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7577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 学业分层习题六 逍遥游 Word版含答案.docx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习题第2单元学业分层习题六逍遥游Word版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六) 逍遥游

1.下列各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小知不及大知 ②此小大之辩也 ③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而御六气之辩 ⑤彼且奚适也 ⑥而征一国者 ⑦北冥有鱼 ⑧而莫之夭阏者

A.①②⑥⑦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⑦D.③④⑥⑧

【解析】 ③⑤⑧没有。

①“知”通“智”,②“辩”通“辨”,④“辩”通“变”,⑥“而”通“能”,⑦“冥”通“溟”。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匹:

B.去以六月息者也去:

离开

C.绝云气,负青天绝:

直上穿过

D.而控于地而已矣控:

遥控

【解析】 D项,控:

投,落下。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且恶乎待哉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解析】 虽,都解释为“虽然”。

且,前者为“况且”,表递进;后者为“还”,助词。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水击三千里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析】 A项,水,在水面上,名词作状语;C项,南,向南飞,名词用作动词;D项,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非。

【答案】 B

5.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解析】 D项与题干均为判断句。

A项,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

“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

”左右曰:

“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

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

“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

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太子曰:

“然。

吾王所见,唯剑士也。

”庄子曰:

“诺。

周善为剑。

”太子曰:

“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

”庄子曰:

“请治剑服。

”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

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王曰:

“子欲何以教寡人?

”曰:

“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

“子之剑何能禁制?

”曰:

“臣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王大悦之,曰:

“天下无敌矣!

”庄子曰:

“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愿得试之。

”王曰:

“夫子休,就舍待命。

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

王曰:

“今日试使士敦剑。

”庄子曰:

“望之久矣。

”王曰:

“夫子所御杖,长短何知?

”曰:

“臣之所奉皆可。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

“愿闻三剑。

”曰:

“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

”王曰:

“天子之剑何如?

”曰:

“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文王芒然自失,曰:

“诸侯之剑何如?

”曰: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王曰:

“庶人之剑何如?

”曰:

“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

宰人上食,王三环之。

庄子曰:

“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B.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C.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D.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解析】 解答此题时,通读语句,了解大意,根据关键词语和一些断句技巧进行合理断句。

“一旦”的古义和今义相同,都是表假设的连词,不会单独成句,由此断定B、D两项错误;“头”“鬓”“冠”皆与须发相关,宜为一个整体,故断定A项错误。

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

又称王储、皇储或储君,是中国古代王朝中王位或皇位继承人的称谓。

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太后,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庶人:

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

秦以后,除奴婢外,无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称庶人。

C.五行: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等。

D.宰人:

周代冢宰的属官,后泛指官员。

也指掌管膳食之官。

文中指厨师。

【解析】 A项,“其地位仅次于皇太后”错,应该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

【答案】 A

8.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解析】 A项,“庄子剑术高超”于文无据,原文第三段“臣之剑……”只是庄子用来劝说赵文王的说辞。

C项,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庶人之剑。

D项,主旨是劝说赵文王要在其位谋其政,做君主应做的事情。

【答案】 B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译文:

                                    

                                    

                                    

(2)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

译文:

                                    

                                    

                                    

【答案】 

(1)从前赵文王喜欢剑术,剑士聚集在门下为客的有三千多人,他们在赵文王面前,日夜搏击,每年死伤的多达一百多人,但赵文王仍然喜好这件事不厌倦。

(“喜”“岁”“厌”,状语后置句和省略句,五个关键点)

(2)听说您要用我是想断绝大王(对斗剑士)的喜好。

假使我向上说服大王却违背了大王的意图,向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心愿,那么自身会受刑而死,我还能安心接受金子吗?

(“绝”“逆”“当”“刑”“事”,五个关键点)

【参考译文】 

从前赵文王喜欢剑术,剑士聚集在门下为客的有三千多人,他们在赵文王面前,日夜搏击,每年死伤的多达一百多人,但赵文王仍然喜好这件事不厌倦。

像这样过了三年,国势衰落,各诸侯都图谋他的国家。

太子悝对此感到忧患,招募左右的人说:

“谁能够说服赵王让他停止招募剑客比试剑术的做法,我将给他千金的赏赐。

”左右的人说:

“庄子应该可以做到。

太子就派人把千金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

庄子和使者一同前往,见到太子说:

“听说您要用我是想断绝大王(对斗剑士)的喜好。

假使我向上说服大王却违背了大王的意图,向下也未能符合太子的心愿,那么自身会受刑而死,我还能安心接受金子吗?

