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6190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5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docx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2019年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末模拟试题

1、填空(每空1分共11分)

1、英国摄影师幕布里奇研究奔驰的马催生了()的诞生。

2、()是伟大的发明大王,他一生的发明有近项。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它为我们提供()和工业原料。

4、到造纸厂参观时()第一,且不能影响别人的工作。

5、信息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人们可以凭借(),随心所欲的漫游世界。

6、寄信时要使用国家统一监制的(),并按规定格式书写。

7、向网络说你好,跟()说在再见。

8、古老神秘的()是人类早期辉煌和文明的见证。

9、()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五分之二。

10、美国的()被称之为“万国之国”。

11、世界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是()。

2、选择(每小题1分共12分)

1“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这句话是()说的。

A、陶行知B、法郎士C、阿基米德D、小弗朗士

2、小小一粒米得来不容易,他需要经过()这些阶段。

A、播种管理收割储存B、播种收割管理储存C、储存播种收割管理

3、标志传统的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的是()

A、农业机械化B、水上放牧C、汽车生产线D、大棚蔬菜

4、下列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与世界对话的是()

A、烽火B、邮驿C、飞鸽传书D、网络

5、()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出现了。

A、火B、金字塔C、书籍D、文字

6、下列不属于文明古国的是()

A、古巴B、古印度C、古代中国D、古巴比伦

7、下列不属于《伊索寓言》中的作品是()

A、《农夫和蛇》B、《十万个为什么》C、《狼和小羊》D、《龟兔赛跑》

8、下面()目前没有人类居住。

A、大洋洲B、南极洲C、北极洲D、南美洲

9、世界上最宽的瀑布是()

A、黄果树瀑布B、九寨沟瀑布C、伊瓜苏瀑布D、壶口瀑布

10、世界的金融中心是()

A、香港B、巴黎C、纽约D、华尔街

11、()被称为旅游王国。

A、巴西B、新加坡C、荷兰D、西班牙

12、欧洲地形以()为主,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鲜花盛开。

A、丘陵B、山地C、平原D、盆地

三、判断。

(正确画“√”错误画“×”每小题1分共17分)

1、司马光小时爱动脑筋,经常提问,最后成为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

2、创造高不可攀,是大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

()

3、农业生产就是人们从事的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

4、打铁的行当在我们农村已不多见,因为他们破产了。

()

5、小雪得了不知名的病,我们可以把情况发到网上获得帮助。

()

6、古时候,人们靠烽火、邮驿等方式传递信息。

()

7、中小学生在网吧上网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8、金字塔是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建筑物。

()

9、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印度人创造的。

()

10、美国人福尔敦用蒸汽机作动力,制造了第一艘汽船。

()

11、“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这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

()

12、雕塑、绘画是人类灿烂艺术星空中耀眼的两颗星辰。

()

13、世界遗产一旦被破坏,就永远不能恢复原貌。

()

14、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

()

15、在四大洋中,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大西洋。

()

16、在国际大都市巴黎可以尝尝风味独特的法国蜗牛。

()

17、俾格米人被称为非洲的“袖珍民族”。

()

四、问答(10分)

1、鸡蛋从两层楼的高空落下,却没有摔坏。

请你简要设计这一活动过程。

(5分)

 

2、我们生活在信息世界中,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的陷阱”?

(5分)

附送:

 

2019年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备课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

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意在使儿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第四单元《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意在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全册教学要求:

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

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4、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提高质量措施:

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全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

内容

周次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第1周至第4周

第二单元

地球生病了

第5周至第7周

第三单元

世界问题还不少

第8周至第13周

第四单元

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第14周至第16周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第1课.可爱的地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4.收集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

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

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

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

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

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

《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

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

必须反映的内容是:

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2课时

教学准备:

1.地球仪。

2.世界地图。

3.让学生调查,调查家中餐桌上的食品分类与来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

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

2.大洋大洲概念比较。

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

3.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

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

4.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

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二、探究学习1——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1.先出示一组不同的地形图片,了解世界上地形主要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2.分小组讨论:

(1)说我所知道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

(2)说说我所知道的陆地动植物资源。

(3)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高的山脉等。

3.汇报:

我家餐桌上的食物调查。

说说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品,然后将这些食品进行划分。

4.说说对未来开发海洋的想法。

小结:

海洋是人类当今和未来开发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场所。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美文欣赏——可爱的地球

说一说我们居住的“家”:

从不同角度夸夸我们生活的地球,提出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课外活动

1、搜集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2、针对爱护地球行动,提一条倡议。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环境小卫士。

第2课.从世界看中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

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正确理解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重点难点:

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1.东西半球图、地球仪。

2.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挂图。

3.各地区风光的景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中国长城、故宫、兵马俑、云冈石窟等图片。

2.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迈克和袁小光,相互自我介绍,说明目的,各自介绍自己的国家所在的大洲位置。

由迈克提出“中国在哪里”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

1.出示世界地图,找出瑞典和中国的地理位置。

小结:

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在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迈克提出新问题:

中国与他的国家谁大?

