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2849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docx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

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测绘

淮海工学院

实习报告书

题目:

数字化测图实习

学院:

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

测绘工程

班级:

测绘082班

姓名:

尹**

学号:

2009年07月10日

成绩

淮海工学院测绘工程学院

实习报告评阅书

学生姓名:

班级:

测绘082学号:

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数字化测图实习

教学时间:

2010年6月13日-2010年7月12日

综合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2010年7月日

5.2网型·············································

5.3精度指标··········································

5.4施测方法·························································

5.5数据处理、平差计算··················································

6碎部测量···························································

6.1常规地形测图······················································

6.1.1地形图的具体测量··················································

6.1.2地形图成图··························································

6.2野外数字地形测图······················································

6.2.1地形图的具体测量··················································

6.2.2地形图成图··························································

7成图方法···························································

8实习体会及情况·······················································

9实习日记······························································

附表1高程控制测量的数据处理、平差计算

附表2平面控制测量的数据处理、平差计算

 

引言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在学习了《大地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前开设的专业课。

由于上学期时间的问题以及学生本身对数字化测图的不了解,因此这次实习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应该在完成课堂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基本实验任务之后,通过实习训练,将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达到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且结合《数字化测图原理及其应用》课程学习的南方CASS软件和全站仪开展本次为期两周左右时间综合性教学实习。

数字化测图实习完全从生产、实践的实际出发,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教学环节。

工程测量实习能使每个学生熟悉使用全站仪测量、南方CASS软件与绘图等步骤的全过程,以及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绘制成图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1.1实习名称:

数字化测图实习

1.2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数字化测图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的基本理论、全站仪以及南方CASS相关软件的理解与使用,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使用全站仪测量基本步骤和方法。

3.通过对全站仪野外观测成果的传输、检查、整理,利用CASS软件成图

4.通过完成数字化测图实习的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自己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到达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目的。

1.3实习时间与安排、地点:

实习时间:

2010年6月13日—7月12日

实习安排:

2010年6月16日-2010年7月10日

2010年6月13日:

数字化测图实习动员大会,布置测量任务;

2010年6月14日:

踏勘地形、选择合适的点;

2010年6月15日:

四等水准测量和平面控制测量;

2010年6月25日:

碎部测量以及白纸测图;

2010年7月2日:

数字化测图;

2010年7月10日:

地形图测绘;

2010年7月11日:

实习报告书编写以及利用南方CASS软件画图。

实习地点: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市区科苑路99号海连新天(小区)及外围道路。

1.4实习任务、范围及组织情况:

1.4.1实习任务(具体的实验安排):

在大约五周的时间内,各实习小组主要完成:

1.图根控制测量

掌握包括选点,埋石,观测,计算水准测量的整个操作过程,进一步提高使用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与实际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2.1:

500常规地形测图;

3.1:

500野外数字地形测图;

4.实习报告的编写。

1.4.2实习范围:

测绘082第六小组测区

1.4.3组织情况:

1.指导老师:

谢宏全老师

2.全班分成六个实习小组,每组5-6个同学,各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组长协助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本小组实习任务的分工安排,副组长负责所有仪器工作的借用与保管、数据的计算分析、成果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各项具体工作。

3.本小组情况:

组别:

测绘082第六小组

组长:

王**副组长:

汪**

组员:

尹**李旺韩**

1.4.4仪器设备与工具借用情况:

南方全站仪(附脚架)一套、反射棱镜(附支架)二个、S3水准仪(附脚架)、水准尺、画板、2m钢卷尺一把、斧头一把、工具包一只、观测记录手簿若干、喷漆、铅笔、小刀等文具。

1.5注意事项

(1)实习中,学生应严格遵守“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要求”、“测量资料的记录要求”以及有关实验室规则。

(2)实习期间,小组组长应切实负责,合理安排小组工作,应使每一项工作都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使每人都有练习的机会,切不可单独追求实习进度。

(3)实习中,应加强团结。

小组内、各组之间、各班之间都应团结协作,以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4)实习期间,要特别注意测量仪器的安全,各组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仪器、工具。

