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6402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角的度量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1课时总计4课时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9月11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建立射线的概念,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二、自学质疑

1.认识线段的特征。

出示线段(长4分米)。

提问:

谁来告诉大家,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

(板书:

线段)

提问:

线段要怎样画?

(按学生的回答画线段)。

画线段时,开始和结束都要注意什么?

指出: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是有限长的,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

谁能来量一量黑板上的线段,告诉大家,它的长是多少。

现在看老师再来画一条5分米长的线段。

2.认识射线。

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老师延长第二条线段)就得到一条射线。

(板书:

射线)

把射线与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

指出:

射线也是直的,它只有一个端点。

另一方没有端点,可以无限地延长下去,是无限长的。

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画出射线:

先点一点,再沿着尺的一边画射线。

谁再来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

射线可以量出长度吗?

为什么?

指出: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是无限长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3.认识直线。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边说边把第三条线段延长就得一条直线。

(板书:

直线)

大家把直线和线段、射线的特点比一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直线有哪些特点?

谁来说一说,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样画直线?

要不要点上点?

为什么?

直线可以量出长度吗?

为什么?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

4.提问:

射线、直线是怎样得到的?

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你能从延长线段得出直线这样的过程说一说,线段和直线什么关系吗?

直线和线段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5.认识角和各部分名称。

角是怎样的图形呢?

现在仔细看老师画三个角,联系刚才学的知识,想想角是怎样组成的。

从这点(在黑板上点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画一个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

这两条射线呢?

三、小组交流:

小组长组织成员组内交流,教师观察组内交流情况

四、展示点拨:

让几个小组汇报自己小组学习情况,对于有异议的地方组织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和自己的理解,教师最后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讲解。

五、训练拓展:

六、小结反思: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什么收获?

哪一名同学先来给大家说一说呢?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2课时总计4课时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9月11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

角的度量

学习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初步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能联系操作结果,发现三角尺的三个角内角的特点,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课本40页教学情景图。

师:

图上画的是什么?

2、角是有大小的,把角的两条边叉开一些,角就大一些;把角的两边收拢一些,角就小一些。

那么角的大小怎样计量呢?

今天就学习这一内容

二、导入明标

会用量角器量角

三、设问导读,自学质疑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

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

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

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特别说明内圈度数和外圈度数,让学生分别沿内圈和外圈指一指,读一读刻度,并分别依次找一找指定的刻度.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

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

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

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4、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出示下列角(P41),师问:

怎样测量下面两个角的度数?

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4、小组交流:

小组长组织成员组内交流,教师观察组内交流情况,整理进行二次备课。

五、展示点拨:

六、小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3课时总计4课时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9月11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

角的分类

学习目标:

1、能熟记直角、钝角、锐角的大小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认识平角和周角。

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能熟练区分其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引导学生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周角的认识

二、自学质疑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板书:

平角:

等于180°直角:

等于90°周角:

等于360°

2.师:

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师:

你们量了吗?

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

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

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

怎么画的?

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平角、一个周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

(板书:

目测、量、比三角板)

5.小结:

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平角周角,所以直角很重要。

6.教学例2利用手中的学具,小组内讨论完成

大小比较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周角=平角=直

三、小组交流:

小组长组织成员组内交流,教师观察组内交流情况

四、展示点拨:

让几个小组汇报自己小组学习情况,教师最后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讲解。

五、训练拓展:

六、小结反思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4课时总计4课时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9月11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

画角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2、使学生学会用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掌握角的画法

二、自学质疑

1明确画角的工具。

师:

画线段用什么工具?

画一个指定的角(如60°的角)用什么工具呢?

2教学例3(出示课本第43页例3主题图)

(1)让优秀学生到投影仪来画角,并一边画一边讲解。

(2)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学。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3)学生再次看书,弄懂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即时练习

P4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交流:

怎样画得又快又好?

三、小组交流:

小组长组织成员组内交流,教师观察组内交流情况

四、展示点拨:

让几个小组汇报自己小组学习情况,教师最后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讲解。

五、训练拓展:

、P45:

6题

全班交流时,教师进一步引伸:

用一副三角尺,还可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120°135°30°60°90°180°105°)

六、小结反思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9月9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12课时 解决问题

教科书第39页例10,练习九第7、8、11题。

1.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经历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感受“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现实意义,增强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值。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应用。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列竖式计算:

5.52÷4.6=    34÷33=

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是不是对所有的问题都适用呢?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生活中的“解决问题”,去探索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一:

课件出示例10

(1)

1.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2.需要准备几个瓶?

请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3.这个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吗?

如果不符,你认为几个瓶合适呢?

4.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吗?

为什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9月9日

5.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6.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师:

这种根据实际生活需要取值的方法叫“进一法”,不管小数部分是几都要向整数部分进一。

师:

谁还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下会用到“进一法”取近似值的问题?

探究二:

课件出示例10

(2)

1.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要解决什么问题?

2.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请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3.这个解决问题中用“四舍五入”法约等于17个行吗?

为什么?

4.学生展示交流后师解释“去尾法”。

师:

谁还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下会用到“去尾法”取近似值的问题?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有2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需要几个袋子?

2.有50个苹果,每袋最多放9个,可以装满几个袋子?

3.完成教科书练习九第7、8、11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师:

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联系现实情景和生活实际考虑采用哪种方法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9月9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复习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梳理和复习,使学生自己理清这一单元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加深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对教学中易混题、易错题加以区分练习,对难点题进行重点复习。

3.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全面回顾,把所学内容有条理地进行梳理。

归纳、分析、整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五年级有些同学在星期天去枣阳公园划船,可是租船时,他们发现在每条船所栓的指示牌上都有一些数学问题,只有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能租船,到底有哪些数学问题呢?

你们想挑战一下吗?

二、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算一算,忆一忆。

第一条船:

请你用竖式算一算(算时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的)。

1.89÷0.54       7.1÷2.5       0.51÷0.22

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计算,并回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及时指出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和在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第二条船:

你能求出下面各题的近似值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0.03  6.509÷0.27  0.5÷0.22

学生汇报展示,并说一说怎样求商的近似值。

3.试一试。

第三条船:

我能用简便方法表示下列循环小数。

8.57575……(      )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单元主备人:

投放日期2020年9月4日

1.299……(      )

0.308030803……(      )

4.练一练。

第四条船:

亲自练一练,动笔算一算。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20÷6=  3.8÷0.54=  0.28÷2.7=

学生展示汇报循环小数有关知识。

(引导学生说出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循环小数的两种记法,对循环节的了解等)

5.我来发现。

第五条船:

数学真有趣。

6×8=48

6.6×6.8=44.88

6.66×66.8=444.888

6.666×666.8=__________

6.6666×6666.8=__________

6.66666×66666.8=__________

6.我会解决。

同学们顺利地解决了所有的数学问题,他们准备租船了,只见售票口贴着“租一条船45元,最多可以坐6人”。

(1)班长准备了300元最多可以租几条船?

(2)班长数了一下参加划船的同学一共有26人,他们应该租几条船?

7.划船结束后,班长用剩下的钱买了一些冷饮和纪念品,他先花了46.8元买了26盒冷饮,还准备用余下的钱买一些小红旗。

每个小红旗1.5元,他还可以再买几个小红旗?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8.完成教科书第4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9.教科书练习十第3、4、6、7题。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