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3465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docx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练习(15篇)

一、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父亲、树林和鸟》节选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

“鸟最快活的时刻,是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

”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最快活的时刻,是____________,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因为:

__________。

4.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蝴蝶花生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_____(辩、瓣、掰、半)里不时地飘散出一丝淡淡的______(青、清、轻)香,逗引着蜜蜂、蝴蝶从远处飞来。

小蝴蝶花正在惭愧的时候,想不到一群孩子观看了牡丹、月季之后,又来访问它了。

有一个孩子大声嚷道:

"快来看呀,这是什么花呀?

"

"它叫小蝴蝶花。

"另一个孩子回答。

"多好看的小蝴蝶花呀!

"孩子们都蹲在小蝴蝶花跟前……

小蝴蝶花的心情平静了。

它这才明白,过去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固然不对;现在在牡丹、月季等名花中间感到泄气也是没有道理的。

1.给本文加个标题。

2.选择恰当的字填在前面横线上。

3.给本文分段,用“△”标在段首,并写出各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灰雀(节选)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1.写出三个和“望”意思相近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找出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

3.用“惹人喜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哪儿去了?

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

“谢廖沙!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

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1.第1自然段中的“一大片”一词说明了__________,“长满”表明草地上的蒲公英__________。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蒲公英铺满了整片草地,所以草地变成了金色。

B.因为草地上的草都被蒲公英覆盖了,所以草地变成了金色。

C.因为蒲公英铺满了整片草地,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上铺满了金色的花瓣,所以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3.第2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是()

A.总领全文B.总结全文

C.概括总述D.承上启下

4.这些蒲公英并不引人注目,作者却观察得如此细致。

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

______________

五、快乐阅读。

朝霞与日出

天亮了!

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

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

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

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绚烂的色彩。

啊!

多么艳丽的朝霞!

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不断地在变化:

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

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霞光,充满了朝气;尤其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

真没有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

1.用“”画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2.朝霞和日出的顺序是()。

A.先出现朝霞,红日才慢慢升起B.红日出来以后才有朝霞

3.短文中第自然段是写朝霞的,第自然段是写日出的。

我更喜欢第自然段,因为。

4.短文的题目可以用“日出”来替换吗?

()

A.可以,因为短文描写的对象就是日出前后的景色。

B.不可以,因为从短文的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的重点。

短文中朝霞和日出的关系是平等的,它们都很重要。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

去年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只美丽的“小花鹿”。

它既不会跑,也不会跳,是个泥制的储蓄罐。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欢。

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里,那圆溜溜的黑眼珠还真有神采呢!

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要跟我说话。

“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

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副调皮的样子,它整天静静地蹲在我的写字台上。

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和漂亮了。

自从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

我不再随便买零食吃,把节省下来的钱,从“小花鹿”后脑勺上的小口子里塞进去。

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

一天又一天

□一个月又一个月□不到一年□“小花鹿”变得沉甸甸了□我抚摸着它□高兴地说□□这下□我就可以去买许多书啦□你的功劳真不小啊□□

1.给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3.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4.“小花鹿”的功劳是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打比方的句子,是的打“√”,不是的打“×”。

(1)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的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

(_______)

(2)每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小花鹿”就像吃到了鲜嫩的树叶一样,高兴得眯起眼睛笑了。

(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

台灯经常________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

“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

可你呢,土里土气,简直是废物!

蜡烛看着趾(zhǐ)高气扬的台灯,________地说:

“朋友,你确实很漂亮,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短处……”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

“行了,我能有什么短处?

我比你强一百倍!

一天晚上,台灯突然熄灭了。

刹(chà)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

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

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

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________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

“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

台灯看着桌子上蜡烛留下的痕迹,________地低下了头。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    羞愧    卖弄    高傲

①台灯经常________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

“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

可你呢,土里土气,简直是废物!

②蜡烛看着趾(zhǐ)高气扬的台灯,________地说:

“朋友,你确实很漂亮,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短处……”

③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________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

“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④台灯看着桌子上蜡烛留下的痕迹,________地低下了头。

2.概括台灯和蜡烛的性格特点。

台灯:

________。

蜡烛:

________。

3.读短文最后一段,此时台灯会想些什么?

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回答问题。

读书让我长知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书把我带到神秘的太空中,让我知道九大行星,让我了解各种彗星,让我懂得怎样生活。

书把我带到地下,让我领略祖国的宝藏。

金属的形成是多么的奇妙,地下的矿物是多么的丰富。

翻开书,我似乎正跟着地质学家一起去探险、去考察、去研究……

书把我带到梦幻的世界,让我了解人类美好的梦想。

从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到阿波罗飞船登月,从幻想到现实,一切都是通过想象得来的。

