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7380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6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碧桂园路口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佛山市高明区高明大道碧桂园路口立交建设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前言

为圆满完成佛山市高明区高明大道碧桂园路口立交建设工程,根据招标文件,在认真阅读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对施工现场作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单位的施工经验,以信守合同、确保工期和质量、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质高效文明施工为指导思想,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立足于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科学化施工,重点工序重点安排,特殊部位特殊考虑,并结合工期和工程实际进行统筹,尽量做到现场布置合理,方案切合实际,施工组织科学得当,以便为优质高效完成该项工程奠定基础。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业主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图纸;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7、《公路路面设计规范》(JTJ013-95);

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1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1、《工程测量规范》(GB);

12、《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1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15、施工现场勘察资料、施工路段地质、水文情况,施工道路情况等。

16、本公司建设同类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及拟用于本合同工程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等情况;

17、业主要求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18、工程所在地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在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健康、环境保护及土地租用等方面的有关标准及规定。

1.2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及要求。

2、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原则。

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

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3、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

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

4、重视生态环境,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工程竣工后不破坏当地的环境。

5、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

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6、严格执行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按照投标文件对安全、质量目标的承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

7、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做到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相结合、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相结合、高新技术与既有技术相结合,使施组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境内,包括高明大道碧桂园路口的快速化改造(高明地道)及高明大道三洲桥东侧桥下调头车道的新建工程。

施工范围为:

地道位置高明大道起于K1+802止于K2+317,全长515m;兴明路止于XK0+135.27,德信路止于NK0+133.92,全长269.19m。

挡土墙段长420m,地道长95m。

调头车道在三洲桥东岸桥下修建,调头车道为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30km。

钻进后接钻杆前,要反复冲洗,直至溢出清水。

钻孔钻至规定深度后(大于钻杆长度0.2~0.4m)后继续用水反复冲洗钻孔中泥砂,直至溢出清水,然后拔出钻杆。

⑵、压入套管进行护壁。

⑶、安放拉杆

拉杆采用3Φ25制成钢筋笼,可在预制场制作,设置定位筋,与拉杆点焊。

这样,可使锚杆在套管中居中,且增加锚杆和砂浆体的握裹力。

⑷、灌浆

灌浆材料为水泥砂浆,浆液用搅拌机搅匀。

锚杆钢筋下入孔底后,再下入1寸水管至离孔底约0.3m,接上高压管进行祝注浆。

注浆时,孔口用专用压浆塞塞压,保证达到0.4~0.6Mpa的灌浆压力。

灌浆过程中,随着水泥砂浆的灌入,应逐步把灌浆管拔出。

孔内灌满砂浆后,应把护壁套管拔出。

待水泥浆初凝后,需进行二次压浆。

⑸、钻孔灌浆后,锚杆钢筋预长伸入底板内,然后再施工垫层及底板结构。

5.2.8隧道主体结构施工

本工程开口段结构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分底板、侧墙两次浇筑,纵向施工缝设于高出底板50~100cm处;闭口段箱体分三次浇筑,即底板、中墙与侧墙、顶板,按设计要求,整个隧道共分成18个节段,每个周期内根据双号节段和单号节段按施工缝跳隔进行施工,施工缝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实施。

1)、基底垫层砼

在基底处理完毕经测量无误及验收合格后,在基底浇筑C15砼垫层,厚10cm。

2)、外防水施工

本工程外防水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

底面在垫层施工完毕后涂防水涂料。

3)、钢筋制安

⑴、钢筋安装严格按图按施工规范进行,钢筋先在钢筋加工场加工成型,钢筋焊口需错开。

钢筋安装根据各自结构和浇筑工艺分多次安装。

钢筋安装完后要检查侧面垂直度,挂上砂浆垫块,保证侧模安装顺利就位和有足够保护层。

⑵、为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在安装安装完成钢筋后,需设置通气孔以减少结构温度裂缝的出现,提高结构的自防水能力。

⑶、钢筋安装完毕后,清洗干净钢筋上污垢、焊渣与模内杂物。

4)、模板的制作与安装

⑴、模板全部钢质化,全部采用定型的3015钢模板,局部阴角阳角采用异型钢模连接,整个混凝土结构模板用回型扣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⑵、模板预拼后进行编号,并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好。

