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4451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docx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及建设内容

 

2013年8月

一、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的方针,将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战略制高点。

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实现“新四化”和美丽“中国梦”提供了现实路径,这也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原因所在。

(一)政策支持

2013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八个国家部委联合报请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智慧城市这一主要目标,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重点推进5方面工作,启动10个领域智慧工程建设,组织100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

制度方面,中央将建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工信部等23个相关部门建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部门资源,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完善智慧城市评估办法,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城市建设等领域推广应用。

资金方面,在国家严查地方政府债务,压缩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大背景下,充分鼓励地方政府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发行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地方政府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募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

充分依托地方已有的投融资平台,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

(二)试点建设

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2013年1月和8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共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意味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也明确了智慧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项目概念

“智慧城市”是以“五网融合”(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为基础,以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以技术集成为手段,通过各个系统工程的智慧化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促进民生建设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新理念,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城市转型发展深入融合的产物。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一是构筑新型城镇化、加快信息社会转型的需要。

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是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与城镇化建设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

发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树立发展新优势的需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智慧城市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用科技创新手段,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应对社会发展新挑战的需要。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面临城市管理、民生改善、城市交通、突发事件、环境资源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影响城市生活的质量。

智慧城市是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与城市管理工具,帮助城市建立良好的秩序和体系,使生活更加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带来可持续的发展与繁荣。

(二)可行性

一是技术创新为智慧城市带来发展契机。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无线宽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网络向宽带、融合方向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显现,信息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方面发展以及与其他产业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这些都为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和各领域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二是国家战略为智慧城市带来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上的新形势、新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信息化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对信息化发展任务进行了系统全面部署,指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

国家已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三是现有环境为智慧城市带来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国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扎实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步伐明显加快,信息产业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信息化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社区、农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建设目的

一、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运用社会化创新管理手段,利用先进信息技术,通过一系列智慧化城市管理系统工程建设,实现精细化、高效化的城市管理服务模式,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和综合服务水平、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和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二、推动经济产业转型与升级

实现生产过程的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率,达到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

三、全面改善与提升民生服务

为城乡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体系,均等、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普及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让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普遍提高。

五、建设理念

结合对我国各级政府不同管理需求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将“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概括为“一个中心、四大体系、二十个系统工程”,这也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核心所在。

“一个中心”即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四大体系”即信息基础保障体系、智慧政务体系、智慧民生体系和智慧经济体系,包含二十个系统工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内容。

六、建设内容

(一)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工程。

通过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将“智慧城市”中的信息化建设工程进行统一接入与管理,实现跨部门、多专业、综合性的系统集成,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有效的交换共享、更协作的关联应用。

有效规划和管理城市资源,让城市各单元和谐高效的运行,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和命令指挥,为人们提供高效率的智能化服务,为城市集中化、统筹化管理提供抓手,构建城市一体化管理平台。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通过搭建六大平台,实现城市高效运营、科学管理和人性化服务。

✧城市综合公共信息平台

✧城市网格化可视化平台

✧城市综合应急指挥平台

✧城市运行态势监测平台

✧城市发展决策支持平台

✧城市公众信息服务平台

(二)信息基础保障体系建设

1、网络基础设施工程

网络基础设施工程包含三大类工程,一是响应国务院“宽带中国”实施战略,以提速度、广普及、惠民生、降价格为目标,推进实施宽带上网提速工程。

二是将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物联网、无线宽带网“五网融合”建设。

三是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无线宽带网络,为公众提供高质量无线通信及网络服务,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移动服务、移动办公、移动执法等无线技术支持。

2、云计算数据中心工程

通过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增强城市云计算服务能力,大力推进云计算示范应用,逐步建成以公共基础性资源最大化为特征的“公共云”,以统筹协同、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若干个行业应用的“行业云”,承载智慧城市项目群的落地。

