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8933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docx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

语法部分

第一节概说

一、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一)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语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于虚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改变语序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

例如:

  发展迅速(主谓关系)—→迅速发展(偏正关系)

  学习刻苦(主谓关系)—→刻苦学习(偏正关系)

  转播中断(主谓关系)—→中断转播(述宾关系)

  紧握(偏正关系)—→握紧(述补关系)

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

例如:

    小王这个孩子(复指关系)—→小王的这个孩子(偏正关系)

    市场繁荣(主谓关系)—→市场的繁荣(偏正关系)

    蒸馒头(述宾关系)—→蒸的馒头(偏正关系)

    老师的学生(偏正关系)—→老师和学生(联合关系)

某些短语加入虚词后,结构关系虽未改变,但语义却发生变化。

例如

    北京饭店—→北京的饭店  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

    阿Q性格—→阿Q的性格  十斤鲤鱼—→十斤的鲤鱼

  “北京饭店”是专有名词,而“北京的饭店”则指地点设在北京的所有宾馆或饭店。

(二)词、短语、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

1、短语与合成词的构造基本一致

例如:

结构关系 合成词  短语

    主谓关系  气喘  气息微弱

    联合关系  聪慧  聪明能干

    偏正关系  小学  小型设备

    述宾关系  美容  美化校园

    述补关系  说明  说得明白

2、短语与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

从理论上说,汉语中的自由短语加上句调就可以单独成句。

因此,短语和句子在结构上的一致性非常明显。

例1:

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侧。

(主谓关系)

例2:

多么美妙的音乐啊!

(偏正关系)

(三)词类与句法成分没有对应关系

印欧语中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名词只能作主语和宾语,动词只能作谓语,形容词只能作定语和表语,副词只能作状语。

但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少数副词可以作补语)外,其他词类都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

例如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还可以作谓语和状语;动词主要作谓语,还可以作定语、主语、宾语和状语。

例1:

五月一日‖劳动节。

(名词作谓语)

例2:

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的体育活动。

(动词作主语)

应该注意的是,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状语,动词作主语、宾语时,本身的词性并没有改变,名词还是名词,动词还是动词。

(四)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数词和名词结合时,一般都需要在数词的后面加个量词。

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

如“一个人、一头牛、一张纸、一粒米”等。

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如“是他吗?

”、“是他吧?

”、“是他呢。

二、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P2

举例说明语法的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特点之所在。

例如俄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就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变化,词在句子里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来表示。

同时重语序的语言,其表达形式也可能不同,汉语说“我写字”,藏语说成“我字写”;汉语说“两本书”,傣语说成“书两本”。

词的组合手段,各种语言也有差异。

现代汉语的“两本书”是名词和数词组合,

头、家、们、性”等词缀结尾的一般是名词,以“化”结尾的一般是动词等。

汉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不会发生形态变化。

例如,动词无论作谓语、述语,还是作主语、宾语或补语,都采用相同的语音形式,未发生任何形态上的变化。

因此,根据形态标准只能给汉语中一小部分词归类,而无法确定不带形态成分的词的类属。

汉语在形态方面表现出的这一特点,同样只能作为词类划分的参考。

2、意义标准

  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

判断词类主要看词的语法意义,适当参考词汇意义,一般不考虑色彩意义。

  在词类划分中所参考的“词汇意义”主要是指抽象的“类别”意义,而不是具体的“词义”。

例如,通常认为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等,就是“类别”意义。

  语法意义是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作用所体现出的功能意义。

语法意义是一种概括性更强、概括程度更高的类型,主要包括词类的类意义、词与词组合产生的关系意义等。

形态、语序、重叠、虚词等语法形式所表现出的意义都是语法意义。

  由此可见,语法意义比较复杂,而且存在不同层面上的语法意义,不是词类划分的唯一标准,而是词类划分的参考。

3、功能标准

  词的语法功能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

这是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组合能力

  主要包括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不同词类之间是否能够组合、以什么方式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样的语法关系等。

  例如形容词大多可以和副词组合,接受“很”、“太”等程度副词的修饰;动词可以和名词组合,可以带“着、了、过”等动态助词等。

  ②词在句子中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

  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例如名词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形容词的显著特点是可以作谓语、定语等。

