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2342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docx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考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考试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无数大大小小的考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展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

可以说,考试是人生路上那一道道紧闭的大门,我们只要推开这扇门,就能为自己打开美好的未来生活。

正确认识考试的规律,能够帮助你在考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

因此,要想取得考试的成功,除了打好学习基础外,必须做到考前周密准备,考场出色发挥,考后合理调整。

考前勤准备考前的复习阶段,无疑是影响考试成败的关键时期。

考前的复习和平时小结性的复习是不同的。

这时的复习要着眼于宏观,注意对整个知识系统的梳理和理解,除此之外,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还要注意去了解考试的性质、琢磨命题、判卷的原则,并对自己的胜利和心理状态进行调整。

做好这些充分的准备,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考场上,相信你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1)考前的复习和平时的复习有什么不同?

我该如何制定考前的复习计划,从而有效合理地进行考前复习呢?

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具体的复习计划是取得考试成功的关键之一。

按计划进行复习可以合理安排宝贵的时间,恰当分配有限的精力。

在制定考前复习计划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这里所说的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对明确考试的范围,不同的考试涵盖的学习内容是不同的,复习计划要覆盖考试的全部范围。

如果你即将面对的是高考这样的重大考试,那么一般要安排三轮复习,每轮复习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第一轮复习重在查漏补缺,可以通过单元练习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重点攻克;第二轮复习重在系统归纳,提升对知识的系统把握,这个阶段完成得好,学习上可能会有一个飞跃;第三轮复习重在模拟考试,做综合题,锻炼实战能力。

一是要对自己平时的学习状况作出恰当的评价,这可以依据平时的学习情况和测验成绩。

如果是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你可以以较快的速度复习完所有的内容,复习重点应该放在综合练习上。

对于学习状况一般的同学,你的重大就要放在查漏补缺上,把基础扎牢,注意知识的系统化。

这里要注意的是,无论你要面对何种考试,或是你的学习程度如何,在复习阶段都不宜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解决难题上。

要知道考试题目的难度是有梯度的,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占70%左右,难题比重不会很高。

因此,应该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试题的主体方面,否则不仅丢了西瓜,还可能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因此,制定复习计划的总原则是:

保证基础,系统总结,努力提高。

(2)在迎考复习中,系统总结很重要。

可是,如何才能做好系统总结,有什么好的方法或技巧吗?

系统总结不是简单地将知识要点罗列出来,而是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有序化、网络化。

这里面的方法和技巧在前面的复习和精度中已经反复提过了,事实上,总结要伴随着学习的整个过程,如果你在平时就有总结的习惯,复习时就会轻松得多,效果也好得多。

所以,平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考试复习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以高中语文的系统总结为例,看看如何对知识进行分类和系统化的整理。

第一步,我们可以依据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几个方面将它们划分为若干条主线:

听、说、读、写。

A.听和说,可以在语文课本中找出相关的知识和训练题,从中归纳。

因为听、说在迎考复习中相对不怎么重要,可以少花点时间归纳;b.读,包括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

每一种阅读又都包括许多小的知识点,比如在议论文阅读中就要着重抓住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C.写,主要是记叙文写作、说明文写作和议论文写作。

要注意每一种文体的写作要点,如记叙文写作就需要知道如何安排叙述顺序;时间、地点和人物怎样设置;如何夹叙夹议等等。

第二步,可以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归纳语文知识。

对于知识来说,大略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以理解为主的知识,包括各种文体知识;一条是以记忆为主的知识,包括要求背诵的课文,还有文学常识等等。

对于能力而言,主要是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包括如何归纳中心、如何理解关键词句等。

写作能力包括命题写作能力和给材料写作的能力等等。

经过系统化的总结之后,一门学科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就清清楚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据此,就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自己在知识上的优势与不足,对症下药,实现高效复习。

(3)为什么在迎考复习中还要去了解命题判卷的原则呢?

这对我的考试会有哪些帮助?

