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8079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docx

环境作文之环境工程读书笔记

环境工程读书笔记

【篇一:

环境工程读书笔记】

袋式除尘技术及其发展

摘要:

袋式除尘器是控制大气污染广泛使用的高效除尘设备,在钢铁工业、水泥、炭黑、机械、粮食加工等十几个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运行稳定、效果良好的特点。

本为主要阐述了袋式除尘器的特点,技术的发展以及遇到的问题。

关键字:

袋式除尘器;特点;发展

1袋式除尘器的原理及应用

1.1袋式除尘器的原理

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干式过滤装置,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即利用过滤原理,用纤维编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单元来捕集含尘烟气中的粉尘[1]。

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时,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袋纤维时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随着堆积在滤袋表面粉尘厚度的增加,除尘器的阻力逐渐上升,等阻力上升到一设定值,脉冲喷吹阀自动打开,压缩空气从喷吹管经喷嘴喷出,并诱导数倍于喷吹气量的净烟气进入滤袋内侧,滤袋在这个空气波的作用下,发生急剧的膨胀变形,由于滤袋变形要受到本身几何尺寸的限制,在滤袋变形达到最大值时,滤袋膨胀运动突然停止并产生一个很大的反向加速度,堆积在滤袋表面的粉饼层,在此反向加速度及反向穿透气流的作用下,脱离滤袋表面,落入灰斗后的灰再经过输灰系统外排。

1.2袋式除尘器的应用

我国高炉煤气净化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全干法流程,而且在大型高炉上普遍推广应用,净煤气含尘量低于10mg/nm3,还是技术成熟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

水泥窑头和窑尾烟气净化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电除尘器,近几年来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窑则采用袋式除尘器。

2006年有约200座5000~10,000t/d规模的水泥窑全部采用袋式除尘器。

烟尘排放浓度一般低于20mg/nm3,有的甚至低于

10mg/nm3。

燃煤电厂锅炉烟气净化曾经是电除尘器“一统天下”,自从2001年2台200mw机组首先采用袋式除尘技术以来,目前300mw以下机组已有数十台采用了袋式除尘器,滤袋寿命在3年左右,有的超过4年。

用于600mw机组的袋式除尘器也已投入运行。

钢铁企业的烧结机烟气净化以前一直是采用电除尘器。

继数年前通钢3台烧结机机尾电除尘器改造为袋式除尘器之后,宝钢1台大型烧结机机尾电除尘器也成功实现了“电改袋”。

2袋式除尘器的特点及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2.1袋式除尘技术的特点

布袋除尘器是一种高效、稳定的除尘器,它不受烟尘比电阻的影响,而且去除细颗粒能力比电除尘器好,现已成为一项成熟技术,逐渐得到推广。

它占地小,对粉尘特性不敏感,不受煤种、飞灰成分、浓度和比电阻的影响,除尘效率高,排放稳定,一般可以保证出口排放浓度在50mg/m3以下,好的可以达到30mg/m3以下甚至更低[3]。

2.2优点

烟尘排放浓度低,一般低于50mg/m3、30mg/m3甚至可以达到10mg/m3除尘效率不受比电阻和灰尘颗粒的变化的影响,锅炉负荷变化、烟气量变化时袋式除尘器出口浓度影响不大,袋式除尘器结构简单、维护简单;采用分室结构,可以轮换检修,不影响锅炉运行,设备可用率高,滤袋使用寿命一般可保证2年以上,甚至可达6年。

2.3缺点

袋式除尘器的缺点:

由于燃烧煤种不同,燃烧方式不同,烟尘浓度不同,颗粒不同,烟气成分不同,露点不同对操作维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锅炉运行负荷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滤袋的寿命,尤其在点火,启动和停炉烟气中油类杂质较多的时候;袋式除尘器阻力较大,如清灰系统失灵,将导致系统阻力急剧升高,甚至影响锅炉运行。