  虚词不能作句子成分。

(二)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不能单纯依靠形态特征划分词类。

  汉语词类划分主要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适当参考形态变化和意义方面的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

在划分词类的时候,并不是把一个词所有的语法功能都拿来作分类的依据,而是找出功能上所具有的一个或几个区别性特点,把具有共同语法功能的一组词归为一类。

  例如,根据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能否经常作谓语、能否受“不”修饰等特征,将名词与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区分开来,进而根据能否带宾语,将动词与形容词区分开来,动词经常充当述语带宾语,而形容词则一般不带宾语。

 

二、为什么汉语和英语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同?

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词的形态、意义和语法功能。

由于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因而很难作为一种可以执行、操作的标准,只能是一种辅助标准。

因而划分词类主要依据形态与功能,而汉语和英语在形态标准与功能标准上有不同特点。

(一)形态标准

1、英语

英语是屈折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大多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单数形式后面加上s或es,例如:

book-books  class-classes

形容词的比较级是在原式后面加上er或者在原式前面出现单词more。

例如:

great-greaterbeautiful-morebeautiful

动词能在其后加-ing、-ed表示不同时体意义。

例如:

Work-working-worked

因此英语可以根据词的形态变化来确定词类。

2、汉语

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的复数,但不是所有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名词可以加,而且常常不加也仍然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

双音节形容词可以按照AABB方式重叠,例如:

漂漂亮亮、大大方方、干干净净、清清楚楚;但是还有许多形容词不能重叠,例如:

美丽、庄严、精良、严肃;也有的形容词则按照ABAB方式重叠,例如:

雪白雪白、火红火红、笔直笔直、冰冷冰冷。

这些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的划分有一些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为参考标准。

(二)功能标准

1、英语

英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会发生不同的形态变化,分别表示主语(或宾语)、谓语、定语三种功能(职务),而英语的句子成分与词类之间又存在着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主语、宾语与名词对应,谓语与动词对应,定语与形容词对应,状语与副词对应,等等。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

因而,对英语而言,形态变化——句子成分——词类三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可根据词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直接判断词类:

充当主语、宾语的词是名词,充当谓语的词是动词,充当定语的是形容词。

举例来说,“他生活中的一大爱好是绘画。

|他爱过她|他是个可爱的人”,在英语例三个“爱”有三种形态,分别表示主语、谓语、定语三种功能(职务),分属名词、动词、形容词三个类。

Oneofthegreatlovesofhislifewaspainting.

Helovedher.

He'saverylovingperson。

2、汉语

汉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不会发生形态变化。

例如,动词无论作谓语、述语,还是作主语、宾语或补语,都采用相同的语音形式,未发生任何形态上的变化。

汉语中只有少数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有大致的对应关系,如区别词只能作定语,副词主要作状语。

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大多数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表示为:

可以看出,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是相互交错的。

同一类词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反过来说,同一种句法成分可以由不同类的词语充当。

如果比附英语的分类法,作主语、宾语时算名词,作谓语时算动词,作定语时算形容词,就会出现大量兼类词,导致实词无定类,分类也就成了没有意义的事情。

例如,“我打算买、我买、买的东西”,“买”分别充当主语、谓语、定语,并没有不同的形态,如果比附英语的做法,“买”就兼属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以此类推,绝大多数汉语的词就会兼属名词、动词、形容词,就无法在词类上作出真正的区别,分类也就失去意义。

因而,汉语词类划分就应采用与英语不同的分类方式,不是把一个词所有的语法功能都拿来作分类的依据,而是找出功能上所具有的一个或几个区别性特点,把具有共同语法功能的一组词归为一类。

例如。

根据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能否经常作谓语、能否受“不”修饰等特征,将名词与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区分开来,进而根据能否带宾语,将动词与形容词区分开来,动词经常充当述语带宾语,而形容词则一般不带宾语。

 

三、如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举例说明。

+不+很+宾语

名词×

动词√×或√

性质形容词√√且×

名词:

不受“不”修饰,如:

问题、雨水、人民。

动词:

不受“很”修饰或能带宾语,如:

走、爱、死亡。

形容词:

能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如:

软、聪明、勇敢。

 