每天出工和收工,都要按仪器清单清点仪器和工具数量,检查仪器和工具是否完好无损。

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5)观测员将仪器安置在脚架上时,一定要拧紧连接螺旋和脚架制紧螺旋,并由记录员复查。

否则,由此产生的仪器事故,由两人分担责任。

在安置仪器时,特别是在对中、整平后以及迁站前,一定要检查仪器与脚架的中心螺旋是否拧紧。

观测员必须始终守护在仪器旁,注意过往行人、车辆,防止仪器翻倒。

若发生仪器事故,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不得隐瞒不报,严禁私自拆卸仪器。

(6)观测数据必须直接记录在规定的手簿中,不得用其它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严禁擦拭、涂改数据,严禁伪造成果。

在完成一项测量工作后,要及时计算、整理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好记录手簿和计算成果。

(7)严格遵守实习纪律。

在测站上不得嬉戏打闹,工作中不看与实习无关的书籍和报纸。

未经实习队允许,不得缺勤、不得私自外出和游泳,否则后果自负。

1测区概况

2.1测区的地理位置

连云港市,江苏省辖地级市。

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经

--

和北纬

--

之间,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

新浦区为市政府所在地,同时还是连云港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我们测区位于新浦市区科苑路99号海连新天(小区),北靠建设东路,南接海宁东路,东临景观大道,西濒科苑路,包括测区内的居民楼,花园,道路,草地等。

2.2交通条件

测区内私家车流量较多,过往居民较多较频繁,测区边道路交通繁忙,车流量很多,影响测量进度和精度。

2.3气候、地形与地貌

2.3.1气候条件

测区内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常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空气清新湿润,冬天多西北风少雨,夏天多东南风多雨,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历年平均降水量930多毫米,雨量集中于6、7、8三个月内,常年无霜期为220天,属于典型的温带气候。

夏季气温较高,一般为35℃左右,冬季有雪,但不寒冷,最低温度为-5℃,冻土线深度约为0.1m。

全年平均风力为3~6级,夏季受台风影响。

宜于野外作业时间为3—11月份,年平均作业时间利用率为21天/月。

总而言之,测区内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

日照和风能资源为江苏省最多,也是最佳地区之一。

2.3.2地形条件

测区内地势比较平坦,道路曲折。

3.已有资料的收集与利用

3.1参考文献

1.《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潘正风等

2.《大地测量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孔祥元等

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

3.2网上搜索

有关海连新天小区的俯瞰图通过Googleearth搜索出,有助于了解小区的全貌,有利于测量工作的进行。

3.3实际应用

通过资料的搜索与收集使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减少了没有必要的测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高程控制测量

4.1高程系统

采用正常高高程系统

4.2网型:

闭合水准网

4.3精度指标

根据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规范要求:

视线长(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计差(m)

黑红面读数差(mm)

黑红面高差之差(mm)

路线限差(mm)

80

±5

±10

±3

±5

±20√L

注:

其中表中L为路线总长。

4.4施测方法

(1)选点

在规定路线上选取水准点,用喷漆标注点位并在旁边注记点号,组成闭合水准路线。

(2)观测程序

四等水准测量测站上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要求每个人都能独立观测路线并独立完成,令一个人观测数据记录和计算工作。

(3)高程计算

根据起点高程推算出每个水准点的高程并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

4.5数据处理

见附表一

5平面控制测量

5.1坐标系统

正常高系统

5.2网型

 

利用已知的一个已知控制点HN01(3829134.174,428659.162,10.005)的坐标,在S3水准仪和全站仪标准测量下,将其它七个控制点及八个支点的坐标测量出来,从而得到的坐标如表一所示:

表一:

点号

编码

N(m)

E(m)

H(m)