云计算数据中心搭建四大平台,实现对大数据资源云计算、信息存储、行业应用、安全灾备等全方面的管理。

面向的用户将涵盖政府、大型网站、各类企业、个人用户等。

✧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资源平台

✧信息存储与应用平台

✧信息安全平台

3、公共基础数据库工程

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信息化,建立标准化的公共基础数据库是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大量异构系统和异构格式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信息资源和基础数据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管好数据、用好数据,才能不断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提高相关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信息数据库工程,将加快以下三类数据库的建设,形成信息资源共享中心。

4、物联设施智能化工程

利用视频监控、RFID、传感器、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城市供水、供气、道路、公共信息设施建设,对重要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工具、关键城市部件进行感知监测,建设覆盖全市的物联网基础环境,实现“透彻感知”,奠定“智慧城市”基础。

(三)智慧政务体系建设

1、电子政务工程

电子政务工程概括为“12345”工程,以电子政务云计算分中心为基础,两个网站为服务手段,三个平台为应用支撑,四类面向公众的服务系统,五个内部应用的政务系统。

1、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

2、两个网站

•电子政务大厅

•电子政务内网办公系统

3、三个平台

•应用支撑平台

•安全支持平台

•系统管理平台

4、四类公众服务系统

•政民互动系统

•网上审批系统

•企业上网系统

•三农服务系统

5、五个内部政务应用系统

•公文交换系统

•效能监控系统

•指挥协同系统

•领导辅助系统

•政务办公系统

2、管理创新工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政法综治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摆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热门课题。

社会管理工作能否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加强与创新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与“赶超进位、跨越发展”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

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总体架构概括为“一个中心、五个工程”,为社区居民,政府管理者及相关机构三类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

“一个中心”为社会管理信息云中心,作为政府信息云中心的社会管理分中心,包括三个平台,即数据共享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及数据安全平台

“五项工程”分别为人口全生命周期管理工程、舆情管理工程、事件管理工程、区域管理工程、组织管理工程。

(四)智慧民生体系建设

1、智慧交通工程

智慧交通工程,以信息采集为基础,以智能交通控制为核心,以信息服务为导向,以一个工程、一个中心、十个系统为建设内容,实现“畅通交通”和“安全交通”。

“一个工程”为基础交通工程,是充分发挥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效果的基本保障,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建设:

1.优化路口渠化。

2.建立健全安全设施。

3.完善标志、标牌、标线。

4.构建完备的行人过街体系。

5.重新规划和组织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

6.加强慢行交通体系。

“一个中心”即交通管控中心。

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应急交通指挥、日常交通运行指挥、实时交通信息发布等的综合性中心,是智能交通体系的“中枢神经”,起到通盘管理、全局控制的作用。

“十大系统”

✧社会化服务系统

✧信息采集系统

✧信号控制系统

✧非现场执法系统

✧交通安全管理系统

✧缉查布控系统

✧综合枢纽管理系统

✧智能停车系统

✧智能港湾系统

✧智能公交系统

2、智慧城管工程

建立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围绕街道、市场、设施、环境、建筑等领域,基于覆盖城区的感知网络,以及城市视频共享工程,通过业务受理系统、监督指挥系统、地下管线监管系统、消防隐患监管系统、门前三包监管系统、施工管理监控系统、河道湖泊设施监管等二十四个系统的建设,实现智慧城市管理社会化、精细化、流程化。

3、智慧教育工程

智慧教育工程以“一个支撑、两大平台、三个系统、四项工程”为核心,全面构建城市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体系。

一个支撑

✧公共环境支撑

两个平台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学科资源库管理平台

三个系统

✧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管理系统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

✧智慧教育e卡通系统

四项工程

✧数字校园建设工程

✧数字资源开发工程

✧终身教育服务工程

✧惠民服务提升工程

4、平安城市工程

在原有安全防范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拓展和延伸,形成“网络多格,一格多点,一点触发,多点联动,全网响应”的格局,提升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