翻开书,我好像也变成了故事里的主人公,经历着各种奇怪的事……

书带我认识了微生物“大军”。

“大军”中既有人类的“帮手”,又有人类的“敌人”。

捧着书,我像是在和人类的“帮手”打招呼,帮着抵抗人类的“敌人”……

书把我带到了动物世界,又把我带到了植物王国;把我带到人的身体里,又把我带到数学天地中;把我带到了成功人士的童年,又把我带到了各个美丽的地方……

书,像一把金钥匙,帮我们打开智慧的大门;书,像一叶小舟,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让书陪伴着我们快乐成长,为人类的美好梦想而奋斗吧!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领会——(__________)丰盛——(__________)抵御——(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句中分别把书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除了比喻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本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

5.请写一句关于“珍惜时间、用心读书”的格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理解

上学一路歌

傅永健

春天上学,走一路,看一路野花。

黄的是蒲公英,紫的是二月兰。

一边走,一边看,弄得满身香。

夏天上学,走一路,蹚(tāngtáng)一路溪水。

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我们随着它跳过山石。

我们唱着歌,伴随着叮咚叮咚的水声到了学校。

结果,教室的地上满是湿鞋印。

秋天上学,走一路,吃一路野果。

我们吃落在地上的青皮核桃,砸核桃弄得手指像黑炭条,洗也洗不掉。

我们摘酸枣吃,哪棵树上的红,就摘哪棵树上的。

今天不红,明天就红了。

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

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

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么让小伙伴帮忙一推(tuīduī),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

一路嗒(dātá)嗒嗒!

嗒嗒嗒!

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

“到了!

到了!

”伙伴们互相提醒着,以免坐过“站”。

跑进校门,大伙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

(选自《中国新时期幼儿文学大系散文卷》未来出版社)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哪些花?

()(多选)

A.牵牛花B.蒲公英C.野菊花D.二月兰

3.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春天来滑冰

夏天吃野果

秋天看野花

冬天蹚溪水

4.文中写了孩子们秋天上学,吃了哪些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天,孩子们把小溪当成了()

A.溜冰场B.游泳池C.滑梯

6.我们一起感受了孩子们一年四季上学的欢乐。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原来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应适宜)。

长期以来,它(适应适宜)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用“√”选出文段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文段中加点的“它”指(),“它们”指()。

A.昙花B.那些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的花

3.文中画“”的句子以昙花为例,其作用是()

A.说明昙花的美丽与可爱。

B.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

C.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的确受温度、湿度、光照的限制。

4.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

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度B.湿度C.光照D.土壤E.昆虫的活动时间

5.借助关键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类文阅读

整个夏天,可怜的拇指姑娘形单影只住在这个巨大的树林里。

她用草叶为自己编了一张小床,把它挂在一片大牛蒡(bànɡ)叶底下,好使得雨不致淋到她身上。

她从花里取出蜜来作为食物,她的饮料是每天早晨凝结在叶子上的露珠。

夏天和秋天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冬天——那又冷又长的冬天——来了。

那些为她唱着甜蜜的歌的鸟儿现在都飞走了。

树和花凋零了。

那片大的牛蒡叶——她一直是在它下面住着的——也卷起来了,只剩下一根枯黄的梗子。

她感到十分寒冷。

因为她的衣服都破了,而她的身体又是那么弱不禁风——可怜的拇指姑娘啊!

她一定会冻死的。

雪也开始下降,每朵雪花落到她身上,就好像一个人把满铲子的雪块打到我们身上一样,因为我们高大,而她不过只有一寸长。

她只好把自己裹在一片干枯的叶子里,可是这并不温暖——她冻得发抖。

在她现在来到的这个树林的附近,有一块很大的麦田;不过田里的麦子早已经收割了。

冻结的地上只留下一些光赤的麦茬(chá)儿。

对她来说,在它们中间走过去,简直等于穿过一片广大的森林。

啊!

她冻得发抖,抖得多厉害啊!

最后她来到了一只田鼠的门口。

这就是一棵麦茬下面的一个小洞。

田鼠住在那里面,又温暖,又舒服。

她藏有整整一房间的麦子,她还有一间漂亮的厨房和一个饭厅。

可怜的拇指姑娘站在门口,像一个讨饭的穷苦女孩子。

她请求田鼠施舍一颗大麦粒给她,因为她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一丁点儿东西了。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形单影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弱不禁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拇指姑娘用草叶编了一张床,而____________相当于她的房子。

拇指姑娘把______作为食物,她的饮料是________。

3.(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故事写得生动感人的。

对她来说,在它们中间走过去,简直等于穿过一片广大的森林。

作者通过_______,把拇指姑娘所处的_______环境渲染出来,表现了拇指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

4.(想象画面)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拇指姑娘又冷又饿,哭了起来。

B.雪花落在拇指姑娘身上,很温柔。

C.田鼠住在又温暖又舒服的洞里。

D.干枯的叶子让拇指姑娘感到温暖。

5.(语言运用)拇指姑娘请求田鼠施舍一颗大麦粒给她,想象她是怎么对田鼠说的。

示例:

“田鼠大婶,您可以给我一颗大麦粒吗?

