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5426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7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x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习题及参考答案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

(1)实时数据采集:

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展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控制决策:

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展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输出:

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2.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1)实时:

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展处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反响并进展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会失去控制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2)“在线〞方式: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及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承受计算机的控制,就叫做“联机〞方式或“在线〞方式。

(3)“离线〞方式:

假设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及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承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展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那么叫做“脱机〞方式或“离线〞方式。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哪几局部组成?

各局部的作用是什么?

由四局部组成。

(1)主机:

这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接口它可以向系统的各个局部发出各种命令,同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展实时检测及处理。

主机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按控制规律进展各种控制运算(如调节规律运算、最优化计算等)和操作,根据运算结果作出控制决策;对生产过程进展监视,使之处于最优工作状态;对事故进展预测和报警;编制生产技术报告,打印制表等等。

(2)输入输出通道:

这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展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

过程输入通道把生产对象的被控参数转换成微机可以接收的数字代码。

过程输出通道把微机输出的控制命令和数据,转换成可以对生产对象进展控制的信号。

过程输入输出通道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3)外部设备:

这是实现微机和外界进展信息交换的设备,简称外设,包括人机联系设备(操作台)、输入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键盘、打印机、显示终端等)和外存贮器(磁盘)。

其中操作台应具备显示功能,即根据操作人员的要求,能立即显示所要求的内容;还应有按钮,完成系统的启、停等功能;操作台还要保证即使操作错误也不会造成恶劣后果,即应有保护功能。

(4)检测及执行机构

a.测量变送单元:

在微机控制系统中,为了收集和测量各种参数,采用了各种检测元件及变送器,其主要功能是将被检测参数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例如热电偶把温度转换成mV信号;压力变送器可以把压力转换变为电信号,这些信号经变送器转换成统一的计算机标准电平信号(0~5V或4~20mA)后,再送入微机。

b.执行机构:

要控制生产过程,必须有执行机构,它是微机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根据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改变输出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并通过调节机构改变被调介质的流量或能量,使生产过程符合预定的要求。

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微机根据温度的误差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输出给执行机构(调节阀)来控制进入加热炉的煤气(或油)量以实现预期的温度值。

常用的执行机构有电动、液动和气动等控制形式,也有的采用马达、步进电机及可控硅元件等进展控制。

4.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有什么作用?

说出各局部软件的作用。

软件是指能够完成各种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总和。

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动作,都是在软件的指挥下协调进展的,因此说软件是微机系统的中枢神经。

就功能来分,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数据库。

(1)系统软件:

它是由计算机设计者提供的专门用来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程序。

对用户来说,系统软件只是作为开发应用软件的工具,是不需要自己设计的。

系统软件包括:

a.操作系统:

即为管理程序、磁盘操作系统程序、监控程序等;

b.诊断系统:

指的是调节程序及故障诊断程序;

c.开发系统:

包括各种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编译程序)、效劳程序(装配程序和编辑程序)、模拟主系统(系统模拟、仿真、移植软件)、数据管理系统等;

d.信息处理:

指文字翻译、企业管理等。

(2)应用软件:

它是面向用户本身的程序,即指由用户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编写的各种程序。

应用软件包括:

a.过程监视程序:

指巡回检测程序、数据处理程序、上下限检查及报警程序、操作面板效劳程序、数字滤涉及标度变换程序、判断程序、过程分析程序等;

b.过程控制计算程序:

指的是控制算法程序、事故处理程序和信息管理程序,其中信息管理程序包括信息生成调度、文件管理及输出、打印、显示程序等;

c.公共效劳程序:

包括根本运算程序、函数运算程序、数码转换程序、格式编码程序。

(3)数据库:

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资料管理、存档和检索,相应软件设计指如何建立数据库以及如何查询、显示、调用和修改数据等。

5.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微机控制系统及常规的自动控制系统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a.控制规律灵活多样,改动方便

b.控制精度高,抑制扰动能力强,能实现最优控制

c.能够实现数据统计和工况显示,控制效率高

d.控制及管理一体化,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

6.操作指导、DDC和SCC系统工作原理如何?

