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3381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6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海黄浦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嫦娥五号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

嫦娥五号将采集的月球表面样品从月球带回到地球的过程中,月球表面样品的质量(  )

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20d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C.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D.一名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0m/s

3.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摆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

则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2∶1B.2∶3C.3∶2D.4∶3

4.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

已知OA=6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f=2cmB.f=5cmC.f=7cmD.f=9cm

5.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

D.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6.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

近视眼形成原因,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

远视眼形成原因,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

显微镜的物镜呈缩小的像

D.丁图: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呈缩小的像

7.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  )

A.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B.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C.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

D.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

8.兴山县进入“高铁时代”。

宜万铁路兴山境内隧道很多,挖掘隧道过程中,为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采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相同的是(  )

A.河水变浅,池底上升B.日食、月食的形成

C.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D.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9.如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α角为(  )

A.10°B.20°C.70°D.无法确定

10.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113.7°C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

为加快碘的升华且防止碘熔化,下列最合适的加热方式是(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C)(  )

A.没入开水中加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11.“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一项功能是将正常录制的音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

已知人发出的声音率范围为60-2500Hz。

应用此功能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响度比正常声音的大

B.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传播速度比正常声音的大

C.人耳听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比正常声音要少

D.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人耳听到的声音比正常声音要少

12.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3.实验人员将某种液体倒入空烧杯中,当倒入液体体积为10cm3时,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记录液体体积V,之后继续往烧杯里倒入该种液体,根据测量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象可知:

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烧杯的质量为______g。

14.如图所示,甲烧杯中盛有热水,乙烧杯中盛有冰水,夏天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两烧杯壁都会出现小水珠。

其中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_____杯;乙杯中的冰块在熔化过程中,冰和水的总体积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小明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他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______上。

望远镜中有两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6.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或手机而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选填“前”或“后”)方,需要佩戴用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7.“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的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说的纳米、光年都是______单位。

(选填“距离”、“时间”)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_____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选填“镜面”、“漫”)

1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小组误将盐水倒入烧杯中加热,当盐水的温度升到88°C时,每隔1min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4

97

100

103

103

103

103

(1)本实验应使用______(水/纸/酒精)温度计;

种类

沸点

水银

357℃

酒精

78℃

(2)1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应记作______℃;

(3)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做出实验中盐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

(4)从实验中发现盐水沸腾时,需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盐水的沸点为______℃;

(5)小明的小组测出盐水沸点后,继续加热,25分钟后,发现温度计示数有所上升,他们考虑到可能是由于气压上升了,但是观察气压计示数不变,他们推测导致温度上升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19.以下是同学们学习物理以来,研究声现象时的部分场景,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以及在物理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将如图中的三个有关声现象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1)如图甲:

物理课上,老师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变小;再次放入空气后,铃声的响度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乙:

国庆假期,晓雯同学来到天坛游玩,她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自己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_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3)如图丙:

小涵同学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每次拨开相同的幅度,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0.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三、解答题

21.冬季来临,武汉市疾控中心向广大市民发出提醒:

要提高防病意识,继续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小红同学的妈妈准备步行去离家1.8km的某大型超市买一些抗疫物品,已知小红妈妈步行的速度约1m/s,买回的物品中有一壶75%、2500mL的酒精消毒液,如图甲所示,产品详情如图乙所示,小红通过查资料知道,“75%”是指酒精体积与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百分比,已知壶中酒精消毒液的质量为2.12kg(忽略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小红妈妈从家里步行到该大型超市所需时间约多少min?

(2)这壶酒精消毒液的密度是多少kg/m3?

(3)小红同学阅读乙图标定的产品详情得知:

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应该在75%±5%之间(即其所含酒精的体积应占酒精消毒液总体积的70%~80%),请通过计算说明:

小红家买的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是否与乙图上标定的规格相符?

22.如图所示,O是凸透镜的光心,F是凸透镜的焦点,2F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焦距的两倍,SA是点光源S射向凸透镜的一条光线,请你准确地画出它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______)

23.夏天非常炎热,小明和家人去海边游泳,喜欢物理的他发现许多现象,请你和他一起解决.

(1)戏水的小明对着岸边大声地喊妈妈,尽管妈妈没有看见小明,但一听见声音就知道是小明在喊,妈妈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填“音调““响度“和“音色“);

(2)遮阳伞下面有影子,遮阳伞影子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明潜入水中,也能听见岸上孩子的喊声,这说明________;

(4)小明在水中向前游动,相于小明来说,他身上的游泳圈是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5)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你仿照示例举出一个跟热现象有关的例子,并写出所应用的有关热现象的物理知识.

