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544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训基地建设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

有光明集团、侨艺公司、郎乡林业局、北药集团、北山植物园、迴龙湾旅游度假村等校内外实训基地14个,有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一处,300平方米花卉温室一处、实习林场一处,林地2,583公顷、木材蓄积近10万立方米、耕地面积200亩,并建有我校的药材花卉基地,与同类职业院校相比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校现有在校生2388人,教职工156人,专任教师12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6、92%,具有高级职称80人,占教师总数的51、28%(教授1人,高级讲师66人,高级实验师10人,高级工程师3人,讲师20人,中级实验师13人),双师型教师57人(高级实验师10人,注册会计师3人,会计师9人,经济师3人,律师4人,网络工程师3人,家具与木制工艺品设计与制做方面的高级技师8人,中级技师8人,高级营林工程师4人,园林规划设计师1人,高中级计算机程序员各2人)。

省级学科带头人5名,省森工系统带头人7名,市级学科带头人4名,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

研究生5人(其中3人是经济类,1人是林学类,另有工程硕士园林方向1人在读)。

本科学历117人,专科学历3人,教师队伍整体师德高尚、思想进步、业务过硬、技能熟练,在我省我市职业教育界享有盛名。

学校党政班子成员9人,内设机构23个,中层干部32人。

  学校现有13个专业。

形成了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就业培训需要的,包括计算机及应用、电子商务、园林、数控技术、机电技术、财会、家具设计与制造、木制工艺品设计与制做、木工机械、工美装潢、森林资源与林政管理、森林生态旅游等专业为主体,重点突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

  

(二)办学方向

  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四个一流”(建一流队伍、办一流学校、育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以服务经济为依托,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办学渠道和功能。

办学方式上,坚持四个结合:

1、全日制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技能鉴定相结合;

2、短期技术培训快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3、企业委培与市场潜在用工培训相结合;

4、实用技术培训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中职学校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功能,为地方建设培训了大批生力军。

2xxx年,由我校牵头,由企业和同类院校参加,组建了区域性职教集团。

发挥辐射作用,与光明集团、朗乡林业局等开展校企合作,与友好、铁力、xx职高等开展校际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辐射办学,为培养一线急需短缺人才做出贡献。

  (三)就业导向

  一是突出职教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办学、突出职教特色和职业特点,采用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顶岗实习、强化技能训练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岗位工作能力,毕业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

有课时安排、有专职老师讲课、有成绩考核,并与职业生涯设计课紧密结合,把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训练相融合,建立学生就业教育体系。

三是加强就业服务。

学校建立了就业服务中心,有主管领导、专职人员、专项经费和就业信息网络,组织招骋洽谈会等,保证为每名学生提供两个以上就业岗位,近年学生当年就业率达到96%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

二、学校的改革与管理

  

(一)人事制度改革

  我校从xx年起进行以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教师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学校各方面的管理科学、规范、务实、高效,2xxx年以来,在我市8所大中专院校历年综合工作业绩评比中,均获得优秀级别的好成绩。

2xxx年被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校,市教育系统文明单位。

  

(1)、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乔巨文,研究生学历,2xxx年获全国百名杰出职教校长提名奖、全省十佳职教校长称号,是学校的法人代表。

党委保证监督校长独立行使职责,并坚持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的重大事项须经校务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议或教代会讨论通过。

副校长协助校长做好分管工作。

  

(2)、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制。

在定编、定岗、定责、定员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实行科室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全员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搞活分配机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实行评骋分开,人随岗定、薪随岗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学校的后勤实行了社会化改革,实习林场、校办公司、伙食科、浴池、托儿所实行了委托经营或租赁经营,学校负责监管,减轻了学校的经济负担。

  (3)、建立激励机制。

  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各部门年初根据岗位职责和学校总体目标任务,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年末通过述职汇报、实绩考评、群众评议和领导评价等形式,进行科级干部工作实绩考核。

二是实行督导考核制。

每学期按教师工作考核标准,对每个教师进行百分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分配、晋升职称、评先选优相结合。

  

(二)实验、实习、实训管理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建立了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的建设和管理体系,发挥了技术培训、科技服务和产品研发的功能。

  

(1)、管理体制我校实验室主要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由计算机教研室管理,教务科有一位副主任主抓实践教学,有专职实验人员负责实践教学。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管理,学校聘任企业人员参与实习管理工作。

  

(2)、管理规范有健全的实践教学和实训管理制度。

有要求、规则、须知守则和考勤等制度,有各项实训实验的记录、报告,以及备品管理的卡、账、薄等。

实验室实行实验员管理责任制,实训基地实行教学委员会指导下的车间主任管理责任制。

同时聘任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任指导教师,配合学校专业实践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