了解命题判卷的原则,能够帮助你了解考试的性质,对于要考什么、会以什么方式考、需要你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时,就能够有的放矢;到考场上,自然能应对自如。

你需要知道三大原则:

第一,试题的代表性原则。

一张试卷不可能考遍所有的知识点,命题者往往会选择比较典型的知识点来考察学生的水平,因此,重要的知识点往往每年必考,但是出题的方式可能每年都有变化,因此,有心的学生能够从最近几年的试题中推测出题型变化的规律,从而预测今年的考试重点和题型。

例如,一个必考的知识点前年在综合题里出现,去年在填空题里出现,今年就有可能以单独的大题形式出现。

第二,试题的独立性原则。

命题者一般不会在一张试卷上重复测查同一个知识点。

明白这一点在我们答卷时往往会起到提示作用,例如,当你为某道题的答案到底是哪一个而不能做出决定时,你可以留一下每个选线所涉及的知识点,如果某个知识点在卷子的其他地方已经出现,那么它就不太可能是正确答案。

第三,试题的区分性原则。

一份试卷的题目如果没有难易之分就不能起到区别学生水平的作用。

难题往往出现在综合题里,有时也会出现在试卷的中间甚至前面,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时间决定考试时的时间分布,太难的题目要暂时放下,有时间再回头作,最忌在考试开始时就纠缠一道题不放。

(4)在考前复习中容易感到疲倦或是紧张,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调整至最佳的考前状态呢?

在考试前将自己的精神和申通调到最佳状态,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不要临阵磨枪,注意放松。

俗话说:

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在临考试的两三天里,你不妨放下书本,适度休息。

考试主要看平时的基础是否扎实,如果平时学得不好,临时抱佛脚也没有用。

另外,考前最忌讳开夜车,它不仅不能帮助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反而还可能影响你的临场发挥。

一是要逐渐提升竞技状态。

考前的休息一定要适当,如果连续几天都处在放松的状态下,就可能产生麻痹思想,考试时反而不容易进入最佳状态。

你可以这样来安排考前的学习与休息;在考前15天到10天这段时间内,做一些较难的题目;10天到5天这段时间内,做几套完整的模拟试题,你可以一天做一科的试题,也可以做题和分析交替;最后5天,复习一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不足的知识点。

考场巧发挥对考试已经做好了精心准备,到了考场上,能否正常发挥就成了取胜的关键。

有些人平时复习得很充分,可是一到了考场上就发挥失常,这可能是由于一些错误的做题习惯造成的。

因此,要想在考场上发挥出色,就要了解考试过程中的一些技巧,使自己成一名会考试的高手!

(5)拿到试卷之后,为什么要先浏览试卷?

拿到试卷之后,首先要注意试卷上的相关说明、看看自己手中的试卷是否有缺页,然后认真填写考试科目、准考证编号、姓名等重要信息。

如果一拿到试卷就慌张作答,忘记了这些步骤,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接下来,你需要快速浏览试卷内容,首先要了解一下题型,看看大题的题型与自己最初的估计有没有差距,如果有变化,要事先调整,不比惊慌失措;其次看分值,有的题目规模不大,但分值却不少,这说明难度可能很大,要事先心里有底;最后看看题目分布,简略的分配一下时间,可以将手表等计时器放在醒目的位置。

现在稳定一下情绪,休息片刻,听到开考的铃声后你就可以投入战斗了。

(6)在考试时,做题是按题目顺序作比较好,还是先做大题比较好?

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做题节奏呢?

一般情况下,按照试题顺序答题比较好。

试题的编排有一定的传统,有自身的逻辑性和稳定性。

只是记忆题目一般在最前面,知识运用型题目在后;简单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在前,复杂的综合题在后。

按照试卷顺序答题,有利于解题思路的连贯和完整,也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不至于手忙脚乱漏掉某些题目。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临时改变答题顺序,但是幅度不要太大,更不要为了改变而改变。

原则是先易后难,这样,你就可以从容易的题目中获得成就感,保持轻松的心情,有利于后面难题的解答。

(7)考试时,怎样才能合理地分配考试时间呢?