四、形容词和区别词的异同,举例说明。

P13

 

五、如何辨别作状语的形容词和副词,举例说明P19

形容词常常作状语,因此就容易跟副词相混淆。

区别的办法就是看这个词除了作状语之外,还能不能再作别的成分。

例如:

(1)我们一致同意。

/我们一概同意。

(2)观点很一致。

/*观点很一概。

(3)一致的看法。

/*一概的看法。

“一致”和“一概”都作状语,语义又相近,但是,“一致”是形容词,“一概”是副词。

因为“一致”除了作状语之外,还可以作谓语,受“很”修饰,作定语;而“一概”只能作状语,其他都不行。

 

六、如何辨别动词“是”和副词“是”?

两个“是”都表示肯定,区别在于:

(一)充当的句法成分不同

动词“是”放在主语宾语之间,充当动语,如:

他是大学生。

他的任务是打扫卫生。

副词“是”放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充当状语,如:

他是走了。

他是很帅。

(二)所带短语性质不同

动词“是”的宾语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而副词“是”只能放在谓词性的词语前。

因而,当“是”后跟名词性短语时,这个“是”肯定是动词“是”。

当“是”后跟谓词性短语时,则通过变换“是”前后成分予以分化:

如果“是”前后成分可调换,那么这个“是”是动词,如:

他的任务是打扫卫生。

——打扫卫生是他的任务。

如果“是”前后成分不可调换,那么这个“是”是副词,如:

他是走了。

——*走是他。

他是很帅。

——*很帅是他。

七、对“是……的”句,如何区分表示判断的“是”和表示强调的“是”?

“是……的”句的“是”可能是判断动词,“的”是“的”字短语标志;“是”也可能是表示强调的副词,“的”是语气词。

如何区分表示判断的“是”和表示强调的“是”呢?

(1)当“是”是动词,“的”字短语是“是”的宾语时,“的”字后面可以添加个名词,“的”字和“是”字也不能省去,如

“这些是小王买的”可以说成“这些是小王买的书”,不能说成“这些是小王买”或“这些小王买”;

(2)如果“是”是副词,“的”是语气词,则“的”后不能添加名词,“是”字和“的”字可以省去,如“明天是会到来的”不能说成“明天是到来的一天”,可以说成“明天会到来。

 

八、如何辨别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举例说明P19

时间副词与时间词都是用来表达时间意义的,都经常充当状语,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时间名词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可以与介词构成介词短语,时间副词不能。

如:

现在是十点。

现在的情况如何?

从现在开始。

*正在是十点。

*正在的情况如何?

*从正在开始。

 

九、有些介词与动词同形,如何判别,举例说明。

P29

现代汉语的介词绝大多数是由古代汉语的动词虚化而来,虚化是个连续的渐进过程,有些至今仍处在虚化的过程中,因而有些词表现出兼有动词和介词两类词的性质。

动词和介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附着在其他实词或短语前面,构成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不能充当谓语;而动词可以单用,可以构成述宾短语充当谓语。

如“比”和“在”兼属介词和动词:

你比他强*你比他

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他在黑板上

你和他比?

你和他比什么?

他在不在家?

他在家。

②介词不能带“了、着、过”等动态助词,绝大多数动词可以。

“为了、除了”“沿着、趁着、随着”“通过、经过”中的“了、着、过”是构词语素,不是独立的虚词。

 

十、有些连词和介词同形,如何判别,举例说明。

有些词兼有介词和连词双重功能:

(1)和、跟、同、与

①换序法:

互换“和、跟、同、与”前后的成分,如果意思不变,它们是连词;如果意思改变或者不能互换,它们是介词。

②添加法:

看能否在“和、跟、同、与”前添加状语,如果能添加,它们是介词;不能添加,它们是连词。

③省略法:

看能否省略“和、跟、同、与”前的成分,如果能省略,它们是介词,如果不能省略,它们是连词。

如:

小王和小李喜欢踢足球。

小王和小李说过他下午有事。

(“他”=小王)

=小李和小王喜欢踢足球。

≠小李和小王说过他下午有事。

(“他”=小李)

