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883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论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艺术特色Word下载.docx

③这段文字历来为评论家们所称道。

傅雷曾认为是“新旧文字的糅和,新旧意境的交错”,④“这一段引子,不但明月的描写是那么新颖,心理的观察那么的深入,而且轻描淡写地呵成一片苍凉的气氛,从开场起就罩住了全篇的故事人物。

”⑤以后月亮这个意象又多次出现。

描写长安退学前一夜的月亮是这样的“空格子里,月亮从云里出来了”⑥此时长安眼中的月亮定是残缺不全的,因为她的牺牲是一个美丽苍凉的手势,但这也是一种白白的牺牲,是一种徒劳。

此时的这轮残月更有力地渲染出了长安的悲哀与苍凉。

七巧忌恨儿媳芝寿,讽刺、挖苦她,不容许她享受正常的婚姻生活。

故意让长白为自己烧一夜的烟,而不让他与芝寿同房。

小说写到这时的月亮是“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拾白像个戏剧化的脸谱。

”⑦婆媳对同一个男人的争夺自古有之,然而在这场争夺战中,芝寿是失败的。

月亮下的母子,母亲不像母亲,儿子不像儿子,展现了社会的疯狂,肮脏和不可理喻。

芝寿在七巧的折磨下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此时她眼中的月亮是这样的:

“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⑧月亮象太阳,荒诞而恐怖,月亮是芝寿眼中的白太阳,这暗示着芝寿的悲剧是延续而永恒的。

七巧破坏了长白的婚姻,又来干涉长安的婚事。

她诽谤、阻拦、恶意中伤长安,让长安再次做出牺牲,—个美丽苍凉的手势:

和世舫解约。

太阳煌煌的照着。

此时的太阳该是一轮悲哀模糊的缺月吧?

长安是不幸的,七巧在一天,不幸就存在一天。

也许,有一天七巧死了,缺月还来得及成一轮满月,但长安的一切少女时代青春岁月应该有的鲜丽的都只能在梦中重来了。

七巧死了,长安长白获得了新生。

此时的月亮是: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也沉下去了”⑨三十年前的悲剧似乎结束了。

月亮的意象在小说结尾重又出现,有始有终,成为贯穿全篇的主题意象,强调出悲剧的深刻性和彻底性。

(二)其他意象

长安两次做出牺牲时的口琴声——longlongago的调子。

第一次,longlongago的细小的调子在庞大的夜漾开。

后来长安被迫解除婚约时“长安悠悠忽忽听见了口琴声longlongago”。

⑩这两次出现的longlongago的口琴声。

每一次都伴随着长安的一次自我牺牲,每一次牺牲都足以改变长安的命运。

但反复出现的longlongago的旋律,却告诉我们,这是一曲爱的挽歌,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中的火柴梗。

弥漫在月亮光与口琴声中的两次牺牲,宛如一个苍凉而又美丽的手势。

这一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哀的氛围。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长安的牺牲是徒劳的,无用的。

更有力的渲染出长安的无奈与七巧的变态。

分家后,季泽败光了家产。

来向七巧倾诉所谓的爱情欲骗七巧钱时,文中几次写到白团扇。

首先是用白团扇调情:

“七巧笑道:

‘没有别的,要不就是你在外头玩得太厉害了。

自己做错了事,还唉声叹气的仿佛谁害了你似的。

你们家就没有一个好人’说着,举起白团扇,作势要打.”11其次,当季泽向七巧表白爱情时:

“七巧垂着头,肘弯撑在炉台上,手里擎着团扇,扇子上的杏黄穗子顺着她的额角拖下来。

季泽在她对面站住了,小声道:

‘二嫂’……”12“七巧的手直打颤,扇柄上的杏黄须子在她额上摩擦着。

”13此时的七巧沉浸在那虚幻爱情中: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这些年了,她跟他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

可不是,这半辈子已经完了──花一般的年纪已经过去了。

人生就是这样的错综复杂,不讲理。

当初她为什么嫁到家来?

为了钱么?