⑶、拼好的模板按设计顺序在已放好的模板边线上就位,用U型卡将相邻模板连接卡紧。

顶板底模板要确保与模板的支托紧密无虚位,侧模板采用纵横Φ48mm钢管压杆压顶压脚,防止侧向位移。

⑷、隧道主体结构模板根据各自结构和浇筑工艺分多次安装,各结构模板安装工序见《隧道结构模板支顶方案示意图

(一)、

(二)、(三)》。

5)、结构混凝土浇筑

⑴、现浇砼采用泵车、地泵进行泵送。

⑵、水平施工缝处理时应凿除处理层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散弱层,刷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在纵向施工缝位置加设中埋式止水钢板与内侧设单组遇水膨胀聚氨脂密封胶止水条组合防水及快易收缩网。

⑶、混凝土的浇筑应自低向高进行,每次混凝土不分层浇筑,采用斜层法全面积一次完成。

⑷、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

如遇特殊情况,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所用水泥的初凝时间。

⑸、浇筑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动器应垂直插入,快入慢出。

插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超过振动棒的工作部分;其移动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作用半径约30~40cm),插点要均匀,应成行列式或交错式前进,以免多振或漏振。

振棒每点振动时间约20~30S,每次振动完毕后,应边振边徐徐拨出振动棒,同时不得将棒斜拨或横拨,也不得在停止振动后才把棒拨出,以免造成混凝土有空洞。

⑹、在每一位置的振动延续时以能使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为宜。

但时间也不应太长,要适可而止,其主要象征是混凝土表面泛出水泥浆、气泡停止冒上和骨料不再沉落,此时即可停止振捣。

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模板支架有无下沉、鼓突、撑开、倾侧、预埋件有无移位等情况。

如有发现立即停止操作,进行补救处理。

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裂措施

由于混凝土浇筑时间在8~10月,气温很高,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与入模温度不大于28ºC。

因此提出混凝土浇筑时须采取如下措施。

⑴、泵送混凝土

为保证防水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至浇灌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采用泵送混凝土输送方式。

⑵、加冰降温措施

①、搅拌站在堆料仓、运输皮带均设置遮阳棚。

②、石子用自来水冲洗,搅拌水中加冰块,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③、各种材料按设计配合比、计量投料、控制在允许偏差内。

④、按照石、水泥、砂、外加剂的次序投料,控制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

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小于300mm,浇筑速度要连续保持均匀,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超过28ºC。

⑥、混凝土养护:

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初凝后,用湿润的麻袋覆盖,覆盖二层,每层麻包搭接缝不少于100mm,上下错开,派专人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以麻包袋湿润为宜,养护期不少于14d。

⑶、结构体内增加冷却水管

为降低侧墙与底板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底板、顶板与侧、中墙中间预埋冷却管,砼浇筑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管内通冷却水以降低砼的温升峰值。

冷却管采用2寸镀锌水管,呈“U”形布置,间距为50cm。

注意监控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0℃,在混凝土中预埋镀锌铁管,采用WMY—01数字温度计测温,对混凝土内部进行温度的监测,如内外温差过大,可调节进水口的水温。

在混凝土终凝后,开始通循环冷却水,七天内不间断通水。

在混凝土终凝后,开始通循环冷却水,七天内不间断通水,应注意随时观测混凝土的温差及出水口的温差。

7)、模板和支架的拆除

模板和支架的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的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

⑴、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板。

模板拆除时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致受损。

⑵、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和支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他可能的迭加荷载时方可拆除。

一般达到设计标号的75%(跨径大于8m需达到100%)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和支架。

达到该强度所需的时间必须通过试验决定。

⑶、在卸落前,在卸架设备上,画好卸落量的标记,先从中间向两端依次循环卸落。

拆除时严禁用猛烈地敲打和拧扭等粗暴的方法进行。

⑷、模板和支架拆除后,应将表面灰浆、污垢清除干净,并应维修整理,分类存放,防止变形开裂,以提高模板和支架的周转率。

5.2.9结构防水工程的施工

本标段的结构防水要求很高,为一级防水工程,不允许渗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的湿渍。

结构外墙均采用防水混凝土,附加外防水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

本工程中,结构本身防水性以及附加防水层施工质量是确保防水的关健。

1)、原材料的选用

各种原材料、制品及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有关的标准规定,要有出厂合格证。

使用前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

2)、排水方案

防水工程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排水。

在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至防水工程底部最低标高以下不小于300mm,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为止。