假使我向上说服大王,向下敢面对太子,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太子说:

“对。

我们大王接见的,只有剑士了。

”庄子说:

“对,我擅长舞剑。

”太子说:

“现在您如果穿读书人的衣服来见大王,事情就大不妥当。

”庄子说:

“请允许我准备剑士的服装。

”准备剑士服装三天,三天后才拜见太子。

太子才和他去拜见赵文王。

庄子进殿门不小步快走,看见文王也不下拜。

文王说:

“你想拿什么教导我?

”庄子说:

“我听说大王喜欢剑,所以用剑术来见大王。

”文王说:

“你的剑怎样禁制敌手?

”庄子说:

“我的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也不留下行迹。

”文王非常高兴,说:

“天下无敌了!

”庄子说:

“舞剑的人,故意把破绽露出来,用小利引诱对手,然后击发,反而能占得先机。

希望能够试一试。

”文王说:

“您先到馆舍休息,等待命令,等安排好斗剑的比赛再来请您。

文王就让剑士较量七天,死伤了六十多人,选了五六个人,让他们捧剑到殿下,就召见庄子。

文王说:

“今天请和剑士比剑。

”庄子说:

“我已经盼望很久了。

”文王说:

“您所用的剑,长短怎么样?

”庄子说:

“我的剑术长短都适应。

但是我有三把剑,任凭大王选用,请允许我先说后试。

文王说:

“希望听您说说那三种剑。

”庄子说:

“有天子的剑,有诸侯的剑,有平民的剑。

”文王说:

“天子的剑怎么样?

”庄子说:

“天子的剑,用燕溪石城做剑端,用齐国的泰山做剑刃;包容四方,囊括四季;用五行来制衡,凭形德来决断;向上能砍断天上的浮云,向下能穿越大地。

一旦使用这把剑,就可以制服诸侯,使天下臣服了。

”文王听了茫然若有所失,说:

“诸侯的剑怎么样?

”庄子说:

“诸侯的剑,把智勇的人作为剑端,以清廉的人作为剑刃;在上效法天来顺应日月星辰的规律,在下效法地来顺应四时,切中百姓利益来使四方百姓安定。

一旦使用这把剑,四境之内,没有不诚心服从您的命令的。

”文王说:

“平民的剑怎么样?

”庄子说:

“平民的剑,像蓬乱着头发、突出鬓角、垂下帽子的人,互相怒目而视出语责难。

在前面互相搏击,向上斩颈项,向下刺肺肝,和斗鸡没什么区别,一旦命没了,就没有办法用在国事上了。

现在大王拥有天子的地位却喜好平民的剑,我私下替大王感到不值得。

文王于是牵着他走上宫殿,厨子送上食物,文王围绕他走了三圈。

庄子说:

“大王安心坐下稳定心气,剑的事情已经陈述完了。

”于是文王三个月不出宫殿,剑士们都在自己的住处自刎而死。

10.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其所蕴含的寓意。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

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

蝴蝶很怀念庄周的日子。

                                    

【解析】 概括寓意不能只从其表层意义出发,要抓住现象,挖掘其根本的内涵。

本题的寓意要着眼于“失去”及“得到”这些关键词。

【答案】 (示例)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

11.以“只有”开头,另选两个事物,仿照示例,写一个结构与之相似的句子。

示例:

只有展翅翱翔的大鹏,才能领略天空的广阔与美丽;而见识短浅的燕雀,只好与屋檐为伍。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示例中的格式是“只有……才能……而……只……”,答题时,要注意另选事物。

【答案】 只有义无反顾的飞蛾,才能体会火的光明与温暖;而胆小怯懦的蝙蝠,只能与黑暗为伴。

12.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

中国人的吃喝绝对是一种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对此进行一番文化自省。

作为个人,我就不大能节制吃喝:

因为当过知青,有过饥渴难耐的体验,所以只要有机会就期盼“好好撮一顿”①________________:

有人振振有词地找到“文化根据”。

说是凡农耕、游牧民族的后代都遗传着一种“饥渴因子”,一旦②________________,就容易放开肚量胡吃海喝。

作为民族,我们也不大注意节制吃喝:

侵吞公款要判刑,公款吃喝却很容易被宽容,于是,山珍海味满桌,多高级的红酒皆能一饮而尽,直让外宾目瞪口呆。

舌尖上的浪费,不可小看。

无论个人、群体、民族,若想匡民风,清世风,③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可根据上文“作为个人……”和下文“作为民族……”推断。

②应根据下文“就容易放开肚量胡吃海喝”推断,要和下文紧密衔接。

③应根据上文作者对“吃喝文化”的观点态度准确表述,并与上文“匡民风,清世风”衔接。

虽无字数限制,仍应力求简洁。

【答案】 ①作为群体,我们也不大能节制吃喝 ②吃喝不受约束(只要指出合理条件即可) ③不妨从狠刹吃喝风做起

 

单元综合测评(第一单元)

(时间:

120分钟,分值:

12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________了足足十五年!

