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8623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主要参考文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要参考文献.docx

《主要参考文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参考文献.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要参考文献.docx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璐琦,李慧,陈京荔.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探讨.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3(6):

46

[2]赵润怀,周莹,魏宗玉,等.21世纪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的思考.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2(11):

4

[3]崔光红,黄璐琦对药用植物濒危与保护等级划分标准的探讨.中国中药杂志,2005,30():

[4]黄璐琦,唐仕欢,崔光红,等.药用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综合评价方法探讨.(待发表)

 

发表于: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3(6):

46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探讨

黄璐琦李慧(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陈京荔(北京市宣武中医院北京100700)

我国幅员辽阔,纵跨热带、温带和寒温带,地质、地貌格局复杂多变,物种多样,极其丰富,植物种类约占世界总数的11%。

据全国大规模中药资源普查表明,我国中药资源已达12772种,其中药用植物11118种,药用动物1547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日趋进步,人们对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提高,医疗、保健等用药需求量猛增;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新药开发投入经费的不断增加,研究难度的逐渐加大,使从野生药用植物中发现和寻找新化合物,新结构已成为一种趋势。

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中药资源的压力。

加之,长期以来,对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一些地区不同程度上对中药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过度采收(捕猎),目前,很多中药资源蕴含量下降,甚至耗竭,一些种类濒临灭绝,因此,对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现状和保护入手,结合国际保护公约和协议的介绍,探讨我国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

1.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现状和保护

上述种种原因使得一些药用种类出现衰退甚至濒临灭绝,有些种类的优良种质正面临消失和解体。

药用动物如黑熊、马鹿、林麝、大(小)灵猫、中国林蛙、蛤蚧、玳瑁等40个种类的资源显著减少,已影响了近30种动物药材的市场供应;药用植物如甘草、光果甘草、羌活、单叶蔓荆、黄皮树、银柴胡、肉苁蓉、三叶半夏、新疆阿魏和紫草等100多种资源量普遍下降,影响60多个药材品种的医疗用药。

黑长臂猿、原麝、海南坡鹿等近20种动物和见血封喉、峨嵋野莲、八角莲、凹叶厚朴、杜仲、小勾儿茶、野山参、黑节草等30多种植物,因野生资源稀少,以致无法提供商品或只能提供少量商品;高鼻羚羊(又称赛加羚羊)、印度犀、野马和厦门文昌鱼等4种野生动物资源几近绝迹〖1〗。

为此,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保护濒危野生药用植物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法规。

1984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单”,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编写《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一书于1989年在国内出版(现以《中国植物红皮书》正式在国际上发行),共收保护物种388种,药用物种约102种,其中属于常用中药约33种〖2〗。

黑龙江省、内蒙古和新疆自治区还制定了地方性中药资源保护法规。

在“八五”、“九五”期间,“濒危动物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通过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研制和寻找出不少代用品,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人工犀角(正在攻关),三羊角代替羚羊角,水牛角代替犀角等,研究牛骨、猪骨、狗骨代替虎骨等〖3〗;在药用植物保护方面,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就地保护,截至1993年全国有自然保护区700多个,占国土面积的6.8%。

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大量药用植物物种,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受到保护的药用植物有900多种,峨眉山国家公园受保护的药用植物有1655种。

各地还建立了一些药用生物保护,如黑龙江省先后建立了五味子、防风、龙胆、桔梗、黄柏、黄芩、马兜铃等药材的36个保护区;广西的龙虎山、苗儿山保护区;云南的药山、海子坪保护区等,为保护各地的特产及野生药材做出贡献〖4〗。

同时,积极开展野生变家种的研究。

目前,我国家种的大宗药用植物就有150多种,种植面积达44多万亩,据初步统计,由野生变为家种的药用植物不下60种,主要有防风、龙胆、柴胡、甘草、辽细辛、五味子、半夏、山茱萸、何首乌、天麻等,引种国外药用植物约30余种,主要有颠茄、丁香、毛花洋地黄、安息香、大风子等。

总之,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多方面努力发展我国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事业,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的相关国际公约及协议

目前有关动植物保护的国际公约或协议不少,世界各国也有相关法令,并且有的行之有效,为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现简要介绍一些对我国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有影响的公约和协议〖5〗。

2.1国际动物保护公约及协议

2.1.1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TheConventiononInternationalTradeinEndangeredSpeciesofWildFaunaandFlora,CITES).

