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2802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

三套打包包头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期末检测模拟试题三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隐秘(yǐn)   啜泣(qì)  收敛(liǎn) 忍俊不禁(jīn)

B、玷污(diàn)  雏形(chú)  嬉戏(xī)  猝然长逝(cù)

C、酝酿(liàng) 安适(shì)  梦寐(mèi) 闲情逸致(yì)

D、裹藏(cáng)  轻盈(yíng) 喑哑(àn)  遥遥在望(yáo)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篡夺尴尬窸窣历程碑毫无例外B.妒嫉诀别逃窜杜鹃花持之一恒

C.喧嚣畅谈模仿痒稣稣弱肉强食D.溅落叛逆管辖欣欣然开膛破肚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明精神抖擞的登上讲台,深情的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

B、自然界的规则就是弱肉强食,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也不例外。

C、纯白的荷花装点着水波粼粼的鱼塘。

D、大侦探福尔摩斯恍然大悟地侦查犯罪分子留下的痕迹,侦破了一个又一个大案要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

C、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随州的空气更加清晰。

D、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纪昀,字晓岚。

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亲自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B.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人物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D.《女娲造人》中作者笔下的女娲既是神,有非凡的能力,又有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

二、(20分)

6.背诵默写填空。

(6分)

(1)明月千里寄相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2)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3)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4)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7.名著阅读。

(8分)

(1)“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

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

(4分)

(2)“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4分)

示例:

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8.七年级五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

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

借月抒情诗  编号:

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北宋·苏轼)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

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

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

(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3)在该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带“月”的短语,新月如钩、中秋赏月等。

请你写出两个带“月”字的四字短语:

、。

(2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4分)

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

棹(zhào)歌,船歌。

 

9.关于兰溪山水的美景,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1分) 

10.“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情境。

请对诗句表现的情境加以描述。

(3分)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①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②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④?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有改动)

【注】①胡贼:

胡人,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②可:

应该。

③相视:

看望你。

④止:

留下。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元方入门不顾

(3)吾今死矣,子可去(4)不忍委之

12.用“/”为下面语句标出三处停顿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14.(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给你什么启发?

 

五、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

捡来的手机

周广华

①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

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

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

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

我觉得稀罕:

“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

” 

②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

“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

”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提议:

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

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

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

 

③儿子歪着脑袋想想:

“第一条可以考虑。

第二条无聊透顶。

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

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

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

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

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

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

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

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

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

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

我很惊讶,也很欣慰。

 

④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

“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

”我想都没想就说:

“我也想不通。

我只是相信:

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

也赚不到钱。

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

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

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

”儿子不再言语。

 

⑤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

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

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

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

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

“谢谢您啦,叔叔!

谢谢阿姨!

谢谢这位小弟弟。

”挥挥手和他道别。

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

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

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

 

⑥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

“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

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

”我牵紧他的手:

“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

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

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

” 

⑦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选自《意林文汇》

15.本文安排故事的结构主要有两条线索:

一是围绕手机展开故事情节;二是围绕儿子的情绪展开故事情节。

请你依据文章思路填空:

(4分) 

①故事情节:

(        )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      )手机——回顾还手机情景 

②儿子的情绪:

惊喜 ——(        )—— 心情很好 ——(        ) 

16.儿子不愿把手机交给学校,我为什么会感到“惊讶”?

对他的那番评论,我为什么又感到“欣慰”?

 (2分) 

                                                                              

17.文章第⑤段对小伙子的描写主要运用哪一种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8.“我”表扬儿子“善良”“不虚伪”, 请你写出儿子的“善良”和“不虚伪”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2分) 

 

19.课外链接:

南京的彭宇在街上扶起摔倒的老人,却惹官司上身,被一审法院判赔老人损失,让不少人觉得好人难做,那么,当遇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

请说说你的想法。

(3分) 

                                                                      

6、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2分)

寒冷的冬夜

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

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

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

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

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

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

“您到哪儿?

我拉您去。

刚要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

“一毛钱。

”“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

”“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

“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加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们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就说定了。

我走进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

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

“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

“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

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

我怕……”

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眼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你的年纪太小,你不该拉车,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我的年纪一点也不小,家里人说我该养家了。

“拿去这点钱吧。

”“凭什么要你的钱?

我要靠卖力气赚钱的!

说完,他径自掉头走掉了。

跟我同行的两个人的车子早已走了,只有我呆呆地站在那里。

我感到十分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

我一点儿也不懂得别人,别人也不懂得我。

小车夫也许是对的,难道是我错了吗?

握着铜元伸在冷空气中的手有一点儿僵住了,我只得缩回去。

我的心也冻结了,在这寒冷的冬夜,在那怨恨的眼光里。

我终于坐上了车,一任车夫送我到任何地方去。

20、选文多次写天气的寒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21、“我还是换一辆吧!

我怕……”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是什么?

