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7837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docx

典型案例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

世界丝绸之源依托下的丝绸小镇建设——湖州市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案例研究

内容提要:

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丝绸的产业基础、良好的生态条件以及便利的交通区位等要素,湖州丝绸小镇于2015年6月被纳入第一批37个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目前小镇的基层设施建设、产业平台培育、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都已顺利开展,建设过程充分了体现丝绸小镇的特色,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特色小镇、丝绸小镇、湖州

湖州丝绸小镇于2015年6月被纳入第一批37个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在2016年12月5日召开的浙江省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现场会上,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成为首批20个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示范点之一。

丝绸小镇(吴兴片区)位于湖州市吴兴区东部新城,东至西山路,南至吴兴大道,西至蜀山路,北至中兴大道;统筹开发面积6.3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开发面积1.85平方公里,水面、桑园、山体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425亩。

凭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的产业优势,丝绸小镇从筹建伊始就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李强省长于2015年1月27日和2016年1月7日两次现场调研丝绸小镇建设情况,作出重要指示。

截止到目前,丝绸小镇按照规划,扎实推进,发展态势良好,并已初有成效。

一、丝绸小镇建设的条件与基础

在湖州建设和发展以“丝绸”命名的特色小镇既是现实需要,也是历史必然。

对湖州而言,“丝绸”一词有着远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非凡意义和价值,同样,促进丝绸产业的当代发展湖州也是责无旁贷。

湖州丝绸小镇的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也有不可忽视的渊源。

(一)“世界丝绸之源”的文化起点

丝绸在湖州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2015年6月,湖州钱山漾遗址正式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从那里出土了距今4200-4400多年的绸片、丝带、丝线等一批尚未碳化丝麻织物,被认定为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家蚕丝织品,早前被命名的“钱山漾文化”代表了中国丝绸文化的最早起点。

种桑养蚕、缫丝织稠是湖州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以此养家,也以此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湖州丝绸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一流的品质,书写了过一段耀眼的中华民族丝绸史:

清朝咸丰元年(1851),湖州丝绸作为中国唯一产品参加伦敦首届世界博览会获得大奖,1915年又在巴拿马博览会获奖。

湖州非遗项目中的双林绫绢织造技艺、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都展现出了湖丝当年一流的制作水准和品质。

而非遗项目中的桑基鱼塘、蚕花庙会、扫蚕花地等传递的则是湖州丝绸文化的传承。

至今,每年湖州含山、练市等地都会举行盛大的“蚕花娘娘”祭祀活动,这是湖州风俗礼仪根植于丝绸文化的最生动体现。

另外,湖丝的发展曾带给湖州人民丰厚的物质财富,历史上曾涌显现一大批著名的丝商实业家,他们曾用丝绸所创造的财富支持革命,救亡图存。

可以说,丝绸曾是维系湖州人民的共同精神纽带,是延续和发展湖州精神的文化凝聚力,这是丝绸小镇建设最强大的文化起点。

(二)“丝绸之府”的产业支撑

“丝绸之府”是湖州的重要名片,代表着丝绸曾带给湖州的荣耀和辉煌,丝绸产业无疑是湖州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据《湖州丝绸志》记载,光绪四年(1878年),湖州府缫丝产量达到3685790斤,占浙江省总产量的68.35%。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湖州有90%左右的乡镇从事蚕桑生产,蚕茧和白厂丝产量分别占全省1/3和全国1/10,是国内重要的丝绸生产和出口基地。

以当时看来,湖州已经形成了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造、染整、服装、贸易的完整产业链。

到目前,湖州的丝绸产业虽已不复当年的繁盛,但据统计,湖州本地生丝用量仍占全国的1/3,绸缎出口约占全国的1/5,部分产品专供爱马仕、普拉达、香奈儿等国际高端品牌。

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湖州全市116家规模以上丝绸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1.86亿元,同比增长3.33%;利税为2.43亿元,同比增长8.68%。

丝绸行业的传统是丝绸小镇建设的产业依托。

(三)“江南清丽地”的生态要素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湖州市作为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一直坚持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这与特色小镇发展所倡导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理念相契合。