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在操作指导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输出不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属于开环控制构造。

计算机根据数学模型、控制算法对检测到的生产过程参数进展处理,计算出各控制量应有的较适宜或最优的数值,供操作员参考,这时计算机就起到了操作指导的作用。

其原理框图如图1.2所示。

(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系统):

DDC(DirectDigitalControl)系统就是通过检测元件对一个或多个被控参数进展巡回检测,经输入通道送给微机,微机将检测结果及设定值进展比拟,再进展控制运算,然后通过输出通道控制执行机构,使系统的被控参数到达预定的要求。

DDC系统是闭环系统,是微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应用形式。

其原理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3DDC系统原理框图

(3)计算机监视控制系统(SCC系统):

SCC(SupervisoryComputerControl)系统比DDC系统更接近生产变化的实际情况,因为在DDC系统中计算机只是代替模拟调节器进展控制,系统不能运行在最正确状态,而SCC系统不仅可以进展给定值控制,并且还可以进展顺序控制、最优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等。

SCC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4所示。

图1.4SCC系统原理框图

SCC是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和DDC系统的综合及开展。

7.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展趋势是什么?

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开展,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和性能价格比,从而使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为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开展,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章作业

简述几类常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第二章输入输出过程通道

习题及参考答案

1.什么是过程通道?

过程通道有哪些分类?

过程通道是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

按信息传递的方向来分,过程通道可分为输入过程通道和输出过程通道;按所传递和交换的信息来分,过程通道又可分为数字量过程通道和模拟量过程通道。

2.数字量过程通道由哪些局部组成?

各局部的作用是什么?

数字量过程通道包括数字量输入通道和数字量输出通道。

数字量输入通道主要由输入缓冲器、输入调理电路、输入地址译码电路、并行接口电路和定时计数电路等组成。

数字量输出通道主要由输出锁存器、输出驱动电路、输出口地址译码电路等组成。

其中:

输入调理电路将来自控制装置或生产过程的各种开关量,进展电平转换,将其通断状态转换成相应的高、低电平,同时还要考虑对信号进展滤波、保护、消除触点抖动,以及进展信号隔离等问题。

3.简述两种硬件消抖电路的工作原理。

采用积分电路的硬件消抖电路,首先利用积分电路将抖动的高频局部滤出,其次利用施密特触发器整形。

采用RS触发器的硬件消抖电路,主要是利用RS触发器的保持功能实现消抖。

4.简述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及在过程通道中的作用。

光电耦合器由封装在一个管壳内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如图2.1所示。

输入电流流过二极管时使其发光,照射到光敏三极管上使其导通,完成信号的光电耦合传送,它在过程通道中实现了输入和输出在电气上的完全隔离。

 

5.模拟量输入通道由哪些局部组成?

各局部的作用是什么?

模拟量输入通道一般由I/V变换、多路转换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接口及控制逻辑电路组成。

(1)I/V变换:

提高了信号远距离传递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了信号的衰减,为及标准化仪表和执行机构匹配提供了方便。

(2)多路转换器:

用来切换模拟电压信号的关键元件。

(3)采样保持器:

A/D转换器完成一次A/D转换总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进展A/D转换时间内,希望输入信号不再变化,以免造成转换误差。

这样,就需要在A/D转换器之前参加采样保持器。

(4)A/D转换器: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任务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器件,称为之模/数转换器(Analog/DigitalConverter,简称A/D转换器或ADC)。

6.对理想多路开关的要求是什么?

理想的多路开关其开路电阻为无穷大,其接通时的导通电阻为零。

此外,还希望切换速度快、噪音小、寿命长、工作可靠。

7.采样保持器有什么作用?

试说明保持电容的大小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影响。

采样保持器的作用:

A/D转换器完成一次A/D转换总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进展A/D转换时间内,希望输入信号不再变化,以免造成转换误差。

这样,就需要在A/D转换器之前参加采样保持器。

保持电容对数据采集系统采样保持的精度有很大影响。

保持电容值小,那么采样状态时充电时间常数小,即保持电容充电快,输出对输入信号的跟随特性好,但在保持状态时放电时间常数也小,即保持电容放电快,故保持性能差;反之,保持电容值大,保持性能好,但跟随特性差。

8.在数据采样系统中,是不是所有的输入通道都需要加采样保持器?

为什么?

不是,对于输入信号变化很慢,如温度信号;或者A/D转换时间较快,使得在A/D转换期间输入信号变化很小,在允许的A/D转换精度内,就不必再选用采样保持器。

9.A/D转换器的完毕信号有什么作用?