示例:

观察日食时为保护眼睛,简易的方法是观看平静的水(滴有墨水)面映出的日食现象

物理知识:

利用了光的反射应用实例:

________;物理知识:

________.

24.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25.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15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

(V声=340m/s)

26.一次小红爸爸出门办事,下表是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上打印出的车费发票。

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8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车的路程。

乘车日期

上车时间

下车时间

单价

里程

金额

2016-8-18

10:

00

10:

05

2.00元/千米

6.0千米

16.00元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位置无关;月球表面样品从月球带回到地球的过程中,月球表面样品的质量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析:

C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故B不符合题意;

C.水的密度与温度有关,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故C符合题意;

D.一名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C

由图可得左右两盘质量相等

ρ甲V+3ρ乙V=3ρ甲V

ρ甲+3ρ乙=3ρ甲

可得

ρ甲∶ρ乙=3∶2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解析:

B

根据题意可知,A点成像在B点,且AO

因为AO=6cm,则

f<6cm<2f

解得3cm

故选B。

5.C

解析:

C

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望远镜的目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近视眼需要带凹透镜矫正,利用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故C正确;

D.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D

A.甲图是折光能力太强,形成的像在视网膜前,故应该佩戴发散光线的凹透镜矫正,故A选项错误;

B.乙图折光能力变弱,成像在视网膜后,需要佩戴凸透镜会聚光线,故B选项错误;

C.丙图显微镜的物镜呈放大的像,故C选项错误;

D.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呈缩小的像,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7.B

解析:

B

A.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功能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A错误;

B.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

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效应进行防伪的,紫外线看不到,故C错误;

D.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8.B

解析:

B

激光准直掘进技术利用的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河水变浅,池底上升、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对着镜子梳妆打扮是光的反射现象、日食、月食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与激光准直掘进技术原理相同。

故选B。

9.B

解析:

B

根据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平面镜N垂直,如图所示:

由图知,两块平面镜相交成70°角,则∠CAB=90°

70°=20°,所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的夹角α=∠CAB=20°。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解析:

A

【分析】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考虑到温度对实验的影响,若直接把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会导致碘的熔化和沸腾,升华实验无法进行。

AB.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是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所以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由于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可以确保碘不会熔化。

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

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解析:

D

A.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振动幅度不变,则响度与正常声音的相同,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则在空气中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传播与正常声音的相同,故B错误;

CD.已知人发出的声音率范围为60-2500Hz,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经“抖音”处理后的声音不会变少,但会有一部分声音变成超声波,人耳接收不到,故人耳听到的声音比正常声音要少,故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12.B

解析:

B

【详解】

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由

可知

故选

二、填空题

13.1×10320

解析:

1×10320

[1][2]设烧杯的质量为m,液体的密度为ρ,由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10cm3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0g,由密度的公式可知

m1+m=30g

ρ×10cm3+m=30g①

由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30cm3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50g,由密度的公式可知

m2+m=50g

ρ×30cm3+m=50g②

由①和②得到

ρ=1g/cm3=1×103kg/m3,m=20g

14.甲变小

解析:

甲变小

[1]甲烧杯中产生的水蒸气温度较高,当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壁时,在烧杯的内壁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乙烧杯中冰水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烧杯外壁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则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甲杯。

[2]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相同质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体积将减小,则冰和水的总体积变小。

15.焦点凸透镜

解析:

焦点凸透镜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根据光路可逆原理,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变成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所以,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2]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所以,望远镜中的两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16.前凹透镜

解析:

前凹透镜

[1]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

[2]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些将像成在视网膜上。

17.距离漫

解析:

距离漫

[1]纳米是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光年是指真空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所以纳米、光年都是长度单位,也即距离单位。

[2]光在电影幕布表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18.水银91吸保持不变103盐水的浓度增大引起沸点升高【分析】考查观察水沸腾实验

解析:

水银91

吸保持不变103盐水的浓度增大引起沸点升高

【分析】

考查观察水沸腾实验

(1)[1]盐水的沸点是103℃,而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水银的沸点357℃高于盐水的沸点,所以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2)[2]图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指在90℃上面第1小格上,因此温度计示数为91℃。

(3)[3]根据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其连接起来即可,如图所示:

(4)[4][5][6]由记录的数据可见,盐水的温度升高到103℃后,就不再变化了,因此此时盐水的沸点是103℃,并且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保持这个温度不变。