2.4布袋除尘器运行安全可靠性

布袋除尘器运行安全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烟气的温度和湿度。

布袋除尘器一般配有紧急喷淋降温系统和旁通烟道,锅炉换热器故障引起烟气超温时,喷淋系统开启,烟气温度降低到布袋除尘器允许范围内。

当喷淋系统全部开启也无法将温度降到允许范围内或发生严重爆管导致烟气湿度大幅上升时,烟气可从旁通烟道排到烟囱而不经过布袋单元此时粉尘排放会超标,且粉尘对引风机等炉后辅机有一定的磨损布袋除尘器的关键设备主要是滤袋和脉冲喷吹阀。

滤袋的质量与运行可靠性密切相关,滤袋影响因素很多,首先滤袋的材料要正确选择,在运行中,滤袋破损的原因有机械磨损,烟气冲刷堵塞失效,高温损伤等等。

2.5袋式除尘器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4]

2.5.1大幅度削减烟尘和粉尘排放在

产生粉尘或烟尘的各个行业中,凡采用袋式除尘技术的除尘系统,其固体颗粒物排放浓度均远远低于采用其他除尘技术。

目前国内袋式除尘器的排放浓度普遍稳定在30~50mg/nm3以下,净化燃煤锅炉烟气的袋式除尘系统大部分排放浓度为20~30mg/nm3,净化高炉煤气和水煤气的袋式除尘系统则为5~10mg/nm3,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袋式除尘器更实现了排放浓度2.3~4.1mg/nm3的业绩。

袋式除尘器可以大幅度降低烟尘和粉尘的排放量袋式除尘器这种高效的除尘特性可支持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我国近年来相继修订了一些行业的排放标准,颗粒物排放限值为50mg/nm3,与以往相比虽已严格得多,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显落后。

排放限值的进一步降低,将对固体颗粒物减排起到巨大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袋式除尘器实现更严格的颗粒物排放标准并不需要提高造价和运行费用,只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都能获得好的效果。

2.5.2实现对微细粒子的控制

2.5.3高效去除有害气体

袋式除尘器能够高效去除有害气体。

如电解铝含氟烟气的净化是依靠袋式除尘系统实现的。

沥青烟气的最有效净化方法是以粉尘吸咐并以袋式除尘器分离。

2.5.4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实现减排

袋式除尘器对各种烟尘和粉尘都有很好的捕集效果,不受粉尘成分及比电阻等特性的影响。

袋式除尘器对入口含尘浓度不敏感,在含尘浓度很高或很低的条件下,都能实现很低的粉尘排放。

袋式除尘器可以对烟气高温、烟气高湿、高含尘浓度、高腐蚀性、烟气含易燃、易爆粉尘或气体、除尘系统具有高负压或高正压。

2.5.5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工程的重要设备

在一些新能源开发和节能工程中,袋式除尘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新能源开发项目“煤制油”工艺中的煤粉收集,袋式除尘器就是必备的设备。

高炉煤气余压发电具有重大的节能效益。

采用袋式除尘器净化高炉煤气,比湿式净化可增加发电量30%~40%,并且每吨铁节约用水200kg,煤气的热值大幅度提高。

而与电除尘净化相比,净煤气的含尘量更低、净化效果更稳定。

3袋式除尘技术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3.1袋式除尘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袋式除尘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主机、滤料、自动控制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耐高温、耐腐蚀特种纤维和滤料的研究、开发、生产等方面均有所突破,高端纤维的国产化带动国产高端滤料的发展[5]。

ptfe纤维、pps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和芳纶纤维的国产化,使原来进口滤料占据主要市场的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电厂燃煤锅炉、水泥窑尾、窑头、钢铁等行业的袋式除尘器使用国产滤料比例越来越高,高端滤料的国产化率上涨很快。

袋式除尘器对于烟气的高温、高湿、高浓度以及微细粉尘、吸湿性粉尘、磨啄性粉尘、易燃易爆粉尘有了更强的适应性,在加强清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减少故障、方便维修方面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设备大型化(如处理200万m3/h以上烟气)等方面。

袋式除尘技术开发和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袋式除尘器设备结构大型化,适应大型燃煤锅炉机组和钢铁、水泥炉窑的烟气净化。