而目前丝绸小镇(吴兴片区)的规划区域内更是水网荡漾密布,河港交错,植被多样,栖息着各种野生鸟类。

区域内的西山漾城市湿地公园为湖州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同时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中央湿地公园。

因此,丝绸小镇的选址就已经奠定了它必将是充分体现生态优势的特色小镇,镇与自然相融合,相得益彰。

(四)“长三角腹地”的交通优势

丝绸小镇(吴兴片区)在湖州城区东部,位于太湖南岸,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带,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丝绸小镇距离周边城市,如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地自驾车均在1-2小时左右的车程。

同时,近年来湖州加快高速铁路建设,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将新建湖州至苏州至上海的湖苏沪高铁,成为长三角核心区的重要铁路通道,而因此新建的湖州高铁东站即坐落于东部新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来往丝绸小镇将更加便利,为小镇未来的旅游和丝绸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在湖州整个城区交通位置看,丝绸小镇位于东部新城,距离老城中心约10km,距离南浔约20多km,也是建设特色小镇的较好地理位置。

二、丝绸小镇建设的目标和规划

丝绸小镇(吴兴片区)是湖州丝绸小镇的重要区块,小镇规划以产业项目为核心,以文化、休闲、旅游为延伸配套,按照“一轴、两环、四片区”的结构进行规划布局,“一轴”即:

贯穿丝绸小镇的西山漾中央景观轴;“两环”即:

两条丝绸之路(陆上、海上概念)组成的丝路环、小镇主干道路组成的交通环;“四片区”即:

丝绸企业运营研发区、丝绸时尚会展交易区、丝绸文化创意体验区、丝绸休闲旅游养生区。

四大片区功能相对集中,以丝绸之路“一路一带”有机串联,紧密相连、浑然一体。

(一)目标定位

围绕丝绸主题,跨越空间地域,突出产业主导,融合文化与旅游,以建设茧丝绸产业三大中心为依托,建成具有特色产业、旅游功能的5A级景区:

一是打造成为集国际丝绸贸易、国际丝绸设计、国际丝绸展示以及国内外丝绸品牌为一体的“国际丝绸时尚中心”;二是打造具有网上丝绸经济资源配置主导权,整合网上丝绸推广、产品交易功能为一体的“东方丝绸交易中心”;三是打造以丝绸历史文化传承、丝绸产业文化传播、丝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丝绸文化体验中心”。

(二)规划布局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理念,面向丝绸现代、时尚与未来,规划六大功能分区——活力镇中心、创意新丝巢、风尚丝绸秀、丝路夜明珠、浪漫丝艺园、隐逸度假区,通过滨水景观环线将六大板块有机串联。

1.活力镇中心(聚集丝绸产业企业名店、丝绸集市的小镇中心)。

这里将打造小镇丝绸企业名店、丝绸集市汇聚的步行高街,位于西山漾滨水岸线是丝路风情街,以及小镇广场和山水演艺秀。

2.创意新丝巢•丝绸创意产业园。

这里重点集聚丝绸研发设计、总部运营、私人定制平台、丝绸产业基金管理运营、丝绸研究院等功能项目。

3.风尚丝绸秀。

位于西山漾南侧的风尚丝绸秀,是大师及设计师品牌的创作工作室聚落区,是集丝绸设计、展示、秀场、培训和商业休闲为一体的设计产业特色体验街区。

该区块建有小镇地标“丝绸文化演艺及时尚发布中心”。

集酒店、博物馆、展厅、秀场功能于一体,以“蚕”为原型设计地标建筑,通过举办世界级展会、国际时尚活动、大型赛事论坛等,打造永不落幕的世界丝绸风尚秀场。

4.丝路夜明珠(丝绸主题乐园),分夜公园与日公园两部分组成。

主题乐园以丝绸文化故事为背景,整合湖州文化与现代幻术科技,打造第四代主题乐园。

主打“魔幻和演艺”,以“水游和夜游”为特色,特色夜游目的地。

占地约800亩,总投资额约10亿元。

5.浪漫丝艺园。

这里是中国蚕桑丝绸文化、丝织技艺非遗传承的体验中心,建设有“钱山漾文化交流中心”、“丝绸文化村”、“丝织技艺非遗博览园”及“小镇客厅”等项目,引入画家、音乐、摄影、陶艺、雕塑等艺术创作人士集聚,打造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平台和创客孵化平台。