1973年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又称华盛顿公约,我国于1980年正式加入。

CITES设立目的主要在于建立野生物种输入、输出国之间合作管理,以确实防止公约指定名录内物种的非法国际贸易行为。

公约条文共25条,对于全世界濒危渐危物种贸易管制的原则,各会员国应采取的措施,会员国大会、国内立法的配合,公约的签署、修订、入会、争端解决等都有详细规定。

2.1.2国际重要湿地公约(ConventiononWetlandsofInternationalImportance,EspeciallyasWaterfowlHabitat,又称RamsarConvention).

1971年于伊朗拉姆萨尔签约,故又称拉姆萨尔公约。

公约重点是重视特殊水鸟,加强湿地的保育及适当利用。

该公约共有12条条文,对于重要湿地名单的制定、管理计划的研究与执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设定、国际合作、会员大会的召开、会议代表的组成等均有明文规定。

2.1.3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公约(ConventionfortheprotectionoftheWordCultureandNatualHeritage).

197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支持下于法国巴黎签署,该公约共38条,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世界主要遗产名册内的自然及文化地区。

凡人类文化遗产、特殊生物群系、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都有资格被列入名册保护。

2.1.4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

1992年于巴西正式缔约。

公约共有42条,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永续使用、监测、域内保育、域外保育、遗产资格的取得生物技术的处理及其收益分配、缔约国会议、争端解决、签署、加入、退出等均有详细规定。

2.2区域性公约

即欧共体自然栖地及野生动植物保育公约(DirectiveontheConservationofNaturalHabitatsandoftheWildFaunaandFlora).1992年5月21日由欧洲共同体(TheCounciloftheEuropeanCommunities)于比利时布鲁塞尔(Brussels)完成研定。

规定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应保育其辖内之濒临绝种的动植物及天然栖地,以维持生物多样性。

在详细的附表中,他们已列出必须特别保育的自然栖地类型168个,必须特别保育之动植物632种,并规定各会员国应该设立特别保育区(specialareasofconservation)。

例如:

(1)欧洲野生物及自然栖地保育公约(ConventionoftheConservationofEuropeanWildlifeandNaturalHabitats)。

1979年签约于伯恩(Bern)。

(2)西半球自然及野生物保育公约(ConventiononNatureProtectionandWildlifePreservationintheWesternHemisphere)。

1940年签约于华盛顿。

(3)非洲自然及自然资源保育公约(AfricanConventionontheConservationofNatureandnaturalResources)。

1968年签约于阿尔及亚。

(4)东南亚国协自然及自然资源保育协议(ASEANAgreementontheConservationofNatureandNaturalResources)。

1985年签约于吉隆坡。

(5)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植物保护协议(PlantProtectionAgreementfortheSouth-EastAsiaandPacificRegion)。

1956年签约于意大利罗马。

(6)东非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协议(ProtocolConcerningProtectedAreasandWildFaunaandFloraintheEasternAfricanRegion)。

1985年签约于内罗毕。

(7)加勒比海地区保护区及野生物协议(ProtocolConcerningSpeciallyProtectedAreasandWildlifeintheWiderCaribbeanRegion)。

1990年签约于金斯特(Kingston)。

(8)南太平洋地区自然资源及环境保护公约(ConventionfortheProtectionoftheNa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oftheSouthPacificRegion)。

1986年签约于诺米亚(Noumea)。

3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3.1正确对待国际社会的意见和批评

我国中医药记载和曾经使用过被视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旗舰物种如犀牛角和虎骨等,招致了不同层次、不同来源的各种批评,乃至抨击。

诚然,在这众多的批评中,有不少是由于缺乏对我国传统医药的正确理解,缺乏基本知识以及错误翻译所致;然而,对国际社会的批评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是恶意中伤。

