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7712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docx

部编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14要下雨了4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要下雨了》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全文共8个自然段,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的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本篇童话共塑造了4个童话动物形象:

燕子、小鱼、蚂蚁、小白兔,这些小动物都是孩子们平时很喜爱的,也是孩子们乐于亲近的。

这篇课文,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着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篇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学生通过读课文能知道的是:

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预示即将下雨。

可要想使学生理解这三种现象的缘由,就是个难点了,特别是学生对要下雨了的自然现象曾经经历过,但他们可能从未把这些自然现象与下雨前的征兆结合起来。

这便有待于我们去帮助学生建立自然现象与天气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开拓性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朗读能力,通过理解课文,学生在读文中对话时可以把对话读正确、通顺、读出一定的语气,但在进一步体会朗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引导。

例如:

分角色朗读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语句中重音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明确要下雨之前的各种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

2.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明确要下雨之前的各种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快要下雨前的景色图,让学生齐读:

乌云密布天气闷,

天空一片阴沉沉,

大风姑姑把风吹,

闪电婆婆把腰伸,

雷声响起一阵阵。

2、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

这气象表明什么?

(要下雨了)

3、引导学生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要下雨了(齐读课文标题2次)。

二、品读课文,分析课文

1.教学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

①小白兔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②小白兔割草的时候觉得天气有什么不一样?

③小白兔知道天为什么阴沉沉的吗?

(2)同桌间进行角色对话演练。

(3)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对话。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燕子低飞的原因。

2.教学第4~6自然段。

(1)指名读第4~6自然段。

(2)师指导朗读课文。

(3)思考问题:

①小白兔相信小燕子的话吗?

小白兔此刻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这时小白兔看见小鱼在干什么?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小鱼要到水面上来透气。

(5)师生进行角色扮演。

(6)师讲述要下雨前,水里空气变闷的原因。

(7)这个时候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齐读第7自然段。

(1)小白兔回家的时候又遇见了谁?

(2)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3)指名进行情景表演。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蚂蚁要搬家。

设计意图:

多次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训练说话,让学生们了解到各种动物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用一种句式去表达不同意思。

三、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男女同学分读第8、9自然段。

(1)想象:

小白兔回家后跟兔妈妈的对话。

(2)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到讲台上进行角色扮演。

2.多幸运的小白兔啊!

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诉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他就会被大雨淋湿了。

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个消息呢?

(1)生试说。

(2)教师出示图片拓展。

(3)出示谚语。

3.教师总结:

今天的收获真不少。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奇妙!

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

大自然中到处都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更加精彩的发现!

设计意图:

这不仅仅是总结,更是启发,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知识,还可以从生活中学到很多知识。

四、舞台剧表演

1.四人一组进行课本剧练习。

2.学生到讲台进行课本剧表演。

3.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

这一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平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教学理念正越来越充分地得到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因此,在设计本教学过程时,我也有意识地实践这些理念,试着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对文本的理解、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相结合。

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比如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问话:

“你学懂了什么?

”课后我品评,发现这一问题的提出,可让学生对文章作全景式的概括,也可以作景点式的感知。

可惜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

《要下雨了》课堂实录

学情分析:

根据一年级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比较短暂,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发言比较活跃,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学的关注点应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

本课教学中,我重视学学生字词基础的学习,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字学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优化个人的学习思维;写字中,引导学生先观察再书写,这样记忆更深刻;联系课文内容,以读带讲,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词句,在读中促进感悟,用《小白兔日记》这个方式及时帮助一年级学生总结课文内容。

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呀、呢、吗、吧”四个字;

2.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4.在对话中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体会课文内容,体会小白兔的善于观察;。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学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在对话中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在对话中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

[第一课时]

一、入文

1.示ppt

(1)下雨了!

(2)要下雨了!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短句子,你发现他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

“下雨了!

”指已经下雨了,“要下雨了!