1

N01

3829569.361

428558.849

9.934

2

N02

3830070.132

428477.673

9.919

3

N03

3829989.608

428073.456

9.811

4

N04

3829891.953

427579.520

9.815

5

N05

3829407.814

427679.179

9.685

6

N06

3828950.275

427772.186

9.866

7

N07

3829044.184

428260.322

9.752

8

NA01

3829485.716

428166.460

9.726

9

NA02

3829478.052

428071.211

9.826

10

NA03

3829411.184

427804.887

9.706

11

NA04

3829158.866

427706.653

9.588

12

NA05

3829188.171

427840.804

9.969

13

NA06

3829113.061

427871.204

10.072

14

NA07

3829126.866

428011.859

10.258

15

NA08

3829023.245

428028.977

9.695

5.3精度指标

(1)导线角度闭合差f容=±

秒,n为导线转折角数。

(2)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4000。

(3)高差闭合差f容=±

毫米,n为测站数。

(4)水平角使用全站仪观测一测回上下半测回角值差容许。

5.4施测方法

经过实地勘测,选择合适的控制点的位置,七个控制点形成一个闭合的导线,并在七个控制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出点,用铁钉钉下标志,并用喷漆记下点号,水准测量利用S3水准仪。

基本程序操作:

(1)选点:

每组用红漆标注点位标记并在旁边注记点号组成闭合水准路线及支点。

(2)测站观测

将全站仪置于控制点用光学对中方法安置于测站点上,量取仪器高,开机后选择基本测量模式,进入该模块。

A盘左观测

在仪器盘左位置,照准后视棱镜中心,使水平读盘置零然后进行平距测量,屏幕显示出水平读数,平距。

手工记录在规定的表格中。

完成后视的盘左观测后转动照准部,盘左照准前视中心,按测量屏幕直接显示以上观测值,手工记录在规定的表格中。

并计算出盘左的水平角。

B盘右观测

倒转望远镜使仪器为盘右状态,照准棱镜前视中心,按测量并记录,照准后视棱镜中心,按测量并记录,计算盘右水平角,就完成一个测回的观测。

为了减少误差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个测回,计算2个测回的水平角,水平距离取正、到镜的平均距离.

5.5数据处理、平差计算

见附表二

6碎部测量

6.1常规地形测图

6.1.1地形图的具体测量

1.在测量之初必须对全站仪的各种参数(温度、气压、置盘、常数)进行具体的设置,同时还必须对全站仪的各项功能进行了解、熟悉并掌握。

2.使用全站仪进行盘左盘右的测量并不同于经纬仪,需要用纵转望远镜,将照准部旋转一圈的方法变成盘左或盘右进行测量。

而全站仪在测量角度时屏幕上显示的左角(HL)和右角(HR)分别是指在在后视方向线上向左偏转和向右偏转所得到的角。

3.选择测图A模式,点击“测量”→“测站定向”,通过设置测站点(测站点与后视点的坐标调用),量取仪器高并且输入到全站仪中,通过全站仪望远镜瞄准后视点棱镜竿的底部来定向,设置完所有步骤之后,就可以进行基本的地形测量。

4.进行基本的地形测量,根据具体的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测量图标:

(1)比如测量围墙,则可以操作为:

瞄准特征点,点击“测量”→“记录”,这样围墙的一个特征点就测量好了,其中一个组员跟随跑尺员画草图,记录点号,并及时与全站仪里的点号相对照从而进行检核。

继续瞄准围墙的其他的特征点直至测量完毕。

(2)比如测量路灯、行树,为了节约时间,方便观测,根据实际情况量测相邻两个路灯、行树,或首尾两个。

综合上述,按照上面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模式,测量其它的地物点,直到将整个地形图的地物测量完毕。

6.1.2地形图成图(绘制地形图)

1.白纸测图:

绘图人员根据测量数据及时的在绘图纸上展点,画出平面图。

边测边绘,从而提高绘图质量与效率。

2.在测图标准模式下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接着就是将坐标数据传输,即通过南方全站仪的USB接口将测量的地形图的坐标数据文件传输到电脑中或者直接通过手工输入,以便用CASS7.0进行处理;

3.在南方CASS软件模式下的操作,运用“点号定位”法绘制地形图;

(1)定显示区:

选择“绘图处理”项,点击左键,选择“定显示区”;

(2)选择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

选择屏幕右侧菜单区之“坐标定位/点号定位”项;

(3)绘制平面图:

展野外测点点号(选择菜单“绘图处理”,按左键,选择“展野外测点点号”项);