指导看图:

中国陆地面积与欧洲面积的比较图。

学习阅读方格统计图,分小组计算面积数,得出结论:

中国的面积很大,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差无几。

3.学生分小组朗读中国小档案。

以小组为单位,各自介绍“我所知道的中国档案资料”。

读图练习:

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首都、主要岛屿台湾岛和海南岛,认识中国濒临的海洋。

4.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小导游活动

根据中国地形图,设计几条迈克的旅游路线,选择其中一条。

1.将旅游路线按东北地区、海南岛、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顺序设计。

2.确定在各个地区想了解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1)播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学习东北地区内容。

了解:

吉林雾凇、长白山天池、朝鲜族。

师讲解: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2)播放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转入海南岛的学习。

出示椰子林、橡胶林的图片,介绍海南岛特有的热带海洋风光。

(3)播放《黄河颂》,揭示: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介绍黄河流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讨论黄河的功过。

(4)播放《洪湖水,浪打浪》,介绍我国五大淡水湖。

展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商业、城市建设的图片。

欣赏古人对江南的赞誉——《忆江南》。

四、结束过程

播放《康定情歌》,指名朗诵“溜溜的跑马山”。

夸夸我们自己的家乡。

第2课时

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准备:

1.中国行政区地图,地球仪。

2.收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景观图片、民族服饰图片等。

3.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故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2.看中国行政区地图,找出日本的位置,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

1.中国的邻居有多少?

中国的邻居可分哪几类?

(1)指导学生按顺序在地图上把14个邻国一一找出来。

(2)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海上邻国,并说说它们分别与我国相隔哪些海洋。

2.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其中自己比较熟悉的邻国与它们的首都。

看世界地图,比一比,日本和美国距我国的距离哪个更远。

3.什么是比例尺?

阅读“小百科”。

4.自古到今,人们交往的方式有何变化?

提出观点:

有人说,世界变小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5.介绍中国的睦邻友好“三邻”政策和我国和平外交的五项基本原则。

6.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世界和平、世界人民大团结为主题的创作画

三、结束过程

个小组展示作品,并用一句话说明图画意境。

教师小结。

 

第3课.我们互通有无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通过对中国与世界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2、行为与习惯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对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

3、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来思考问题的习惯。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货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课时安排:

2-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几件标有“中国制造”的物品和几件来自其他国家的物品。

2、请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搜索等途径,查找一些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资料,获取如果某产品产量排列在世界第几位,占世界份额的百分比等信息。

3、请学生在家或超市、商场里找一些产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物品,记下产品名称和产地等相关信息。

二.导入

师(老师出示标有“中国制造”的物品):

同学们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我们身边很多东西上标有“中国制造”(MADE INCHINA)的字样,它表明了这件东西是在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现在,在国外的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标有“MADE INCHIIA”字样的产品,我国出口商品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三.课堂活动

教学互动一

1、主题新闻发布会。

学生分别走上讲台,展示所收集的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资料。

2、台下同学做小记者,简要地记下相关数据。

3、教师讲解国表的有关知识,结合之前记录的数据,请学生试着画一个与我国出口商品状况有关的图表,横、纵坐标自拟。

教学互动二

1、阅读课本第17页《圣诞老人中国造》

2、讨论:

“圣诞老人中国造”代表了怎样的现实?

你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一现实有什么看法?

教学互动三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第17页《我在美国逛超市》,其他同学注意听。

2、同桌之间交流,你对黄奇逛美国超市的经历有什么感想?

3、讨论:

黄奇发现姨妈过去从国外回来时总是大包小包地往国内带东西,现在却是在国内买很多东西,大包小包地往美国带,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其中的奥秘吗?