学校实践教学严格按计划执行,按制度进行,授课教师认真做好学期实验和实训计划,主管科长和实验员根据教师提出的计划认真做好实验和实训的各项准备。

  (三)教师实践

  学校定期指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和行业一线进行1-3个月的能力培训,同时加强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培训。

教师已经全都通过了CEAC认证,85%的教师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制作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积极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政府重视和投入

  近年来,xx省委、省政府和xx市委市政府、省森工总局教育局,十分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每年召开一次职教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职教工作,在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省政府每年拿出巨额资金用于职教投入;

市委市政府专门组成由市委副书记、主管副市长带队的调研组,来我校进行调研,并积极支持以我校为龙头组建市职教集团,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社会支持、资金投入、校企联合、学生就业、扶贫助学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2xxx年省为我校投入基地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市政府2xxx年拿出地方教育附加费的20%重点用于我校建设,近三年我校共获得专项资金1000万元。

四、申报基地的基本情况

  当前国家“天保”工程和林区的资源转型战略措施实施后,东北林区已将木材精深加工业作为林区支柱型产业之一大力发展。

尤其是随着我市林权制度的改革,职工家庭林场的普遍建立,对林木的综合利用精度深度加大了,这方面的人才的短缺就更加突出。

不说我省,仅以我市为例,全市现有家具及木制加工企业500户,从业人员10000余人,全省共有1300户,从业人员29000余人。

其中大部分人员学历偏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急需培训,同时每年企业对家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达2xxx人。

学校近年来实行“定单式”培养,与光明家具集团、xx雨生集团等大型家具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标准,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实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为各个生产经营单位培养了大量的技术骨干和熟练劳动者。

目前仅光明一厂就有我校毕业生127人。

  1、专业设置情况

  

(1)、招生培训xx年我校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木材科学利用、精深加工、变废为宝、增加林木产品的科技含量,全面提高木材的经济效益的要求,以及新兴木制品企业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组建了木制工艺品制作专业。

经省教育厅职成处评估批准,xx年当年招生47人,xx年又批准增开了工艺美术与装潢专业,xx年两个专业招生91人,xx年两个专业招生87人,2xxx年两个专业招生86人,2xxx年招生85人,2xxx年招生123人。

五年累计培养毕业生519人,该专业的学员绝大多数被光明集团、侨艺木业、美溪工美厂录用,部分毕业生已经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了企业的骨干。

  从2xxx年开始,根据市场的需求和部分企业订单,我校在原有两个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木工机械和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

四个专业2xxx年招生170人,2xxx年招生172人,2xxx年招生178人,在校累计专业人数520人。

  

(2)、实训基地xx年建校内800平方米实训工厂一个,购进木工机械和木制工艺品加工机械40台套,学生产品展示室一个。

2xxx年我校被确定为xx省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省市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家具生产厂和木制工艺品实训厂。

我校建有校外大型实训基地两个(光明集团和侨艺公司):

光明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家具木制品生产企业。

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研发队伍、市场开拓能力。

与我校相距500米,地缘关系紧密。

光明集团的部分高管有4人、中层管理人员有26名是我校的学生,人缘关系密切,为联办学校奠定了基础;

侨艺公司是我省较大的专业木制工艺品生产企业,经济实力和科研生产力量强大,多年来始终是我校的实训基地。

  (3)、职业技能鉴定我校设有家具设计与制作行业的技能鉴定站,林业行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鉴定站,可以开展对学生和生产一线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

学校还是国家信息产业局批准的国家计算机专业软件技术资格考试考点,CEAC认证考点考试单位,并负责xx地区考点CEAC认证考试技术支持工作。

  我校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基本技能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获鉴定证书后方可毕业。

通过执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了学生参加实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木制工艺品设计制作专业学生的作品先后参加了xx全国职业教育成果展示会,xx国际木工节、冰雪节、教学仪器展及职业教育成果会、小兴安岭森林节、小兴安岭家具及木制工艺品设计制作大奖赛等赛会的展示,获得了特殊贡献将,

一、二等奖、优秀奖等,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90%获奖,2xxx年王斑同学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2xxx年在全省职业技能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工艺品设计二等奖,计算机操作二等奖各一人。

通过不断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和考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各类鉴定考试中证书获得率100%。

  2、专业师资情况

  学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参加认证考试,获得专业技能证书。

根据专业教学需要,聘请专家学者和生产单位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讲授专业知识,指导实验实训。