②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________的对象。

③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小脸上的眼镜,________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

A.辖制 嘲笑 制服B.管制 嘲笑 降服

C.辖制 取笑 降服D.管制 取笑 制服

【解析】 辖制:

管束,控制。

管制:

强制性的管理,对犯罪分子施行强制管束。

嘲笑:

用言辞笑话对方,含嘲讽之义。

取笑:

开玩笑,讥笑,比“嘲笑”程度轻。

制服:

用强力使之驯服。

降服:

使……屈服。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②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③西昌是攀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可理喻,这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④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事件频频发生,令人扼腕;“最美教师”“最美农妇”等舍身救人的事迹,则感人至深,荡气回肠。

⑤巴西地处湿热之地,西班牙和意大利队的后勤人员竭尽全力想办法尽量让球队少些折腾,以便为他们休息创造有利条件。

⑥正是像张老师这样的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满城风雨,润物无声,才有今天人才辈出的盛世。

A.①②⑤B.②④⑤

C.③⑤⑥D.②⑤⑥

【解析】 ①粉墨登场:

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本句用其本义是正确的。

②扑朔迷离:

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③不可理喻:

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应改为“不言而喻”。

④荡气回肠:

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

使用对象不当。

⑤竭尽全力:

用尽全部的力量,形容做出最大努力。

⑥满城风雨:

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望文生义。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关于高考改革,有评论者认为,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公平与否,改革最应捍卫的目标也是公平。

社会关注教育改革,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教育公平的关切。

B.整个8月份,南京人比平时少吸了3764吨PM10和1750吨的PM2.5,下降比例达到44%和36%。

青奥会的实践证明,对空气污染预先预测,提前采取应急措施,的确会对空气恶化起到缓解作用。

C.近日,南京军区用高仿真硅胶人像技术复原了1945年日军“投降仪式”现场。

在复原场景中,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正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交投降书。

D.近年来,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起的工业园区将污水排进腾格里沙漠深处。

一些足球场大小的排污池,污秽不堪,气味刺鼻。

专家透露,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想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解析】 A项,两面对一面,删掉“与否”。

B项,语意重复,“预先预测”重复。

D项,句式杂糅,“一旦被污染后”改为“一旦被污染”或“被污染后”。

故选C。

【答案】 C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___________。

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整个语段叙述的中心是尾气排放量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提升“成品油质量”都是为了降低尾气排放量。

所以,要填写的句子的叙述重点也应该落到尾气排放量上。

B项叙述重点是“汽车的改造”;C项中的“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与原文中“只要使用……和柴油”矛盾;D项“不管……都……”句式,不如A项的“即使……也……”语气强烈,更能显示出后文“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的迫切性,所以A项更恰当。

【答案】 A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15分)

一首田园诗

契诃夫

“我的舅舅是好到不能再好的人啊!

”纳塞奇金上尉的穷外甥和唯一继承人格利沙,不止一次对我说。

“我满心爱他。

……我们到他家里去吧,好朋友!

他会很高兴的!

格利沙讲起亲爱的舅舅,眼泪就涌上眼眶。

我听从他的要求,一个星期前到上尉家里去了。

我走进前堂,向大厅里看一眼,瞧见一个动人的画面。

苍老消瘦的上尉在大厅中央一把大圈椅上坐着喝茶。

格利沙在他面前屈下一个膝头跪着,满腔深情地用匙子给他搅茶。

格利沙的未婚妻伸出一条好看的胳膊搂住小老头的深棕色脖子。

穷外甥和他的未婚妻正在争论:

他们两个人究竟谁该先吻可爱的舅舅?

随后他们就没完没了地吻他。

“现在该你们自己接吻了,我的继承人!

”纳塞奇金喃喃地说,幸福得透不过气来。

在这三个人中间存在着一种令人极其羡慕的关系。

我这个铁石心肠的人瞧着他们,不由得又快乐又嫉妒,心都缩紧了。

……“是啊!

”纳塞奇金说:

“我可以说一句:

我这辈子过得蛮不错!

求上帝保佑人人都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才好。

单是鲟鱼,我就吃过多少啊!

多极了!

比方,就拿我在斯科平银行吃过的鲟鱼来说吧。

嗯!

就连现在我都在流口水呢。

“您讲讲吧,讲讲吧!

”未婚妻说。

“那天,孩子,我带着好几千卢布到斯科平银行去找雷科夫先生。

他是个大人物,嘿!

黄金般的先生!

上等人!

他招待我就像老爷子招待亲人。

其实他何必那么殷勤呢,可是他把我看成亲人了!