基坑周围的地面水必须排除或控制,不得流入基坑。

基坑中不应积水,如有积水,应予排除,严禁带水或带泥浆进行防水工程施工。

用水泵从基坑内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时,集水坑应设置在防水工程底平面边线以外,选择适当距离,不得破坏基坑及基坑附近的土层结构。

3)、结构防水

结构均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渗标号都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⑴、原材料:

①、采用425#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②、防水混凝土所用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为运输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③、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宜采用中砂。

拌和用水应采用无侵蚀性的洁净水。

④、外加剂采用适用的减水剂、膨胀剂等。

⑤、所有原材料都需经检验后才能使用。

⑥、每立方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NO2O当量)不得大于3Kg。

⑦、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以下规定:

水泥用量一般不大于310kgm3;水灰比不得大于0.5。

⑵、防水砼施工

对施工中的主要环节,如砼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严加控制,按规范规定进行施工。

①、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固定采用钢管斜撑,禁止采用对拉螺栓穿过防水砼结构。

模板应表面平整,拼缝严密,吸水性小,结构坚固。

②、防水砼采用预拌砼。

根据我司对以往工程的成功施工经验,采用砼的双渗技术,即采用掺加8%UEA和15%的优质粉煤灰。

③、防水砼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产生离析和坍落度、含气量损失及漏浆。

当运送距离较远或气温较高时,可掺入缓凝剂。

④、浇筑前,应将模板内部清理干净。

浇筑时,若入模自由高度超过1.5m,则必须用串筒、溜管等辅助工具将砼送入,以防离析和造成石子滚落堆积,影响质量。

在防水砼结构中有密集管群穿过处、预埋件或钢筋稠密处、浇筑砼有困难时,应采用相同抗渗等级的细石砼浇筑;预埋大管径的套管或面积较大的金属板时,应在其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以利排气、浇筑和振捣。

大体积防水砼施工时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mm,斜坡不应超过17。

相邻两层浇筑时间不相邻两层浇筑时间不应超过2h,防水砼应连续浇筑,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⑤、防水砼振捣:

防水砼密实度要求较高,故采用机械捣密,振捣时间为10~30s,以砼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止。

掺引气剂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振捣器的插入间距不得大于500mm,并贯入下层不小于50mm。

⑥、养护:

防水砼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

当砼进入终凝(约浇灌后4~6h)即应覆盖并浇水养护,养护不少于14d。

⑦、拆模时防水砼的强度必须超过设计强度的70%,防水砼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之差不得超过15℃,以防止表面出现裂缝。

3)、变形缝防水施工

变形缝采取三道防水措施,并在结构内侧设置内排水系统。

第一道:

即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第二道:

中置式橡胶止水带;第三道:

填充聚氨脂密封胶。

⑴、材料的选用

①、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均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纹和气泡,接头斜面采用热接,接缝平整牢固。

②、变形缝处的端头模板钉填缝板,填缝板与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并用模板固定牢固。

止水带不得打孔或用铁钉固定。

填缝板支撑牢固。

⑵、变形缝施工

在铺设变形缝处的防水层时,在变形缝两侧范围内的基面进行特殊处理,平整度要求同其他部位,在变形缝两侧尽量不出现焊缝。

止水带展平固定在结构钢筋上,采用中间预留凹槽的箱形挡头板平保证止水带的正确定位和不受破坏。

并确保止水带中间变形孔与变形缝重合,为避免止水带在砼灌注时跑位,应加强对挡头板支撑系统,并具有一定的刚度。

对于顶板、侧墙及底板内侧变形缝部位预留凹槽,凹槽变形缝内用密封油膏填缝。

⑶、变形缝处的砼灌注与振捣

①、竖直向止水带两边砼要加强振捣,保证缝边砼自身密实,同时将止水带与砼表面的气泡排出。

②、水平向止水带待止水带下充满砼并充分振捣后,放平止水带并压出少量的砼浆,然后浇灌止水带上部砼,振捣上部砼时要防止止水带变形。

⑷、密封胶的施工

①、变形缝外侧密封胶施工时,为避免三向受力、影响防水质量,在密封胶与泡沫板间采用牛皮纸隔离层,密封胶与两侧基层粘结牢固。

②、缝槽嵌填密封胶之前,清洗槽内浮渣、尘土积水,密封胶粘结的砼基面平整、干燥、干净、无任何污染。

③、在侧墙底部封口处密封胶与止水带粘在一起。

4)、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是防水薄弱部位之一,应少留施工缝。

垂直方向如需留施工缝应尽量与变形缝结合,并按变形逢处理。

即除满足防水要求外,还能适应接缝两端结构产生的差异沉降及纵向伸缩。

而水平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带形式。

在施工缝上浇筑砼前,应将施工缝处的砼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并涂刷水泥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及时浇灌混凝土。