平时答题速度较慢的人要特别注意时间的分配。

一般来说,不要在某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

但是也要注意,有些同学为了保证答案的绝对正确性,旺旺用多种方法验证同一个小题的答案,再简单的题目上花费不必要的时间是不明智的。

要相信一份试卷的30%都是简单题,这些题目是不会跟我们兜圈子的。

对于真正的难题,关键时刻要果断地放弃,丢车保帅,目的是赢得解答其他题目的时间。

要知道,命题者会故意设置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通过。

如果你其他的题目已经完成,并自信没什么问题,这是就可以去尝试攻克难题。

也不是没有希望的。

不少学生超水平发挥,就是因为成功解决了难题。

万一这些题目,你无法顺利解答就不要缠住不放,要相信:

连我都做不出来,其他人也不一定会答。

(8)答题时老师经常强调要认真审题,在审题时我该注意些什么呢?

审题就是看清楚给出的条件、弄明白题目的要求,这是正确答题时的前提。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题目都要先看要求,不要受自己思维定势的影响。

特别是复杂的综合题,旺旺给出的条件很多,要求回答的步骤也比较多,一时间弄不清出可以在稿纸上自己重新组织一遍,弄清楚了再开始答题,切忌不要盲目答题。

你可以在审题时根据考前对命题判卷原则的了解,揣测命题者的意图和要考察的知识点,这会帮助你顺利找到答案。

(9)答题时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题是考试的核心,成功答题的关键就是准确地追忆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和曾经做过的同类题目以及解题方法。

一般来说,一定的题型会有一定的解题步骤和方法,但是也要特别注意眼前的试题与以往自己做过的题目的不同之处,以防简单套用原来的解法而出现错误。

答题时的一般步骤是:

审题,明确条件和要求;回忆知识点,构想答题框架;展开要点。

正确审题后,根据回忆的知识点构想答题框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一时想不出全部的要点也不要着急,可以边答题边思考,有时进入情境后原来没有想到的要点会自然地出现。

即使最终还是不能将要点想全,也要确保完成已经想出来的,因为大部分考试的判分标准都是根据要点给分的,回答到多少点就能拿多少分,我们考试就是每分必争。

对于自己束手无措的题目,如果有时间,也要敢于解答。

这时你可以大胆相信自己的直觉。

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并不依据条分缕析的方式,而是将所有的因素捆绑在一起,得到一个总体感受。

我们的学习和考试固然要依靠理性分析,但是当理性分析解决不了问题时,不妨求助于自己的直觉。

(10)答题结束后,是否需要检查试卷?

应该着重检查哪些部分,又如何进行检查呢?

如果可能,最好留出10到20分钟来检查试卷。

第一步,把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实际上,你最好是边答题边将答案写在答案纸上,或是在每完成一类题之后,就将这一部分的答案完整地写上,以防万一。

第二步,检查核对所有的题目与答案。

首先看有没有遗漏试题,特别是有没有遗漏整页的试题;其次看是否填错答案,经常由于题目多尔把题号搞混的情况,特别是在填写机读答题纸时,更要留意。

第三步,如果你还有时间,就检查一下题目,理科试卷有时要检查演算过程,文科试卷中表述题最好快速扫一遍,以防字句错误。

由检查发现问题而及时纠正,补救得分是屡见不鲜的。

但是要注意,检查过程中最好不要轻易更换答案,因为此时时间有限,仓促之中容易出现判断失误。

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当然,如果你非常确定自己的错误,那就有必要坚决改正。

另外,在检查时切忌平均分配时间,对于那些自己感觉良好的题目花的时间要少,对于那些答题时感到困惑的,分值又较高的题目,则需要认真思考。

(11)卷面的整洁度对成绩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如果不注意,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因此,在填写机读卷时,一定要清晰、规范、符合要求;在回答主观题或是人工判阅的试卷时,要保证能够让人看清楚。

况且,卷面的整洁度也是计算在分值之内的,如果卷面不整洁,阅卷者有权扣除不高于5分的印象分,如果不整洁的程度已经影响到了辨认,那么阅卷者就可以以答题错误为由扣除这道题的全部分数。

要做到卷面整洁主要靠平时的习惯,因此,养成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如果平时的习惯就不太好,那么到了考场上就要特别注意几点:

第一,充分利用稿纸,有时间的话,可先将答案写在稿纸上,然后再填到答案纸上。

第二,写作文时,一定要列提纲,这样可以避免大的改动而导致卷面的混乱;一些小的错误,只要不在关键的位置,最好不改动,最忌随写随改。

因为阅卷老师可能根本注意不到它,反而是因为你的改动过于频繁,给他留下了思维不清晰的坏印象。

第三,字迹一定要清晰,最好是工整,如果你写的是连笔字,就最好放慢写字速度。

考后多调整一门考试结束后,如果后面还有其他科目的考试,最好的办法就是忘掉刚才的考试。

也就是说,不要因为考得顺利而得意洋洋,也不要因为考得不理想而垂头丧气。

因为考试时过于顺利不一定是好事,觉得不理想也不一定真的考得不好。

更不要到处找人对答案,这样的答案没有正确的保证,还可能打击了你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后面的考试。

所以,在两场考试的间隔中最明智的安排就是保证自己得到充足的休息,放松一下紧张的精神状态,简单地温习后面考试的内容,以饱满的情绪迎接下一场考试。

全部的考试都结束了,但这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这个时候,你需要对整个的考试过程进行回顾,评价自己的表现,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待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更要对试卷进行认真地分析,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

事实上,考试不仅仅是一种检测的手段,它还是你前进的动力,对试卷进行剖析将会使你受益匪浅。

最后,无论这次考试成功与否,都要尽快从失落或是兴奋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要知道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经成为过去时。

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人生中接踵而至的挑战!

课本应该怎么看?

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基,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论考试形式、考试题目怎么变化,最后都逃不出课本知识的范围。

所以学习提高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把课本读懂吃透。

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应用到学习中的时候却常常出问题。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是我在大学的同班同学,浙江当年的数学单科第一名,147分。

他跟我说过他学习数学的经历。

他说他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都非常好,只有一科不好,哪科呢?

数学。

到了高二暑假的时候,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补起来。

他怎么补的呢?

方法很简单。

就是把高一高二高三的数学书全都拿出来,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了一遍,包括每一个定理是怎么证明的,每一个例题是怎么解答的,有几种解答方法,都完全看懂看透。

然后再辅之以一定量的练习。

就这么简单,两个月,当然是非常辛苦的两个月之后,高三开学,他的数学成绩就能始终保持在班上前三名了。

再举一个例子,我读高三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上课的前五分钟给大家读一段报纸的习惯。

有一次在《中国青年报》上就刊登了这么一则报道:

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考进了国家重点大学。

记者采访她的父亲怎么教育孩子的,她父亲就说方法很简单,就叫她看书,看课本,把物理、化学书上的所有定理、公式、例题都背得滚瓜烂熟。

当然这个事情比较特殊,和那个女孩的天赋有关系,并不一定值得大家效仿。

但吃透课本知识,打好基础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小考、中考、高考出题是根据什么出?

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来出,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来出。

升学考试的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很多层的综合和深化。

为什么我说这么绝对呢?

你要研究出题人的心理,能参加升学考试命题是一项荣誉,而且可以利用这个资格赚钱的,比如出书、讲课等等,一旦出错了某道题,或者太偏太怪,大家在课本上没学过,立即就有很多学生、老师、考试专家出来批评指责,那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名利皆受损害。

所以升学考试命题是非常小心的,绕多少弯子它最后也要落脚到课本上来。

离开课本而去做参考书,实在是舍本逐末之举。

要看课本,怎么看?

有人说这也能是个问题?

我从小到大看了多少课本,难道还不知道课本怎么看不成?

但据我所知,确实有很多人读了十来年书,仍然不知道课本怎么看。

比如数学书,很多人拿起定理推论一通狂背,自以为把这些结论背下来就行了,而对于每个定理怎么证明的,每个推论如何推导的,一概不关心。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我说两点:

一是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放心运用。

你把定理背下来,不知道它怎么来的,真正做题的时候用起来就不那么顺手。

而且一旦记忆出了点差错,记得不太清楚,那就麻烦大了,很可能因此一道十多分的大题就此白白丢掉了。

比如三角函数中的积化和差、和差化积,那么多那么复杂,一不小心把cos记成sin,或者把负号记成正号,就完全错了。

即使你记对了,也有种担心,万一记错了怎么办。

而如果你把它的整个推理过程弄明白了,第一可以加深印象,第二记不清楚的时候可以自己快速地把它推算出来。

还有很多的物理、化学公式也是一样。

我举我自己为例,我考研的时候自学概率与统计学,找来人大版的教材看完之后,很多题都不会做。

后来我买了一本复旦大学的教材,看完之后觉得豁然开朗,做题也很轻松了。

原因很简单,复旦的教材比人大的教材厚很多,它把每个定理的证明过程都非常详细地写了出来,而人大的比较薄,很多定理没有证明而是简单的列出来。

看人大的教材看得很快,但越往后看越看不懂,就是因为前面很多东西没有真正理清楚。

常常有人说书是越读越薄,书是读薄的,如果为了追求速度,总是不屑于仔细阅读书中的细节、把其中的基础知识弄懂吃透,一味的追求快、追求精,那书就永远读不薄,反而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套用一下鲁迅先生的话其实书原本是很厚的,因为读的遍数多了,也就变薄了。

高中的知识非常基础,编排也很细致,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第二个原因是定理的证明往往比例题要经典得多,体现了更优秀的数学思想。

因为例题大部分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自己编的,而数学定理的证明则是历代数学大师们殚精竭虑的结果。

我们今天写在书上的定理看起来很简单,在一千年前,可能是困扰数学界的重大课题,无数世界一流学者为之苦苦思索。

比如勾股定理,现在是个中学生就知道,但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毕打哥拉斯却为发现了它的证明方法而举行百牛大祭。

我们现在学的平面几何,早在几千年前就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整理成了体系完整的《几何原本》。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最后体现在中学教材上的东西,必然是无数种证明方法中最简洁最出色的一种,其所蕴涵的数学智慧和证明思想博大精深,不认真体会岂非暴殄天物?

西方很多著名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甚至政治家,比如爱因斯坦、凯恩斯、罗素、林肯都曾认真研读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从中锻炼了极为出色的思维素质。

所以认真研读课本,可以获得三个层次的收获:

1.对定理公式更好的记忆和应用,这是最直接的;2.获得优秀的数学思想(物理思想、化学思想等等),对解题很有帮助;3.锻炼思维素质,可以终身受益。

以此推知,教科书上的例题虽然不如定理经典,但有比各种资料书的例题经过更严格的筛选,并且和课本知识密切结合,也应该细心体会。

不能因为它看起来比较简单,就弃之如弊履,一眼扫过去知道个大概就完事了。

顺便再说一下以纲为纲,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而言。

就是在高三下学期,考试大纲下来以后,你的复习就必须按照大纲来进行。

复习知识点的时候,只复习那些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

每年的大纲中都会把一些教科书上的小知识点排除在考试范围之外,这些不考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再去花时间。

除非象英语阅读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有百分之多少的超纲词汇,否则高考肯定会在大纲范围内出题。

何进行有效的复习考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复习的英文单词是什么吗?

相信你一定自信地脱口而出:

Review!

非常好!

这就是我们在高三整整一年做的工作。

View,观察、查看,Re-view,其实很简单,就是再看一遍嘛!

可是,在真正的复习过程中,就少有同学能养成在做完题后自觉反思的好习惯了。

许多同学在考试中解题经验失效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同学非常重视做题,重视做题的数量,但却经常忽略比做题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就是review,就是总结和反思!

许多同学只注意到了手的运动,而忽视了脑的运动,又怎能不在茫茫题海中苦苦挣扎,事倍功半呢?

下面我就从对题目的总结和反思、对考试的总结和反思这两个方面,分别跟大家谈一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

(1)对题目的总结和反思在高中时,跟其他的同学交流学习经验,我反复说的一点就是:

做题要追求真会,也就是说,会做这道题是第一步,明白为什么做是第二步,能由此及彼做会一类题是第三步,而最高境界,就是把解这道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深入浅出地给别人讲明白。

做题要达到真会,不二法门就是总结和反思。

对一道具体的题目而言,在做完之后,要及时地分析、归纳、总结。

重新审视题目关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题眼在什么地方,这是提高自己审题的能力,或者说接受、挖掘信息的能力;然后看看这道题涉及的是什么知识点,顺利解题需要的方法是什么,拨清考察的内核;再回顾一下解题思路,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又是什么,把每一个步骤都穿成一条线;积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有无创新之处;跟以前做过的题目进行分析对比,争取做到举一反三。

当然,也不是每一道题都要如此,是否有价值进行这样的思考完全由你自己把握。

对一类题目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