原因是中医药界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特别是野生动植物保护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未能有效地宣传自己;为此,在1997年召开的CITES成员国第10次会议上首次讨论传统医药问题时,我国政府介绍了中医药文化在保护药用动植物和代用品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使得本次会议通过了传统药的决议,对传统药特别是中国的传统医药文化和价值给予积极的肯定,并增加了肯定人工培植和人工繁殖作用的内容,体现了只有相互沟通才能理解。

因此,对于中医药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关系,我们的态度是:

我们加入和遵守CITES公约,我们现有的12000多种中草药中,有80%以上系以植物原产为基础制作而成,并且常用的种类均有栽培品种,仅有一小部分中成药含有动物药成分。

在利用及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已成为我国传统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之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已成为中医药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2客观评价珍稀濒危中药材的疗效

由于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以及目前条件的限制,部分珍稀濒危中药材缺乏必要的科学研究,对前人记载的功效不能进行客观评价。

因此,我们应通过科学研究正确区分哪些是传统中医药中的精华,哪些是却有疗效,应当加以坚持开发;哪些因受眼前利益驱动,或悖谬误传,将会对未来的用药基础构成威胁。

只有搞清这些问题,才能切实遵循“保护为先,利用为后”或“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6〗,才能为濒危物种替代物的研究提供客观标准。

3.3.加强科研,为保护立法和强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加强珍稀濒危重要资源的保护立法,健全相关的法制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急待开展以下的科研工作:

(1)本底资料的调查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的调查濒危中药材底种类、数量,分析种群区系的分布特点(包括广布种和濒危种),绘制地理分布图,了解当前保护现状等,这是一项巨大而重要的工程,是基础研究,是濒危程度评价的前提。

(2)珍稀濒危程度的量化标准。

中药材珍稀濒危程度应该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而且必须是实用性强的评价标准,目前国内对此研究尚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标准化问题。

评价标准除充分考虑动植物分类学特点外,还应考虑药用价值对物种、族群的影响,应从分布特点、野生资源量、栽培情况、保护现状、开发利用、药典收载等方面细化量化标准。

评价时需特别注意影响因素间的权重系数、交互作用。

据此标准划分濒危程度,确定保护等级,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及奖惩办法等。

(3)中药材致濒原因的研究。

要对濒危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有效保护,必须查明中药材致濒因子,这有赖于基础研究的加强。

如查明濒危物种的种群动态、繁育系统、极端环境压力下的抗逆性、人为干扰对物种的影响等,从而可以揭示濒危中药材生活史薄弱环节,区分致濒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原因,为物种保育、人工栽培或驯养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表明〖7〗:

银杉遗传变异水平低,族群间又强烈分化,势必造成族群内严重近交,产生近交衰退等一系列后果,最终导致银杉的进一步濒危。

因此对银杉保护应采取特殊策略,即应该保护较多族群,对于特定等位基因的单株和亚族也应予以保护。

而鹅掌楸族群遗传多样性不比广布品种的低,其濒危过程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渐变过程,是内部和外部不良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总之造成中药材濒危原因十分复杂,有内因、外因,也有内、外因综合作用,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以偏概全。

对保护物种需找出致濒因子,才能实施有效地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资源,科学出版社,1995,152

2.贾敏如关于保护珍稀濒危中药的等级标准和种类的建议中国中药杂志1995,20

(2):

67

3.姜大成,徐莉,邓明鲁关于中国濒危野生药用动物资源保护研究的思索中国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21~24

4.袁昌齐,王年鹤,吕晔中国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中国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25~32

5.彭国栋野生植物保育立法之探讨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刊印1998,301~304

6.吕晓平传统中医药发展与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中国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16~20

7.洪德元中国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概况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刊印1998,287~298

 

发表于: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2(11):

4

21世纪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的思考

赵润怀周莹魏宗玉(中国药材公司北京100062)

贾谦陈珩吴运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根据21世纪中药产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中药资源保护管理与合理利用规划,是当前的一项战略任务。

正确认识和评价中药资源现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确定发展目标和措施,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基础。