占地约2000亩,总投资额约9.97亿元。

6.隐逸度假区。

小镇生态休闲度假高端养生区,已经建成的上实五星度假酒店为小镇高品质生活、旅游提供了丰富的配套,占地约400亩,总投资额约15亿元。

[1]

三、丝绸小镇的建设现状

截止2016年10月底,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入约16亿元。

其中2016上半年,小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共计5.3亿元。

目前,丝绸小镇(吴兴片区)环漾路网、雨污水管网,相关配套的绿化景观等已基本建成;景区智能化(公众wifi、数字APP)、亮化(婚庆区域景观亮化启用)等已启动建设。

目前为止,已有43家企业进行注册,预计2016年底入住企业达到50家。

2016年3月开工的浪漫丝艺园片区已初具形象。

其中钱山漾文化交流中心已建成,近日将向公众开放。

小镇客厅、丝艺花海、创意文化村、非遗博览园等多个子项目的建筑主体已顺利结顶。

该片区整合了诸多丝织技艺非遗大师、丝绸高定品牌、文化艺术工匠等丝绸资源,并同步嫁接旅游市场。

位于小镇北部的创意产业园一期用地85亩,先期45亩已正式开工建设。

作为丝绸特色产业的核心功能区块,其包含企业运营总部、丝绸研发设计中心、茧丝绸交易中心、私人定制中心等功能。

目前,已有32家相关产业的重点企业入驻于此,其中就包括恒天集团、上海巴黎春天、苏州太湖雪、凯喜雅、万事利、上海蔓楼兰等行业明星企业。

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国丝绸企业的“头脑风暴”中心。

此外,丝绸主题乐园、丝绸时尚发布中心等一系列项目正在深化设计,2017年将进一步加快实施。

四、丝绸小镇建设的特色

丝绸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坚持特色,突出主题,探索一条符合湖州文化与产业特色、发挥湖州生态优势的道路,与其他特色小镇相比具有一定自身特色。

(一)规划先行,一张白纸绘蓝图

与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已经具备完善的产业及功能布局的小镇不同,丝绸小镇(吴兴片区)自2013年开始全面启动项目建设至今,所有建设都是从零开始。

可以说,丝绸小镇的建设是先有理念,再有规划,后有建设。

这一点既是弊端,也是特色。

与一些小镇规划内本就有相关产业的工业园区相比,产业集聚、投资带动以及效益产出等方面,零起点无疑是会带来很多阻碍和困难。

但在丝绸小镇的建设中,通过多方努力,将这一弊端有效地转化为建设的优势。

零起点保证了规划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丝绸小镇从设计方案开始就一直秉持多项原则,如,设计方案优中选优,尽最大努力与国际最顶级团队合作,保障小镇建设创意理念与文化内涵相结合;招引项目目标明确,入驻丝绸企业以行业内标杆和龙头为主要群体,合作项目以创意创新为准则等。

通过严把入口关,确保所有建设按规划走、所有项目符合小镇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真正把小镇建成严格意义上的特色小镇。

(二)公建民营,建设主体多元化

丝绸小镇充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开发原则,组建了丝绸小镇一级开发平台公司“浙江丝绸小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小镇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管理运营。

该公司股份由福茂诺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占51%,吴兴区南太湖公司占49%,目前公司董事长由原吴兴区政府相关部门事业编制的中层干部担任,总经理则由福茂诺亚人员出任。

同时,小镇各子项目又以“PPP”合作模式,分别组建二级开发建设运营主体,如与丝绸之路集团合作的“丝绸供应链金融平台”、与东立丝绸组建面料开发中心、与宁波烟雨江南合作丝路婚庆园项目(宁波烟雨江南占控股)等,目前25个重点项目中社会资本参与数量占比在80%左右。

其中,刚刚建成还未对外开放的钱山漾文化交流中心,探索与湖州市内其他博物馆的差异化发展,也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运营,并预计在3年左右时间内实现自负盈亏。