⑴、水平施工缝、后浇带垂直施工逢均采用止水钢板埋入法。

必须保证止水板安装平直,接头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搭接必须平整、粘接牢固。

⑵、水平施工缝先浇筑砼基面必须充分凿毛、清除浮力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

水平施工缝在浇筑砼前要先在砼基面上铺设与浇筑砼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厚20~25mm。

⑶、施工缝及后浇带处的端头采用快易收口网作为端模板,收口网与嵌入式止水带中心线和垂直缝中心线重合并固定牢固。

收口网的支撑必须牢固,不得跑模。

止水带不得打孔或用铁钉固定,采用钢筋夹固定。

⑷、混凝土浇筑前校正止水带位置,表面清理干净。

侧墙处止水带必须固定牢固,内外侧混凝土均匀、水平灌注,保持止水带位置正确、平直、无卷曲现象。

5.2.10基坑回填施工

1)、顶板完成防水层施工后,可进行该段砂浆保护层的施工,待该保护层强度达到要求,进行顶板面回填土的回填。

2)、回填土土质必须经过严格选择,土质良好,剔除回填土中的大石块。

3)、通过试验确定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范围,保证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回填土的填筑。

4)、回填必须在结构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才可进行。

5)、回填前,应清除基坑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

6)、回填土须对称回填,采取分层夯实。

7)、顶板以上500mm范围内回填须采用人工或小型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200mm。

8)、基坑雨季施工时,应集中力量,抓紧晴天时间分段施工,运、填、平、压各环节紧密配合。

5.2.11隧道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测

本隧道工程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基坑开挖施工中对地层产生扰动,有可能引起地表变形或沉陷,危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由于隧道位于闹市区,且工程地质条件较差,而且施工沿线有较多的浅基础老房或大型高层建筑,为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少施工过程中对老房或大型建筑物的影响,拟采用施工监测的措施,通过监测收集各种数据准确掌握施工期间结构各部位的实际工作状况及临近地面建筑的安全情况,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

在工程开工前及时敷设观测点,以便工程施工前(初始读数)和施工中进行观测。

同时采用高精度水准仪(S1级)、经纬仪(J2级)、孔隙水压力计、测斜仪、振弦式测力计、钢筋应力计等仪器。

⑴、对隧道支护结构的观测

①、在隧道支护结构有代表性位置设置观测点,包括桩体内力、后锚轴力等。

②、监测内容包括支护的水平位移、竖向变形;桩体、后锚是否变形及应力变化与护壁桩结合处是否松脱。

⑵对隧道基坑周边的建筑物进行变位监测

①、在建筑物的承重墙或柱上布置观测点,观测点应通视良好、便于观测。

倾斜观测在两个垂直方向设置至少4个观测点,用以监测大楼的倾斜程度。

②、当位移超过允许值时即向有关单位反映并制定措施防止继续偏移。

⑶、地面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

对隧道围护结构之外的地面土体分层竖向位移进行监测。

沿隧道纵轴线的方向在隧道两侧路边布设观测点,每20m布设一横测线,该线上设3个点作观测之用。

用水准仪对各点进行定期观测,与初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若测得沉降值超出允许值,立即对地层进行加固处理。

⑷、管线位移监测

对基坑周围的管线进行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

沿管线的基坑表面上设观测点。

当管线位移超出允许值时立即进行加固处理。

⑸、地下水压力监测

①、监测开挖范围内的地下水位标高及孔隙水压力。

沿隧道结构两边缘(每15m设一观测孔,孔旁埋设水压力计,定期观测水位变化。

②、根据地下水位、水压的变化情况,确定基坑开挖是否需要排水或补水。

保证周围建筑物不因地下水位变化过大而下沉、倾斜。

③、本工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注意排水,使基坑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封闭的