因此,对有关中药资源的一些理论认识问题必须进行广泛地讨论并取得思想上的统一。

1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中国的中药资源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十分丰富,是中药产业的物质基础。

中国人口多达12亿,是世界人口的1/5,应当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实际上目前还不是。

我国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的数量相对不足,必须树立“资源有限、利用有度”的现代科学新观念。

根据80年代开展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国有12800多种药用资源,在全世界上可谓名列前茅。

其中民间草药最多,有7000多种,约占资源种类总数的60%,具有潜在的开发研究价值。

但到目前为止,相当一部分民间草药还只是处于比较原始的经验积累阶段。

民族药有4000多种,约占资源种类的30%。

具有传统医药学理论基础、可供直接利用的约占1/10,即400种左右。

其中尚有100种左右与中药交叉(重复)使用。

中药材1200种,占10%左右,是指进入商品流通的药材品种的总数。

商品经营必备目录为600种(包括不同品别和炮制加工品)。

由于南北方的用药习惯不同,普通药店(房)的经营品种约为300~400种。

处方常用品种约200种。

按照来源分类,植物药材占85%以上,动物药材占10%左右,矿物药材约占5%。

常用中药材是当前中医处方和生产各类成药的主体。

2资源急剧减少已成为中药产业发展中最为严重的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医疗保健用药量也在大幅度上升,长期以来对野生药材资源的过度采猎已经成为中药资源严重下降甚至濒临枯竭的重要原因。

由于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药资源的供求矛盾会愈加突出。

中药资源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有可能成为21世纪决定中医药生存与发展的瓶颈。

如果说中国在50~60年代的缺医少药是社会经济落后以及对药材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利用不够,那么60~70年代在全国进行的大规模药材资源普查和发展药材栽培饲养业,则是我们对丰富的药材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提高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药不仅为国内人民服务,而且逐步扩大了向国际市场的出口。

但80年代初的中药材紧缺品种曾达到了140种之多。

虽然大部分是生产收购工作问题,经过放开搞活和广开生产门路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其中也有数是种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成为市场供应的最大难题。

为此国家积极采取措施,研究人工栽培饲养寻找代用品和进行人工合成等,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90年代,出口中药材的种类和数量则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国际市场比较热门的药用植物提取物如甘草膏麻黄草紫杉醇等的大量出口,造成了对野生药材资源的新的更大的破坏。

中药资源的急剧下降,已经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共同关注。

面对21世纪的中药产业,能否实现中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中药产业能否真正发展成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关键,特别是如何对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将成为对中医药的严峻考验。

3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目前常用中药材的生产供应来看,已经有300多种常用药材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和养殖生产,其中有200多种大宗药材已经具有大量生产和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这是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的重要途径。

目前,少数濒危动植物药材的供应紧缺对中医药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天麻的野生变家种、冬虫夏草菌的人工发酵、麝香的人工养殖和人工合成、虎骨与犀角代用品的发现和推广应用,充分说明了栽培与饲养、人工合成、寻找同疗效品种以及运用高新技术提高繁殖率和进行半工业化生产等,是保护资源和合理利用十分有效的途径和措施。

对此,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大力支持和发展。

4重视关键问题的解决

开展濒危珍稀中药资源的系统调查研究和保护管理现状的考察评价,编制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制定中药资源保护利用规划,通过广泛宣传保护知识和重点种类的保护技术示范,促进中药资源持续利用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统一,保障人民医疗保健用药需要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是21世纪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的主要战略目标。

确保实现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目标,必须抓住当前比较突出的关键问题,采取相适应的措施,包括法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的配套实施,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针对濒危资源底数不清和最新发展变化,系统调查濒危中药资源现状濒危原因与发展趋势,编制濒危珍稀中药资源保护名录,为制定国家保护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考察评价《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实事情况,提出修订意见,为依法保护管理中药资源提供依据。

在修订过程中,对执法主体、保护对象、保护措施、配套措施(包括实行专营许可证制度和市场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依法保护,综合治理,以适应市场全球化的新形势。