构筑一个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编织二张网络

•城市治安监控网

•道路治安监控网

完善三个平台

•社会治安防控和城市应急指挥平台

•情报平台

•云服务平台

部署四个系统,

•机动车稽查布控系统

•图像侦查分析系统

•警情分析研判系统

•设备运行维护系统

建设五个工程

•城市监控工程

•道路监控工程

•治安检测站工程

•防盗联网报警工程

•网络通信工程

5、智慧环保工程

智慧环保工程,围绕“一个中心,三大工程”内容展开。

以智慧环保云计算中心为基础,通过建设全面感知工程和监测管理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环保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能力、能源企业的节能减排能力,以及为公众提供智慧环保的服务能力。

•智慧环保云计算中心

•智慧环保全面感知工程

•智慧环保监测管理工程

•智慧环保宣传教育工程

6、智慧社区工程

“智慧社区”的总体架构概括为“一个中心、七项工程、二十六个系统”,为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及相关机构三类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

社区云服务中心,

•数据共享平台

•数据交换平台

•数据安全平台

政务延伸社区工程

智能物业工程

•社区居民卡

•社区事务综合管理系统

•社区信用系统

•社区停车管理

智能家居工程

•社区信息服务平台

•社区电商

•智能家电系统

•智能影音集成服务系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文化教育工程

•社区影院

•社区远程教育平台

健康服务工程

•社区医疗服务平台

•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远程医疗服务

•双向转诊服务

•慢病管理服务

•妇幼保健服务

•特殊人群居家监护服务

养老服务工程

•老年安全防范

•老年居家服务

平安社区工程

•社区应急联动平台

•家居安防系统

•社区安防系统

7、智慧医疗工程

智慧医疗工程建设,以“一个中心,六大平台”为建设内容,即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基础医疗卫生平台、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医疗业务监管平台、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医疗影像信息平台、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实现医疗机构卫生条件大改善,医疗卫生能力大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的目标。

区域医疗数据中心

基础医疗卫生平台

•基本医疗业务管理

•疾病库系统

•临床路径系统

•诊疗导航系统

公共卫生服务平台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健康教育服务系统

•预防接种服务系统

•0-6岁儿童健康管理系统

•孕产妇健康管理系统

•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系统

•Ⅱ型糖尿患者健康管理系统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系统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处理服务系统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系统

医疗业务监管平台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远程教育系统

•远程咨询系统

•远程照护系统

•特殊人群健康监护系统

•智能服药系统

•个人健康观测系统

医疗影像信息平台

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8、智慧国土工程

智慧国土工程的总体架构概括为“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两个工程,五大系统”,即以地理空间框架工程和网络基础设施工程为基础,构建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行政审批应用系统、业务管理应用系统、两个市场管理系统、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和社会服务系统。

一个中心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一个平台

•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两个工程

•地理空间框架工程

•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工程

五大系统

•行政审批应用系统

•业务管理应用系统

•两个市场管理系统

•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

•社会化服务系统

9、智慧水务工程

智慧水务工程总体概括为“一个平台、六大系统”,通过建设覆盖全市的水利信息化骨干网络,搭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化综合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水利信息共享,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指挥调度、城乡饮水安全等应用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

一个平台

•水利信息综合平台

六大系统

•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

•城乡饮水安全系统

•水资源管理系统

•水质监测系统

•节水管理系统

•水利工程运行调度监控系统

(五)智慧经济体系建设

1、智慧旅游工程

建立“一个中心、四个体系”的“智慧旅游”工程,即以智慧旅游数据中心为基础、推进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智慧旅游营销体系、智慧旅游文化体系、智慧旅游监管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旅游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能力、旅游企业的营销推广能力、为游客提供“智慧旅游”的服务能力,为城市旅游信息化的长效发展提供支撑。