排水系统,防止基坑外的水流回基坑,并设置适量的水泵将基坑内的水排出基坑外。

⑹、监测出现问题的应急措施

对各项目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若有某一监测项目超出允许值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同时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的进行处理,防止继续扩散,并尽可能进行修复。

⑺、监测反馈

①、监测数据的管理基准:

在信息化施工管理中,监测后应及时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稳定性、安全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根据以往经验,仍推荐采用三级管理制度作为监测管理基准。

②、监测管理基准表

管理等级

管理位移

施工状态

U0<Un3

可正常施工

Un3≤U0≤Un23

施工中应注意并适当加强支护

U0>Un23

加强支护或采取特殊措施

表中U0──实测累计位移值

Un──允许累计位移值

Un的取值,也就是监测控制标准

根据上述监测管理基准,可根据监测结果所处的管理阶段来选择监测频率:

一般在Ⅲ级管理阶段监测频率可适当放大一些;在Ⅱ级管理阶段则应注意加密监测次数;在Ⅰ级管理阶段则应密切关注,加强监测,监测频率可达到1—2次天或更多。

在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的状态,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措施。

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每次监测必须有结果,上报监测日报表,并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提交监测日报,对当日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附上相对应的测点位移或应力时态曲线图。

5.2.12泵房施工

泵房主体结构采用C30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W8。

1)、浇筑砼顺序

泵房主体结构混凝土拟分四次进行浇筑。

第一次浇筑水池底板和侧墙,距离水池面板尚留60cm;第二次浇筑水池顶板,浇筑到泵房侧墙对上20cm;第三次浇筑泵房侧墙;第四次浇筑泵房顶板。

第一、二次浇筑砼施工缝和第二、三次施工缝均必须设置钢板止水带。

2)、主要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1)、泵房主体结构底板、侧墙和面板的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砼施工方法参见隧道结构施工。

(2)、机电设备安装

雨水泵房主体结构及完成后,可进行泵房内机电设备及照明系统的安装。

泵房内设四台22KW潜水泵,水泵采用降压启动运行方式,水泵控制箱设有手动、自动两种控制方式。

电缆在泵房内沿电缆桥架敷设,再穿镀锌钢管沿墙、沿地面明敷到设备处。

泵房接地系统采用基础接地。

①、设备及管道安装

A、潜水泵安装及调试

A)、首先用汽车及吊车将经检验、监理工程师同意进场潜水泵,钢管、管件、阀门等用汽车运至安装现场,在地上铺上枕木,吊点,起吊方法需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或听厂家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并检查泵内部有无外来物质。

B)、水泵支座安装

将水泵支座放上基础,穿上地脚螺栓,初调后进行一次灌浆,再用垫铁细调水泵支座,调整到座端面水平面尽量垂直,以确保安装及运行质量。

其砼基础顶面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51000,全长小于10mm。

C)、出水管安装前检查

(A)、出水管安装前检查

出水管要有加工合格证和焊缝质量证书。

出水管表面质量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表面光洁,无裂纹、夹渣、折叠、重皮和超过壁厚允许偏差的局部凹陷、碰伤。

出水管加工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B)、首先按设计要求,装好管箍,在屋顶梁上装上手动葫芦,或是固定好滑轮,用卷扬机将管吊起或使用天车并放到安装位置,水平管的安装是从下而上安装,垂直管的安装垂直度偏差为11000,全长小于10mm。

管子安装前要用水冲洗干净。

(C)、立管包箍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其外形要求规整、美观;焊接牢固,无漏焊、裂纹等缺陷。

(D)、出水管水平段与钢套管的间隙要均匀。

钢套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E)、每对连接法兰要平行,并保持同轴性,允许偏差均必须小于0.5mm,保证螺栓能自由穿入。

(F)、螺栓连接要符合下列规定:

每对连接法兰必须使用相同规格、型号的螺栓,安装方向一致,紧固力矩相同,松紧适度。

(G)、法兰间的垫片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表面无分层和折损。

(H)、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0.9Mpa,其操作过程按《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执行。

(I)、钢丝绳导向装置(导轨)的安装要符合泵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每根钢丝绳的张紧力为7500N。

D)、泵体水平度、铅垂度的允许偏差每米不得大于0.1mm,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