(4)然后根据外业草图,选择相应的地图图式符号在屏幕上将平面图绘出来,直到将整个地形的地物点都表示出来即可。

6.1野外数字地形测图

6.2.1地形图的具体测量

1.将全站仪立于一测站点,对中整平后,进入标准测量模式,假定该点坐标为(10000,10000,20),假定后视坐标为(10000,11000,0)。

2.两位同学沿山顶山地跑尺,观测人员观测每一点的数据。

6.2.2地形图成图(绘制地形图)

1.白纸测图:

绘图人员根据测量数据及时的在绘图纸上按照1:

1000比例尺展点,画出等高线。

边测边展,从而提高绘图质量与效率。

2.在测图标准模式下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接着就是将坐标数据传输,即通过南方全站仪的USB接口将测量的地形图的坐标数据文件传输到电脑中或者直接通过手工输入,以便用CASS7.0进行处理,方法同常规地形测图类似。

测量外业数据受外界环境干扰很大,如大气折光、竖尺不直,不同时段不同温度等的影响定的难度。

同时,测量仪器本身和观测者的观测误差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以上情况会对使我们测量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

因此,我们在测量数据时应该做到不部有检核,如发现超过限差则立即重测,而在内业数据处理中,需严格按照技术指标规定的限差衡量数据的可靠性。

7成图方法

白纸绘图和南方CASS软件

8实习体会及情况

紧张而有难忘的五周测量实习生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课堂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

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

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

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

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

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例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

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

2.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

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测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

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水准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等等吧。

想想大家每天早五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

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

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前视测量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3.求真务实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

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

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

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

其实想想每天测区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

总之,五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

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但挺过去都好了。

4.苦尽甘来

但这五周实习也给了我们不少教训:

由于某个数据的读错、记错及算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从而让我们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

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

先前我们组由于配合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交流,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

实习进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进度和效果自然就提上来了。

9实习日记

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天气:

今天是我们正式实习的第一天,经过昨天下午的测区观察,今天一大早我们就起床来测区选点,为明天的水准测量做准备。

第一次来实地实习,感觉很新鲜,大家都很有冲劲。

买了钉子以后就在市政府的周围选点,根据选点的要求,最终选好了7个控制点。

期待着明天的水准测量。

2010年6月17日星期四天气:

今天一大早我就们就出来做水准测量了,这次是大测区的水准测量,老师给的时间是三天,由于19号要四六级考试,所以我们就赶时间出来。

按照昨天的控制点,我们先从起始点出发,由于十四个组的起始点一样,大家不得不排队等着。

好久,我们才开始测量,按照以前的分工,一人测量,一人计数,两人立尺,一人前后通知,进度很快。

哈哈,今晚结束的时候,我们已经测完了一半啦。

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天气:

昨天把大测区的水准测完了一半,明天就要考四六级,尽管今天的天气非常热,我们还是非常刻苦,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奋战,终于测完了3/4.,下午就要考前突击了,祝愿我吧。

2010年6月19日星期六天气:

今天就要考四六级,没有出去实习,下午的六级考试,很重要,保佑我吧。

2010年6月20日星期日天气:

一场大考终于完了,释放了很久的压力。

今天大家都是很积极,冒着炎热的天气,我们一直奋战到1点,终于将大测区的水准搞定了,顺便也将点之记做好了。

下午我们换了套装备—全站仪,尽管很重,但毕竟是高科技,在摸索中我们也测了一点导线,总的说来,今天很累。

2010年6月21日星期一天气:

今天我们接着昨天的作业进行全站仪导线测量,由于在学习时进行全站仪练习很少,所以我们今对仪器使用不熟习,进展的很慢。

今天很早我们就出发了,到地点后按照分工进行,两人跑尺,一人观测,一人记录,另一人负责设备运输。

到晚上时分,终于完满完成任务。

2010年6月22日星期二天气:

由于明天和后天要进行考试,老师给我们放了3天假准备考试,所以今天没出去实习。

早早的就起床去自习了。

2010年6月23日星期三天气:

今天早上早起后吃过早饭去了教室自习,中午饭后休息一下,就考试英语了。

晚饭后准备好物品去考试地点进行GPS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