这一模式倒逼参与的企业下大力气做活文化市场,不断挖掘市场需求,据了解,文化交流中心虽未开放,但已经签订合作协议的文化活动和项目已排期到2017年3月。

(三)搭好平台,做强产业培育

在产业培育和集聚方面,小镇通过不断研究,从提供交易展示、融资投资、技术创新、出口外贸等四个方面加大努力,逐渐形成了对目前湖州丝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七大产业平台。

(1)丝绸产业基金。

采用“企业+政府+基金”的模式,首期3亿元已由政府先期发起设立,计划3年撬动50亿社会资本投入丝绸产业,专用、直接到达丝绸企业的项目创新,目前已基本完成前期相关工作,2.4亿社会资本争取一次性募集到位,进一步加快小镇建设。

(2)丝绸供应链平台。

与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丝绸小镇(湖州)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茧、生丝、绸缎金融供应链体系建设,目前平台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

(3)丝绸指数发布。

以浙江丝绸指数为样本,逐步完成对全国丝绸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调查和数据采集,建立中国•湖州丝绸指数体系,由价格指数、景气指数、质量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组成,目前已委托杭州数亮,整合中纺联,进行开发设计、数据采样等,预计今年年底将首次发布。

(4)丝绸研究院。

目前与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商议研究丝绸研究院的前期可行性分析,计划下半年在丝绸小镇创办丝绸研究院相关合作。

(5)茧丝绸交易中心。

联手恒天集团等央企,同步成立世界丝源茧丝绸交易中心,中心建立后,前期以交易坯绸为主,并逐步扩展到生丝、干茧及其它纺织品。

今年9月12日,由市政府牵头,市相关部门领导专程前往北京,与恒天集团就落实框架协议内容进行商务谈判,谈判的重点就包括在西山漾设立茧丝绸交易中心。

(6)丝绸研发设计中心(面料研发中心),与上海专业认证机构、东立丝绸等完成合作框架协议,正在启动工商注册,先期面料研发中心运营业务已开展。

(7)国家级茧丝绸检测中心。

小镇已充分对接湖州纤检所、苏州绸缎检测中心、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相关机构,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四季度正式入驻至丝绸产业园,开展各类检测业务。

[2]

(四)丝绸为媒,做好多篇结合文章

小镇在建设过程中紧紧扣住“丝绸”这一关键词,通过丝绸为媒介,将各项工作铺展开来。

除了“丝绸+金融”,做好产品培育平台外,“丝绸+文化”、“丝绸+创意”、“丝绸+旅游”、“丝绸+生活”、“丝绸+时尚”等等,都在丝绸小镇的建设中融合在各个项目之中。

丝绸是小镇建设的关键词,一旦脱离了它,项目就不适合在小镇内开发和发展,所以小镇的开发一直注重这原则的把握,真正做到将丝绸融入小镇的每个细节之中。

除了与丝绸直接相关的如风尚丝绸秀、丝绸名品店等的“丝绸+时尚”,也有钱山漾文化交流中心、非遗博览馆等“丝绸+文化”,更有小镇会客厅中的“丝绸+生活”。

小镇会客厅与湖州本土一家大型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他们的设计师在所展示的蛋糕、甜品等的造型、包装等方面都融入了丝绸元素,体现了无处不在的创意。

另外,小镇的各个建筑和景观设计也都从丝绸出发,处处体现丝绸主题。

五、丝绸小镇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

随着小镇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逐步出现,梳理之后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小镇依托之丝绸产业自身转型艰难

丝绸小镇的产业依托主要是丝绸产业,但就目前国内和湖州的丝绸产业发展状况而言,整个产业转型面临着不小的困难,这也直接影响了特色小镇在促进产业转型作用的发挥。

首先,就全国甚至全球来看,丝绸整个行业出现了量的萎缩,近几年,全球丝绸产业年产值仅为400-500亿元,与其他新兴产业相去甚远。

产值的萎缩直接导致行业内竞争激烈,许多企业纷纷倒闭。

而在国内更是如此,丝绸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不足,出现很多替代品,如混纺织品等。

据数据显示,我国人均丝绸消费量尚不足10克/年,不到世界丝绸人均消费量55克/年的1/5。

丝绸行业急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品的品质、研发新的高新技术产品,如以丝制品制作医用材料等。

另一方面,由于丝绸企业利润率不够,年均仅约2%左右,对风险投资缺乏吸引,导致行业内难有企业可以确保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这一困境长期制约着丝绸企业的技术转型。

