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序曲》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84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春节序曲》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节序曲》教案.docx

《《春节序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节序曲》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节序曲》教案.docx

《春节序曲》教案

《春节序曲》教案

《春节序曲》教案

《春节序曲》教案1

  课题春节序曲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

  欣赏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所作的乐曲《春节序曲》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电视、VCD、幻灯片、录音机、鼓、绸子、扇子等。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

  2、感受乐曲的情绪。

  3、初步分析作品的结构。

  4、通过学生的参与欣赏,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教材分析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涣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

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目里热闹难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C宫调式。

从一个引子开始,以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音乐主题组成了序曲的第一部分。

引子以强烈的节奏、力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提示了洋溢于全曲中的欢快情绪。

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

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

  中部主题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了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

在小号变奏了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第三部分(再现部)。

在这里,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群舞又开始了。

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作部分重复和变化重复,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重点

  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

  教学难点

  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欢乐中国年》。

  二、初听音乐,感受乐曲情绪。

  三、复听音乐,划分段�。

  四、分段欣赏,感受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及所表现的情绪方面的不同以及了解乐器的演奏。

  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欣赏第三部分

  五、创编节奏

  六、最后一遍欣赏音乐,综合性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七、教师总结

  教师: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同学们讲课,那么你们有信心来和我一起上好这节音乐课吗?

  生:

有!

  教师:

好,那么在上课之前,让我们把耳朵放松一下,一起听一首欢快的歌曲。

  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节日呀?

  生:

春节!

  教师:

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

  生:

喜欢!

  教师:

为什么喜欢呢?

  生:

过春节可以…

  师:

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只小朋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喜欢过春节。

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在欢快的音乐中,一起来迎接我们最喜欢的节日好不好?

  生:

好!

  师:

大家听,冬爷爷渐渐远走,春姑娘的脚步近了,许多的人们欢歌笑语,敲锣打鼓地迎接春姑娘的来临……

  师: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这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

热烈欢快,我仿佛看到了……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

那让我也来说一说好吗?

  生:

好!

  教师介绍乐曲的'情绪及背景。

  师:

我知道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过春节,那谁能说一说中国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生:

包饺子。

  师:

看来我们的同学们对春节真的是非常的了解,都是“龙的传人”!

那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乐曲。

但是听完之后呢,老师有一个小问题要问大家,那就是:

你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我相信聪明能干的同学们一定能够回答出我的小问题的。

  师:

同学们,听完之后,你们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生:

三部分

  师:

为什么呢?

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生:

节奏,速度的不同划分。

  师:

同学们真聪明,说得真棒,这首乐曲根据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不同可以分为三部分,那么下面让我们来分段欣赏一下,再来感受一下这三部分的不同之处。

  师提问:

乐曲一开始表现的是什么场面?

  生:

大家一起跳秧歌的热闹场面和气氛。

  师:

乐曲情绪热闹欢腾,描绘了人们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场面,那么你觉得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最好?

  生:

红,粉。

  师:

很好,前奏后接下来为第一部分第二主题旋律,它柔和明亮,象姑娘的吟唱,是用长笛和单簧管吹奏出来,你认为什么颜色接近柔和明亮?

  生:

黄,绿…..

  师:

同学们,你觉得这一段的旋律跟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

节奏很慢。

  师:

这一段的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那么听到这一段的乐曲,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

……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也想说说行吗?

我听到这段旋律,仿佛看见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他们赞美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期待美好的明天。

那么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要懂得“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师:

我看见同学们听完这部分旋律都非常激动,能告诉老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为什么这么兴奋呀?

  生:

我仿佛看见了所有的人们都在敲锣打鼓,跳秧歌,拜年,欢歌笑舞,非常热闹……

  师:

哦,原来是这样呀!

这段旋律它的情绪更加欢快、热情、流畅,又在最后加上大提琴,圆号,小号等乐队合奏,并加入了打击乐器把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么你们觉得用什么颜色能表示这“越来越热烈的气氛”?

  生:

红、绿、各种各样……

  师:

同学们真是太棒了!

看来我们的同学不只是小音乐家,更是小画家!

  师:

同学们,我们过新年的时候都非常高兴,那么通过刚才听《春节序曲》,大家更是感受到了过年的喜庆气氛。

我知道,我们的同学呀,都是小创作家,那么谁能来创编一组节奏被配上简单的衬词来体现出过年的热闹场面呢?

  指名同学上前来进行创作。

  师:

刚刚的同学创作的真不错,但是下面还有很多同学也想来展示,那么下面,让我们最后再欣赏一遍全曲,我知道咱们班同学多才多艺,那么你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过春节的快乐吧!

  1、歌舞表演

  2、打击乐器模仿

  3、轻声哼唱

  4、书画表演

  同学们,新年到了,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一起来欢度这个特殊的春节吧!

  同学们,今天的“春节”你们过得开心吗?

  生:

开心!

  师:

老师也非常开心,谢谢你们跟我一起度过了这个难忘的春节。

春节代表着辞旧迎新,所以今天之后,我祝愿同学们能够忘记过去的悲伤与不愉快,以崭新的面貌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好,下课!

