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464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二Word文件下载.docx

爆破、吊装

13.安全生产监察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行政执法时必须()人以上,并主动出示()等有效证件。

2《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证》

14.对已立案的案件,应由2名以上取得()的安全生产监察员作为承办人员负责调查,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查清事实,掌握合法有效的证据。

《浙江省行政执法证》

15.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应当签订( 

 

),履行( 

)的职责。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统一管理

16.被处罚单位或个人接到行政处罚文书后,如果要求听证程序,需要在

提出。

3天以内

17.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触犯不同的法律规定,有两个以上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

分别裁量,合并处罚

18.根据《鄞州区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文件,将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分为(安全生产状况由好到差)四个等级。

A、B、C、D

19.根据《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管现场检查规定》规定,责令暂时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六个月

20.现场检查笔录应当场制作,交当事人阅读或向其宣读,由在场当事人在笔录上注明“”等字样、签名或按手印确认并注明日期。

记录情况与事实相符合

21.对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经审核、批准作出的行政执法行为,承办人未经审核人、批准人审批擅自作出行政执法行为,或者不按审核、批准的内容实施,致使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者不当的,由承担责任。

承办人

2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等级:

4个

23、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1县级

24.对于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才能排除的隐患,称为()。

25.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是指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入生产和使用

26.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不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处分。

撤职

27.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停产停业整顿

28.生产经营单位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未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未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元以下的罚款;

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5万

29.修改后的《刑法》第134条规定:

30.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

不停止执行 

3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 

 

)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员工宿舍 

32.493号令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任何单位 

33.依据《刑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依据()的规定处罚。

玩忽职守罪 

34.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必须立即向报告。

当地公安部门

35.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专用仓库

36.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者未经工商登记注册,擅自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的罚款.

1倍以上5倍以下

3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安全警示标志

38.《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起施行。

2002年11月1日

40.生产经营单位对新录用的从业人员,要制定详实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经费由()安排。

生产经营单位

4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危险因素

42.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厂级教育

43.电工作业、金属焊切作业、锅炉作业等均属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相关部门培训学习取得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年复审一次。

2年 

44.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

45.《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到()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从事烟花爆竹生产活动。

工商

46.生产经营单位()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_@_"

_R1ge 

不得

47.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

1020

48.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预案

4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应当载明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和(  )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防止职业危害

5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费用由(  )承担。

5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

事故应急措施

52.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股份有限公司,由其()决定安全投入的资金。

董事会

53.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

基本

54.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不合格的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或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责任。

55.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一般事故隐患或者潜在危险因素的,应当立即(   )

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56.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储存(   )的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距离。

危险物品

5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防范措施

58.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报告。

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

59.安全生产立法一般是指国家制定的现行有效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文件。

地方性法规

6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

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61.493号令规定,()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

6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场所和()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

63.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2m

64.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 ) ,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

65.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要负()。

全面责任

66.在起重作业中,地面人员( 

)。

禁止站立在悬吊中的重物下面

67.根据《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应当由( 

)签名。

从业人员本人

68.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应当签订( 

),履行统一管理的职责。

69.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必须( 

)。

审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70.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

漏报

71.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

谎报

72.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30%

7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已经国务院第()令公布。

493

74.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其中发生()的,处以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般事故

7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从()之日起,在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受处分

76.被处以罚款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加处罚款。

3%

77.被处罚单位接到行政处罚文书后,如果要求听证程序,需要在

78.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

暂缓缴纳或分期缴纳

79.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次

80.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存储装置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每年

81.“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是安全生产法的。

立法目的

82.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

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该协议无效

83.生产经营单位的有关人员未受到安全生产教育,未考试合格或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应由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并处。

2万元以下的罚款

84.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的规定,由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并可以并处。

5万元以下的罚款

85.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和检验,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并处。

86.生产经营单位没有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的,单处或者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十万元十万元

87.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并处。

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88.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者不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

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89.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

90.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

由本单位负责

91.《安全生产法》是综合规范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它适用于,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

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9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框架的最高层次,其中第四十二条中的“”是有关安全生产方面最高法律效力的规定。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93.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是: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促进经济发展”。

防止和减少

94.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安全生产管理职

95.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报告和检举

96.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够不成刑事处罚的,可处以。

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97.生产经营单位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备上,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责令限期改正;

答:

5万元以下的罚款

98.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国家标准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的,责令限期改正;

99.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责令限期改正;

5万元以下的罚款

100.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没有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责令限期改正;

101.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没收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的,单处或者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限期改正五万元五万元

10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造成了重大事故的,应。

给予处分

103.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包括:

定期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和不定期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

综合性安全检查

104.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105.根据《鄞州区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文件,将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分为(安全生产状况由好到差)四个等级。

二、判断题。

1.《安全生产法》所说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就是指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指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可以给予关闭。

,需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给予关闭。

3.水上交通管理不适用于《安全生产法》。

(√)

4.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是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是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6.自《条例》施行之日起,《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同时废止。

(√)

7.《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1小时)

8.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

9.违法事实确凿,有法定依据,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安全生产监察员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0.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5米。

11.漏电保护器既能保护人身安全,还能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

12.违法、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造成不良后果虽然被及时消除,但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其内设机构、行政执法人员仍要承担责任。

(×

,24号令第十九条第四项)

13.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将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报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14.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未发生死亡事故和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也必须办理延期手续。

15.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16.申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之前必须经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申请许可证单位的经营条件进行安全评价。

17.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式员工,不包括临时聘用人员和借调人员。

18.企业在聘用时与职工订立伤亡事故由职工个人自负的“生死合同”是非法的、无效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19.操作机械时,要束紧袖口,女工发辫要挽入帽内。

20..隐患是指隐藏的、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行为和危险因素。

21.实际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产权单位应当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建筑物。

22.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专职)

23.制定《安全生产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

( 

×

24.《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25.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安全生产非法行为,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26.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2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2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29.事故发生后,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30.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监督。

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31.擅自储存危险物品的应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改的予以关闭。

,擅自储存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

33.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举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