(5)[7]25分钟后,盐水中的水蒸发了很多,盐水浓度升高,沸腾时的温度也会相应升高,因此沸点升高可能与盐水的浓度增大有关。

19.变大回声音调

解析:

变大回声音调

(1)[1]由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介质减少,传声能力变弱,铃声的响度变小,再次放入空气后,介质增加,传声能力变强,铃声的响度变大;

(2)[2]晓雯同学在说话的过程中会产生回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晓雯听到自己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因为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3)[3]同一把钢尺,音色一样,每次拨开相同的幅度,那么振幅一样,响度一样,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生变化,振动部位的长度发生变化,那么声音的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会发生变化。

20.63【详解】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零刻度对齐右侧与36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63cm

解析:

63

【详解】

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零刻度对齐,右侧与3.6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63cm。

三、解答题

21.

(1)3min;

(2)0.848×103kg/m3;(3)相符

解:

(1)超市离家1.8km=1800m,小红妈妈步行的速度约1m/s,小红妈妈从家里步行到该大型超市所需时间

(2)这壶酒精消毒液的体积为2500mL=2.5×10-3m3,壶中酒精消毒液的质量为2.12kg,这壶酒精消毒液的密度

(3)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水的密度为1g/cm3,酒精消毒液的质量为2.12kg=2120g,体积2500mL=2500cm3,包括酒精的体积和水的体积,即

V酒精+V水=V

解得

m酒精=1520g

所以消毒液中酒精的体积

酒精消毒液中酒精含量为

因为

70%<76%<80%

所以小红家买的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与乙图上标定的规格相符。

答:

(1)小红妈妈从家里步行到该大型超市所需时间约30min;

(2)这壶酒精消毒液的密度为0.848×103kg/m3;

(3)小红家买的酒精消毒液中的酒精含量与乙图上标定的规格相符。

22.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可以先根据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折射光线过对侧焦点;经过光心的入射光,传播方向不变,两条折射光相交于一点,即为像的位置。

入射光SA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必过像点,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23.音色光的直线传播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静止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能反射光(非光源物体)光的反射

(1)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戏水的小明对着岸边大声地喊妈妈,尽管妈妈没有看见小明,但一听见声音就知 道是小明在喊,他判断的主要根据是音色不同; 

(2)遮阳伞下面有影子,遮阳伞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小明潜入水中,也能听见岸上孩子的喊声,这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4)小明在水中向前游动,游泳圈相于小明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相于小明来说,他身上的游泳圈是静止的; 

(5)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能反射光(非光源物体),涉及的物理知识是光的反射;

【点睛】

(1)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影子的形成:

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障碍物阻挡了光的直线传播,形成影子; 

(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只需要判断出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即可. (5)漫反射现象和镜面反射现象都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4.①霜是初冬季节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夜晚遇强冷空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的,霜前的温度必须足够低(0℃以下),故感到冷.

②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后下降到地面,下雪时气温本来就很低,而下雪后的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使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有雪后寒的感觉.

【解析】试题分析:

霜是初冬季节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晚上遇强冷空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的.晚上的温度需降到0℃以下,水蒸气才能凝华成小冰晶,若温度不是很低,水蒸气只能遇冷而液化成露,故霜前气温一定很低,所以感到很冷.雪后,由于雪升华时要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下降,故感到寒.

答:

①霜是初冬季节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夜晚遇强冷空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的,霜前的温度必须足够低(0℃以下),故感到冷.

②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强冷凝华成小冰晶后下降到地面,下雪时气温本来就很低,而下雪后的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使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有雪后寒的感觉.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

要知道物态变化和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25.355m

【分析】

由题意知,按喇叭时距山崖的距离等于2s内声音传播距离与汽车行驶路程之和的一半,所以利用公式s=vt,分别求出2s内声音传播距离s1与汽车行驶路程s2,再利用关系式s=

(s1+s2),即可求出按喇叭时距山崖的距离.

在t=2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为s1=v1×t=15m/s×2s=30m,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2s=680m,设司机按喇叭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

2s=s1+s2所以s=

(s1+s2)=

(30m+680m)=355m

答:

按喇叭时距山崖的距离是355m.

26.

(1)5min;

(2)72km/h;(3)2km

【详解】

(1)由车费发票可知行驶的时间

t=10:

05-10:

00=5min

(2)由车费发票可知行驶的路程,则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假设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车的路程为s,根据题意有

解得

s=2km

即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8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车的路程是2km。

答: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5min;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72km/h;

(3)若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8元,单价按超过起步价内路程后开始计算,则在起步价内最多能乘车的路程是2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