根据该信号在I/O控制中的连接方式,A/D转换有几种控制方式?

它们在接口电路和程序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A/D转换器的完毕信号的作用是用以判断本次AD转换是否完成。

常见的A/D转换有以下几种控制方式,各自特点如下

•延时等待法:

EOC可不和I/O口连接,程序设计时,延时大于ADC转换时间后,取数据。

•保持等待法:

EOC及READY相连,EOC无效时,自动插入等待状态。

直至EOC有效时,取数据。

•查询法:

EOC可以和任意I/O口连接,程序设计时,反复判断EOC是否有效,直至EOC有效时,取数据。

•中断响应法:

EOC及外部中断相连,AD转换完毕后,发中断申请,在中断效劳程序中取数据。

oC~1200ooC,应选用分辨为多少位的A/D转换器?

选择依据:

11.设计出8路模拟量采集系统。

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编写相应的8路模拟量数据采集程序。

本例给出用8031、DAC0809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实例。

把采样转换所得的数字量按序存于片内RAM的30H~37H单元中。

采样完一遍后停顿采集。

其数据采集的初始化程序和中断效劳程序如下:

初始化程序:

MOVR0,#30H;设立数据存储区指针

MOVR2,#08H;设置8路采样计数值

SETBIT0;设置外部中断0为边沿触发方式

SETBEA;CPU开放中断

SETBEX0;允许外部中断0中断

MOVDPTR,#FEF8H;送入口地址并指向IN0

LOOP:

MOVX@DPTR,A;启动A/D转换,A的值无意义

HERE:

SJMPHERE;等待中断

中断效劳程序:

MOVXA,@DPTR;读取转换后的数字量

MOV@R0,A;存入片内RAM单元

INCDPTR;指向下一模拟通道

INCR0;指向下一个数据存储单元

DJNZR2,INT0;8路未转换完,那么继续

CLREA;已转换完,那么关中断

CLREX0;制止外部中断0中断

RETI;中断返回

INT0:

MOVX@DPTR,A;再次启动A/D转换

RETI;中断返回

 

12.模拟量输出通道由哪几局部组成?

各局部的作用是什么?

模拟量输出通道一般由接口电路、D/A转换器、功率放大和V/I变换等信号调理电路组成。

(1)D/A转换器:

模拟量输出通道的核心是数/模转换器(Digital/AnalogConverter,简称D/A转换器或DAC)。

它是指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元件或装置。

(2)V/I变换:

一般情况下,D/A转换电路的输出是电压信号。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当计算机远离现场,为了便于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减少由于传输带来的干扰和衰减,需要采用电流方式输出模拟信号。

许多标准化的工业仪表或执行机构,一般是采用0~10mA或4~20mA的电流信号驱动的。

因此,需要将模拟电压信号通过电压/电流(V/I)变换技术,转化为电流信号。

13.采用DAC0832和PC总线工业控制机接口。

请画出接口电路原理图,并编写产生三角波、梯形波和锯齿波的程序。

设计一八路数据采集及其回放系统。

要求八路数据巡回检测,存储10组数据,输数据为电压信号〔0-5V〕,检测精度<1%。

CPU、AD、DA可任选。

第三章微机数控系统

习题及参考答案

1.什么是数控系统?

数控系统包括哪些?

数控系统是采用数字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生产机械进展自动控制的系统,它包括顺序控制和数字程序控制两局部。

2.什么是顺序控制系统?

它由哪几局部组成?

微机顺序控制方式是指以预先规定好的时间或条件为依据,按预先规定好的动作次序顺序地进展工作。

一般地,把按时序或事序规定工作的自动控制称为顺序控制。

它包括系统控制器、输入电路、输入接口、输出电路、输出接口、检测机构、显示及报警电路。

3.微机数控系统由哪些局部组成?

各局部的作用是什么?