不是的,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泽相爱。

她微微抬起脸来,季泽立在她跟前,两手合在她扇子上,面颊贴在她扇子上。

”14后来七巧识破季泽的骗局,恼羞成怒,用白团扇将季泽赶跑了,也将她一生中唯一的爱情梦掷碎了。

七巧失去了她一生唯一的爱情,成为感情的弃妇,变态地用黄金的枷锁劈杀了几个人,读来令人心寒。

七巧的爱情幻灭时作者这样写道:

“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15酸梅汤这一意象将七巧爱情幻灭时心的悔恨、绝望、痛苦的复杂心情展示得淋漓尽致。

爱玲笔下一个个繁复新颖的意象象极了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一个个别致的意象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营造出极为强烈的感性世界,加强了作品的寓意。

具有撕裂了的美的特征。

二、华美的语言

爱玲曾说过: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16我要说《金锁记》的语言也是一袭华美的袍子,只是上面镶满了璀灿夺目的水钻。

如:

“枕着云头的花梨坑……冰凉的黄藤心子、柚子的寒香……浅黄色的雏菊……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旧而迷糊……敝旧的太阳弥漫在空气里像金的灰尘,微微呛人的金灰,揉进眼睛里去,昏昏的。

”17这些文字优美畅达、厚积薄发、华丽精美,宛如一樽晶莹剔透的水晶玻璃瓶,让人再三把玩不够。

作品风格笔触细腻,遣词造句极为精致,充满华丽、苍凉、真实、冷静客观的描写色彩,显示了作者独特的语言个性。

《金锁记》的语言圆通滑润,婉转有韵,具有新旧雅俗的特点。

文白相济,雅俗共赏,特别是工笔描绘的写实,带有浓艳繁复的效果,又往往带有苍凉的意味。

正如一位评论家说得好:

“文字一到她的手里,就像一件日夜把玩的玉石一样,变得圆通滑润,婉转极了,往往呈现出别人无法达到的上下文脉,叙述流程,是一位巧妙的叙述、实在的小说家。

”18

三、新旧雅俗的特点

(一)新

指小说艺术技巧的创新;

西方现代小说意识流、意象、象征、心理分析、电影蒙太奇手法的使用。

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派的写作技巧之一。

爱玲是较早在小说中使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家。

《金锁记》开篇“三十年前的,一个有月亮的晚上……”19就以一种意识流的方式在诉说着一个并不美丽,甚至有点阴飕飕的故事。

我们在爱玲的呓语中认识了一个叫七巧的女人,知道了关于她的一生坎坷命运和悲惨生活。

这是意识流手法在小说中最显著的表现。

为作品增添了现代感。

电影蒙太奇手法的应用在文中也比比皆是。

在文中有这么一段,七巧在送哥嫂出门后,心情郁闷,回头又看见睡在床上一动不动的丈夫……接下去爱玲演泽了一个极经典的巧妙融合电影蒙太奇手法的情景:

“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

镜子里反映着的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望久了……再定睛看时,帘子已经褪了色,……人也老了十年”20这一段生动描绘,运用了蒙太奇手法,镜头从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长镜,到镜子反映着的帘子和山水屏条,然后镜头绶慢雾化,再推近时,镜子里的屏条帘子已褪色,金绿山水也换成了七巧丈夫的遗容。

如此一晕一看间,人世间已经是沧桑十年了,这便是电影蒙太奇多镜头的结合使用。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单镜头特写:

七巧为了彻底毁灭长安与童世舫之间藕断丝连的微妙感情,与长白设计让世舫误以为长安还是在抽鸦片,从而使他对长安彻底地绝望。

而长安却只能默默地任其摆布、逆来顺受。

但她心却依然对这份感情心犹不甘。

“长安悄悄地走下楼来,玄色花绣鞋与白丝袜留在日色昏黄的楼梯上……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21这个对长安的特写镜头,借着长安由重到轻,渐行渐远的脚步,暗示了长安与世舫的关系终于一步一步走向没有光的所在,走向了终结。

那个带着星光乱梦回来的快乐的长安,又重新走进阴森恐怖的七巧笼罩下的世界。

世舫从家出来,长安跟着相送,这里也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长安对这段感情的不舍不甘表现出来。