其次就湖州而言,近年来丝绸行业一直处于下滑趋势,除了全球及全国行业情况的影响,湖州丝绸行业自身存在区域性弊端。

第一,“东桑西移”导致湖州从种桑养蚕大户转变成需要外购蚕茧的地区。

种桑养蚕一直保留着传统农耕文明时期的方式,虽小有改进,但本质还是“看天吃饭”,收益无法保证。

第二,丝绸企业区域竞争压力大,小型企业被逐年淘汰。

湖州所处的杭嘉湖地区是丝绸行业集聚区域,杭州、苏州、嘉兴各地凭借城市发展优势在丝绸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强影响力,无论从所拥有的知名丝绸品牌,还是企业规模等,湖州在杭嘉湖地区处于劣势,小型绢丝制造企业每年都出现1-2家倒闭的情况。

第三,丝绸行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区域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缺乏。

目前湖州的丝绸企业既缺乏传统的技术工人,也没有一支专业的丝绸行业内科研队伍。

湖州的丝绸企业,尤其是绢丝制造企业,技术工人断层严重,但绢丝制造的传统保守又使得制作工序中暂时无法脱离人工制作的程序。

另一方面,湖州本土缺乏有实力的大专院校,无法对丝绸企业的技术革新产生直接的人才支持,导致湖州极度缺乏科研人才。

综合而言,丝绸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所依托的丝绸产业在现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转型升级。

(二)小镇开发之多元主体间的差异与冲突

丝绸小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开发原则,在进行小镇开发时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取得了有益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多元主体间理念的差异与冲突。

政府和企业作为不同性质的开发主体,在丝绸小镇开发中的预期与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

政府从区域发展大局出发,注重长期效益,因此在项目建设中可能不介意出现周期长、经济收益低得投资。

而企业作为盈利机构,它们更关注投资回报率,更倾向于周期短、收益见效快的项目。

在丝绸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由于理念与目标的差异,在不少项目中都出现过分歧,虽然在过程中不断磨合与协调,但这仍是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不可绕开的问题之一。

(三)小镇功能之产城融合、辐射作用尚不明显

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也不代表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它虽以产业为纽带,但内涵远不止此。

确切地说,特色小镇是具有要素集聚功能的特殊区域,这些要素包括了产业、人才、文化等等,而且这些要素不是简单叠加,需要形成一个产城融合的效果。

就这一要求而言,丝绸小镇还在探索和发展的路上。

首先,丝绸小镇建设时间还不长,很多项目刚刚落地,实体建筑还在建造之中,有些项目还在洽谈之中,小镇的产业集群还未形成。

其次,丝绸小镇选址在东部新城,虽生态环境优越、道路配套良好,但人气还不够,总体而言,东部新城目前还没写形成完善的城区生活体系。

因此,除周末节假日,小镇的西山漾主题公园吸引不少游客之外,平日里小镇还略显孤单,产城融合、辐射作用尚不明显。

(四)小镇特色之文化与商业融合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在特色小镇要素集聚和融合过程中,文化与产业、文化与经济效益的融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

既要将资本、企业实体等要素吸引到小镇之内,又要让这些项目与小镇的文化内涵相融合,共生出属于丝绸小镇自身的文化内核和文化软实力,这并非易事。

而目前,丝绸小镇在这方面的推进中最大的困难是复合型人才的缺乏。

在小镇建设过程中,借助平台、政策等多方面优势,多个项目对高端人才都具有较高吸引力,但一旦小镇建设公司与之洽谈,提出产业与文化相结合,尤其是与丝绸文化相结合时,就少有人才有好创意、好项目。

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善于做产业、做商业的高端人才多,善于做文化、搞创意的人才也不少,但能将两者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

另外,善于将丝绸文化与产业结合的人才更是紧缺,这可能与丝绸文化本身关注的群体较为小众有一定关系。

另一方面,湖州本土缺乏相关人才的培养机构,甚至在浙江省范围内,各大高校也已取消了原本的丝绸专业,培养渠道的断裂造成丝绸人才的缺乏,制约着丝绸小镇的发展。

六、加快丝绸小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个经典的特色小镇要真正成形、出彩,需要一个明确的周期,这个发展过程既需要多方合作,也需要把握最恰当时机实现真正的突破。