(2)低阻、高

效袋式除尘器结构的创新,适应国家节能减排的需要。

(3)以强力清灰为特征的脉冲技术升级,满足长滤袋(7~8m以上)清灰要求。

(4)开发出气流分布技术和计算机数字模拟技术,满足大型袋式除尘器合理气流分布,延长滤袋使用寿命的要求。

(5)特殊滤料中pps、ptfe、聚酰亚胺和芳纶国产纤维的开发,满足电厂、钢厂、水泥厂和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的复杂工况的滤袋要求。

(6)脱酸加除尘的复合式袋式除尘器的研发和应用,满足干法脱酸除尘工艺的需求。

(7)脉冲阀性能和质量的技术升级,适应袋式除尘器高强度清灰和稳定运行的要求。

(8)plc、dcs控制技术升级和模块化产品,可分别满足大型和中小型除尘系统的控制要求。

3.1.1关于袋式除尘器主机设备的发展

我国袋式除尘行业主机生产是带动整个行业发展的龙头,主机生产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设备的大型化、满足直接处理高浓度粉尘、降低阻力和减少钢耗等问题。

随着我国生产规模的大型化,与工艺设备配套的袋式除尘器的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大型袋式除尘器结构必须设计合理;针对不同的服务行业、服务对象应设计不同的袋式除尘器结构,实现不同的功能。

袋式除尘器在适应高含尘浓度方面实现突破,一级除尘系统能够直接处理含尘浓度1500g/m3的气体,比以往提高数十倍,并达到排放标准。

因此,许多物料回收系统抛弃原有的多级收尘工艺,而以一级收尘取代。

我们在降低袋式除尘系统阻力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考虑到“节能减排”的大目标,考虑到今后袋式除尘器的应用越来越广的局面,仍需加强研究,以期进一步降低袋式除尘器的阻力和能耗。

料、滤袋的发展及建议

滤袋是袋式除尘器非常重要的部件,而且需要定期更换,是袋式除尘器的耗材高端滤料始终是我国滤袋行业的弱项,虽取得一些进展,但远不能满足我国袋式除尘行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应大力加强对纤维滤料、滤袋的耐高温、耐腐蚀、具有优越过滤性能的改性纤维和滤料的开发和应用。

我国滤料用有机纤维从无到有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总的来说,除芳纶纤维的生产规模和质量稳定性与国外区别不大外,其它如ptfe、pps和聚酰亚胺纤维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和产品的稳定性,纤维的均匀性还有差距,高温有机纤维的改性基本还没有涉及,建议有实力和技术能力的公司在这方面做些工作。

3.2袋式除尘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6]

【篇二:

环境工程学学习笔记--水篇】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

概述: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第一节水的循环与污染

一.水的循环:

(一)自然循环:

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湖泊、河流

等广大水面以及土壤表面、植物茎叶的水经蒸发和蒸腾作用形成水汽,上升到空中凝结成云,在大气环流——风的推动作用下运移到各处。

在适当的条件下又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下来。

这些降落的水分,在陆地上分成两路流动:

一路形成地表径流;另一路形成地下渗流。

与此同时,一部分水经过蒸发和蒸腾作用又进入大气圈中。

(二)社会循环:

人类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从各种

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水后,经过使用后又排放出来,最终又流入天然水体。

二.水的污染:

(一)原因:

自然污染(自然原因造成的)和人为污染(人

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二)分类:

化学性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

n、p含量高)、

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第二节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

一.水质指标:

(一)杂质分类:

悬浮物质(﹥10㎜)、溶解物质(﹤10

㎜)和胶体物质。

-3-6

(二)指标分类:

物理性水质指标(1.水中固体:

蒸发后

的蒸发残渣。

溶解性能:

过虑→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挥发性能:

灼烧→挥发性固体和固定性固体;可沉固体:

1l水样在锥形玻璃筒内静置1h后所沉下的悬浮物质数量。

2.碱度:

水接受质子的能力。

3.硬度:

水中存在的二价金属离子如钙离子和镁离子。

)、化学性水质指标和生物学水质指标(1.化学需氧量:

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2.生物化学需氧量:

能被水中微生物氧化分解的那一部分有机物质的含量)。

二.水质标准:

饮用水水质标准、地表水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第三节水体自净

1.物理过程:

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

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

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

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

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中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四节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给水处理:

(一)地表水:

原水→混凝→沉淀→过虑→消毒→饮用

水。

先在水中投加混凝剂和原水充分混合,逐步长成絮粒状沉淀物(絮凝体或矾花),再进入沉淀池和滤池,除去矾花和其他颗粒状杂质,清水再加药剂消毒,出水即可送入给水管网,供应用户。

(二)地下水:

地下水→消毒→饮用水。

当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时,在消毒工艺前,增加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或膜技术等处理工艺,进一步除去水中的污染物质。

二.废水处理:

处理程度的指标:

有害物质、悬浮物质、溶解氧、生化需氧量。

(一)基本方法:

1.物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1)沉淀法:

不仅可以去除废水中相对密度大于1的悬浮

颗粒,同时也是回收这些物质的有效方法。

(2)气浮法:

去除乳状油相对密度接近1的悬浮物。

(3)筛网过虑:

除去纤维、纸浆等。

(4)蒸发法:

浓缩废水中的溶解性不挥发物质。

2.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处理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质或胶体物质。

如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法、电解法、

汽提法、萃取法、吹脱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

3.生物法:

利用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目前常用的生物法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处理法中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氧化塘、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

去除废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质。

也叫机械处理,只是预处理。

二级处理:

去除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质。

生物法是最常用的二级处理方法。

因此也叫生物处理。

三级处理:

高级处理或深度处理。

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营养物质(氮和磷)、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溶解盐类。

(三)处理流程:

1.城市生活污水:

2.工业废水:

澄清→回收→毒物处理→一般处理→再用或排放

第二章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第一节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

概述:

粗大颗粒物质,它们的大小约在0.1微米以上,包括砂粒、小卵石、树枝、菜叶、碎布、垃圾等。

去除方法主要

借助于物理作用和物理处理法,如筛滤截留、重力沉降、离心分离等。

一.筛滤截留:

(一)格栅和筛网:

去除水中的粗大物质、保护处理厂的机械设备并防止管道的堵塞。

(二)微滤机:

截留细小悬浮物的筛网过虑装置。

可用于去除原水中的藻类、水蚤等浮游生物,也可用于工业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以及废水的最终处置。

二.重力沉降:

『沉砂池』:

1.去除对象:

去除水中砂粒、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杂质,同时也去除少量较大、较重有机杂质,如骨屑、种子等。

2.位置:

设在泵站和沉淀池前,防止水泵和污泥处置设备的磨损,还可使沉淀池中的污泥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3.分类:

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

4.曝气式沉淀池:

在一个长形池子的一侧通入空气,使污水在池中以螺旋状向前流动,从而产生与主流垂直的横向环流。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被甩沉下,而使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并使砂粒互相摩擦,去除砂粒表面附着的有机物污染物。

此外,曝气沉砂池受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可以通过调节曝气量,控制污水的旋

【篇三:

环境工程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通过这些日子的继续教育学习,让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进而对我国水资源情况、水质富营养化、水污染防治有了许多崭新的认识,结合自己本专业的一些情况,其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了解淡水资源储存十分有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特性,学习控制营养物质在底泥中的沉降积累和释放机理和方法,最终达到保护环境排的目的。

我国为世界上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190km3,1997年全国地表淡水资源量2683km3,地下淡水资源694km3,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88km3。

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人均占用水资源量仅为230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的1/6,俄罗斯和巴西的1/12,加拿大的1/50。

排在世界的121位。

从表面上看,我国淡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属于丰水国家。

但我国人口基数和耕地面积基数大,人均和每公顷平均经济量相对要小的多,我国已处于严重的缺水边缘。

联合国规定人均1700m3为严重缺水线。

其中天津、上海、宁夏、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辽宁等十个省市区的水量低于生存起码线。

我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

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199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了水环境状况。

