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7083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期末复习3章血液1.docx

期末复习3章血液1

第三章 血液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人体各部分体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B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

E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

2机体细胞内液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

ANa+浓度

BK+浓度

CC1-浓度

D胶体渗透压

E总渗透压

3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A不含血细胞

B蛋白含量低

CNa+含量高

DK+含量高

ECl-含量高

40.9%NaCl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对人细胞内液来说

A两者都是等渗液

B两者都是高渗液

C两者都是低渗液

D前者都是低渗液,后者是高渗液

E前者都是等渗液,后者是高渗液

5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A200mmol/L

B250mmol/L

C300mmol/L

D350mmol/L

E400Immol/L

6正常人的血浆pH为

A6.8—7.0

B7.0±0.05

C7.2±0.05

D7.0—7.4

E7.4±0.05

7决定血浆pH的主要缓冲对是

AKHP04/KH2PO。

RKHC:

0/H2c03

CN屯HP04/NaH2P04

DNaHCO/H2cO,

E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8.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

A各种正离子

B各种负离子

CNa’和cL—

D氨基酸和尿素

E.葡萄糖和氨基酸

9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

A血浆蛋白含量

B渗透压的高低

c红细胞数量

D白细胞数量

ENaCl的浓度

10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

B红细胞数量

C白细胞数量

D红细胞的叠连

ENaCl的浓度

11血液的粘度与切率的关系是

A无关

B正变

C反变

D血流慢时无关,血流快时呈正变

E血流快时无关,血流慢时呈反变

12血浆中分子量最小的蛋白质是

A纤维蛋白原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γ-球蛋白

E白蛋白

13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

ANaCl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纤维蛋白原

E葡萄糖

14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E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1560kg体重的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为

A3.0—3.6L

B4.2~4.8L

C5.4~6.0L

D6.0~9.0L

E10~20L

16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A运输O2和CO2

B缓冲功能

C参与生理止血

D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E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17不易通过红细胞膜的是

A02和C02

B尿素

CH20

DH2CO3

E.K+和Na+

18血细胞比容是指

A血细胞与血浆的容积之比

B三种血细胞的容积之比

C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D红细胞的容积

E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19红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A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B糖原异生

C糖原分解

D糖酵解

E脂肪酸氧化

20低温储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

ANa+

BCa2+

CK+

DCl-

EHCO3-

2l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体积

B表面积

c数量

D比重

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22球形红细胞

A变形能力增大

B脆性增大

C沉降率增快

D血细胞比容增大

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

23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

A红细胞脆性增大

B血浆中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

C血浆中白蛋白和卵磷脂含量增多

D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E血细胞比容减小

24红细胞发生叠连后,红细胞

A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增大

R变形能力增大

C渗透脆性增大

D血沉加快

E比重增高

25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其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将

A增快

B减慢

C正常

D先增快后减慢

E先减慢后增快

26下列关于红细胞可塑性变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愈大,变形能力愈大

B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增多时,变形能力增大

C红细胞膜的弹性降低,变形能力降低

D血红蛋白发生变性,变形能力降低

E血红蛋白浓度过高,变形能力降低

27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

A红细胞对高渗盐溶液的抵抗力

B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膨胀破裂的特性

C红细胞在生理盐溶液中破裂的特性

D红细胞耐受机械撞击的能力

E红细胞相互撞击破裂的特性

28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

A变形性增大

B渗透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增大

D血沉降率加快

E血红蛋白含量增大

29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

A成纤维细胞

B髓系干细胞

C淋巴系干细胞

D基质细胞

E多能造血干细胞

30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共同特点是

A分化能力强

B自我复制能力强

C正常有50%处于细胞周期

D形态学上不能被识别

E细胞表面标志均为cD34+/cD38+/Ljn+

3l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造血干细胞

B定向祖细胞

C前体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淋巴细胞

32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雄激素

B雌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生长激素

33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

A铁和叶酸

B钴和维生素B12

C蛋白质和内因子

D铁和蛋白质

E钴和蛋白质

34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下列哪种物质吸收障碍所致?