学校现有家具木制工艺专兼职教师24人,其中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8人。

有双师型教师22人。

高级职称教师14人,侧重于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的教师14人,该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没有明确的区别,该专业的专业教师结构合理,能满足教学需要,并且学校与光明集团、侨艺公司是共建实训基地单位,教学需要时可以随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校讲课,指导实验实训,学校有5名家具专业教师在我市的家具与工业品类企业挂职,同时这些企业也有10人在我校任兼职教师,实现了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优势互补。

  3、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用“三化一本位”的教学模式(即以能力为本位,基础课专业化,专业课技能化,技能课产业化,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衔接),探索出“突出一条主线、强化两项培训、注重三个结合”的培养模式。

  “突出一条主”即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改革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

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以需要为准、够用为度、适用为先,让学生学会理解;

专业课以技能训练为主,突出岗位要求,培养动手能力。

学校依托企业联合制定教学计划,成立由学校和企业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岗位技能标准,调整教学计划,缩减文化课时,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合理选择和整合教材,开发自编校本教材。

学校自编了木工机械、家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美术装潢、木制工艺品设计与制做等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教学基本要求和32种实训指导校本教材,我校教师承担了省教育厅布置的《家具与木制品专业设置标准》的开发任务,已经通过省教育厅专家验收。

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校教师还开发出教学培训用多媒体课件62个,提高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力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中我们做到有大纲不唯大纲,有教材不唯教材,一切从培养技能型人才出发,打破传统课程设置“小而全”,大胆改革,合理组合,提高了专业教学的实际效果。

在教学管理上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学习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在指定年度得到相应学分即可毕业。

  “强化两项训练”即强化学生计算机基础训练和职业岗位训练,一方面技能训练课程化,增加实践课时;

另一方面开放计算机房和实验室,实训室,设计室,鼓励学生业余实践和参加各类技能大赛。

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计算机CEAC认证和职业岗位证书。

近几年我校家具类专业的毕业生100%通过计算机考试和职业技能考试而获得双证。

  注重“三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学校以“下基层、进企业”的方式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技能,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目前有80%的专业课教师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其次在教学中调整理论与实践课之比,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整合理论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是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突出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因需施教,使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受到必要的岗位技能培训,毕业时获得一书多证,增强尽快适应岗位的能力;

三是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岗位意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我们一方面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职业意识、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为学生适应就业岗位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以活动为载体,实施“三项工程”,即“四自五爱”教育工程;

“党员育人责任区”育人工程,德育评价工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目前已毕业的学生有的成为技术骨干和能手,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自己创业,成为身价百万的企业家,分布在全国各地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4、合作与交流

  一是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搭建学生就业平台。

我们与xx光明集团、xx市鹏程园林公司、xx市园林公司、xx林源时代家具有限公司、xx雨生集团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二是联合办学采取上挂、横联、下辐射的方式拓宽办学渠道,与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松花江林管局广播电视大学、xx农业职业技术学院、xx大众工业学校、xx海人学校、xx省金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xx东方花卉学校、五营林业局职业高中,铁力市职教中心等学校,实行了校校联合,拓宽了办学渠道,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优势互补,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加了办学效益。

  三是对外交流,取长补短。

我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到目前已有五批共10人赴美国、新西兰、新马泰、俄罗斯考察办学。

并与澳大利亚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为我们借鉴国外办学和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五、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产教结合。

  1、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技能训练,产学结合,培养学生适应岗位能力的主课堂。

因此,我们依托企业,实施校企合作。

利用企业设备和技术力量优势,联合兴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一是利用建设省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的有利契机,与光明集团共建高起点、大规模、功能全的实训基地,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工程;

二是坚持科学筹划、突出重点、合理分布、优化配置的原则,集中林区优势资源建立了以朗乡林业局、光明集团、北药集团、侨艺公司等大型企业为龙头与我校专业相适应的校外实训基地14个,把教学与实训实习紧密结合,学生可自主选择订单实习、顶岗实习等实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受到用人企业的欢迎。

  2、主动服务,互惠双赢在校企合作中,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场所,就业岗位,技术支援,兼职教师;

另一方面我们为企业培养了实用人才,培训了员工,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

每年我们都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专业教师组成服务小分队,深入林场、企业、社区免费开办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班,适用技术短训班、企业员工短训班等。

以家具类专业为例,2xxx年,为光明集团培训一线家具装配人员165人,为光明集团培训一线木制工艺品制做人员140人;