1997年,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一年,废水排放总量416亿m3。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7亿m3,生活污水排放量189亿m3。

工业废水排放量中,县及县以上工业188亿m3,乡镇工业39亿m3。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排放量1757万t,其中,工业废水codcr排放量1073万t,生活污水codcr排放量694万t。

工业废水codcr排放量中,县及县以上工业666万t,乡镇工业407万t。

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所谓固氮作用或者固氮过程,按照生物学的观点,将其定义为:

生物体仅仅以氮气作为氮的来源而生长的生物学过程。

如果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固氮作用定义为:

氮气分子中稳定的三价键被生物酶彻底裂解而被生物利用的能量反应。

磷主要来源于磷酸盐矿、动物粪便以及化石等天然磷酸盐沉积物。

在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磷以各种形态存在于藻类细胞之中。

磷酸盐类是核酸的主要组成成分,磷酸盐也存在于三磷酸腺苷(atp)这样的具有很高能量的物质中。

目前,对化合态的磷是否适合于藻类吸收还缺乏确切的证据。

但是,对于离子态的正磷酸盐是水生植物吸收的最主要的形式这一事实已经清楚。

有机磷化合物被藻类直接吸收利用的问题,国内外对此研究颇多,现在已经初步揭示,微生物利用体内的酶,将磷酸根(po43-)从有机磷分子中分解出来,或者通过释放胞外酶的方式来加速这一分解过程。

天然源营养物质是指受天然因素的影响,经过天然途径,例如降水、降尘以及流域自身地球化学特征而溶出、渗透所进入水体的磷、氮营养物质。

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的含量越高,则湖水透明度就越低。

反之,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的含量越少,则湖水透明度越高。

但是,湖水透明度与浮游生物之间表现出双曲线关系而非直线关系。

水体溶解氧是衡量水体的水质状况优劣的一项重要参数。

影响水体溶解氧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4个方面,即复氧-曝气作用,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水生动物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氧化作用。

还学到了底泥营养物质释放机制、湖泊水环境磷容量的定义、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特点。

我国的水资源保护与富营养化防治措施:

加强立法和水质环境标准制定工作、设立管理机构、加强水质监督管理、实施工程治理、截断主要污染源。

二、我学会了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治理,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

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拓展了学习资源、促进了专业化成长。

因此我觉得参加网络培训是必要的,但是能否做到学以致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即自己的投入和实践.哲学的观点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就是这个道理.人家的经验毕竟是人家的,我们可以借鉴,但是否行得通,还需要自己去实践.只要我们能做

到理论联系实际,多实践,多探索,多研究,不怕困难,不怕困难,就能到达自己期望的目标。

本次培训使我感触颇深,结合的自己工作实际认识到干好本职工作一要认清现实,转变观念,找准角色定位,提升服务能力;二要换位思考,不计较个人得失,共同营造良好愉快的工作氛围,有效提高整体的战斗力;三要对待问题视角更全面,提高本职工作的创新能力,找出自己的差距与不足。

最后,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作为一名环境工程技术人员要把握规律,科学规划自己成长,提升自我,学会沟通,把事业干好。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人要想在职业生涯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更加优秀的素质。

通过支持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和优秀的差距。

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当中,我必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道理明白很简单,真正做到却很难。

在未来的工作中要逐步发现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对上对下负责,时刻关注民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以便为环保事业更好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三、利用业余时间,我详细阅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8年2月28日修订通

过公布后,通过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过去企业是“守法成本较高,违法成本较低”,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确保水环境安全。

新法在法律责任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一是对未完成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地方人民政府、违反本法规定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定期予以公布。

二是综合利用各种行政处罚手段,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根据违法行为的不同,规定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等措施,同时要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

三是完善行政措施,强化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执法手段。

将责令限期治理、停产整顿等行政强制权赋予环境保护部门。

四是强化违法排污者的民事责任和治理责任。

新法规定因水污染危害受到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致害者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

受害者可以请求环境保护等部门处理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违法排污者应当采取措施消除污染,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环境保护等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五是在强化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基础上,新法规定,对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学习,我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今后在环境保护的工作中,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