智慧旅游数据中心

智慧旅游服务体系

•智慧旅游咨询与服务网站集群

•呼叫中心服务系统

•酒店餐饮预订系统

•景区电子门票系统

•景区信息发布系统

•位置服务系统

•自助导览系统

•三维虚拟旅游系统

•旅游评价系统

•自助多媒体查询终端

智慧旅游营销体系

•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旅游联盟广告平台

•旅行社及商户管理平台

•旅游线路仿真系统

•旅游同业信息交互系统

•旅游产业分析系统

智慧旅游文化体系

•旅游文化宣传片

•旅游动漫

•新媒体微电影

•主题电影

•主题连续剧

智慧旅游监管体系

•旅游综合监管系统

•旅游公众监督服务平台

•行业管理统计分析系统

•协同办公系统

•平安景区工程

•旅游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2、智慧工业工程

智慧工业工程,主要建立“一个平台、四个体系”,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具体表现,包含从研发设计、制造、传输、服务到经济指标分析等各个环节,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产业链的有效聚合,推动制造过程逐步向信息化制造的高级阶段发展。

一个平台

•智慧工业经济应用支撑平台

四个体系

•智慧工业自动控制体系

•智慧工业企业管理体系

•智慧工业安全生产体系

•智慧工业绿色工业体系

3、智慧农业工程

智慧农业建设要兼顾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实现农业产生智慧化、农民生活智慧化、农村生态自然化,使农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等得到大幅提升,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智慧农业带来的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智慧农业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含“一个中心、三大平台,十六大系统”。

一个中心

•智慧农业管控中心

三大平台

•智慧农业生产平台

•智慧农业服务平台

•智慧农业营销平台

十六大系统

•种植管理系统

•施肥管理系统

•灌溉管理系统

•病虫害防治管理系统

•土壤管理系统

•温度管理系统

•水产养殖管理系统

•畜牧养殖管理系统

•储运管理系统

•数据挖掘系统

•营销管理系统

•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

•农业科技系统

•农业组织系统

•农产品管理系统

•农业生活系统

4、智慧商务工程

智慧商务工程针对当地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进行商业资源整合,宣传销售管理,产业协同,以及综合服务。

包括“一个中心、八个系统”的建设,为市民、企业以及政府提供“智慧商务”的服务能力,为城市经济的长效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个中心

•智慧商务云计算中心

八个系统

•企业服务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

•金融服务系统

•房产服务系统

•产业协同系统

•商务教育系统

•智慧楼宇系统

•网上博览会系统

5、智慧园区工程

借鉴国内智慧园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大力把握推进园区建设的契机,以智慧化手段建设“一个基础、两大平台、四个系统”的“智慧园区”工程,以智慧园区数据中心为基础,以感知为核心促进技术有机融合、资源共享,用智慧化带动系统整合的方式,实现以园区管理、服务业务为主导,以人为本的智慧园区。

一个基础

•智慧园区数据中心

两大平台

•智慧园区运行管理平台

•智慧园区虚拟服务平台

四个系统

•产业分析系统

•园区日常管理系统

•园区企业办公系统

•园区外网门户系统

七、建设效果

围绕智慧城市的建设目的,通过智慧化的系统工程建设,将达到三大方面的建设效果:

一是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智慧城市建设提高了政府对于全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综合治理和决策支持水平;丰富了政府面向社会服务的内容,提升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二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拉动新兴产业形成发展。

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但将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优化,也将拉动新兴产业的形成。

智慧城市建设将大力推进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存储、感知技术等智能技术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以用促产,以产带用,产用结合,实现产业升级智能化。

三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打造舒适宜居民生生活。

通过构建安全畅通的绿色交通,打造智慧医疗服务、建设现代化智慧教育和构筑智慧便捷的社区生活,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打造舒适宜居的城市智慧新生活。

八、投资模式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促进产业升级改造,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已经逐渐被我国各级政府所认可,但是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复杂和专业性程度高的特点,存在着资金短缺、人才短缺、服务短缺等困难。

通过一些试点城市的建设,我们逐步摸索出政府与企业合资共建的模式,通过多种投资方式,为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专业人才储备和相关技术服务,解决政府面临的实际困难,快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