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8222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docx

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专题综合1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

[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铁营运里程突破2.2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高铁的开通,丰富和改变了居民的出行方式。

下图示意我国某高铁开通前后居民在不同距离上交通工具的选择。

读图,回答1~2题。

01高铁开通后,在100~300km的距离,居民出行选择比例最高的交通工具是(  )

A.轿车B.大巴

C.普通列车D.高铁列车

02随着我国各地高铁的相继开通,客运量比重下降最大的航线是(  )

A.北京—上海B.上海—成都

C.北京—广州D.长沙—广州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柱状统计图的判读。

读图可知,高铁开通后,在100~300km的距离,居民出行选择高铁的比例约为25%,大巴约为30%,普通列车约为20%,轿车约为25%,故B项正确。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间的相互影响。

由图可知,高铁开通后,出行距离500~700km和700~1000km范围选择航空的人数占比降幅较大,出行距离1000km及以上选择飞机的人数占比变化不大。

根据上海(约31°N)、北京(约40°N)的大致纬度,利用纬度1°的经线长约为111km可知上海与北京航线距离超过1000km,因而高铁的开通对北京—上海航线客运量比重影响不大;北京—广州航线距离比北京—上海航线还远;上海(约121°E)与成都(约103°E)纬度相当,经度相差约18°,其距离为18×111×cos30°≈1730km,也超过1000km,航空客运量受高铁开通影响小。

[2019黑龙江哈三中二模]国家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基地需要建设在地势平坦、土地面积较大的地区,以便建设用来模拟实验不同功能和场景下铁路运行情况的轨道,以完成相关项目测试。

相关专家已经实地考察过新疆,并一致认为其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考虑将该项目落地新疆。

下图为新疆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5题。

03新疆建设实验基地的区位优势不明显的是(  )

A.地广人稀,土地充足B.自然环境多样

C.能源资源富集D.工业基础好

04该实验基地在新疆建成后,在当地难以测试的项目是(  )

A.浮沙扬尘测试B.高温严寒测试

C.永久冻土测试D.大风暴雪测试

05如果该实验基地落户新疆,其意义有(  )

①促进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

②促进西北地区的高铁建设

③加快我国与中亚、欧洲地区相关领域的交流

④拓展我国向西输出能源资源和产业转移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

3.D 4.C 5.C 解析:

第3题,本题考查区域建设实验基地的区位优势。

新疆地广人稀,土地充足;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地形起伏也大,自然环境多样;新疆能源资源种类多样,储量大;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不便,发展较晚,工业基础薄弱。

D项正确。

第4题,本题考查区域环境特点。

新疆荒漠多,沙尘暴多,可以进行浮沙扬尘测试;新疆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冬春多暴雪,且风力大,可以进行高温严寒测试和大风暴雪测试;新疆除西北高山区外,没有永久冻土,而实验基地需要建设在地势平坦、土地面积较大的地区,不可能建在高山区,难以测试永久冻土测试,C项正确。

第5题,本题考查建立交通实验基地的意义。

建设国家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基地的目的是建设用来模拟实验不同功能和场景下的铁路运行情况的轨道,建设铁路可以促进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促进西北地区的高铁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能加快我国与中亚、欧洲地区相关领域的交流,①②③正确;我国大部分能源资源短缺,需要能源资源输入,④错误。

C项正确。

[2019陕西部分重点中学质检]展线指的是在铁路修建时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沿山坡逐渐盘绕而上,最终到达终点的铁路建设技术。

下图为20世纪70年代我国修建的成昆铁路某路段展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6~8题。

06下列关于图中铁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昆明至成都的铁路线经过的地区地势呈上升趋势

B.成都至昆明的铁路线经过的地区地势呈下降趋势

C.成昆铁路线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

D.成昆铁路线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07成昆铁路线设计展线的原因或目的可能是(  )

A.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型工程机械缺少

B.劳动力短缺

C.雪山连绵,地形阻隔

D.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08图示铁路线上的跨河桥梁和路基常遭到毁坏,导致该铁路线桥梁和路基毁坏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