我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一丁点儿东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练习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游。

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

它决定休息一下,喝口水,歇歇力,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边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

村后原有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早已干涸了。

这时候,迎面飞来一只花喜鹊。

乌鸦问:

“喜鹊老兄,这儿有水吗?

花喜鹊回答说:

“这儿的村民用的是井水,村里有口井,只是井很深,得想个办法才能喝到。

乌鸦说:

“这个我有经验。

”它心里想:

以前我喝瓶子的水,瓶子也是很深的,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

它来到井边看,井果然很深。

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丢进井里。

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有见到井水往上涨。

//

又累又渴的乌鸦始终没有喝到一滴水。

它叹息着:

“___________________”//

1.以下四项中,()更适合作为本文的标题

A.乌鸦的经验B.乌鸦喝不到水

C.乌鸦第二次喝水D.老办法不行了

2.本文用“//”把短文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讲的是( )

A.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B.乌鸦始终没有喝到水

C.乌鸦用老办法喝水但没成功D.乌鸦在喝水

3.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的道理是()

A.乌鸦非常笨

B.乌鸦变笨了

C.用石子只能喝到一次水

D.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变通

4.没有喝到水的乌鸦会发出怎样的叹息呢?

想一想,结合上文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把故事内容补充完整。

十三、阅读理解

群鸟学艺

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都到他那儿去学本领。

凤凰说:

“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话刚开个头,猫头鹰想:

“凤凰只是长得漂亮,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

有什么好学的!

”猫头鹰飞走了。

凤凰接着说:

“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上……。

”老鹰一听,想:

“啊!

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老鹰拍拍翅膀,也飞走了。

凤凰接下去说:

“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刚说到这里,乌鸦想:

“原来就是垒树枝啊,我也学会了。

”乌鸦得意地飞走了。

凤凰又往下说:

“这种窝不算好。

要想住得安稳一些,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麻雀听了,高兴地想:

“和我想的一个样!

”麻雀转身飞走了。

只有小燕子还在那里认认真真地听。

凤凰对小燕子说:

“搭这样的窝要不怕苦,不怕累。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

这样的窝住着才舒服呢。

”小燕子听完,唱起动听的歌,向凤凰表示感谢。

这些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

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

1.画“—”的句子中“根基”的意思是()

A.树根B.根本C.基础D.树基

2.短文中,谁搭的窝比小燕子差,但比其他鸟好呢?

()

A.凤凰B.乌鸦C.猫头鹰D.麻雀

3.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短文中(_______)搭的窝结实暖和,(________)只会找树杈,(______)只会垒树枝和找树杈,什么窝也不会搭的是(_______)。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学本领要有(________),还要(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一开头猫头鹰的想法对不对?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理解。

鸡学游泳

①有一天,鸡看见鸭子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非常羡慕,便请教鸭子,问它怎样才能学会游泳,鸭子说:

“不用学。

鸭妈妈带我们下水,也并不教,只喊一声‘跳’,我们扑通扑通往下跳,就会了。

②“啊,太好了!

只要有勇气就够了,这么容易!

”鸡认为自己领悟了游泳的奥(ào)秘。

③第二天一早,鸡来到了小河边,鼓起勇气,“扑通”一声跳入水中,天哪,它一不会换气,二不会动作,三不能保持平衡(héng),没有多大工夫就灌(guàn)了一肚子水!

幸亏鸭子及时将这“落汤鸡”救上了岸。

④鸡半死不活地躺在沙滩(tān)上,总结道:

“                。

1.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将获救后鸡说的话补充完整,写在文中横线上。

2.第②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应该用()语气读。

A.疑问B.渴望C.激动D.感叹

3.鸡学游泳却变成“落汤鸡”的原因是它一不会______,二不会_______。

三不能保持平衡。

4.“只要有勇气就够了”,你同意鸡的看法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下边。

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

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棵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

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

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杈。

“这是什么东西?

怎么到墙脚下来了!

”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

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

当它到了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它的几个枝杈。

掐尖、斧砍、锯杈都没有熄灭杏树心中的火焰。

当一个春天又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大墙的外边,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伤痕斑斑、弯曲的身躯,“啊!

”地惊叫一声,“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又开出了这样美丽的鲜花?

杏树回顾着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沉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

“希望,还有信念。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居然——(________)奇怪——(________)艰辛——(________)

2.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文中画“”的句子中,“杏树心中的火焰”指什么?

如何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什么原因造成杏树的身躯“伤痕斑斑、弯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杏树历尽磨难,是靠什么力量活下来的?

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快活高兴时刻瞬间

2.这难道不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吗?

3.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4.很庆幸,因为父亲爱鸟而不会伤害鸟,也表现了父亲对鸟的喜爱。

二、

1.小蝴蝶花

2.瓣清

3.△蝴蝶花生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_____【辩、瓣、掰、半】里不时地飘散出一丝淡淡的______【青、清、轻】香,逗引着蜜蜂、蝴蝶从远处飞来。

△小蝴蝶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