”指还没下雨。

师:

是啊,一字之差,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却大不相同。

我们学语文就要学会准确的表达。

在说话写话中不可以多字,也不可以少字。

更不可以把字词的顺序弄倒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故事的名字就叫做《要下雨了》,请同学们举起手和老师一起写题目。

一起读题目。

二、学文

(一)听读,初步了解内容。

同学们,这个故事里都有哪几个小动物。

他们在下雨前都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你们拿出笔在文中找一找答案画一画答案。

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答案。

好,我们来交流一下问题的答案,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指名发言:

课文里有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和小蚂蚁。

(小燕子话里提到了小虫子,小虫子也算在文中出现的小动物,我们先只算开口说话的小动物,把开口说话的四个小动物称作文中的主要角色。

老师把他们画在黑板上。

)再次指名学生发言。

接下来看问题二,谁来说说他们在下雨前都在做什么,指名发言教师板书:

小白兔在割草,小燕子在捉虫子,小鱼游出水面透透气,蚂蚁正忙着搬东西。

只听老师读了一次课文,大家就一起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语文学习就是要贵在倾听,贵在思考。

(二)初读,学习生字词语。

那接下来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个课文吧,请你借助拼音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文。

读完的同学请在文中把生字圈画出来,把生字重点读一读记一记。

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指名领读。

闷是什么意思?

你在什么情况下感觉到闷?

用文中和它对应的词来解释就是——不透气。

潮湿时什么意思?

看看这个字的偏旁?

——空气中水气很大。

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生字,并互相交流好的识字方法。

开火车字卡,检查单字。

(三)指名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下面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谁想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第一段。

(读得正确流利)

指名读第2到3段。

小白兔发现小燕子飞的这么低至从她头顶上擦过。

他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学生发言。

那应该带着什么样的语气心情来读。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好奇疑问)。

本句末尾的字“呀”后加问号,在这里就表示好奇疑问的语气,我们把这种表示一定语气的词叫做语气词,指名读句子。

三段中还有一个语气词表示燕子强调自己正在捉虫子“呢”。

再读读燕子说话多有条理呀,不仅说出来自己在做什么,还说出来做什么的原因,我们合作读读。

一起来感受燕子说话的条理性(师生合作读)。

指名读第4段。

小白兔完全相信了燕子的话吗,你看看第4段。

是要下雨了吗?

“吗”加问号表示心里疑问,请关注语气词,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第5-6段。

这里也有两个语气词“呀、吧”,我们在试着读一读书,读出小白兔和小鱼的心情。

(分别读出疑问和劝告的语气。

听了两位小伙伴的话,小白兔的心里是否相信要下雨了,我们来读一读第7—8段,通过“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他们、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这些语句推断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指名读第9段,指导读好拟声词“轰隆隆、哗”;体会“真的”一词的含义;

小白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交流,出示《小白兔日记》进一步体会课文的内容;(小白兔善于观察)

三、写字

出示生字“呀、吗、呢、吧”,请同学们观察生字,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学生发言交流:

笔顺、口字旁。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做朋友”,我们拿出作业纸做一下练习,来填一填这些语气词。

学生练习,写好后一起对照。

四、出文结语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写字、读课文、认字、学习了语气词)

下一节课或回家后你还想怎么学这篇课文呢?

学生发言。

教师建议:

1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语,记熟写好;3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4搜集有关动物、事物下雨前变化的资料。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要下雨了人教(部编版)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闷”的读音。

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初步产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对话,并能在对话中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小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先来听一段声音(播放雷雨的声音片段),引导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

 

2、这轰隆隆的雷声告诉我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要下雨了)那除了雷声下雨前还有哪些特殊的现象会发生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学生书空说笔画)

二、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生字并标清自然段序号。

 思考:

小白兔在哪里?

在干什么?