湖州丝绸小镇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机遇,将它建成一个经典小镇还是大有可为的。

(一)进一步理顺关系,促进多元主体合作互促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化运作”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必走之路,必须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多元主体之间的差异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这过程中要理顺关系,发挥各个主体自身的作用,形成合作互促的体系。

一方面是既要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也要注意政府主导的边界。

政府在小镇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把好方向、做好服务、提供保障,在规划制定、制度创新、生态环保等方面不可推卸责任。

尤其是在特色小镇项目的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如在项目审批、资金扶持、融资形式等要不断探索,灵活有序。

要充分信任企业主体对市场的专业分析,遵循市场规律,该抓时抓,该放时放。

另一方面,企业主体也要合理运用好小镇平台,不能仅仅因为相关的政策资金扶持,盲目投入小镇建设,要有规划有把握,不出现项目短平快、资金不到位、实际运营项目与原计划不符等情况,更不能触及破坏生态的底线。

政府与企业在同一个平台内合作互促仍需要一个不断磨合和探索的过程,作为政府治理创新的一个实践,特色小镇应在这方面大胆尝试、形成经验。

(二)加快产业高端集聚,促进丝绸产业转型升级

丝绸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是湖州丝绸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衰败之后迎来的黄金平台,对湖州丝绸行业来说机会难得,一定要紧紧抓住机遇,充分运用好这一平台。

首先要加快速度,先于其他地区实现产业集聚。

由于丝绸产业目前自身体量有限,产业链中很多要素不可能在多个地区重复出现,同时,湖州周边地区同类丝绸行业集聚区竞争又非常激烈。

所以丝绸小镇一定要充分运用好特色小镇建设的契机,要做到比竞争对手抢先一步将“丝绸生意”真正搬到湖州。

其次,要注重高端化、全球化,项目引入注重质量。

特色小镇的产业转型不求“大而全”,而是要注重瞄准产业发展的高端,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

丝绸小镇在项目引入中要继续以大品牌、龙头企业为重点,成为国内丝绸龙头企业的集聚地。

同时还应进一步与欧洲知名企业接洽,促成合作,提升国内丝绸行业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成为产业高端要素的汇聚地。

最后,适当关注产业链前端,发挥湖州生态特色。

虽然目前桑树种植产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种植产业本身的效益并不高,但就丝绸产业而言,产业链前端还是举足轻重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种桑养蚕所得的蚕茧是丝绸产业的起点,对湖州的丝绸产业链还是不可或缺。

另外,桑树的种植与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在小镇的部分区域内成片种植桑树既有观赏、采摘等旅游效益,还可提升小镇的生态环境。

(三)强化文化凝聚力,打造品质生活镇

特色小镇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但它必须具备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等要素,因此在强调产业、旅游时也需要在社区功能上下功夫,要让因为产业而集聚的人才要素真正的聚合在一起、真正的愿意留在小镇,生活在小镇。

一要以丝绸文化凝聚人,成为价值统一体。

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特色所在,也是灵魂所在。

文化的认同既是价值观的认同,也是对小镇生活、工作氛围、生态环境等的综合认同,并且具有长远性。

让因丝绸产业而共同集聚的群体在小镇上,充分感受丝绸文化的魅力、体验丝绸文化的丰富内涵,让他们真正认同小镇的理念,真心为它的发展努力。

二要以创新文化感染人,成为活力共同体。

特色小镇是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的创业创新共同体,因此在丝绸小镇一定要充分体现创新氛围,不断通过活动、平台等载体让企业和人才感受到小镇的创新文化,激励他们创意层出,活力四射。

三要以生态文化养好人,成为绿水青山的受益者。

湖州的生态优势在丝绸小镇的生态环境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小镇建设要用好这一优势,让它提示小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让丝绸小镇真正成为既可创业又可生活的品质之镇。

(四)注重产学研融合,创建湖州本土人才培养基地

虽然产学研融合是产业转型中的重要环节,但对湖州丝绸小镇发展而言,人才的缺乏是非常严重的制约因素,因此需要格外重视。

一方面,湖州要加大力度与其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除了目前已经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