*小李以前和小王喜欢踢足球。

小王早上和小李说过他下午有事。

*和小王喜欢踢足球。

和小李说过他下午有事。

前一例中“和”是连词,后一例中“和”是介词。

(2)由于、因为、为了

后面为体词性成分时,它们是介词;后面为谓词性成分时,它们是连词。

如:

因为你,他挨了批评。

(介词)

因为下雨,运动会只能改期。

(连词)

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介词)

为了早点到达目的地,他一大早就启程了。

(连词)

 

十一、如何辨别结构助词“的”和语气词“的”,举例说明。

结构助词“的”和语气词“的”都读轻声,容易混淆,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出现位置、省略的可能性以及添加中心语的可能性几个方面:

 

 

出现位置

省略

添加中心语

语气词“的”

句末

可以

不可以

结构助词“的”

句末、句中

不可以

可以

如:

这本是图书馆的。

我去过图书馆的。

*这本是图书馆。

我去过图书馆。

这本是图书馆的(书)*我去过图书馆的(?

)。

两例中的“的”分别是结构助词和语气词。

 

十二、如何辨别动态助词“了”和语气词“了”,举例说明。

动态助词“了1”和语气词“了2”存在划界的问题。

当“了”出现于句中谓词性成分后时,是动态助词“了1”;当“了”出现于句末且前为体词性成分时,是语气词“了2”;当“了”出现于句末,前为谓词性成分时,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双重作用,是“了1+了2”。

如:

他已经看了1两本书了2。

他走了1+2。

 

十三、“我跟他去过”这句话如何消除歧义?

P44

 

十四、为什么说“爱、恨、希望”是动词,而“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是形容词?

P26

 

四、短语

多义短语的类型有几种,举例说明。

层次分析

五、句法成分

主语的意义类型

宾语的意义类型

如何依据宾语给动词分类。

“给以、加以、予以、致以、进行”等词所带宾语有何限制?

P63

可以带以谓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而不能带动宾、状中等短语,例如……

“得到、有、作”等词所带宾语有何限制?

P63

可以带名词性宾语,可以带以谓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而不能带动宾、状中等短语,例如……

补语的意义类别

补语和宾语的辨别

句子和短语的差别

第一,句子有特定的语气、句调,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四类。

短语没有特定的语气、句调,没有陈述短语、疑问短语等类别。

第二,句子可以有独立语这种语用成分,短语没有。

第三,句子的主语有时后置(来了吗,你哥哥?

),宾语有时前置(我哪儿也不去)。

短语中有主谓短语,没有谓主短语;有动宾短语,没有宾动短语。

一句话,短语的语序比较固定,句子的语序比较灵活。

以上差别说明两者本质不同,句子是语言运用单位,是动态单位;短语是造句备用单位,是静态单位。

六、句子的分类

句类句型

选择问与正反问的辨别

单句的句型、句式判断

如何区别兼语句与主谓短语做宾语的句子P91

简要介绍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举例说明语义分析的内容。

P104-106

 

八、复句

复句

多重复句分析

修辞部分

修辞

结合实例谈谈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举例说明修辞与语言三要素的关系

修辞和语音各有其研究对象,语音以语言声音的性质、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修辞研究运用语言因素、语言规律来提高表达效果,自然要注重研究谐音、叠音、拟声、双声、叠韵、平仄、押韵、字调、语调、重音、轻声、停顿、音节、节奏和儿化韵等。

研究这些语音现象在特定思想内容和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意义的心理重心、音律美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不少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修辞效果的,如双关、对偶、拈连、歇后、摹声、同字、谐音、讳饰、借代、飞白等。

语音在突出语义和增强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则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

词语的声音美体现在:

1、音节整齐匀称,2、声调平仄相间,3、韵脚和谐;4、叠音自然,双声叠韵配合。

声音的锤炼,还要讲求摹声真切,讲求谐音自然巧妙,讲求读音上课。

语音音律美的取得有赖于语音因素的综合运用。

辞格判断与辞趣鉴赏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借喻、借代的区别

语体

文艺语体

试卷一

一、选择题(10分)

二、分析题(50分)

1、语法分析(30分)

单句层次分析、句型、句类判断(20分)

 

复句(10分)

 

2、修辞分析(20分)

 

三、简答题(20分)

 

四、论述题(2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