童世舫从长安抑郁的家里走出来,外面的世界就那样亮晃晃的寂寞着,是淡黄和柔和的青灰色,长安跟在他的身后。

她脸上的表情很安静。

童世舫叫了一声“小姐……”22,转身走了。

长安没有说话,只是将垂着的头抬起来,镜头仿佛跟天井重合,随着长安的目光升上去,升上去,到达青瓷般的天空中,停在那里,然后,镜头从仰视变成俯视,从上往下,看见天井,树,枯枝,世舫以及底下摇曳的他的身影。

镜头压下来,压下来,世舫渐渐淡出镜头,他的身影也慢慢消失,镜头里所见的东西越来越少,却越来越清晰,最后,镜头落在一片枯萎的树叶上。

卷曲的身体,赭石色的叶脉。

光线渐次变亮,最终和树叶一起隐退进无边的光的寂寂里。

这是长安最初最后的爱,虽然,或许连她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爱。

她将它留在了深秋柔和的光线里。

她送他出来,庆幸没有在那间阴郁的房间里告别。

因为,这要变成美丽而苍凉的回忆。

(二)旧

指小说安排情节、结构、塑造人物等承传了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手法与意味。

情节容上写的是封建遗老的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非常的旧迂腐。

结构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说书人的痕迹。

开头是“三十年前的,一个有月亮的晚上……”23结尾是“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24人物塑造方面,七巧的出场便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七巧骂小丫头的话也能在旧小说中找到影子。

(三)雅

指作品容规,高贵典雅的风格。

指小说的容与形式浑然一体表现出的典雅风格。

爱玲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侵染,对汉语言文字的韵味,有着无比的热爱,在她的众多作品中,她自然自觉地在单音节的组合、多音节的建构及句式的选择搭配上,讲究语音组织与文学形象塑造的吻合性,注重声律节奏的音乐性、审美性,体现了汉语言形象在小说中特殊的艺术魅力。

《金锁记》中,作者常常传神形象地运用象声词以增加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噗噗一笑,咕哝了一句”、25“啪的一声打掉了她的手”、26“嘁嘁喳喳跟老太太说话”、27“菊叶便沙沙作响”、28“吱吱咯咯牵动了全身的骨节”、29“哗啦揭开了帐子”、30“喃喃咒骂……”31象声词比比皆是。

人物的啼笑嗔骂仿佛就在眼前,不见其人,却能如闻其声。

再比如“季泽两肘撑在藤椅的扶手上,……深深地唉了一声……又是长长地叹了口气。

七巧是笑吟吟地,……”32“突然把脸一沉,跳起身来,将手里的扇子向季泽头上滴溜溜掷过去,……酸梅汤淋淋漓漓溅了一身……”33在这里使用繁密的叠音,造成形式上的整齐,声调上的回音,调制出意味深长的节奏,表现作品独特的意蕴,烘托了人物的情感和情绪。

”34

文中还多运用长短句,整散结合,部分语句押韵。

比如文中开篇的“上”“亮”“黄”“凉”35便是押韵。

长安相亲时也用了长短句,展现出了长安紧,不自然的心理。

七巧破坏长安的婚事,对长安挖苦讽刺、诽谤时也用了长短句。

七巧将季泽轰出家门时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排比、比喻、递进、反复,还运用了多种句式:

叙述句、感叹句、疑问句、反问句等,将七巧无奈、绝望、悔恨的复杂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俗

指爱玲的小说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暗含哲理。

情节曲折动人,一环扣一环,具有通俗小说的特点,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卖豆花的叫卖音;

“花呕……花呕”、36七巧发牢骚时“喏哝一句”、“不楞登的鼓声”37逼真的摹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气息的独特的生活场面。

爱玲以她那神来之笔在新旧雅俗间游刃有余,既有层出不穷的创新,又有不厌其烦的袭旧,创造出一种新旧交织,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四、修辞手法的妙用

