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5564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4页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docx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STATECONSTRUCTIONENGRCCORP.

华远·华时代项目营销中心

地下室专项施工方案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华远•华时代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七年七月

1、编制说明

1.1编制说明

本方案为华远·华时代营销中心地下室施工方案,根据施工需要以及现场施工安排,保证项目现场各阶段工作安全、有序、高效的完成,本着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和施工便捷的宗旨,特编制本方案。

1.2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6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1、《混凝土结构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2、《华远·华时代项目营销中心施工图》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长沙开福区,湘雅路与芙蓉中路交汇处的东南角,场地西侧为芙蓉路(管网管线密集),东侧为公园九号项目建筑群(距离基坑边约24m),北侧为湖南富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富兴环球金融中心项目及地铁6号线项目,南侧为湖南绿地金融城置业有限公司火车北站64#地块项目,工程±0对应的绝对标高为41.85m。

2.2工程地质概况

1、基坑场地地层:

根据《长沙隆熙致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华远·华时代项目建设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场地地层特性现自上而下如下:

a.人工填土(Qml)①层:

(①为地层编号,下同)褐灰、褐黄等色,主要由碎石、砼块、粘性土等组成,属杂填土,硬杂质含量约10~80%,原本堆填年代较为久远,但由于现今人工活动,造成其大部分变为新近堆填,未完成自重固结,呈松散~稍密状态。

层厚0.60~2.80m。

b.第四系冲积层(Qal):

Ⅰ.黏土②:

褐黄色,含灰白色条纹,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稍湿、硬塑。

稍有光泽、摇振无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各钻孔均遇见,层厚1.90~7.30m。

Ⅱ.含砾粉质黏土③:

深褐、褐黄等色,不均匀含圆砾10~40%,圆砾粒径一般0.2~0.6cm,含中粗砂10~20%,稍湿、硬塑。

稍有光泽,摇振无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层厚0.70~5.00m。

Ⅲ.中粗砂④:

褐黄色,石英质,不均匀含圆砾5~20%,混少量粘性土,饱和、中密。

层厚1.00~4.30m。

c.元古界溪群(Pt)板岩:

褐黄、褐红、青灰等色,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及粘土矿物,变余结构,板状构造。

可见绢云母、绿泥石,而在绢云母、绿泥石构成的细粒基质中发育一些变斑晶体。

岩体局部软硬不均,且具有遇水易软化、失水易龟裂之特点。

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光滑,且多被铁锰氧化物侵染而显示红褐色、棕褐色、黑色等,局部夹条带状石英脉。

本次勘察按其风化程度不同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两带,其野外特征分述如下:

Ⅰ.全风化(r4)板岩⑤:

褐黄、褐紫等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极发育,敲击声哑,合金钻进容易,岩芯多呈密实土柱状,层厚0.80~4.20m。

Ⅱ.强风化(r3)板岩⑥:

青灰、褐黄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发育,裂面被浸染呈铁锈色及褐黄色,局部夹少量中风化岩块和石英脉。

岩芯多呈土状,碎块状,岩块手可折断,冲击钻进难,合金钻进较易,岩体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层厚3.80~10.40m。

Ⅲ.中风化(r2)板岩⑦:

青灰、褐黄色,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见褐黑色铁质氧化物,局部可见石英脉,岩芯多呈块状,少量短柱状,岩块用手难折断,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Ⅳ级,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介于20~40。

揭露层厚8.50~28.20m。

根据场地详细勘察资料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各地层相关指标值如下表。

表1地层相关指标值

岩土名称

天然重度γ(kN/m3)

固结快剪(标准值)

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kPa)

粘聚力C

(kPa)

内摩擦φ

(°)

人工填土①

18.5

10

8

14

黏土②

19.2

35

18

70

含砾粉质黏土③

19.4

30

20

75

中粗砂④

19.6

0

35

80

全风化板岩⑤

20.2

36

20

60

强风化板岩⑥

20.5

36

28

135

中风化板岩⑦

24.0

100

36

500

2、水文地质条件:

a.地表水:

勘察时,在场地范围内未见较大的地表水系,但场地西侧约1500米处为湘江。

b.地下水:

勘察期间,各钻孔均遇见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和潜水。

Ⅰ.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①及第四系黏土及含砾粉质黏土层中,水位变化因气候、季节而异,水量较小且无连续稳定的统一水位。

Ⅱ.潜水:

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积中粗砂④层中,主要受区域地下水与湘江河水补给,水量较丰富,与湘江河水有直接的水力联系,水位变化因气候、季节而异,因长沙湘江水利枢纽的作用,正常时,场地潜水水位在33.37m左右,汛期时,湘江河水位较高,补给场地地下水。

勘察场地内岩土层富水性及透水性按序评述如下;

人工填土①和第四系冲积含砾粉质黏土③,由于填筑成分的不同及其密实程度的不同,使得其透水性有明显差异。

富水性贫乏,透水性弱~中等,局部硬杂质富集地段属强透水地层。

黏土②、呈硬塑状、全风化板岩⑤呈坚硬状态,属极弱富水地层,属弱透水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冲积中粗砂④呈饱和,稍密~中密状态,属强透水层。

强风化板岩⑥、中风化板岩⑦节理裂隙发育,属极弱富水地层,多属弱透水层。

勘察期间为丰水季节,于不同日期测得场地上层滞水初见水位埋深为2.10~3.50m,标高介于37.95~40.83m,测得稳定水位埋深为1.80~4.50m,标高介于38.10~40.13m;测得场地潜水初见水位埋深为5.10~10.60m,标高介于30.67~36.03m,测得稳定水位埋深为4.80~10.20m,标高介于31.07~36.33m,勘察期间正值汛期,赋存于圆砾层中的潜水具承压性。

根据长沙市地区水文地质资料,该场地潜水稳定水位变化幅度可按4.00m考虑。

本场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其中大气降雨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每年5~9月份为雨季,大气降水丰沛,是地下水的补给期,其水位会明显上升;而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为地下水的消耗期,地下水位随之下降。

本勘察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场地周边的生活用水和场地西侧的湘江河水。

场地的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2.3地下室施工概况

2.3.1边坡概况

地下室西侧、北侧按1:

1.5放坡,坡面挂钢筋网片Ф6.5@200×200,并采用打入式短钉C22L=1.5m@1500×1500进行锚固。

场地南侧、东侧为暂未开挖的基坑边坡,基坑支护方式详见《华远·华时代项目基坑支护方案》。

 

图1地下室场地平面图

2.3.2基础概况

地下室桩基础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持力层为中等风化板岩,其中有4根桩基直接利用基坑支护桩作为工程桩,工程桩共25根,西侧两根因位于施工红线以外,暂不进行施工。

单桩承台高度为1m,采用双面环箍C12@150,承台顶面与地板顶面标高均为35.4m。

图2地下室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

2.3.3地下室结构概况

表2混凝土结构参数表

序号

项目

尺寸

混凝土强度等级

备注

1

底板

0.3m高

C35(P6)

2

承台

1.5m长×1.5m宽×1m高

C35(P6)

3

地梁

0.45m宽×0.7m高

C35(P6)

4

框柱

0.5m长×0.5m宽

C35(P6)

5

顶板

0.18m高

C35(P6)

6

框架梁

/

C35(P6)

2.3.4地下室防水概况

表3地下室结构防水构造

序号

适用部位

建筑构造用料做法

备注

1

地下室底板

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P6(表面填平修整)

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无纺布隔离层一层

防水层:

1.5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无胎体)

防水层:

1.5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无胎体)

20厚DSM20砂浆找平

100厚C15混凝土垫层

素土夯实(压实系数≧0.94)

2

地下室顶板

种植土及植被层(按园林专业图纸)

无纺布过滤层一层

陶粒排(蓄)水层

7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0.3厚塑料膜或沥青纸隔离层

耐根穿刺防水层:

1.2厚聚氯乙烯耐根穿刺防水卷材

防水层:

3厚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

20厚(最薄处)泡沫混凝土局部调坡

20厚DSM20砂浆找平

钢筋混凝土顶板自防水

3

地下室外墙

素填土,分层夯实

3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护层

防水层:

4厚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聚酯胎)

防水层:

1.5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无胎体)

20厚DPM20砂浆找平

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P6(表面填平修整)

3、施工准备

3.1人员配备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各项工序安全、高效、有序的进行,人员配备是否合理将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我部在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和最大限度利用劳动力资源的原则下,确定了现场劳动人员的数量,具体见下表:

表4劳动人员配置表

序号

人员分类

人数

备注

1

泥瓦工

20

2

木工

36

3

架子工

18

4

钢筋工

40

5

电工

2

需具备特种作业证件

6

焊工

6

需具备特种作业证件

7

混凝土工

10

3.2机械配置

根据现场施工选择合适的机械,主要的施工项目包括土方开挖、钢筋安装、场地平整、材料水平垂直运输等,具体配置见下表:

表5机械配置表

序号

机械类别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1

2

汽车吊

1

25t

3

旋挖钻机

1

4

电焊机

6

5

空压机

2

3.3材料配备

建筑材料准备:

为保证工期,现场需根据主要临建工程数量表中的数量提前完成材料的采购。

表6主要材料用量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详细规格

数量

1

240mm*115mm*53mm

30

2

木模板

m2

1.8m*0.91m

2000

3

3m木枋

m

6cm*8cm

11600

4

防水卷材

m2

1.5mm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000

5

混凝土

C15

70

6

混凝土

C20细石

35

7

混凝土

C30水下

260

8

混凝土

C35(p6)

700

9

钢筋

t

A6

0.4

10

钢筋

t

A8

10.4

11

钢筋

t

A10

1.2

12

钢筋

t

C10

12.5

13

钢筋

t

C12

28

14

钢筋

t

C14

18.3

15

钢筋

t

C16

5.2

16

钢筋

t

C18

4.5

17

钢筋

t

C20

10

18

钢筋

t

C22

36.7

19

钢筋

t

C25

1.3

备注:

本表所列数据仅作施工参考,不作为其它依据。

4、施工部署及进度计划

4.1施工部位

施工部位与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施工安排中应明确该分部分项工程包含的具体施工部位。

表7分项工程划分表

分项工程

检验批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土方开挖

100%合格

100%合格

喷射混凝土

100%合格

100%合格

钻孔桩

100%合格

100%合格

承台

100%合格

100%合格

垫层

100%合格

100%合格

卷材防水层

100%合格

100%合格

底板

100%合格

100%合格

100%合格

100%合格

剪力墙

100%合格

100%合格

顶板

100%合格

100%合格

土方回填

100%合格

100%合格

4.2施工工序

根据施工内容可确定施工工序如下:

基坑开挖→边坡防护→钻孔桩→破桩头→地梁砖模砌筑→垫层浇筑→铺设防水卷材→防水保护层浇筑→底板施工→搭设满堂支架→墙、柱施工→顶板施工→防水处理→土方回填

4.3进度计划

图3进度计划横道图

4.4工期保证措施

4.4.1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1、工期管理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工程进度,成立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全面进行包括工期管理在内的各项施工管理。

我单位将选派具有类似工程管理经验和业绩的人员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同时还配备一批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项目管理、技术人员。

提前做好相应人员的就位准备工作,开工前就能立即就位。

完善的管理组织包括工期控制组织机构和计划控制体系。

工期控制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项目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本项目的计划体系将以日、周、月、总控计划构成工期计划为主线,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纠偏,使进度计划管理形成层次分明、深入全面、动态跟踪、行之有效、贯彻始终制度。

1、施工计划编制流程

我单位依据合同文件要求编排合理的总进度计划,对生产诸要素(人力、机具、材料)及各工种进行计划安排,在空间上按一定位置,在时间上按先后顺序,在数量上按不同比例,合理组织起来,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确保达到预定目标。

3、进度控制会议制度

(1)建立例会制度

项目部定期召开计划会议,会议由项目经理主持,各施工队负责人参加。

主要是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2)会议内容:

①工程进度分析;

②下达施工任务指令;

③协调各工序之间的问题。

4.4.2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1、工期管理的原则

(1)编制总进度计划时我单位进行多方案比较并选其优,应体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工作面的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建设质量、有利于文明施工和有利于合理地缩短施工工期。

(2)在编制总进度计划时使其系统化,所编制的各种计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统一,使其形成计划系统。

(3)对进度实施动态控制,计划编制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的动态调整。

建立以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各专业施工员、作业队长、施工班组为基础的多级计划执行体系,使施工计划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线路,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问。

通过计划落实、检查,以制订、分析、总结的标准化工作方法,使工程进度符合实际要求而不失控。

2、进度计划编制的要求

(1)编制进度计划时必须很严谨地分析和考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清晰、明了。

(2)每天、每周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并认真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进度计划。

4.4.3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1、采用合理适用的施工方案

在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始施工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经济、合理、先进、适用的施工方案。

充分熟悉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对拟定的施工方案及方法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作到统筹组织、全面安排,在施工过程中制定阶段性工期控制点,确保按期完工。

针对工程特点,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减少技术间歇,对主要项目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制定严密的方案、合理的施工穿插,重视资源落实,加快施工进度。

重视施工组织的动态管理和不断优化。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关键线路的潜力,各工序的穿插以紧凑为前提,尽量压缩关键工序的施工时间。

2、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我单位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增加科技含量,缩短工期。

采用新技术将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施工时间,有利于工期目标实现。

4.4.4确保工期的经济措施

本工程执行专款专用制度以防止施工中因为资金问题而影响工程的进展,充分保证劳动力、机械的充足配备,材料的及时进场。

随着工程各阶段控制日期的完成,及时支付各作业队伍的劳务费用,为施工作业人员的充足准备提供保证。

按工期节点设立奖罚制度,提前或按期完成给予奖励,拖期给予处罚。

4.4.5确保工期的资源保障措施

1、施工机具及工器具投入的保障措施

为缩短工期,降低劳动强度,我单位将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

根据本工程施工需要,能及时增加设备的投入。

2、物资材料和周转工具投入的保障措施

(1)为确保工期顺利完成,我单位会制定详细的物资进场计划,并根据实际进度进行动态管理。

项目部设置专门部门和岗位,负责材料计划、仓储、物流的每日动态管理,以适应本工程场地和交通特点的要求。

(2)加强周转材料的管理,确保工程所需的周转材料充分足够,并按计划及时进退场,做到堆放整齐,现场无散落。

加强材料质量把关,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现场。

3、劳动力投入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工期完成,我们将选优良的施工队伍,并按工种需求选择专业施工队伍,加强其进度的竞争性,奖优罚劣,互相激励促进。

不会因节假日或季节而导致劳动力缺乏,劳动力保障有力、及时。

4.4.6确保工期的环境保障措施

1、积极主动与当地街道办事处,派出所、交通、环卫等政府主管部门协调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理解,为施工提供方便条件。

2、由项目经理专门负责做好施工扰民问题的细致工作,积极热情地与当地居民联系沟通,取得周围单位和居民的理解与支持,做到必要时能全天候施工,保证施工进度要求。

4.4.7确保工期的夜间施工保障措施

夜间施工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常规夜间施工的减少扰民及确保安全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就是本工程桩基施工必须要确保24小时连续施工。

鉴于本工程施工工期紧,桩基施工必须连续进行的特点,本工程所有的工序必须进行夜间施工,我们将就这两个方面分别采取保障措施。

1、24小时连续施工的保障措施

(1)配备足够的人员,尤其是上述的工序的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三班制考虑;其次项目经理部必须实现专业人员跟班制度,管理人员也考虑在常规配备人员数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第三,夜间施工时,必须有一名项目领导(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等)值班,协调处理夜间施工的工作;项目经理部设置夜间施工监督员,对夜间施工进行巡视,确保夜间施工的工作效率;项目部其他人员保持24小时的通讯联络。

