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4472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docx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新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16学时,我校本科生

三、课程性质和地位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是一公共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门命,它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

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其它四门课程关系密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等课程为本课程提供方法论和理论原则与政治导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及《中国近代史纲要》为本课程直接提供历史和现实的素材。

本课程和其它学科也密切融合,它的体系建立在众多的学科基础之上,以伦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人才学、美学、历史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托,又为学生顺利学好其它课程提供精神动力,鲜明体现了本课程思想性与知识性统一、科学性与针对性统一、系统性与多学科融合性统一的特点。

四、课程基本理念

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一般教育理念”和“意识、信念、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理念”为指导,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生态、关注社会,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问题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提高学生思想理论素质,强化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总体建设目标为:

加大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形成一套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即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体现目前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让学生积极参与,强调课程的民主性。

课程本身就是对话,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学生当作是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相对静止的物,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

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形成“以人为本”的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16学时课时中14学时理论学时,2学时探究讨论课时,考核评价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法。

六、课程学习策略与建议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当代大学生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自觉性和态度,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

二、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在素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和发展、政策的本质和特征等基础知识;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发奋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和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增强学生振兴中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信念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国家大局观念,全面拓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塑造“诚、勤、信、行”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融于一体的当代合格大学生。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表1.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专题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建议

理论

实验

小计

第一、二专题

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

4学时

4学时

第三专题

重大事件和纪念活动

3学时

3学时

第四、五专题

国内形势与政策

4学时

4学时

第六专题

国际形势与外交方略

4学时

4学时

2、成绩评定:

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采取多元考核,突出能力素质的考评。

将形势与政策课学生成绩评定分为三个部分:

学生平时成绩为20分(含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课堂小组合作20分(小组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组织汇报等);

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采用写作论文或调研报告,成绩为60分。

但如果学生出现3次旷课,本期成绩为0分。

(三)试题类型及权重

每学期学生在所讲授的专题和专家报告中选择一项完成一篇不低于2000字的课程论文或调研报告。

三、教材建议

1、使用教材: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形势与政策课专用。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时事报告杂志社出版。

2、教学参考书:

(1)《半月谈》;

(2)《瞭望》;(3)其它时事性期刊杂志、报纸等。

3、学习网站:

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福建省思想政治教育网。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和建议

1、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

2、有关中央重要的会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话。

3、《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

4、《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十八讲,红旗出版社。

5、《中国青年报》。

6、《人民日报》。

7、人民网。

8、新华网。

五、教学必需的保障条件及建议

多媒体教室和现代化的电教设备

第五部分附录

一、课程教材

(一)教材选用

1.《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2.《时事报告》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主编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政工作司委托出版

3.《时事》VCD 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

4.其它时事性期刊杂志、报纸等

(二)参考资料

《半月谈》、《领导科学》、《中国青年》、《凤凰周刊》、等实时性期刊杂志、报纸

二、课程标准编写人和审核人

(一)编写人海娜

(二)审核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