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9002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docx

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

2019年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汇总)

注:

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应对高考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强化训练。

第1题:

学者陈义初指出,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61~1965年是19.8%,1966~1970年为23.4%,1971~1975年则是26.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

由此可见()

A.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B.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C.苏联领导人将农业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

D.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2题:

1878年俾斯麦颁布“非常法”,查禁一切主张社会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组织,并先后颁布4项社会保险法(疾病、意外工伤、老年及残疾保险法),由政府和雇主承担主要资金,以改善工人处境,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

这一措施客观上

A.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B.维持了专制保守的政治统治局面

C.消除了社会民主运动的潜在威胁D.堵塞了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传播

第3题: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

下列各项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第4题:

俾斯麦奉行的信条是“只有皇帝和他的宰相才有权统治这个国家”。

而到1890年皇帝威廉二世决定革除俾斯麦在德意志帝国中权倾一时的职务,这被说成是“丢弃德意志帝国的领航员”。

这表明在当时的德国

A.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B.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C.皇帝和宰相共治天下   

D.宰相己经形同虚设

第5题:

越南近代爱国志士潘佩珠评价当时某次革命:

“革命成功以后,中华政府绝非如旧时之腐败,必能继日本之大强,苟中日两国皆注全力于西欧,则不惟代越南,而印度、菲律宾亦且同时独立矣。

”材料中的“革命”是

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十月革命D.护国运动

第6题:

隋唐时期,宗教文化政策一直是朝野上下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之一。

但总的来说,隋唐帝王对儒学、道教、佛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

这说明(   )

A.帝王力图借助三教巩固统治

B.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C.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D.宗教信徒众多影响社会安定

第7题:

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第8题:

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

“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

”又说:

“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

”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最恰当的解释是

A.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D.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第9题: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

生产计划方面:

全国工农业的主要部分是按计划生产,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

这表明一些共产党人

A.已经意识到经济体制需要改革           B.主张彻底变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C.决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D.初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第10题:

史观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其中,整体史观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按照这观点,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应该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第11题:

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  )

A.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

B.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C.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第12题:

2014年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

双方支持对世界银行投票权结构进行定期审议,美方承诺尽快完成对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执行董事会改革方案的国内审批。

这表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为解决二战后世界贸易争端而设立

B、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长期隐定发展的基础

C、长期被欧美垄断的局面将有所改观

D、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第13题: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在现代儒学研究史中,一般看法是把王学(即王阳明心学)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这种看法掩盖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实情。

实际上,王学是有元以来在“合会朱陆”的趋势下产生的。

黄宗羲也称其“范围朱陆而进退之”。

作者认为“王学”

A.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B.主要上承陆九渊的学说

C.对朱陆的思想兼有承袭

D.与程朱思想具有一致性

第14题: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下列

选项能表明其“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是

A.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  

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摆脱个人崇拜泥淖

C.推行“新经济体制”,企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

D.推行“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第15题:

20世纪30至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

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这表明

A.学习苏联成为当时世界潮流

B.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已被摒弃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

D.苏联“五年计划”成就得到一定肯定

第16题: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

“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耍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领导和指引。

”美国实现“三个属于”是在

A.杜鲁门执政期间   

B.罗斯福执政期间

C.威尔逊执政期间   

D.背尼迪执政期间

第17题:

“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

”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

A.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C.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

第18题:

“没有人为了恶而行恶,人们行恶只是为了邪恶的理由或者由于无知……他认为良知及其声音就是这些终极价值及神圣地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的反映和证据。

”这里的“他”是(  )

A.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

C.但丁

D.彼得拉克

第19题:

“在这种极端形式的平民政体中,各自放纵于随心所欲的生活……这种自由观是卑劣的。

公民都应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

”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强调的是(   )

A.法律的权威每个人自由根本对立   

B.法律必须严格约束公民个人行为

C.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城邦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权

第20题:

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届议会,每届议会的最长任期不超过三年。

其影响是

A.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的正式确立

B.加强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C.保障内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D.使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常设性立法机构

第21题:

王国维说:

“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第22题:

1950年4月,法国外长舒曼宣布:

“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组织之中。

”这说明,法国倡导建立的“组织”具有

A.开放性B.强制性C.彻底性D.全面性

第23题:

“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

”(《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

A.先秦的世袭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的科举制

第24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C.胡适提倡白话文运动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第25题:

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以法币为基础发行根据地货币,保护法币的主体地位;配合物资战,对物资在根据地的输出和伪币的输入实行限制,对对外贸易实行控制;保护法币,使其沉于民间,防止被伪币套取。

这些举措

A.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

B.挫败了日寇对华经济侵略

C.体现了国共团结抗日的精神

D.体现了工农政权的性质

第26题:

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田亩数变化示意图。

下列对该图信息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面积减少

B.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

C.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

D.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第27题: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

由此,英国   (   )

A.确立了议会主权   B.开创了立宪政体

C.进行了议会改革   D.实行了政党政治

第28题:

“这次战争与以往战争不同,谁解放的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这里的“战争”是指

A.20世纪初瓜分战争     B.一战     C.二战     D.冷战

第29题:

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第30题:

下列物理学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经典力学的创立②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概念的提出③广义相对论   ④狭义相对论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第31题:

1894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批准侨商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在直隶等地专利15年,免税3年。

当时该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务派提出“自强”的口号

C.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D.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

第32题:

《中国海关》刊文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化似乎正进入“大门时代”——全球化仍在继续,但两扇大门轻掩,贸易受到限制,投资不再自由。

该文

A.讽刺了发达国家设置贸易壁垒    

B.认为经济全球化前景比较暗淡

C.否定了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D.指出了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困难

第33题: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指出:

“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

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

”材料主要说明( )

A.鸦片战争源于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B.鸦片战争是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结果

C.鸦片问题是战争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D.英国为发动罪恶的鸦片战争作辩护

第34题:

唐代规定:

“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其市当以午击鼔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到宋代,废除了以上规定。

这表明宋代(  )

A.市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B.放松了对“市”的时空限制

C.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D.商人遭受歧视的情形开始转变

第35题: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南京条约》)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对《南京条约》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与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第36题:

伯顿?

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民主制度遭破坏

B.金融市场被扰乱

C.失业人口增多

D.政府财政赤字加剧

第37题:

“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

“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

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

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

第38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噢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第39题: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的“解放”指的是打破了(  )

A.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B.对计划经济崇拜

C.对高速度增长的崇拜

D.对公有制的崇拜

第40题:

亚当·斯密说: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

”亚当·斯密认为

A.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    

B.清朝的法律制度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C.中国的传统经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中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更利于经济发展

第41题:

李洵认为:

“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

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他们改变原有的轻商观念,涉足商业谋利,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材料中“角色”的定位最准确的是

A.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阻碍者

B.学而优则仕的典型

C.明代中后期的早期资本家

D.“离经叛道”的进步思想家

第42题:

下图为近代中国机械进口数据统计图,下列对此图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传统手工业基本被机器生产所取代

B.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列强放松对中国机器进口的限制

D.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得到较快发展

第43题:

公元前287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罗马颁布《阿奎利亚法》。

规定:

“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中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中的最高价格为准。

”这一规定

A.是罗马法趋于理性的体现

B.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D.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第44题:

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

“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

……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

”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       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

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       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

第45题:

近代某电文写道:

“闻洋人在宁波并无租界,谓之洋人寄居之处,中国官出款为雇巡捕,弹压保护,办法较他口为妥……拟于苏、杭新开等处仿照办理。

”此电文最早应写于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第46题:

唐朝中期,由于人口增殖,名门大户特权的破坏,“永业田不断扩大,可开发土地的减少,均田制难以再执行下去。

到了宋朝,富民“召客为佃户”,着佃的佃户即为给地主种田的佃农,富民和佃户构成了此时期的佃耕制。

以下关于佃耕制说法正确的是

A.是唐朝以来自然经济发展的结果B.官田仍然是当时主要的占有形式

C.形成土地买卖和转移的局面D.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第47题:

战国时期,为了供应军队日用的需要,军队驻扎的地方,往往成为商人逐利之场,逐渐形成了一种小的市聚,谓之“军市”,由军方设置令进行管理并对商人收取租税。

这反映了

A.军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商人具有充分自由和最大利益

C.军市解决了军队的经济问题              D.各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反映

第48题:

银两是明清以来我国通行的货币单位。

近代以来,银元广泛流通,形成银两银元并行流通的局面。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废除了银两,确立了银元本位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随后,又于1935年实行了“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币。

这在当时

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

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

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第49题: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A.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

B.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C.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第50题:

中国近代史上,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的洋务派代表是(  )

A.洪秀全   B.李鸿章   C.康有为   D.蒋介石

第51题:

罗斯福新政时期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至85美元的养老金。

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

“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联邦政府拨付。

”材料主要表明

A.美国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          B.美国已走出经济困境

C.基层民主政治趋于完善            D.新政注重缓和劳资关系

第52题:

澶渊之盟在客观上的重要作用是(    )

A.消除了民族矛盾              B.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C.削弱了契丹势力              D.维持了长期和平

第53题:

吕思勉指出,当是时,外有五口通商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内则有太平天国和捻、回的反抗,几于不可收拾了。

其所以能奠定海宇,号称中兴,全是一班汉人,即所谓中兴诸将。

中兴诸将创办的企业有

A.广东继昌隆缥丝厂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D.江苏大生纱厂

第54题:

《大国的兴衰》的作者保罗肯尼迪认为:

自17世纪以来,传统国际格局下交往的基本主体是(   )

A.神权国家   B.主权国家   C.酋长国     D.大公国

第55题:

北宋时期,国家对私有土地的买卖几乎完全不加限制,仅要求买卖双方到当地官府履行一定的登记手续,以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不致流失。

这一政策(  )

A.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               B.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

C.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D.使雇佣关系得以确立

第56题:

右图告诉我们,在2世纪,欧亚大陆之间的联系已经热络起来。

当时

拜占庭帝国的衰忘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地图

A.东汉王朝曾派遣张骞出使罗马帝国

B.中国政府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保障中外交流

C.大食、波斯、天竺等国的使节、商贾、僧侣,穿梭往来于东罗马帝国与汉之间

D.君士坦丁堡是罗马帝国和汉朝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

第57题:

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第58题:

他在一本书中这样写道:

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并不能消除经济危机,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这里的他是指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C.胡佛   

D.阿登纳

第59题:

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

该变化反映出

A.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D.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第60题:

春秋战国时期,受儒家孝道影响,天子、诸侯开始在祖上陵寝之上加盖高台建筑,称为“陵”。

东汉明帝时开创“上陵礼”,皇帝亲率百官在先帝陵寝上举行祭祀仪式。

康熙帝更以上陵礼对皇子皇孙言传身教。

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A.贵族专享祭祖隆孝特权

B.民间墓祭成为风尚的原因

C.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D.统治者高度重视慎终追远

第61题:

结合下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     )

   

A.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B.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

C.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D.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第62题:

1898年6月,清政府宣布“废八股,兴西学”,结果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三个月后清政府恢复八股。

1901年清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八股取士,民间反对声浪却大不如前,八股取士得以废除。

这一变化说明

A.侵华战争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

B.变法图存成为统治阶层共识

C.西学赢得知识阶层的广泛认同

D.中体西用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第63题:

“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

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他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这表明,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关系是

A.彼此对立

B.完全一致

C.纠正与发展

D.毫无关系

第64题: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第65题:

依据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