真的!

我走进大厅,打断了纳塞奇金的话。

这天恰好是莫斯科收到第一条电讯说斯科平银行已经破产倒闭的那一天。

“我正跟孩子们同享天伦之乐!

”纳塞奇金跟我打过招呼后对我说,然后转过脸去对孩子们继续用夸耀的口气讲道:

“同桌的全是达官贵人。

有大官,有宗教界人士,什么修士司祭啦,教士啦,我每喝完一小杯,就走到他们跟前去求他们祝福,我自己也戴满了勋章,比将军还神气呢。

我们就吃那条鲟鱼。

仆人又端上来一条,我们全吃光了,后来又喝鲟鱼汤,吃野鸡。

“换了我是您,我现在就会让鲟鱼闹得打饱嗝,胃气痛了,您却夸个没完,……”我说。

“那么雷科夫害得您白白损失很多钱吧?

“为什么白白损失?

“什么叫‘为什么’?

要知道那家银行已经倒闭了!

“开玩笑!

老是这一套。

以前就有人用这话吓唬过我。

“那您还不知道?

我的老先生!

谢拉皮昂·叶果雷奇!

要知道这……您自己看吧!

我把手伸进口袋里,取出一张报纸来。

纳塞奇金戴上眼镜,不相信地微笑着,开始看报。

他越看,他那张脸就越苍白,越拉得长。

“它倒……倒……倒闭了!

”他哀叫道,周身发抖,“我这可怜的人呀!

格利沙涨红脸,把报纸看了一遍,顿时脸色惨白。

他伸出颤抖的手去拿帽子。

过了一个钟头,我独自一个人站在上尉面前,安慰他说:

“算了,谢拉皮昂·叶果雷奇!

这有什么关系呢?

钱是完了,可是孩子们都还在嘛。

“这倒是实话。

钱是身外之物。

孩子们都在。

这话说得对。

然而,呜呼!

一个星期后我遇见格利沙。

“老兄,到您舅舅家里去一趟吧!

”我对他说。

“叫他见鬼去吧!

我才不稀罕他呢,老魔鬼!

傻瓜!

他就不能另找一家银行去存钱!

“您还是应当去。

要知道他是您舅舅嘛!

“他?

哈哈!

……您在开玩笑吧?

您打哪儿知道他是我舅舅?

他是我后妈的表哥!

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牛头不对马嘴哟!

“哎,您至少也该打发您的未婚妻到他那儿去一趟!

“是啊!

必是有魔鬼支使您,您才会在我们举行婚礼前拿出那张报纸来!

您就不能等到我们结婚后再宣布您那个新闻啊!

现在她已经扭过脸去,不理我了。

要知道,她本来也张大嘴巴等着我舅舅的大白面包哟!

这个蠢透了的女人。

现在她大失所望了。

这样,我不是出于本心却破坏了最紧密的三部合唱——最令人羡慕的三部合唱!

(选自《世界著名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小说的意义不仅在于揭露和批判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思想,更在于讽刺格利沙的拜金行为。

B.小说通过格利沙和纳塞奇金之间有关金钱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一幅19世纪俄国社会的现实图景。

C.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格利沙对纳塞奇金前后不同的态度,突出表现了格利沙见风使舵的本性。

D.如果“我”不出现,纳塞奇金还可以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而格利沙的未婚妻也不会离他而去的。

【解析】 A项,应为“不仅在于讽刺格利沙的拜金主义行为,更在于揭露和批判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思想”。

C项,不是表现“格利沙见风使舵的本性”,而是表现格利沙的拜金主义思想。

D项,“我”出现与否都不会改变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纳塞奇金的破产,因而纳塞奇金的悲剧结局是无法改变的。

【答案】 B

6.格利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也可以从小说的描写手法入手进行思考。

从全文故事情节来看,格利沙的形象特点可从纳塞奇金破产前与破产后进行分析。

在具体分析时,可从格利沙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分析其形象特点。

【答案】 格利沙是一个为人庸俗、心灵丑陋、虚伪做作、冷酷无情、只认金钱不认亲人的拜金主义者。

在纳塞奇金没有破产前,认纳塞奇金为舅舅,对纳塞奇金十分关心照顾,并逢人便讲如何喜欢纳塞奇金;在纳塞奇金破产后,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还说纳塞奇金不是亲戚,并骂纳塞奇金是老魔鬼、傻瓜。

7.小说用大量生动的笔墨写纳塞奇金吃鲟鱼的故事,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多余,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请简要说明。

(6分)

                                    

                                    

                                    

                                    

【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性题目。

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探究。

对于纳塞奇金吃鲟鱼这一故事情节,可以从小说的主题、人物、故事情节等方面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