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考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7265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史地考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政史地考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史地考纲.docx

《政史地考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史地考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史地考纲.docx

政史地考纲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正式发布:

政/史/地

思想政治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

•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

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2.价格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4.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企业与劳动者

(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类型

公司的组织形式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2)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6.投资与融资

(1)商业银行

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 

(2)投资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3)融资

7.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8.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9.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作用

(2)依法纳税纳税人

负税人依法纳税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

1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

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2.我国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我国政府的作用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3)政府的权威

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

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4.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联合国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部分文化生活

 

1.文化与生活

(1)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2.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

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实践

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人生价值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五部分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二部分近代

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5.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新民主主义革命

(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部分现代

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5.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和量子论

(2)现代信息技术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中国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