A蛋白质

B叶酸

C维生素B12

D脂肪

E铁

35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是

A骨髓

B肝

C脾

D肾

E腺垂体

36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A多能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

B早期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

C晚期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

D幼红细胞增殖与合成血红蛋白

E网织红细胞释放人血

37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释放增加的有效刺激因素是

A组织中02分压降低

B血糖浓度升高

C组织中O2分压升高

D血糖浓度降低

E组织中CO2分压升高

38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缓冲Ph

B缓冲温度

C运输激素

D运输铁

E运输02和CO2

39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男性

A活动量大,组织相对缺氧

B骨骼粗大,骨髓造血较多

C体重大

D雄激素多

E促红细胞生成素多

40衰老红细胞在体内破坏的主要方式是

A血管内溶血

B被巨噬细胞吞噬

C渗出到毛细血管外

D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E自溶

4l我国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白细胞总数是

A(4~l0)×109/L

B(10~30)×109/L

C(40—100)×109/L

D(100-300)×109/L

E500×109/L

42人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43释放组胺酶的血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44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释放细胞毒素

B产生抗体

C参与生理止血

D释放组胺

E吞噬

45可释放肝素的血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血小板

46可释放5-羟色胺的血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血小板

47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称血小板

A粘附

B聚集

C释放

D凝集

E激活

48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现象称血小板

A粘附

B聚集

C释放

D凝集

E激活

49参与血小板粘附最主要的血小板膜蛋白是

AGPIb

BGPⅡa

CGPⅢa

DGPⅣ

EGPⅨ

50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ATXA2

BPGG2

CPGH2

DPGI2

E凝血酶

51引起血小板第二聚集时相的主要因素是

A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

B血小板释放内源性PGI2

C血小板磷脂胶粒

D受损伤组织释放的ADP

E受损伤组织释放的ATP

52血小板磷脂酶A2激活可产生

A血小板活化因子

BADP

CTXA2

DATP

E组胺

53下列关于生理止血机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包括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凝块形成

B血小板与凝血块的形成有关

C血小板与局部缩血管反应有关

D血小板减少时出血时间延长

EFⅫ缺乏时体内生理性凝血启动发生障碍

54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因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

A磷脂酶A2

B环加氧酶

C血栓烷合成酶

D前列环素合成酶

E过氧化酶

55阿司匹林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15-20min,一次性服用阿司匹林后体内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将持续

A15~20min

Blh

Cl天

D3天

E1周

56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皮肤粘膜常自发性出现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

A不易形成止血栓

B血管不易收缩

C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D血凝块回缩障碍

E血液凝固障碍

57血管损伤后止血栓能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有赖于血小板的下列哪个特性?

A粘附

B聚集

C收缩

D吸附

E释放

58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

A纤维蛋白收缩

B红细胞叠连

C白细胞变形

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E红细胞破裂

59促血小板生成素刺激的靶细胞主要是

A巨核系祖细胞

B粒系祖细胞

C红系祖细胞

D淋巴系祖细胞

E巨噬系祖细胞

60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纤维蛋白溶解

B纤维蛋白的激活

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EFⅧ的激活

6l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A纤维蛋白

B5-羟色胺

C凝血因子

D血小板

ECa2+

62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酶因子共有的生化特征是分子中均含有

A谷氨酸

B丙氨酸

Cγ-羧基谷氨酸

D天门冬氨酸

Eγ-氨基丁酸

63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AFX的激活过程

B凝血酶激活过程

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D有无血小板参与

E有无Ca2+参与

64在凝血过程中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凝血因子是

AFⅡa

BFⅢ

CFⅣ

DFⅫa

EFⅫa

65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A加速FⅦ复合物的形成

B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C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激活FⅫ

E促进血小板聚集

66凝血FⅧ的作用是

A激活FⅨ

B.使FXa对FⅡ的作用加快

C使FⅨa对FX的作用加快

D使FⅡa对FI的作用加快

E使FⅨ活化成FⅨa的速度加快

67在凝血过程中最后起底物作用的因子是

AF1

BFⅡ

cFⅨ

DFX

EFXⅢ

68在某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浆中加入足量组织因子和Ca2+后,血浆凝固时间仍明显较正常人延长,该患者可能缺乏下列哪种物质?

