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5834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docx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

《过零丁洋》读后感(精选多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过零丁洋》教案

  宁陵县新世纪学校张礼君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方法:

美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展示文天祥纪念馆。

  如今我们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是为了传承爱国精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

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

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

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

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

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

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1279年被送到大都,囚3年,虽经威1

  胁利诱,始终不屈。

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

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师范读。

  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

  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全班齐读四首古诗。

  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投影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遭逢:

遭遇,指被朝廷选拔。

干戈:

古代兵器。

  寥落:

荒凉冷落。

四周星:

四年。

  身世:

个人的遭遇命运。

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

史册。

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五、把握全诗意思。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

  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

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

  六、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并背诵全诗,之后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诵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

  七、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八、小结:

  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

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九、品味诗歌名句,体会诗歌主题。

  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思考:

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

为什么?

  讨论明确:

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面上看,诗句毫无技巧,直抒胸臆,但这首诗最具震撼力就是这两句统一为人格的宣言。

一个“照”字用得很自然,不着痕迹。

“丹心”和“汗青”的光,二者相映衬,在色彩上自然的构成和谐的反衬。

  十、拓展延伸:

全班交流所收集的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事例:

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十一、课堂总结。

  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

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

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十二、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再读全诗,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附:

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颔联——国破家亡坎坷辛酸丹心垂史

  颈联——追忆过去悲愤忧惧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以死名志舍生取义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填写诗句。

  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自己的抗元经历,表达忧愤之情的句子是。

  最能表现文天祥崇高气节的诗句是。

2.“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

3.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诗的理解。

  4.像文天祥一样有骨气,正确对待生死的历代名人志士还有不少,请你再举两例说明。

5.你还能写出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似的透着铮铮铁骨的名句吗?

6、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与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7、赏析文天祥《过零丁洋》并答题。

  ①“起一经”和“四周星”六字写出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一是;二是。

“风飘絮”与“雨打萍”六字形象地写出了。

②、诗中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的句子是:

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③、诗中巧妙运用比喻抒发忧国伤怀的句子是:

,。

④、尾联中的汗青指的是: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⑤、本文表达了的主题,侧重于抒发的感情。

8、对句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作赏析。

  内容:

  表示手法:

1

  思想感情:

  在文中的作用:

  9、《过零丁洋》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义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

  土”。

  2、结尾“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

  看法。

  3、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4、对本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如聚”,山峰聚集于潼关之状;“如怒”河流奔涌之状。

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嵩山,

  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地之意。

  b、“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是

  几朝都城,可作者眼下只剩下一片凄凉。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

  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d、作者通过怀古表达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与同情,立意精辟,主题深刻,气势雄浑,感

  情深沉。

  5、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6、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

  用得最好?

请说出理由。

  7、你是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

  8、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篇有三层,前三句写景,中间四句抒情,最后两句议论,构思严谨。

  b、开篇从景色落笔,巧用比喻,以壮丽的河山衬托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中间四句是诗人缅怀历史陈迹发出的感叹,蕴含着借古讽今之意。

  d、篇末一语破的,指出封建帝王的兴亡胜败,都只会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表达了对民

  间疾苦的同情。

  9、全曲有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主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道诗是《已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

  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

  毕竞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

  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

  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呤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

  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

  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

  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无从实现他的

  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惜。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

  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练习:

  1、《己亥杂诗》这首诗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前两句中的“_______”一词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

成为龚自珍一生精神写照的句子是,。

此句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2、“落红不是无情物”中,诗人以比喻。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现了诗人想继续为效力的思想感情。

今天常用来比喻。

  3、这首诗的前两句抒发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4、读了本诗,你对人生的价值有哪些思考?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从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6、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

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7、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

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8.请谈谈你对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解。

  9、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难点:

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美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教学设备、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

  预习要求:

  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

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

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

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

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

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

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

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1279年被送到大都,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

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

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范读。

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全班齐读四首古诗。

  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投影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遭逢:

遭遇,指被朝廷选拔。

干戈:

古代兵器。

  寥落:

荒凉冷落。

四周星:

四年。

  身世:

个人的遭遇命运。

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

史册。

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五、把握全诗意思。

  总体把握:

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

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具体把握:

小组讨论交流,组织班级交流。

  学生活动:

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颈联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重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这两句是全诗的文眼句。

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从而赢得了后世的尊崇!

  六、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并背诵全诗,之后小组之间开展朗诵比赛,比哪一组朗诵得最有感情,最为流畅。

  七、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欣赏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默默感受爱国情怀。

  八、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九、小结:

  诗歌是激qing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

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qing。

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个别检查背诵。

  集体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二、品味诗歌名句,体会诗歌主题。

  自由朗读,边读边思,并结合有关资料,思考:

该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句子是什么?

为什么?

  讨论明确:

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面上看,诗句毫无技巧,直抒胸臆,但这首

  诗最具震撼力就是这两句统一为人格的宣言。

一个“照”字用得很自然,不着痕迹。

“丹心”和“汗青”的光,二者相映衬,在色彩上自然的构成和谐的反衬。

  三、再次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更深入体会有着爱国情怀之人的人格魅力。

  四、拓展延伸:

全班交流所收集的有关爱国或不折气节的名人或诗词等资料。

  事例:

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五、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六、能力迁移。

  运用已学知识朗诵并赏析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爱国诗歌一首。

  在小组里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学生互相点评。

  小组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推荐课外收集的爱国诗歌,并说出推荐理由。

  学生互评,教师小结,以肯定成绩、鼓励为主。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一曲《过零丁洋》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地震撼!

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升上了历史的高度。

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应该更爱我们的祖国。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志当存高远”,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八、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再读全诗,思考本诗给了你哪些启发,写一篇读后感,500字左右。

  附:

板书设计

  首联——回顾一生深挚沉痛

  《过零丁洋》颔联——国破家亡坎坷辛酸丹心垂史

  颈联——追忆过去悲愤忧惧映照千古

  尾联——感叹眼前以死名志激qing慷慨

  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难点:

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美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

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

  预习要求:

  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

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

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

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

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

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

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

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1279年被送到大都,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

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

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范读。

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全班齐读。

  四、看注解,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边看注解,边理解诗句的意思。

  板书出示补充注解,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遭逢:

遭遇,指被朝廷选拔。

干戈:

古代兵器。

  寥落:

荒凉冷落。

四周星:

四年。

  身世:

个人的遭遇命运。

零丁:

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

史册。

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

  五、把握全诗意思。

  总体把握:

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

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具体把握:

小组讨论交流,组织班级交流。

  学生活动:

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

  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