2xxx年,为侨艺、美江等6家大型工艺品公司培训工艺品制做人员305人,为17个林业局轮训中级家具木制品设计人员185人,初级操作人员560人;

2xxx年为嘉荫、铁力县轮训家具木制品设计人员80人,初级操作人员285人,培训再就业人员学习制作木制工艺品240人;

2xxx年为光明集团轮训高级设计人员50人,中级技师72人,初级操作人员226人。

2xxx年为汤旺河、新青、友好、上甘岭、五营、南岔6个林业局培训行业一线人员650人,中级管理和设计人员40人,2xxx年来我校家具类专业共计培训2998人。

年平均培养599、6人。

另外,三年来我校非家具类专业累计为企业和各行业培训4684名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

为xx21个林业局、150多个基层企业、单位、个体业主解决种植养殖、森林资源管护、家具与木制工艺品制造技术及工艺、育苗、电子商务、网络信息等技术难题120余项、为企业增收节支约300万元,例如:

我校家具专业教师2xxx年在光明集团顶岗实践过程中,发现“220卧室套装家俱”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不足,提出了外形刀具改造方案,被采用后使生产流程减少了一个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该项技术改进成果为企业年创利润28万余元。

  我校的这种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有为换有位的做法,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好评,表扬信和锦旗接连不断,xx林校在林区人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工学交替,现场教学依托我市两县、14个林业局,开展“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教学方式改革。

在我市的广大区局厂县,有许多在岗人员由于工作关系,不能到学校学习,我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工学结合,分段教学和现场教学方式,一方面利用淡季集中培训,另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当地和企业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和技能训练。

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广大学员兼顾了工作。

六、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目标

  1、建设项目内容

  建设“xx家具与木制品实训基地”。

该基地包括家具与木制品信息网络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生产实验中心、装备维护中心、产品展示营销中心、教育培训中心。

基地建成后将具有家具与木制品行业网络信息传递功能、产品设计研发功能、新产品生产实验功能、装备维护功能、产品展示功能、教育培训功能,是一所集六大基本功能为一体的实训基地。

  2、建设项目组成

  第

一、信息网络中心。

  为实现信息搜集与传播功能,在我校原有网络设备、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更新部分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使其功能更加完善,能够履行基地运行所需的信息技术方面的任务,如完成学生的实训、对社会人员培训、远程教育、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任务。

二、产品研发中心。

  从2xxx年起,以我校家具木制品专业师资和光明集团科研人员为主体,以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外聘人员为辅助,组建了我国一流的专业研发队伍;

以我校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光明集团的部分设备和厂房为主体,构成了研发中心的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了国内唯一的高水平的产品研发中心。

该中心具有一流的人员、一流的数字三维研发手段、一流的研发速度与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生产实验中心。

  家具与木制品生产实验中心是家具基地的主体部分,包括实习工厂和生产实验中心两部分。

四、装备维护中心。

  该中心建设包括机电技术中心和电子数控中心设备装备维护中心设备采购一览表

五、产品展示营销中心。

  中心包括产品配送系统、贮藏系统、销售系统、售后服务系统;

中心包括300平方米仓库,营业展示厅400平方米及其运输工具。

六、教育培训中心。

  主要功能用于学员教育培训。

用于专业信息搜集与服务,培训考试,远程教学,实践教学,实现校园网与互联网的资源综合共享;

用于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制板、新产品的内涵与外观设计的教学,数字化多媒体设计培训。

主要包括CAD微机室、多功能培训教室、制图实验室、样品室。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国家的林业政策使基地建设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国家“xx”规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把小兴安岭列为生态功能区建设。

我们要抓住机遇,结合xx省家具行业和xx林校的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创造经济效益为中心,走以高新技术带动基础工业发展的道路,将科学教育事业与家具制造行业的结合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紧密联系起来,发挥xx林校教育资源优势与光明集团在家具行业的知名度和技术优势,建设xx省家具及木制品实训基地,培养家具行业专业化人才,促进全省家具行业共同发展,加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步伐。

  2、家具行业的内在发展决定了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据专家论证目前我国家具行业呈现专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等发展趋势。

家具产品也形成了“艺术化、时款化、系列化、个性化、民族化”的趋势。

但是,我国目前家具行业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是缺少家具科技培训基地,没有专业化家具人才培训场所,家具设计人才缺少,设计手段相对落后,家具生产技术和工艺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东北家具企业在这方面表现的更突出。

因此,加强家具科技培训基地的建设迫在眉睫,有利于森工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家具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实施项目的人员条件、资金条件和基础条件

  xx林校家具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