由五局部组成。

(1)输入装置:

一般指微机的输入设备,如键盘。

其作用是输入数控系统对生产机械进展自动控制时所必需的各种外部控制信息和加工数据信息。

(2)微机:

微机是MNC系统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在系统软件指挥下,微机根据输入信息,完成数控插补器和控制器运算,并输出相应的控制和进给信号。

假设为闭环数控系统,那么由位置检测装置输出的反响信息也送入微机进展处理。

(3)输出装置:

一般包括输出缓冲电路、隔离电路、输出信号功率放大器、各种显示设备等。

在微机控制下,输出装置一方面显示加工过程中的各有关信息,另一方面向被控生产机械输出各种有关的开关量控制信号(冷却、启、停等),还向伺服机构发出进给脉冲信号等。

(4)伺服机构:

一般包括各种伺服元件和功率驱动元件。

其功能是将输出装置发出的进给脉冲转换成生产机械相应部件的机械位移(线位移、角位移)运动。

(5)加工机械:

即数控系统的控制对象,各种机床、织机等。

目前已有专门为数控装置配套设计的各种机械,如各种数控机床,它们的机械构造及普通机床有较大的区别。

4.什么是逐点比拟插补法?

直线插补计算过程和圆弧插补计算过程各有哪几个步骤?

逐点比拟法插补运算,就是在某个坐标方向上每走一步〔即输出一个进给脉冲〕,就作一次计算,将实际进给位置的坐标及给定的轨迹进展比拟,判断其偏差情况,根据偏差,再决定下一步的走向〔沿X轴进给,还是沿Y轴进给〕。

逐点比拟法插补的实质是以阶梯折线来逼近给定直线或圆弧曲线,最大逼近误差不超过数控系统的一个脉冲当量〔每走一步的距离,即步长〕。

直线插补计算过程的步骤如下:

(1)偏差判别:

即判别上一次进给后的偏差值Fm是最大于等于零,还是小于零;

(2)坐标进给:

即根据偏差判断的结果断定进给方向,并在该方向上进给一步;

(3)偏差计算:

即计算进给后的新偏差值Fm+1,作为下一步偏差判别的依据;

(4)终点判别:

即假设已到达终点,那么停顿插补;假设未到达终点,那么重复上述步骤。

圆弧插补计算过程的步骤如下:

(1)偏差判别

(2)坐标进给

(3)偏差计算

(4)坐标计算

(5)终点判别

5.假设加工第二象限直线OA,起点O〔0,0〕,终点A〔-4,6〕。

要求:

(1)按逐点比拟法插补进展列表计算;

(2)作出走步轨迹图,并标明进给方向和步数。

解:

由题意可知xe=4,ye=6,F0=0,我们设置一个总的计数器Nxy,其初值应为Nxy=|6-0|+|-4-0|=10,那么插补计算过程如表3—1所示。

根据插补计算过程表所作出的直线插补走步轨迹图如下列图所示。

表3—1

步数

偏差判别

坐标进给

偏差计算

终点判别

起点

F0=0

Nxy=10

1

F0=0

-X

F1=F0-ye=-6

Nxy=9

2

F1<0

+Y

F2=F1+xe=-2

Nxy=8

3

F2<0

+Y

F3=F2+xe=2

Nxy=7

4

F3>0

-X

F4=F3-ye=-4

Nxy=6

5

F4<0

+Y

F5=F4+xe=0

Nxy=5

6

F5=0

-X

F6=F5-ye=-6

Nxy=4

7

F6<0

+Y

F7=F6+xe=-2

Nxy=3

8

F7<0

+Y

F8=F7+xe=2

Nxy=2

9

F8>0

-X

F9=F8-ye=-4

Nxy=1

10

F9<0

+Y

F10=F9+xe=0

Nxy=0

AB,起点A〔6,0〕,终点B〔0,6〕。

要求:

(1)按逐点比拟法插补进展列表计算;

(2)作出走步轨迹图,并标明进给方向和步数。

解:

插补计算过程如表3—2所示。

终点判别仍采用第二种方法,设一个总的计数器Nxy,每走一步便减1操作,当Nxy=0时,加工到终点,插补运算完毕。

下列图为插补过程中的走步轨迹。

表3—2

步数

偏差判别

坐标进给

偏差计算

坐标计算

终点判别

起点

F0=0

x0=6,y0=0

Nxy=12

1

F0=0

-X

F1=0-12+1=-11

x1=5,y1=0

Nxy=11

2

F1<0

+Y

F2=-11+0+1=-10

x2=5,y2=1

Nxy=10

3

F2<0

+Y

F3=-10+2+1=-7

x3=5,y3=2

Nxy=9

4

F3<0

+Y

F4=-7+4+1=-2

x4=5,y4=3

Nxy=8

5

F4<0

+Y

F5=-2+6+1=5

x5=5,y5=4

Nxy=7

6

F5>0

-X

F6=5-10+1=-4

x6=4,y6=4

Nxy=6

7

F6<0

+Y

F7=-4+8+1=5

x7=4,y7=5

Nxy=5

8

F7>0

-X

F8=5-8+1=-2

x8=3,y8=5

Nxy=4

9

F8<0

+Y

F9=-2+10+1=9

x9=3,y9=6

Nxy=3

10

F9>0

-X

F10=9-6+1=4

x10=2,y10=6

Nxy=2

11

F10>0

-X

F11=4-4+1=1

x11=1,y11=6

Nxy=1

12

F11>0

-X

F12=1-2+1=0

x12=0,y12=6

Nxy=0

7.三相步进电机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分别画出每种工作方式的各相通电顺序和电压波形图。

有三种工作方式:

〔1〕三相单三拍工作方式

各相的通电顺序为A→B→C,各相通电的电压波形如图3.1所示。

〔2〕三相双三拍工作方式

双三拍工作方式各相的通电顺序为AB→BC→CA。

各相通电的电压波形如图3.2所示。

〔3〕三相六拍工作方式

在反响式步进电机控制中,把单三拍和双三拍工作方式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六拍工作方式,其通电顺序为A→AB→B→BC→C→CA。

各相通电的电压波形如图3.3所示。

 

8.采用三相六拍方式控制X轴走向步进电机。

 

•主程序:

•MOVA,#0FH;方向输入信号

•MOVP1,A

•XMM:

MOVA,P1

•JNBACC.7,XM;P1.7=0反转

•LCALLSTEP1;调正转子程序

•SJMPXMM

•XM:

LCALLSTP2;调反转子程序

•SJMPXMM

•+X走步子程序:

•STEP1:

MOVDPTR,#TAB;指表头

•CLRA

•MOVXA,@A+DPTR;取数

•CJNEA,#05H,S11;是否最后单元

•MOVDPTR,#TAB;重置表头

•SJMPS12

•S11:

INCDPTR;地址加1

•S12:

MOVR0,#7FH;延时

•S13:

DJNZR0,S13;

•CLRA;

•MOVXA,@A+DPTR;取数据

•MOVP1,A

•RET

•-X走步子程序:

•STEP2:

MOVDPTR,#TAB

•CLRA

•MOVXA,@A+DPTR;

•CJNZA,#01H,S21

•MOVDPTR,#TAB

•ADDDPTR,#0006H

•SJMPS12

•S21:

CLRC

•DECDPL

•SJMPS12

•TAB:

DB01H,03H,02H,06H,04H,05H

第四章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

习题及参考答案

1.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步骤是什么?

模拟化设计步骤:

〔1〕设计假想的模拟控制器D(S)

〔2〕正确地选择采样周期T

〔3〕将D(S)离散化为D(Z)

〔4〕求出及D(S)对应的差分方程

〔5〕根据差分方程编制相应程序。

 

试用双线形变换法、前向差分法、后向差分法分别求取数字控制器D(Z)。

双线形变换法:

代入,那么

前向差分法:

代入,那么

后向差分法:

代入,那么

各有什么作用?

它们对调节品质有什么影响?

系数

为比例系数,提高系数

可以减小偏差,但永远不会使偏差减小到零,而且无止境地提高系数

最终将导致系统不稳定。

比例调节可以保证系统的快速性。

系数

为积分常数,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积分调节器的突出优点是,只要被调量存在偏差,其输出的调节作用便随时间不断加强,直到偏差为零。

在被调量的偏差消除后,由于积分规律的特点,输出将停留在新的位置而不回复原位,因而能保持静差为零。

但单纯的积分也有弱点,其动作过于缓慢,因而在改善静态品质的同时,往往使调节的动态品质变坏,过渡过程时间加长。

积分调节可以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

系数

为微分常数,

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微分调节主要用来加快系统的相应速度,减小超调,克制振荡,消除系统惯性的影响。

4.什么是数字PID位置型控制算法和增量型控制算法?

试比拟它们的优缺点。

为了实现微机控制生产过程变量,必须将模拟PID算式离散化,变为数字PID算式,为此,在采样周期T远小于信号变化周期时,作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