(一)通感

作者以通感的方式将声音、气味、色彩、触觉贯通,糅合,剥离,使意象新奇,富有弹性,将具象意义与抽象意义自由转换、穿插,使意象的情感色彩更为立体。

“七巧的眼泪像珍珠帘”39作者运用通感将一个女人情长气短的绝望的心理展现出来,将人的感觉和心理转化为可以感知的行为。

长安后来被迫与世舫解除婚约时文中是这样写的“园子在深秋的日头里晒了一上午又一下午,像烂熟的水果一般,往下坠着,坠着,发出香味来。

长安悠悠忽忽听见了口琴的声音,迟钝地吹出‘Long,LongAgo’---告诉我那故事,往日我最心爱的那故事。

许久以前,许久以前……这是现在,一转眼也就变了许久以前了,什么都完了。

长安着了魔似的,去找那吹口琴的人——去找她自己。

”40作者将声音、气味、色彩、触觉贯通,写出了长安的无奈与痛苦。

(二)比喻

比喻是对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它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

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文中多次运用了比喻。

文中写到:

“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41生动而传神地写出了七巧的尖酸与刻薄。

她(七巧):

“耳朵上的实心小金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

”42蝴蝶标本,鲜艳而凄怆,活现了七巧此时的神态,也预示了她值得怜悯的一生。

文中写季泽骗七巧钱的时候:

“那眼珠是却是水仙花缸底的黑石子,上面汪着水,下面冷冷的没有表情。

”43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季泽当时的心事重重,也写出了他的阴险狡诈。

七巧最终识破了他的意图,用团扇掷碎她的爱情梦。

将季泽赶走。

文中这样写季泽的背影:

“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

”44把风比作白鸽,新奇贴切,颇具动感,形态呼之欲出。

充分反映了爱玲丰富的想象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心理描写

作者在《金锁记》中将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极致,细微地镂刻出人物变态的心理。

那利刃般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奇的艺术效果。

(一)运用动作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

文中七巧刚出场,对新娘子兰仙的一系列动作,“揣、捏、打、挤”45等表面上看是妯娌间的嬉笑打闹,但实际上却将七巧对兰仙的忌妒与愤恨表现出来。

最后以一个“挤”字收尾,形象地表现出被损害受委屈人物的心理宣泄。

七巧第一次与季泽调情的种种试探性动作也将七巧渴望幸福,渴望正常婚姻生活的心理表现出来。

七巧骂大哥时的语言又将自己的怨愤之情合盘托出。

最后的“我希罕你……”46穿透心。

老年的七巧最后终于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将手镯一推推到腋窝。

这一动作宛如电影蒙太奇的镜头,将一个女人一生苍凉无奈浓缩在那一推之间,写得无限地哀惋与凄凉。

长安三十岁了,还待字闺中,成了老姑娘。

虽然她资色平庸,又有一个臭名昭著的母亲,但她毕竟是要嫁人的。

嫁人就可以逃脱七巧的控制了,虽然这是一个前途未卜的机会。

堂妹长馨同情她,给她介绍男朋友。

安排他们相亲。

作者是这样写长安去相亲的,“长安在汽车里头还兴兴冲冲的,谈笑风生……”“慢慢”“怯怯”47写出了长安做作、不自然、紧不安的心理。

长安与世舫在公园谈恋爱时“……两个人并排在公园里走着,很少说话,眼角里带着一点对方的衣服与移动着的脚,女子的粉香,男子的淡巴菰气,这单纯可爱的印象,便是他们的栏杆,栏杆把他们与大众隔开了。

空旷的绿草地上,许多人跑着,笑着,谈着,可是他们走的是寂寂的绮丽的回廊——走不完的寂寂的回廊。

不说话,长安并不感到任何缺陷。

”48作者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三者融合而达到这样的效果。

写出了长安幸福快乐的心情。

这是她生活中少有的。

然而,就是这一小点充满昏黄的的温暖是长安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二)通过服饰、肖像展现人物心

青说:

“我读爱玲的作品,觉得有一种魅力,非急切地吞读下去不可。

读下去像听凄幽的音乐……她的比喻是聪明而巧妙的……它的鲜明色彩,又如一幅图画,对于颜色的渲染,连最好的图画也赶不上……而女士真可以说一个仙才了。

”49

七巧一出场时是这样的:

“那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了,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蓝如意小脚裤。