2、认读生字:

腰坡沉伸潮湿

呢空闷消息搬响

(1)指名读(带拼音)

(2)指名读(去拼音)

(3)开火车认读(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强调多音字:

空(kong)天空(kong)有空

闷(men)闷热(men)纳闷

(5)做游戏“摘苹果”

(6)认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山坡弯腰割草潮湿雷声

有空透气连忙消息响起

一大群搬东西阴沉沉轰隆隆

3、思考:

小白兔在哪里?

在干什么?

(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齐读第一自然段

当时的天气如何?

阴沉沉(理解:

乌云密布,光线很暗,天气很闷)

三、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2--9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是谁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

在文中圈出来。

2、找一找他们在下雨前都在干什么?

为什么?

交流反馈:

1、有小燕子、小鱼、大蚂蚁

2、

(1)小燕子在低飞捉虫(板书),因为空气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

他们俩是怎么说的呢?

(分角色朗读对话)

那是要下雨了吗?

小白兔相信了吗?

(不相信)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读:

“是要下雨了吗?

”(疑问语气,表明小白兔不相信)

(2)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因为——“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板书)

理解“闷得很”,“闷”是一个会意字,其字形外围很像一扇门,里面是一颗心被关闭在门内,所以很憋闷,可组词“闷气、闷热”。

(指导朗读)这次小白兔相信了吗?

(有点相信)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从“连忙、跑”看出来。

(3)这时小白兔看见了谁?

(一大群蚂蚁)他会对蚂蚁们说什么?

(学生自由说)

蚂蚁们知道要下雨了,他们在干什么呢?

“正忙着搬东西呢!

”(板书)

(4)句式练习: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正呢!

(学生练习造句)

(5)通过这三次对话小白兔是彻底相信要下雨了,只见他加快步子往家跑,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正在这时“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

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引读,指导朗读,语气又快又急)

四、说说你的收获

1、学生自由说一说。

2、除了课文中的小动物们,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在下雨前有特殊的表现?

(课件展示图片)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自然是非常奇妙的,虽然它不会使用我们人类的语言,但它会用动物、植物们的行为和特性向我们展示着它的神奇奥秘,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仔细观察)的孩子,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六、检测评议

1、读句子,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2、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选字填空。

七、课后作业

1、要晴天了,自然界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请你阅读课外书或者询问爸爸妈妈找一找答案。

2、请你观察一种小动物或者小植物,写一则观察日记。

八、板书设计

14、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捉虫

小鱼——出水透气

大蚂蚁——忙着搬家

仔细观察、善于发现

 

14.要下雨了

 

学习目标: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

会写“吧、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在有史以来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学习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图片,提问: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从这里,你们知道了什么?

(天黑沉沉的,闪电雷鸣,知道就要下雨了。

2、对,是要下雨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16.要下雨了

3、标课题:

16.要下雨了

4、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1)边读边把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用笔画出来,可以让拼音或同学来帮助你;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并用笔标出来;(9个)

(3)课文中共出现了几个小动物呢?

(4个)

2、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3、学习课文中的词语

4、指导学生写“我会写”的字

三朗读课文,感悟文意

1、齐读第一自然段,提问:

这里写了谁在做什么?

2、学习小白兔与燕子对话的有关段落,提问:

这时候,小白兔看见了谁在做什么?

小白兔相信吗?

3、学习小白兔与小鱼对话的有关段落,提问:

小鱼不相信,就跑到哪里了?

看到了什么?

它又去问谁了?

这时候它相信了没有?

从哪里看出来的?

(“连忙”、“挎起篮子”、“跑”)

4、学习小白兔在跑回家的路上和与蚂蚁对话和的有关段落;

5、学习下雨的段落。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课件出示动物对话的场景;

2、分角色读(戴头饰)

五、课后延伸和总结

1、同学们,还有哪些异常我们就会知道天气要变化,要下雨呢?

(蜘蛛结网、蛇白天出洞、蜻蜓低飞、水泥地潮湿等)

2、同学们,在大自然里,在生活中,到处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思考,就会有更精彩的发现。

板书:

16.要下雨了

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