(3分)

22、请简要赏析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3分)

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23、结合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内容,谈谈你阅读后的感悟。

(3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七、作文。

(50分)

24.妈妈的早餐,爸爸的叮咛,同学的微笑,老师的眼神,成功时的祝贺,失误时的劝勉……生活中许许多多这样的事,都蕴含着他人的关爱,都让你感受到浓浓的幸福。

请用心回眸你的生活,以“我的幸福故事”或“享受爱的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600字左右。

600左右。

参考答案

1.D解析:

A.忍俊不禁(jīn)C.酝酿(niàng)D.喑哑(yīn)

2.D解析:

A.里程碑B.妒忌C.痒酥酥

3.D解析:

恍然大悟: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4.B解析:

A项发现并及时解决;C项在“经过”“使”任去其一;D项将句子后面加上“的故事”。

5.B解析:

吴承恩为明代小说家。

6.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深林人不知(5)马上相逢无纸笔(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

(1)大闹天宫水帘洞洞天

(2)示例:

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8.

(1)中国有悠久的“月文化”(中国人喜欢借月寄情)

(2)示例1:

月,传悠久文化;月,寄人间真情。

示例2:

月,你如一位翩翩仙子,款款走进多少文人墨客的梦中。

(3)日新月异春花秋月等

9.(1分)镜中看 

10.(3分)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兰溪山水充满了蓬勃生机和优美活灵的意境,令人荡漾起欢乐(欢快)之情。

11.

(1)约定

(2)回头看(3)离开(4)丢下,舍弃

12.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大军入城,一郡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竟敢独自留在城中?

”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停顿就比较容易划分了。

13.

(1)元方当时只有七岁,正在门外嬉戏。

(2)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生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

解析:

翻译时要特别注意“时”“戏”“疾”“委”“宁”几个词。

14.【甲】文:

做人要讲诚信。

【乙】文:

要忠于友情。

启发:

我们在交朋友时,一定要讲诚信,不可违背自己的诺言,失信于人。

解析:

【甲】文从“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这句话可见人要讲诚信;【乙】文从“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这句话可见要忠于朋友。

15.①捡到;归还 

②“不屑”或“想不通”;不好意思(错1-2空扣1分;错3空不给分) 

16.把手机交给学校,儿子肯定会受到表扬,但儿子却不愿受表扬,所以我感到“惊讶”。

 儿子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受表扬,而是做人的本分。

说明儿子不爱慕虚荣,为人善良,不虚伪,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为此感到“欣慰”。

 (2分 ) 

17.动作描写,突出着急;神态描写突出惊讶,说明手机失而复得出乎小伙子的意料之外;语言描写,突出讲话很激动,表达感激之情。

(写出任意一种即可,描写手法1分;描写的作用2分) 

18. “善良”:

归还手机(1分 );“不虚伪”:

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1分 )(意思对即可) 

19.想法积极,方法可行,语言通顺。

如果选择不帮助,给0分。

20.①衬托小车夫谋生的艰难②衬托我内心的孤独。

21.示例:

我还怕你年纪太小,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怕你不能送我平安到家。

22.这是一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车夫因“我”失信和给钱伤他自尊而产生的不满情绪。

23.示例: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非常重要。

我们要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能够减少误解,避免出现隔阂。

24.作文略。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期末检测模拟试题三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隐秘(yǐn)   啜泣(qì)  收敛(liǎn) 忍俊不禁(jīn)

B、玷污(diàn)  雏形(chú)  嬉戏(xī)  猝然长逝(cù)

C、酝酿(liàng) 安适(shì)  梦寐(mèi) 闲情逸致(yì)

D、裹藏(cáng)  轻盈(yíng) 喑哑(àn)  遥遥在望(yáo)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篡夺尴尬窸窣历程碑毫无例外B.妒嫉诀别逃窜杜鹃花持之一恒

C.喧嚣畅谈模仿痒稣稣弱肉强食D.溅落叛逆管辖欣欣然开膛破肚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明精神抖擞的登上讲台,深情的朗诵朱自清的散文《春》。

B、自然界的规则就是弱肉强食,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也不例外。

C、纯白的荷花装点着水波粼粼的鱼塘。

D、大侦探福尔摩斯恍然大悟地侦查犯罪分子留下的痕迹,侦破了一个又一个大案要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

C、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随州的空气更加清晰。

D、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纪昀,字晓岚。

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亲自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B.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皇帝的新装》是一篇人物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D.《女娲造人》中作者笔下的女娲既是神,有非凡的能力,又有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

二、(20分)

6.背诵默写填空。

(6分)

(1)明月千里寄相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2)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3)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4)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7.名著阅读。

(8分)

(1)“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

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

(4分)

(2)“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4分)

示例:

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8.七年级五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

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

借月抒情诗  编号:

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北宋·苏轼)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

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

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1)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

(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

(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3)在该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带“月”的短语,新月如钩、中秋赏月等。

请你写出两个带“月”字的四字短语:

、。

(2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4分)

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

棹(zhào)歌,船歌。

 

9.关于兰溪山水的美景,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1分) 

10.“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情境。

请对诗句表现的情境加以描述。

(3分)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①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②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④?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有改动)

【注】①胡贼:

胡人,泛指西北少数民族。

②可:

应该。

③相视:

看望你。

④止:

留下。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元方入门不顾

(3)吾今死矣,子可去(4)不忍委之

12.用“/”为下面语句标出三处停顿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3)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4)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