A.火山活动B.泥石流

C.台风D.地震

答案:

6.D 7.A 8.B 解析:

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布局及延伸方向。

成都至昆明的铁路线经成都平原到云贵高原,故经过地区的地势呈上升趋势,反之,昆明至成都的铁路线经过的地区地势是呈下降趋势的,故A、B项错误;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成都位于昆明的东北方向,故成昆铁路线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C项错误、D项正确。

第7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铁路线经过的地区没有连绵的雪山。

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铁路线迂回曲折,这样可以顺应地形,便于火车行进,并不是为了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第8题,成昆铁路线经成都平原到云贵高原,所经地区地表崎岖,山高谷深,坡度大,且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泥石流。

该地区地震不是常常出现;该地区一般不受火山活动的影响;台风对该地区影响较小。

[2019山西吕梁一模]2017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由中方营运的瓜德尔港正式开航了!

当地时间15时许,“中远惠灵顿”轮从新建的瓜德尔港出发,其将来自中国新疆喀什的货物运到非洲。

读图,回答9~11题。

09材料所述在“中远惠灵顿”轮航行途中,下列地理现象最不真实的是(  )

A.出发前,“中远惠灵顿”轮上的中国国旗飘向东北方

B.“中远惠灵顿”轮此次航行为顺流

C.港口附近海水盐度比波斯湾内海水盐度低

D.瓜德尔港当地建筑多以圆形穹顶建筑为主

10由瓜德尔港建设通往喀什的铁路和管道可能遇到的问题有(  )

①沿途基础设施落后,物资补给不便 ②沿途气候干旱,给施工增加难度 ③当地劳动力短缺,且技术水平落后,无法为施工提供支持 ④途经青藏高原,有冻土层,难以施工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11有专家指出,目前瓜德尔港所具备的“战略”价值至今仍处于“潜在”阶段,原因可能是(  )

A.港口所在国资源与我国互补性不强

B.该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欠缺,运输能力低

C.该港口的水深较浅,不适合大型船舶停靠

D.港口所在国劳动力资源不足,无法发挥其潜力

答案:

9.A 10.A 11.B 解析:

第9题,本题考查与季节相对应的地理现象。

“中远惠灵顿”轮航行途中正值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中国国旗飘向西南方,A项错误;此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故其此次航行为顺流,B项正确;与瓜德尔港所在的阿拉伯海相比,波斯湾海域封闭,蒸发强烈,其海水盐度高于阿拉伯海,C项正确;瓜德尔港当地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圆形穹顶建筑是伊斯兰教的特色建筑之一,D项正确。

依据题意,故选A项。

第10题,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建设中的不利条件。

巴基斯坦经济欠发达,线路沿途基础设施落后,物资补给不便,①正确;线路沿途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增加了施工难度,②正确;巴基斯坦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③错误;该线路未经过我国青藏高原,④错误。

A项正确。

第11题,本题考查港口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功能的原因。

巴基斯坦矿产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与我国互补性较强,A项错误;由于瓜德尔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运输能力低,因此不能完全发挥出港口的优势,B项正确;瓜德尔港为印度洋深水港,C项错误;巴基斯坦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D项错误。

12[2019福建高中毕业班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启程,穿越安第斯山脉,到达太平洋之滨的铁路,将火山谷(有著名火山科托帕希火山)和名为“恶魔之鼻”的路段(在布凯和阿劳西之间)连接在一起。

瓜亚基尔是厄瓜多尔第一大城市,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港口。

(1)分析厄瓜多尔河流的总体水文特征。

(2)简析厄瓜多尔“恶魔之鼻”路段铁路建设的不利条件。

(3)说明瓜亚基尔成为该国最大海港的有利条件。

答案:

(1)河流主要自中部向东部和西部流;东部地区河流的水量大,西部地区河流的水量小;东部地区河流的含沙量较小,西部地区河流的含沙量较大;东、西部地区的河流均无结冰期;位于热带,河流无凌汛现象。