”50“雪青”“银红”“雪青闪蓝”这些都是俗艳乱醉的颜色,当时都流行素净的了,可七巧却喜欢穿这种俗艳的,这就暗示了人物的庸俗与浅薄。

“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51让我们联想到《红楼梦》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52通过肖像描写既写出了七巧有几分姿色,又暗示了七巧的泼辣。

作者通过俗艳的衣服,独特的肖像,暗示了人物的庸俗与泼辣。

长安与长白是七巧变态情欲肆虐的陪葬品,小说过他们两人的服饰作出了再明白不过的暗示:

“在年下,一个穿着品蓝摹本缎袍,一个穿着葱绿遍地锦棉袍;

衣服太厚了,直挺挺撑开了两臂……纸糊的人似的”53这样的描写让人想到旧时亡人灵前纸扎的童男童女。

那样的童男童女,是没有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可言的,一切的悲剧与命运早已注定。

这既是对七巧变态心理的细腻刻画,更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精彩悲剧。

长安去相亲时的服饰打扮:

“又换上苹果绿乔琪纱旗袍,高领圈,荷叶边袖子,腰以下是半西式的百褶。

”54打扮得天女散花似的,既写出了长安心的快乐与激动,又写出长安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与后来她被迫无奈放弃的痛苦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长安矮小瘦弱,穿苹果绿的旗袍应该是不好看的,但因为她是“为了被看而来的。

她觉得她浑身的装束,无懈可击,可是她的身体完全是多余的。

”55

三十年前的月亮沉下去了,但半个世纪前的爱玲连同她的文字却将永垂不朽。

她的作品《金锁记》也如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闪烁在现代文学宝库中。

“她留下的一片荒凉与无尽叹息化成玻璃灵柩,守护着她过去的灿烂,隔着空明的玻璃墙回望过去,越光辉的成就也越凄凉。

”56

现在社会上,文化,文学界都评说爱玲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坛最好的作家之一。

确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爱玲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她的作品好像是在未经清扫的战争废墟上长出的一朵罂粟花,妖艳炫目却又象征着死亡。

正像蔡华在《笔祭爱玲》中所说:

“爱玲的小说是空前绝后的:

那种小说,精致到只有中国文字才能表达,迷惘到只有40年代的中国才能产生,冷静到只有爱玲这个人才能写得出来。

”57

通过对《金锁记》艺术特色的探讨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爱玲独具匠心的高超的写作技巧。

在《金锁记》里,其深刻细腻、形象逼真的心理描绘以及那炉火纯青、精致华美的语言艺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碧华曾说:

“我觉得爱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

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

古井无波越淘越有。

于她又有什么损失?

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58在这里我只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注释:

①傅雷:

《论爱玲的小说》,艺术, 

 

2000年第1页。

②今冶:

《爱玲小说精品集》,文艺, 

2002年3月第141页。

③今冶:

《爱玲小说精品集》,文艺, 

2002年3月第141页。

④今冶:

2002年3月第165页。

⑤傅雷:

2000年第2页。

⑥今冶:

2002年3月第163页。

⑦今冶:

2002年3月第168页。

⑧今冶:

2002年3月第169页。

⑨今冶:

2002年3月第181页。

⑩今冶:

2002年3月第149页。

11今冶:

2002年3月第145页。

12今冶:

13今冶:

2002年3月第146页。

14今冶:

15今冶:

2002年3月第150页。

16爱玲:

《爱玲典藏全集》, 

, 

2003年10月第67页。

17今冶:

18吴宏聪、伯群:

《中国现代文学史》,大学,1999年11月第2版第455页。

19今冶:

20今冶:

2002年3月第155页。

21今冶:

2002年3月第161页。

22今冶:

2002年3月第162页。

23今冶:

24今冶:

25今冶:

2002年3月第142页。

26今冶:

2002年3月第143页。

27今冶:

28今冶:

29今冶:

30今冶:

2002年3月第152页。

31今冶:

32傅雷:

《论爱玲的小说》, 

艺术, 

2000年第2页。

33今冶:

34今冶:

2002年3月第167页。

35今冶:

36今冶:

37今冶:

38今冶:

39今冶:

2002年3月第174页。

40今冶:

2002年3月第144页。

41今冶:

2002年3月第164页。

42今冶:

43今冶:

44今冶: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