  通过听歌曲,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去到春节的情境中。

  学生初听音乐,说感受。

  学生回忆自己过年的情景,说出中国的春节的风俗习惯。

  学生复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

  分段欣赏,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展示风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体现对乐曲的理解。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法,听、唱、动、表演、创编等为主要求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以及更换教学法,愉悦了身心,达到了预期效果。

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欣赏第一遍音乐后,学生联想过年时的各种传

  统习俗。

注意学生创编活动,通过让他们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过年的习俗,贴春联的意义等,使学生即欣赏了乐曲,又了解了过年的各种习俗,更加热爱生活。

《春节序曲》教案2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喜欢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乐于主动了解中外民俗风情,创造性地参与表现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春节序曲》,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熟悉主题旋律。

  3.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序曲的类别。

能听出并演唱乐句的对答,即兴创编歌词进行对答活动。

.

  教学重难点

  1.听出并演唱乐句的对答,即兴创编歌词进行对答活动。

.

  2.感受乐曲的情绪以及节奏、拍子、速度、力度的变化,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

  教具准备:

收录机cd碟片及播放器钢琴图片带红(或绿)绸的腰鼓棒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1.听《春节序曲》片断

  这段音乐把我们带入了什么时候的什么情景之中?

是什么因素使你产生这种联想?

  2.中国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3.给这段乐曲取个什么名字最合适呢?

  4.揭示课题《春节序曲》

  对这个标题有什么疑问?

教师简介序曲类别。

  把学生引入过年的热闹气氛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乐曲的情绪,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

  了解序曲的类别。

  

(2)认识

  学生完整地欣赏《春节序曲》

  这首乐曲共有几大部分?

总的情绪与气氛怎样?

哪一部分的音乐最舒缓优美?

.听后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展开想象,归纳出对乐曲的总体印象。

  (3)深入

  1.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仔细聆听,说出旋律的情绪如何。

用“la”模唱旋律。

依次听唱旋律1

(1)、1(3)、2、1

(2)。

  2.视唱旋律1

(2)

  3.听辨这条旋律在乐曲中是怎样演奏的?

好像两边的人在干什么?

学生分两组以对答形式演唱这条旋律。

  4.以对答形式即兴创编歌词并演唱。

  5.欣赏乐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两部分音乐在节奏、拍子、速度、力度上各有什么特点?

各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和情绪?

  学生边听边用绸棒表现乐曲的高低、快慢、强弱等变化,听后用合适的词语(或图形、线条)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总结:

欢快热烈的情绪通常用紧密的节奏、2/4拍、快速、强力度来表现;优美抒情的情绪通常用舒展的节奏、4/4拍、徐缓的速度、稍弱的力度来表现。

  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感受其情绪。

  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减轻识谱的负担。

注意到音乐中的对答,通过即兴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加入到音乐中去,更进一步关注音乐各要素的变化和它的表现作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4)拓展

  1.导入: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

在圣诞节前夜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的乐曲《平安夜》。

  2.聆听乐曲听后说说:

乐曲的情绪如何?

你的感受怎样?

  3.大家想知道外国人民在过自己传统的圣诞节时有哪些习俗吗?

课后搜集资料了解一下,下节课进行交流。

  拓宽视野,感受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手法。

  激发学生兴趣,养成搜集信息的习惯。

  (5)创编

  完整地听赏全曲。

  边听边感受乐曲的情绪和过年的热闹气氛,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合着音乐表演过年的热闹情景。

表演好的学生到台前来表演。

  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表演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春节序曲》教案3

  教学说明:

  本课内容是上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节日欢歌》的第二课时,课堂中选取反映节日题材的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作品。

在课堂设计中,学生通过聆听导入、名曲赏析、活动体验等多种环节,熟悉优美的民族音乐,从中领略民族音乐中的人文精神,文化特征,同时以节日音乐中的欢乐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好日子》,通过喜庆的情景导入。

  2、《春节序曲》作品赏析,了解并掌握音乐作品的情绪、调式等。

  3、学生通过体验拓展,以不同的形式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春节序曲》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健康心态。

  2、在对比、欣赏、聆听和实践体验中了解掌握五声调式的基本结构,初步认识三段体。

  3、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感受音乐欢乐、热烈的情绪。

掌握五声调式的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

  聆听欣赏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实践体验法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打击乐器、扇子等道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好日子》一段MTV,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充分进入喜庆气氛之中。

  2、《好日子》把我们带进了节日的欢乐中,我们知道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喜庆的气氛。

(举例)

  3、由欣赏的感受导出课题:

节日欢歌――音乐欣赏《春节序曲》

  二、名曲欣赏:

  1、欣赏全曲,设问:

请同学们感受音乐展现的是怎样的场面,可以想象描述一下吗?

(播放《春节序曲》MTV)。

  2、分段欣赏:

  引子:

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等如何表现的?

  第一部分:

(共2个主题)

  请学生比较两个主题有什么区别?

在这段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你能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一下这场面吗?

  1)第一主题锣鼓喧天的感受,你能用老师提供的打击乐器(锣、鼓、铃、三角铁等)表现一下过节的喜庆气氛吗?

  2)第二主题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

分析一下音乐的调式特点。

(五声宫调式)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的音乐在旋律设计上出现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

(提示:

节奏、速度、节拍、情绪等要素加以理解),学生唱一唱旋律。

  请同学们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部分音乐的美。

请几个女生带领舞蹈。

(老师提供扇子等道具)

  第三部分:

  请学生感受其音乐特点――体会到是第一部分的缩短再现。

  3、整首乐曲的结构是:

引子A+B+A,(学生初步认识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4、认识音乐家――简单介绍李焕之。

(课件展示)

  5、完整的欣赏一遍,感受音乐带来的节日喜庆,并区别出不同的主题表现。

  三、拓展活动:

  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才能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

  三个小组的拓展活动:

乐器组、歌唱组、舞蹈组。

  四、互评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