(2)该线路穿越高山,地势落差大;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岩层不稳定,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穿过热带雨林气候区,森林茂密,建设不便;容易受到森林中动物的侵袭;气候炎热,降水集中且时间长等。

(3)位于港湾内,受风暴潮的袭击少;有河流流经,可补充淡水;位于平原地带,便于建设;有铁路与内地相连,扩大了港口的腹地;是该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铁路建设的不利条件和港口的区位条件等知识。

(1)题,结合图中河流流向判断河流主要发源于中部,并向东、西部流。

东南信风带来的水汽受到中部山地阻挡,在东部地区形成大量降水,故东部地区河流的流量大;东部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为热带雨林,森林茂密,故河流的含沙量较小;都处于热带地区,故河流无结冰期,无凌汛。

(2)题,从地形上看,穿越高山,地势落差大;从地质条件上看,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岩石松散,滑坡、泥石流多发;从气候条件上看,炎热多雨;穿过森林地区,施工不便等。

第(3)题,有利条件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主要从港湾、淡水、地形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腹地、对外贸易等方面分析。

13[2019四川南充适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亮相,震撼全场。

现场24个智能机器人展示出的中国高铁建设镜头,再一次掀起“中国高铁热”,中国高铁成为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一张闪亮名片。

调查发现,西成高铁的开通对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影响巨大。

民航方面,从2017年12月16日起,成都直飞西安的航班将从每天12班锐减到3、4班,票价也大幅跳水,直飞航班最低票价为340元,比西成高铁一等座379元都便宜。

公路客运方面,西成高铁的开通将对成都至广元一线公路客运产生较大冲击,初步预计,自高铁开通后到明年,成都至广元一线公路客运营运额会下降50%。

材料二 高铁线路建造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线路运行的安全舒适程度、沿线的地面沉降、占用沿线土地、与其他交通运输线路的关系等。

(1)根据材料一,阐述高铁客运对客运运输网络格局的有利影响。

(2)高铁线路大多是在高架桥上运行的。

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平原地区高铁建设多选择高架桥方式的原因。

(3)高铁站选址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选址在市区,另一种选址在郊区。

选择一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答案:

(1)高铁客运给原有的公路、民航等客运方式带来冲击,促使其改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利于各种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输供给能力;缓解客运运能的紧张状况,增强客运网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并节约客运网络的时间成本。

(2)可提高路面平整度,保证列车的运行速度、平稳度和乘坐舒适度;高架桥桩基很深,可有效防止路面沉降;节约利用土地,降低土地成本;避免人畜等进入铁路线,也能避免和其他交通线路在地面交叉,提高运行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3)选择在市区。

理由:

便于与城市内部交通联系;直达市区的高铁线路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增强人流吸引力;可改建原有火车站,减小施工量。

或选择在郊区。

理由:

郊区土地成本较低,有利于节约投资成本;可有效带动郊区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减轻高铁对市区的噪声污染。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相关知识。

(1)题,高铁客运的影响主要从路网、运力、服务、效率等方面分析。

高铁客运给原有的公路、民航等客运方式带来冲击,促使其改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有利于各种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输供给能力;缓解客运运能的紧张状况,增强客运网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并节约客运网络的时间成本。

(2)题,高铁线路建在高架桥上的原因主要从安全、土地成本等方面分析。

高铁线路建在高架桥上可提高路面平整度,保证列车的运行速度、平稳度和乘坐舒适度;高架桥桩基很深,可有效防止路面沉降;节约利用土地,降低土地成本;避免人畜等进入铁路线,也能避免和其他交通线路在地面交叉,提高运行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第(3)题,高铁站选址在市区的理由主要从运输效率、工程成本等方面分析。

高铁站建在市区便于与城市内部交通联系;直达市区的高铁线路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增强人流吸引力;可改建原有火车站,减小施工量。