(3)研究重点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生产技术,通过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并加强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运用就地保护、引种繁育、人工栽培等经典保护技术,促进资源保护、栽培饲养和野生抚育管理的全面发展。

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联合开展研究和技术创新,谁投资谁受益。

(4)考察评价各类自然保护区、植物园保护中药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的成果和经验,并运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基因工程方式保存和扩大濒危物种的繁殖,如人工合成、寻找代用品、基因重组改良、快速繁殖技术等。

特别是建立健全国家药用资源种质基因库,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也是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

(5)广泛宣传保护知识,提高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从国家和中医药长远利益出发,客观公正地考察评价中药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促进中医药界同自然保护界的互相了解和理解,并争取支持与合作。

(6)编写“21世纪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研究”文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一方面宣传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成就,另一方面促进中医药界与自然保护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药产业的长远稳定健康发展。

5确定中药资源保护种类的标准和措施

(1)按照国际濒危物种评价标准,分为濒危、渐危和稀有三类,列入保护名录的级别也分为Ⅰ、Ⅱ、Ⅲ级。

不论国际或是国内,列入保护名录的动植物种的贸易,都将受一定的严格限制或管制。

1987年公布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共收录了一、二、三级药用动植物共43种药材、76种动植物,约占1200种经营药材的6%,占常用600种的13%。

其中,虎骨、豹骨已经禁止使用。

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的药用植物主要有30种(类):

白芨、沉香、大戟、甘松、狗脊、尼泊尔绿绒蒿、紫杉、云南红豆杉、胡黄连、芦荟、买麻腾、毛茛、芳香蓟花木、蛇根木(萝芙木)、神圣愈疮木、药用愈疮木、木香、独蒜兰、云南独蒜兰(冰球子)、杜鹃兰(毛慈姑)、山莨菪(樟柳)、石斛属、手参(佛手参)、三角薯蓣、桃儿七(鬼臼草)、天麻、西洋参、仙人掌、青天麻、猪笼草。

列入《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保护名录的药用植物主要有20种:

北沙参、土沉香、冬虫夏草、崖白菜、地枫皮、香榧、厚朴、黄柏、降香、姜、金荞麦、金铁锁、苏铁蕨、水蕨、扇蕨、莲、拟豆蔻、云南红豆蔻、三尖杉、砂仁。

属于中国的珍贵树种的有:

杜仲、桂、见血封喉、篦子三尖杉、银杏等5种。

重要的药用濒危野生动物:

珊瑚、海马、龟、玳瑁、蛤蚧、蛇、穿山甲、灵猫、虎、豹、象、犀、麝、羚羊等10多种。

对以上保护种类,中药科研教育单位和生产经营企业必须高度关注,采取相应研究保护和开发措施。

(2)调查濒危药用物种的重点是常用中药材,因为它使用历史长、范围广、数量多、影响大。

其次是民族药和进入商品流通的药材。

新药原料药和提取物等出口药材的增长幅度最大,对野生资源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已经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民间草药用量小,很少进入商品流通,因而目前可以不作重点调查。

(3)濒危物种调查的内容,一方面是资源现状,包括种类、分布范围、资源数量、濒危原因、发展趋势、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等项,可列表进行调查统计。

另一方面是应用现状,包括主要用途、应用的配方或制剂(含提取物、半成品)名称、年使用量、国内销量、出口国、年出口量及金额、企业原料采购渠道(含进口)拟采取的措施。

(4)经验总结:

包括宏观方面的国家或地区性保护政策、法规建设、保护机构、保护技术、保护措施等;也包括微观方面的保护某一濒危动(植)物的具体做法或配套措施。

再如企业建立濒危物种繁殖基地或开展科技攻关(如人工合成、寻找代用品、生物工程技术、快速繁殖技术等)的做法与探讨;打击非法贸易的执法案例分析等,都将对制定保护战略和指导今后的世纪保护利用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6呼吁国际社会给予大力支持,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1)对国内保护知识的普及教育和舆论宣传,包括从大学到中学、小学的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

不抓思想观念的转变,保护措施就无法推行和落实。

(2)广泛开展濒危物种保护政策法规的国际交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