒸气

C.露是大量的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大量的小冰晶

14.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15.两支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亦大

C.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一样  D.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16.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下图。

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到达沸点,但不会沸腾

17.关于冰山上的积雪,说确的是〔〕

A.积雪只能熔化成水,流入江河湖B.积雪只能升华成水蒸气散布在空中

C.积雪既能熔化成水,也能升华成水蒸气 D.积雪变成水蒸气只能先熔化再汽化

18.下面说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具有能  B.抛在空中的球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能

C.0℃的冰块不具有能  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能不一定增加

19.质量相等,初温一样的铜、铁、铝三种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终温的上下是〔c铝>c铁>c铜〕〔〕

A.铜最低  B.铁最低  C.铝最低  D.都一样

20.质量相等、初温一样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一样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是〔〕

A.a的比热大,是水  B.a的比热大,是酒精

C.b的比热大,是水  D.b的比热大,是酒精

21.小明家最近开通了天然气,细心的小明发现,现在烧开一锅水比过去他们家用液化气所用的时间少了,你觉得这是由于这两种燃料具有不同的〔〕

A.质量  B.比热  C.密度  D.热值

22.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能;

②在做功冲程中,是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

④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混合物。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②③④

23.小明用两个一样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

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

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

那么以下说确的是〔〕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24.如图1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水和牛奶最后温度一样  B.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C.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  D.甲是牛奶温度变化图像

25.外形和体积均一样的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如果它们吸收一样的热量,那么〔不考虑物态变化〕〔〕

A.实心铁球温度升高得多  B.空心铁球温度升高得多

C.两球温度升得一样高  D.条件缺乏,无法判断

26.关于蒸发和沸腾,下面哪句话是错误的〔〕

A.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B.蒸发只能在液体外表进展,而沸腾在液体外表和部同时进展

C.液体蒸发时不需要吸热,而沸腾在液体外表和部同时进展

D.液体蒸发时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