高铁站选址在郊区的理由主要从土地成本、环境等角度分析。

郊区土地成本较低,有利于节约投资成本;可有效带动郊区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减轻高铁对市区的噪声污染。

[2018北京卷]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

读图,回答14~16题。

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简图

14与成都相比,拉萨(  )

A.日出早,白昼长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强D.大气逆辐射强

15图示区域(  )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

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16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14.C 15.D 16.B 解析:

第14题,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与成都相比,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日照强。

C项正确。

两地纬度相差不大,但成都的位置更靠东侧,因而成都日出早。

A项错误。

拉萨和成都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拉萨纬度相对较低,故正午太阳高度角稍大。

B项错误。

拉萨比成都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弱。

D项错误。

第15题,图示区域包括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和四川盆地的一部分,其中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横断山脉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项正确。

图中的青藏高原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属于消亡边界。

A项错误。

图中显示河流大部分顺地势向东南方向流。

B项错误。

青藏高原以高寒荒漠景观为主,但东部的横断山脉和四川盆地以森林景观为主。

C项错误。

第16题,目前进藏的铁路只有青藏铁路,川藏铁路开通后,会减轻前者的运输压力。

①正确。

无论青藏铁路还是川藏铁路,其主要作用之一都是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②正确。

铁路开通可以提高救灾应急水平,进而减轻灾害的影响,但不可能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③错误。

铁路开通后,可以促进中东部地区与西藏的文化交流。

④正确。

[2017海南卷]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

该工程全长16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如下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建设成本

B.保护海洋生物

C.避免破坏景观

D.利于海空交通

18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

A.提高通行速度

B.降低施工难度

C.保持水流畅通

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答案:

17.D 18.D 解析:

第17题,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有利于飞机飞行和海洋轮船航行,所以利于海空交通是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

第18题,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和通车后对萨尔特岛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2017北京卷]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

读图,回答第19题。

19该段国道能够(  )

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③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 ④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该段国道的建设使得沿线地区交通便利,增加了沿线商业网点数量,促进了沿线地区人口流动,故①②正确。

选A项。

陇海铁路呈东西向分布,107国道呈南北向分布,故107国道对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影响不大;省会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与地形、河流等因素有关,故③④错误。

[2017江苏卷]“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

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A.2000年B.2005年

C.2007年D.2011年

21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答案:

20.D 21.B 解析:

第20题,“绿色出行”是指环保、无污染的交通方式。

图中三种出行方式中自行车属于绿色出行,其出行所占比例1986~2011年一直下降,2011年后开始上升,故2011年是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

选D项。

第21题,自行车出行所占比例上升,会减轻小汽车等增多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B项正确。

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变化无关,更不会扩大城市的地域范围。

A、C、D项错误。

[2017江苏卷]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22~23题。

22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23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答案:

22.D 23.C 解析:

第22题,读图可知,1时位于黄浦江支流苏州河上,2、3、4时拓建到黄浦江干流上,4、5时拓建到长江沿岸,6时拓建到海岛上,因而其拓建模式是“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D项正确。

第23题,洋山港位于上海东部的海岛上,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优良,其建设提升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C项正确。

洋山港位于东海的小岛上,对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影响不大。

A项错误。

洋山港所在岛屿面积有限,不适合布局临港工业区。

B项错误。

洋山港的建设有利于上海产业的转型升级,但不是全面转型升级。

D项错误。

24[2018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

(1)结合图中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

据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答案:

(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任答两项)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解析:

(1)题,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经济水平、交通承载能力、市场需求及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

北京和天津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较多;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高技术人才多,技术先进。

(2)题,读图可知,唐山与承德之间修建铁路,需要穿过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较大。

25[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白令海峡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

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答案: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

(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

(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解析:

(1)题,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即气温、降水和风速等方面回答。

(2)题,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应为夏季,其原因主要围绕气温高低方面回答。

第(3)题,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可从地质条件、大桥跨度、运输费用和施工条件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