(老师提示:

小学生黄奇和姨妈的交往背景是我国经济近年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若干年前的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与现在有较大差别。

姨妈给黄奇家带东西,反映的是当时国内居民收入低,市场物资匮乏的状况,姨妈从国内买东西带往国外,反映的是国内用品的质量和款式与美国市场相同或相近并且价格低廉。

教学互动四

教师出示几件来自其他国家的物品。

师: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品来自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的饮料、荷兰的奶酪、西欧的巧克力、加拿大的面粉、澳大利亚的羊毛衫、瑞士的手表、日本的家用电器等。

1、学生整理产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物品的调查结果,填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包括物品名称,品牌,产地,调查方式等。

2、前后座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调查报告。

四.结束过程

师:

“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世界,我们为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而感到无比自豪。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其他地方的商品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第2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寻找汉语中外来词汇的例子。

2、查找张骞、马可•波罗、郑和等人的历史故事。

二.导入

师:

上节课同学们交流过了自主完成的调查报告,今天我们对调查报告进行研究,看看会有哪些发现。

三.课堂活动

教学互动一

1、与别人的调查报告相比,总结一下你的调查在调查方式、调查的深度、广度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2、讨论:

你在调查中有没有发现有些商品的不同组成部分产自不同的国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看看有哪些答案。

教师提示:

有许多商品的生产不是局限在一个国家内进行,而是由多个国家合作完成的,例如飞机,电脑。

教学互动二

师: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除了调查报告里提到的进口商品之外,我们每天使用的汉语里,有些词语也是“进口”的。

1、阅读课本第19页《咖啡---汉语中的外来词》

2、归纳课文中提到的外来词语的几种来源。

3、根据外来词语的来源,结合课前的准备,你还能够找出几个汉语中的外来词吗?

把你找到的词汇列出来。

4、互相交流所找到的汉语中的外来词,比一比谁找的多。

5、结合日文中出现的诸多汉字等现象,讨论:

汉语中有这么多的外来词语,汉语又渗透到一些别的国家和地区,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明确:

中外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教学互动三

1、自主阅读课本第19页上有关“丝绸之路”的段落。

2、对照插图,说一说:

“丝绸之路”连接起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3、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和看法。

教学互动四

1、分组朗读课本第20页《马可•波罗在中国》和课本第21页《郑和下西洋》,边读边在文中标出体现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词”。

2、故事会。

请同学走上讲台,讲讲收集到的张骞、马可•波罗、郑和等人的历史故事,其他同学注意聆听。

3、讨论:

马可•波罗和郑和的举动在他们那个时代里,对我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今天看来,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你认为这种影响能够持续到今天的理由是什么?

四.结束过程

1、中国早在西汉就已经引进了外来词语,我国和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在很早就开始了。

2、布置收集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资料。

第3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资料

2、请学生通过报纸、杂志和实地走访,调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家乡有哪些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做一份简要的调查记录。

二.导入

师:

我国和外国自古就有往来了,张骞、马可•波罗、郑和等人为加强我国和外国的联系做出了重大贡献,14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年距离郑和首次下西洋已有600年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之举,600年后的今天,海峡两岸的青年又开始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三.课堂活动

教学互动一

1、阅读课本第20页的新闻链接:

《两岸青年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2、讨论:

在交通便捷的今天,你赞成用郑和当年所采取的方式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吗?

有机会你会不会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台湾海峡两岸青年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这反映了我国当代青年继承和发扬先人在对外交往中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互动二

师:

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英文名称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了,面对我国产品的价格优势,一些外商想方设法地在产品的规格、农产品化肥、农药残留量等问题上做文章,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

1、请同学朗读课本第22页《小华家的大蒜》,其他同学注意听。

2、讨论:

小华家大蒜的遭遇说明什么问题,参与国际竞争要注意哪些事项,说说你的看法。

教学互动三

1、阅读课本第22页新闻链接《美国大蒜向中国大蒜低头》

2、讨论:

你听说过类似的新闻吗?

这些新闻表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

明确:

激烈的市场竞争遵循着优胜劣汰的法则。

教学互动四

1、阅读课本第23页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简介。

2、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资料。

3、根据你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了解,谈一谈你认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意义何在。

4、讨论:

我们国家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你认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加入贸易组织有可能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5、教师总结并进一步发问:

针对以上影响,你觉得我国在对外经济交流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互动五

1、请同学朗读课本第23页《家乡来了“洋专家”》

2、交流课前调查的结果,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你感到家乡的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四.结束过程

教师总结:

中国和世界互通有无由来已久,我们要把前人在对外交往中的探索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加入WTO之后,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外经济交流一定会出现“双赢”的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

世界各国会进一步增进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迈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