(2)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尤其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必须满足夜间施工的要求;生活区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为夜间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使施工人员保持持续的夜间施工能力。

(3)针对夜间施工中出现的中间验收,提前制定验收计划,上报业主、监理单位,以便他们作出相应的工作安排。

(4)涉及夜间施工的其他相关单位如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等,我单位都要求他们作出相应的协作保证。

2、常规的夜间施工保障措施

(1)施工照明与施工机械设备用电各自采用一条施工线路,防止大型施工机械因偶尔而过载后跳闸导致施工照明不足。

(2)现场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能力。

包括临时办公区到生产区的沿途、生产区到工作面沿途以及工作面都有足够的照明设施,满足夜间施工质量、安全等对照明的需求。

(3)现场在临边、基坑边等事故易发位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设置警戒灯,并由专职安全员负责维护,确保设施的完整性、有效性。

(4)配备足够的电工,及时配合施工对照明的需要,尤其是移动光源。

(5)夜间施工时,对照明光源位置进行合理安排,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住户造成的光污染。

(6)事先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防止机械设备因为故障产生噪音。

(7)对所有员工进行班前教育,做到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居民休息的影响。

(8)事先挂出告示牌,说明情况,取得附近居民谅解,同时成立协调小组,及时与各部门、居民沟通,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4.8确保工期的总体协调措施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关键线路的潜力,各工序的穿插以紧凑为前提,尽量压缩工序施工时间,同时保证各工序良好配合,避免互相干扰和破坏。

1、强化项目法管理,推行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设立能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调度指挥机构,配备素质高、能力强,有开拓精神的管理班子,确保施工进度。

2、推行全面计划动态管理,控制工程进度,建立主要形象进度控制点,运用网络计划跟踪技术和动态管理方法,做到日保周,周保月,坚持月平衡、周调度、工期倒排,确保总进度计划实施。

3、认真做好施工中的计划统筹、协助与控制。

严格坚持落实每周工地施工协调会制度,作好每日工程进度安排,确保各项计划落实。

编制详细的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并采用微机管理技术,对施工计划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主要的工程形象进度控制点,围绕总进度计划,编制月、周施工进度计划,作到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进度按计划要求进行;每期根据前期完成情况和其他预测变化情况,对当期计划和后期计划、总计划进行重新调整和部署,确保按原定或因非施工原因调整了的期限交工。

4、实行奖励机制,拟订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目标管理和科技进步奖励基金,充分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力保各项目标按期实现。

5、制定各工序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作到文明施工,努力实现施工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合理化,使施工生产有条不紊。

6、作好雨季施工的管理和安排,尽量减少雨季施工对施工的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尽量错开雨季施工。

7、强化项目部内部管理人员效率与协调,增强与业主的联系,减少扯皮现象,争取将围绕本工程建设的各方面人员充分调动起来,共同完成工期总目标。

8、创造和保持施工现场各方面各专业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现场各方认清其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特别是加强同有关方面(交通疏导、商品混凝土、材料运输、周围居民)的协调,增进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联系和配合,及时解决问题。

9、质量与成品保护加强质量检查和成品保护工作,尤其是标准做法的贯彻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各道工序顺利一次成功,减少返工、窝工造成的时间浪费和对和其他工序工程的延误、压缩和对整体工程的拖延。

10、外围保障工作加强施工安全及消防、文明施工、现场与环保、治安保卫工作以及政府各部门的联系,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减少由于外围保障不周或事故而对施工造成的干扰,从而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条件,使施工人员能够集中精力搞施工,施工过程能够不间断地快速进行。

5、施工方法

5.1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要求

5.1.1工艺流程

图4旋挖成孔灌注桩工艺流程

5.1.2钻孔桩相关参数

表8钻孔桩参数表

序号

项目

直径1.2m

直径1.0m

备注

1

桩长(m)

17.6

12.5

2

数量(根)

4

21

3

地面标高(m)

35.4

35.4

4

桩顶标高(m)

34.6

34.5

5

桩底标高(m)

17.0

22.0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