ACa2+

BFV

CFⅧ

DFⅫ

E血小板

69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抑制FX的激活

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D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E抑制血小板聚集

70目前认为血液中最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是

A蛋白质C

B肝素

C抗凝血酶Ⅲ

D蛋白质S

E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7l_参与体内抗凝作用的肝素主要来源于

A肝细胞

B肥大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巨核细胞

72.体内TFPI主要来源于

A巨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小血管内皮细胞

D肥大细胞

E成纤维细胞

73.实验中常用的枸橼酸钠的抗凝机制是

A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B防止血小板激活

C中和酸性凝血因子

D螯合血浆中的Ca2+

E抑制激肽系统

74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AFl和Ia

BFⅡa

CFⅣ

DFV

EFⅫ

7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凝血酶的活性

B抗凝血

C促进纤维蛋白单体聚合

D抑制血小板聚集

E抑制纤溶

76.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77ABO血型系统凝集原特异性的决定簇是

A脂蛋白

B寡糖链

C糖原

D糖蛋白

E磷脂

78.AB0血型系统中,天然抗体一般为

AIgA

BIgD

clgE

DIgG

EIgM

79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

AA抗原

BB抗原

CC抗原

DH抗原

E0抗原

80某人血浆中含有抗A、抗B凝集素,则该人的血型可能是

AA1型

BB型

CAB型

DA2B型

EO型

8l某人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

集,分析此人的血型为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Rh阳性

82父母一方为A型,另一方为B型,其子女可能的血型为

A只有AB型

B只有A型或B型

c只可能是A型、B型、AB型

DA型、B型、AB型、O型都有可能

E只可能是AB型或O型

83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AA抗原

BB抗原

CC抗原

DD抗原

EE抗原

84Rh血型系统中抗原性最强的抗原是

AC抗原

Bc抗原

cD抗原

Dd抗原

EE抗原

85Rh阴性母亲,其胎儿若Rh阳性,胎儿生后易患

A血友病

B白血病

C红细胞增多症

D新生儿溶血病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86下列关于输血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ABO血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不需进行交叉配血

B必要时O型血可输给其他血型的人

c必要时AB型的人可接受其他血型的人的血

DRh阴性的人不可接受Rh阳性的血液

ERh阳性的人可接受Rh阴性的血液

87需要紧急输血时主要考虑

A受血者的血清不与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B供血者的血清不与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C受血者的血清不与供血者的血清发生凝集

D受血者的红细胞不与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E供血者的红细胞不与标准血清发生凝集

88白细胞膜上最强的同种抗原是

AA抗原

RB抗原

CD抗原

DH抗原

EHLA抗原

(二)B型题

A6%~8%

B20%~30%

C40%~50%

D60%

E70%~80%

89体液占成人体重的

90血液占成人体重的

91血细胞比容在正常成人约为

ANa+、Cl-

BK+、Cl-

C葡萄糖

D白蛋白

E球蛋白

9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93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A红细胞数目

B血浆总蛋白含量

C血浆球蛋白含量

D血浆白蛋白含量

E血浆NaCl含量

94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决定于

95血浆总渗透压主要决定于

A(4—10)×109/L

B(100~300)×109/L

C(1.0~3.0)×1012/L

D(3.8—4.6)×1012/L

E(4.5—5.5)×1012/L

96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是

97正常成年女性血液中红细胞计数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血小板

98处于抵御化脓性细菌入侵第一线的细胞是

99可释放组胺引起过敏症状的细胞是

AFV

BFⅦ

CFⅧ

DFX

EFⅫ

100可增强FIXa活性的是

101可增强FXa活性的是

102与纤溶酶原的激活有关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103能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的是

104能释放组胺酶的是

105能释放肝素的是

AFⅢ

BFⅦ

DFⅧ

DFX

EFⅫ

106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107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108可被凝血酶激活的因子是

AFV

BFⅧ

CFⅨ

DFX

EFⅪ

109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途径始于

110外源性凝血途径的FⅦa可以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的

A肾上腺素

Bα2-抗纤溶酶

C尿激酶

D5-羟色胺

ECa2+

11l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的物质是

112可抑制纤溶酶的物质是

A纤溶酶

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荆

C补体C1抑制物

Dα2-抗纤溶酶

E激肽释放酶

113可灭活尿激酶的物质是

114可直接降解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物质是

AvWF

BADP

C纤维蛋白原

DF'DGl7’

