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7016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docx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28X62W铣床主轴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铣床动力头主轴设计

学生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班级机制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本书为X62w铣床主轴工艺规程及钻4-M12、2-M6的夹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上的设计过程和步骤编写的,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零件的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设计体会,参考资料等。

编写本书时,力求符合设计要求,详细说明了X62w铣床主轴的设计步骤,以及每个参数的具体计算。

如:

零件的分析,工艺路线的制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计算。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的帮助,在此表示忠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欠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Abstract

第1章绪论

第2章零件的分析

2.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X62w铣床的主轴,它夹持刀具直接参加切削运动。

因此,它的回转精度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和铣床的生产率有较大的影响。

主轴前端的圆锥孔用于安装铣刀,其精度要求较高。

Φ65K5和Φ40h7轴分别安装轴承,起支承作用。

为了提高耐磨性,在前端95mm处进行淬硬至HRC48-53。

主轴前端的两键槽安装键,带动铣刀转动,防止铣刀松动。

Φ17h10通孔内安装螺杆,起拉杆作用。

由于主轴组件要做轴向移动,传动齿轮安装在Φ55js6上,与主轴靠双键传递扭矩。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X62w铣床的主轴共有3组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具体分述如下:

1、以Φ65k5和Φ40h7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主轴的所有外圆及倒角、退刀槽、越程槽、两端面、锥孔及通孔Φ17h10。

2、以Φ55js6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主要包括:

Φ55js6上的两对称键槽。

3、以锥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主要包括:

4-M12,2-M6螺纹孔及前端键槽。

这3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具体如下:

前端面、锥孔、Φ88.88外圆与Φ65k5,Φ40h7的圆跳动公差为0.007mm;

后端面与Φ65k5,Φ40h7的圆跳动公差为0.1mm;

Φ40h7与Φ65k5,Φ40h7的圆跳动公差为0.005mm;

Φ40h11与Φ65k5,Φ40h7的圆跳动公差为0.05mm;

Φ55js6与Φ65k5,Φ40h7的圆跳动公差为0.02mm;

通孔Φ17h10与Φ65k5,Φ40h7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

Φ22与Φ65k5,Φ40h7的同轴度公差为0.3mm

4、对称键槽对Φ55中心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

5、4--M12相对内锥孔中心的位置度公差为0.15mm;

前端键槽与内锥孔中心的对称度公差为0.06mm。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3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再借助专用夹具加工其他两组表面,并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根据零件的工作情况,零件的材料为40Cr,由于零件为空心的阶梯轴,要承受较大的循环载荷、冲击载荷等,所以毛坯形式采用锻件,其晶粒细小,较均匀、致密,可以保证零件的工作可靠,由于零件为中批生产,为了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故采用模锻成型。

3.2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

由于该零件为普通的轴类零件,故选外圆为粗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选轴前端的圆锥孔和后端孔倒角作为精基准。

3.3工艺路线的制订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使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保证。

在生产纲领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和专用夹具尽量使工序集中而提高生产率,除此还应考虑,经济效果使成本最低。

3.3.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一:

热处理(正火)

工序二:

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各外圆

工序三:

热处理(调质)

工序四:

半精车各外圆

工序五:

钻通孔Φ17

工序六:

车锥孔

工序七:

车Φ22、Φ25.3孔及其倒角

工序八:

铣前端键槽至图纸要求

工序九:

钻4-M12,2-M6螺纹底孔

工序十:

攻4-M12,2-M6螺纹

工序十一:

精车各外圆、车退刀槽和越程槽,并倒角

工序十二:

前95mm处淬硬至HRC48-53

工序十三:

铣对称键槽至图纸要求

工序十四:

粗磨外圆Φ65、Φ40

工序十五:

粗磨端面

工序十六:

粗磨锥孔

工序十七:

车螺纹M45

工序十八:

精磨外圆Φ65、Φ40至图纸要求

工序十九:

精磨端面至图纸要求

工序二十:

精磨Φ22孔至图纸要求

工序二十一:

精磨锥孔至图纸要求

工序二十二:

钳工

工序二十三:

检验

3.3.2工艺方案路线二

工序一:

热处理(正火)

工序二:

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各外圆

工序三:

热处理(调质)

工序四:

半精车各外圆

工序五:

钻Φ22、Φ25.3,钻扩通孔Φ17

工序六:

车Φ22、Φ25.3孔及其倒角

工序七:

车锥孔

工序八:

铣前端键槽至图纸要求

工序九:

钻4-M12,2-M6螺纹底孔

工序十:

攻4-M12,2-M6螺纹

工序十一:

精车各外圆、车退刀槽和越程槽,并倒角

工序十二:

前95mm处淬硬至HRC48-53

工序十三:

铣对称键槽至图纸要求

工序十四:

粗磨锥孔

工序十五:

车螺纹M45

工序十六:

粗精磨外圆Φ65、Φ40至图纸要求

工序十七:

粗精磨端面至图纸要求

工序十八:

精磨Φ22孔至图纸要求

工序十九:

精磨锥孔至图纸要求

工序二十:

钳工

工序二十一:

检验

经分析比较,方案二更容易把深孔Φ17加工出来,故采用方案二。

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该零件的材料为40Cr,硬度为HB220--250,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采用在锻锤上合模模锻生成毛坯。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用查表法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为简化模锻毛坯的外形,取直径为Φ55、Φ45、Φ42、Φ40的毛坯尺寸与Φ65相同。

3.4.1毛坯直径的确定

毛坯直径的确定,查《机械制造工艺手册》以下简称《工艺手册》表1-27

名义直径(mm)表面加工方法直径余量(mm)

Φ88.88粗车2.6

半精车0.5

精车0.3

Φ65粗车2.2

半精车0.45

精车0.3

粗磨0.1

精磨0.06

毛坯直径的确定:

工件直径Φ88.88,公差为0.015,机械加工总余量为:

2×(2.6+0.5+0.3)=2×3.4

∴毛坯尺寸为Φ95.695mm。

工件直径Φ65,公差0.013,机械加工总余量:

2×(2.2+0.45+0.3+0.1+0.06)=2×3.11

∴毛坯尺寸为Φ71.233mm

∴取毛坯直径为Φ96mm,Φ72mm。

3.4.2毛坯长度L的确定

毛坯长度L的确定:

查《工艺手册》表(1-52)可知

Φ88.88的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2.0

mm

∴L1=37

mm

Φ65及以后的外圆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3.25

mm

∴L2=403.25

∴总长L=37

+403.25

=440.25

mm

模锻斜度为7°。

查(《工艺手册》表1-51)

3.4.3毛坯过渡圆角的确定

毛坯过渡圆角的确定查(《工艺手册》表1-51)

取L1段过渡到L2段的毛坯圆角半径R=5mm

∴毛坯的内圆角半径取R=5mm,外圆角半径取2mm。

3.5加工余量的确定

加工余量的确定:

查表《工艺手册》表1--27

加工表面余量

Φ88.88外圆

精车Φ88.88

mm2Z=0.60mm

半精车Φ89.48mm2Z=1.0mm

粗车Φ91.48mm2Z=5.52mm

毛坯Φ96mm

Φ65外圆

精磨Φ65

mm2Z=0.12mm

粗磨Φ65.12mm2Z=0.20mm

精车Φ65.32mm2Z=0.60mm

半精车Φ65.92mm2Z=0.90mm

粗车Φ66.82mm2Z=5.18mm

毛坯Φ72mm

Φ55外圆

精车Φ55±0.095mm2Z=0.60mm

半精车Φ55.6mm2Z=0.90mm

粗车Φ56.5mm2Z=10.32mm

已粗车至Φ66.82mm

M45×1.5外圆

精车Φ45mm2Z=0.60mm

半精车Φ45.6mm2Z=0.90mm

粗车Φ46.5mm2Z=10.00mm

已粗车Φ56.5mm

Φ42外圆

精车Φ42

mm2Z=0.60mm

半精车Φ42.6mm2Z=0.90mm

粗车Φ43.5mm2Z=3.00mm

已粗车Φ46.5mm

Φ40外圆

精磨Φ40

mm2Z=0.12mm

粗磨Φ40.12mm2Z=0.20mm

精车Φ40.32mm2Z=0.60mm

半精车Φ40.92mm2Z=0.90mm

粗车Φ41.82mm2Z=1.68mm

已粗车至Φ42.92mm

内孔Φ25.3

钻孔Φ23mm

粗车Φ25.3

mm2Z=2.3mm

内孔Φ22

钻孔Φ20mm

粗车Φ21.3mm2Z=1.5mm

精车Φ21.8mm2Z=0.50mm

精磨Φ22

mm2Z=0.2mm

通孔Φ17

钻孔Φ16mm

扩孔Φ17mm2Z=1mm

内锥孔(7:

24)

底孔Φ25.3mm

粗车Φ43.58mm2Z=18.2mm

精车Φ44.18mm2Z=0.60mm

粗磨Φ44.38mm2Z=0.20mm

精磨Φ44.5mm2Z=0.12mm

3.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二:

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各外圆(如未特别注明,本工序相关数据的出示《切削用量手册》的车削用量选择)

3.6.1车端面

(1)、加工条件

工作材料:

40Cr钢正火,σb=0.735GPa,模锻。

加工要求:

车两端面,打中心孔,粗车各外圆表面

机床:

C620-1卧式车床

刀具:

刀片材料YT15,刀杆尺寸16×25mmKr=90°,r0=10°,

α。

=12°,λs=0°,rε=1.0mm.

(2)、计算切削用量

a、粗车Φ88.88端面,用计算法

切削深度:

加工总余量=2.0mm,留余量0.5mm,单边余量0.75mm,一次走刀,ap=0.75mm

进给量:

根据表4选f=0.6-0.9mm/r。

按C620-1机床说明书选f=0.52mm/r表26

计算切削速度:

见表21

根据表10,车刀耐用度t=60min

V=(

1-m×Tm×apxv×fyv)×Kv

式中Cv=242,xv=0.15,yv=0.35,m=0.20

Kv=KMv×Ktv×Kkrv×Ksv×KTv×KKv

其中Ktv=1.0(表21-6),Kkrv=0.81(表21-7),KSV=0.8(表21-5),

KTv=1.0(表11),KKv=1.24(表21-9),KMv=0.637/σb

=0.637/0.735=0.87(表21-1)

∴v=(242/601-0.2×36000.2×0.750.15×0.520.35)×0.87×1.0×0.81

×0.8×1.0×1.24=1.623m/s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ns=1000v/πdw=1000×1.623/(3.14×96)=5.38r/s(323r/min)

按C620-1机床说明书(表26),与323r/min相近的机床转速为305r/min

及370r/min,现选nw=37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nW×dw×π/1000=370×96×3.14/1000=111.53r/min(1.86r/s)

切削工时《工艺手册》表7-1:

T左=L+l1+l2/n×f式中L=96/2=48,l1=4,l2=0

∴T左=48+4+0/0.52×370=0.27min(16.2s)

T右=L+l1+l2/n×f,式中L=96-72/2=12,l1=4,l2=0

∴T右=12+4+0/0.52×370=0.083min(5s)

b、车Φ40端面:

切削深度:

加工总余量=3.25mm,留余量0.5mm,单边余量2.75mm,一次走刀,ap=2.75mm

主轴转速和进给量:

为了提高生产率,在不影响加工质量的情况下,取与车Φ88.882端面时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量。

即n=760r/min,f=0.52mm/r。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πdwns/1000=3.14×72×370/1000=83.65m/min(1.394m/s)

切削工时《工艺手册》表7-1:

T=L+l1+l2/n×f,式中L=72/2=36,l1=4,l2=0

T=36+4+0/0.52×370=0.21min(12.6s)

3.6.2车外圆

粗车Φ88.88外圆。

要求校验机床功率及进给强度

切削深度:

单边余量Z=2.76mm,一次走刀。

ap=2.76mm,

进给量:

查表4,f=0.6-0.9mm/r。

按机床说明书取f=0.6mm/r。

计算切削速度:

按表21

V=(

1-m×Tm×apxv×fyv)×Kv,式中Cv=242,xv=0.15,yv=0.35,m=0.20,Kv=KMv×Ktv×Kkrv×Ksv×KTv×KKv

其中Ktv=1.0(表21-6),Kkrv=0.81(表21-7),KSV=0.8(表21-5),

KTv=1.0(表11),KKv=1.0(表21-9),KMv=0.637/σb

=0.637/0.735=0.87(表21-1)

V=(242/601-0.2×36000.2×2.760.15×0.60.35)×0.87×1.0×0.81

×0.8×1.0×1.0=1.03m/s(61.8m/min)