E5-羟色胺

115血浆中参与血小板粘附的关键性物质是

116可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A蛋白质C

B蛋白质S

C凝血酶调制素

DTFPI

E抗凝血酶Ⅲ

117能灭活FⅨa、FXa、FⅪa、FⅫa的物质是

118.能灭活FⅦa胛复合物的物质是

119能灭活FVa、FⅧ的物质是

(三)C型题

A等渗溶液

B等张溶液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200.85%的NaCl溶液是

12l20%的葡萄糖溶液是

1221.9%的尿素溶液是

ARh阳性

BRh阴性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23汉族人99%是

124在血中查不出Rh天然抗体者为

A肝素

B组胺

C两者皆有

D两者皆无

125嗜酸性粒细胞颗粒内含有

126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有

AA和B凝集原

BD凝集原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

127AB型伴Rh阳性血型的人,其红细胞膜上含

1280型伴Rh阴性血型的人,其红细胞膜上含

(四)X型题

129机体组织液和血浆相同的是

ANa+浓度

BCl-浓度

C晶体渗透压

D蛋白质

130血浆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多种代谢物的运输载体

B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C参与机体免疫功能

D参与生理性止血

131下列哪些情况能使血沉加快?

A血沉加快的红细胞置人正常血浆

B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增加

C血液中的白蛋白增加

D血液中的球蛋白增加

132维持体液pH恒定,需依靠下列哪些调节?

A血液缓冲系统

B肺的呼吸功能

C肾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

D每天饮水量的调节

133血浆总渗透压

A近似于7个大气压

B与0.9%NaCl溶液的渗透压相近似

C主要由Na+和Cl-所形成

D维持毛细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134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A数目相对稳定

B自我复制能力强

C能够多向性分化

D具有特殊的形态特点

135白细胞的生理特性有

A变形运动

B渗出性

C吞噬作用

D趋化性

136红细胞消耗葡萄糖产生的能量是用于

A保持低铁血红蛋白不被氧化

B使Hb的Fe2+氧化为Fe3+

C保持红细胞膜的完整性

D供应红细胞膜上钠泵的活动

137造血微环境包括造血器官中的

A各种造血细胞

B基质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

C各种造血调节因子

D神经和血管

138血小板聚集必须有下列哪些物质参与?

ACa2+

B纤维蛋白原

C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

DvonWillebrand因子

139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有

AADP

B凝血酶

C胶原

DIXA2

140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是

A血液流动快

B血管内膜光滑完整

C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

D有抗凝物质存在

141小血管损伤后,生理止血过程包括

A受损小血管收缩

B血小板聚集形成止血栓

C受损局部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

D血管壁修复,伤口愈合

142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是

A粘附于内皮下成分

B释放ADP与TXA2,促使更多血小板聚集

C释放TXA2促进血管收缩

D释放PF3促进凝血

143在肝内合成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有

AFⅡ

BFⅦ

CFⅨ

DFX

144起辅助因子作用的凝血因子有

AFⅢ

BFⅣ

CFV

DFⅧ

145下列哪些情况可延缓或防止凝血?

A血液中加入草酸钾或草酸铵

B血液中加入肝素

C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

D血液中加入双香豆素

146体液抗凝系统由下列哪些抗凝物质组成?

ATFPI

B肝素

C抗凝血酶Ⅲ

D蛋白质C系统

147纤溶酶原可被下列哪些物质激活?

A尿激酶

BFⅣ、FV

C激肽释放酶

D凝血酶

148A2B型红细胞膜上具有哪些血型抗原?

AA1抗原

BA2抗原

CA抗原

DB抗原

149父母血型均为A型,其子代血型可能为

AA型

BB型

CAB型

D0型

150为病人输血,须遵守下列哪些原则?

A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B对受血者进行血型鉴定并与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C测定受血者对异种抗原的反应性

D输血时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二、名词解释

151bloodvolume

152isotonicsolution

153hematocritvalue

154hemopoiesis

155hemopoieticmicroenvironment

156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

157osmoticfragility

158plasticdeformation

159physiologicalhemostasis

160thrombocyteadhesion

161thrombocyteaggregation

162bloodclottingfactor

163bledcoagulation

164serum

165tis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TFPI

166bloodgroup

167cross-matchtest

三、问答题

168简述血液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169简述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红细胞生理特性的关系。

170造血干细胞有哪些基本特征?

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171高原居民的红细胞数量有何变化7为什么?

172简述小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

173为什么说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居中心地位?

174简述血液的抗凝系统。

175为什么说O型血在紧急情况下可作为“万能供血者”为其他血型输血?

有何潜在危险?

176简述输血原则,为什么输同型血时每次输血前还必须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