确定主轴转速:

ns=1000v/πdw=1000×61.8/3.14×96=205.02r/min

按机床选取n=23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nW×dw×π/1000=3.14×96×230/1000=69.33m/min(1.16m/s)

校验机床功率:

由表22中查得:

Pm=FzV×10-3KW,式中Fz可由表13查出,当

σb=0.569-0.951GPa,ap<2.0mm,f≤0.6mm/r,

V<1.66m/s时,Fz=2350N,切削力Fz的修正系数为KKrFz=0.89,

Kr0Fz=1.0(表22-3)

故Fzc=2350×0.89=2091.5N

∴Pmc=FzV×10-3=2091.5×1.16×10-3=2.43kw,按机床说明书,当n=230r/min时,机床主轴允许功率PE=5.9kw,因Pmc<PE

故所选切削用量可在C620-1车床上进行。

校验机床进给系统强度:

根据C620-1机床说明书,其进给机构允许走刀力Fmax3530N,由表16,当σb=0.669-0.794GPa,ap<2.8mm,

f<0.75mm/r,V<1.66m/s,Kr=90°时,走刀力Fxc=760N。

切削时Fx的修正系数为Kr0Fx=1.0,KλsFx=1.0,KKrFx=1.17(表22-3)

故实际走刀力为Fxc=760×1.0×1.0×1.17=889.2N,则所选

f=0.6mm/r的进给量可用。

切削工时《工艺手册》表7-1:

T=L+l1+l2/n×f,式中L=35.5,l1=4,l2=3

∴T=35.5+4+3/230×0.6=0.31min(18.6s)

考虑到该零件台阶面较多,如若各台阶面都采用不同的转速和不同的进给量,则效率不高,故在不影响加工质量的情况下,粗车该轴时,采用主轴转速230r/min,粗车进给量f=0.6mm/r。

粗车Φ65外圆

切削深度:

单边余量2.59mm,一次走刀,ap=2.59mm

进给量f=0.6mm/r

主轴转速n=23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nW×dw×π/1000=3.14×72×230/1000=52m/min(0.87m/s)

切削工时:

T=L+l1+l2/n×f,式中L=400.5,l1=4,l2=0

∴T=400.5+4/230×0.6=2.93min

粗车Φ55外圆

切削深度:

单边余量5.16mm,一次走刀,ap=5.16mm

进给量f=0.6mm/r

主轴转速n=23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nW×dw×π/1000=3.14×66.82×230/1000

=48.26m/min(0.804m/s)

切削工时:

T=L+l1+l2/n×f,式中L=336.5,l1=4,l2=0

∴T=336.5+4/230×0.6=2.47min

粗车Φ45外圆

切削深度:

单边余量5mm,一次走刀,ap=5mm

进给量f=0.6mm/r

主轴转速n=23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nW×dw×π/1000=3.14×56.5×230/1000=40.8m/min(0.68m/s)

切削工时:

T=L+l1+l2/n×f,式中L=250.5,l1=4,l2=0

∴T=250.5+4/230×0.6=1.84min

粗车Φ42外圆

切削深度:

单边余量1.50mm,一次走刀,ap=1.50mm

进给量f=0.6mm/r

主轴转速n=23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nW×dw×π/1000=3.14×46.5×230/1000=33.6m/min(0.56m/s)

切削工时:

T=L+l1+l2/n×f,式中L=215.5,l1=4,l2=0

∴T=215.5+4/230×0.6=1.59min

粗车Φ40外圆

切削深度:

单边余量0.84mm,一次走刀,ap=0.84mm

进给量f=0.6mm/r

主轴转速n=23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nW×dw×π/1000=3.14×43.5×230/1000=31.42m/min(0.524m/s)

切削工时:

T=L+l1+l2/n×f,式中L=115.5,l1=4,l2=0

∴T=115.5+4/230×0.6=0.866min

工序四:

半精车各外圆(如未特别注明,本工序相关数据的出示《切削手册》的车削用量选择)

半精车Φ88.88外圆

选择刀具:

刀片材料YT15,刀杆尺寸16×25mmKr=45°r0=10°,α。

=7°,λs=3°rε=1.0mm

切削深度ap=0.5mm

进给量:

因表面粗糙度Ra=6.3,rε=1.0mm。

查表6,f=0.55~0.65mm。

按机床说明书取f=0.55mm。

计算切削深度:

根据表21

Vc=(Cv/601-mTmapXvfyv)×Kv,式中Cv=242,Xv=0.15,yv=0.35,m=0.2。

Kv=KMv×Ktv×Kkrv×Ksv×KTv×KKv。

其中KMv=0.637/0.735=0.87,

Ktv=1.0,Kkrv=1.0,Ksv=0.8,KTv=1.0,KKv=1.0

∴Vc=(242/601-0.2×36000.2×0.50.15×0.550.35)×0.87×1.0×1.0

×0.8×1.0×1.0=1.70m/s(102m/min)

确定主轴转速:

ns=1000v/πdw=1000×102/3.14×90.48=359r/min

按机床选取n=37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nW×dw×π/1000

=3.14×90.48×370/1000

=105.12m/min(1.75m/s)

校验机床功率:

由表22中查得:

Pm=FzV×10-3KW,式中Fz可由表13查出,当

σb=0.569-0.951GPa,ap<2.0mm,f<0.6mm/r,V<3.0m/s时,

Fz=1470N,切削力Fz的修正系数为KKrFz=1.0,Kr0Fz=1.0(表22-3),故Fzc=1470N

∴Pmc=FzV×10-3=1470×1.75×10-3=2.573kw

按机床说明书,当n=370r/min时,机床主轴允许功率PE=6.4kw,

因Pmc<PE,故所选切削用量可在C620-1车床上进行。

校验机床进给系统强度:

根据C620-1机床说明书,其进给机构允许走刀力Fmax=3530N

由表16,当σb=0.669-0.794GPa,ap<2.0mm,f<0.75mm/r,

V<2.58m/s,Kr=45°时,走刀力Fxc=630N。

切削时Fx的修正系数为Kr0Fx=1.0,KλsFx=1.0,KKrFx=1.0(表22-3),故实际走刀力Fxc=630N。

则所选f=0.6mm/r的进给量可用。

切削工时《工艺手册》表7-1:

T=L+l1+l2/n×f,式中L=35.5,l1=4,l2=3

∴T=35.5+4+3/370×0.55=0.21min(12.6s)

考虑到该零件台阶面较多,如若各台阶面都采用不同的转速和不同的进给量,则效率不高,故在不影响加工质量的情况下,半精车该轴时,采用主轴转速n=370r/min,进给量f=0.55mm/r。

半精车Φ65外圆

切削深度ap=0.45mm

进给量:

因表面粗糙度Ra=0.8,rε=1.0mm。

为了保证质量,查表6,f=0.2~0.3mm,按机床说明书取f=0.25mm/r。

计算切削速度:

根据表21

Vc=(Cv/601-mTmapXvfyv)×Kv,式中Cv=291,Xv=0.15,yv=0.2,m=0.2。

Kv=KMv×Ktv×Kkrv×Ksv×KTv×KKv。

其中KMv=0.637/0.735=0.87,

Ktv=1.0,Kkrv=1.0,Ksv=0.8,KTv=1.0,KKv=1.0

∴Vc=(291/601-0.2×36000.2×0.450.15×0.250.35)×0.87×1.0

×1.0×0.8×1.0×1.0=2.21m/s(132.6m/min)

确定主轴转速:

ns=1000v/πdw=1000×132.6/3.14×66.82=632r/min

按机床选取n=61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nW×dw×π/1000

=3.14×66.82×610/1000

=127.99m/min(2.13m/s)

切削工时:

T=L+l1+l2/n×f,式中L=64,l1=4,l2=0

∴T=64+4+0/610×0.25=0.446min(26.76s)

半精车Φ55

切削深度ap=0.45mm

进给量与主轴转速:

与Φ88.88相同,即f=0.55mm/r,n=370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nW×dw×π/1000

=3.14×56.5×370/1000

=65.642m/min(1.1m/s)

切削工时:

T=L+l1+l2/n×f,式中L=86,l1=4,l2=0

∴T=86+4+0/370×0.55=0.44min(26.54s)

半精车Φ45

切削深度ap=0.45mm

进给量与主轴转速:

与Φ88.88相同,即f=0.55mm/r,n=370r/min

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V=nW×dw×π/1000

=3.14×46.5×370/1000

=54m/min(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