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9068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三单元能量及其转换

1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17各种各样的能量

2生物生存的环境

18来自太阳的能量

3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9设计与制作:

简易太阳灶

4隐藏在环境中

20声音的能量

5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21风的能量

6相互联系的食物网

22神奇的电磁铁

7专题探究:

生态瓶的秘密

23探究技能:

控制变量

8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

24电能的转换

第二单元我是小小设计师

第四单元守护家园

9设计师怎样工作

25保护空气

10不一样的饮水瓶

26保护水资源

11功能的组合

27珍惜土地资源

12材料的选择

28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13雨伞的改进

29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14大自然的启示

30网络课堂:

保护生物多样性

15巧改废弃物

31变废为宝

16技术进步与设计创新

32绿色生活

最新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目录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珍稀禽类

过程与方法:

知道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在一个书房里,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延年》图,四个小朋友正围在一起讨论画中的丹顶鹤,他们产生了疑问——丹顶鹤生活在松树林里吗?

它是吃松子的吗?

今天这一课,就让我们一起帮助这四位小朋友,探索书本第1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二、新授课

探究活动1:

丹顶鹤的家在哪里

1、教师:

提出质疑(丹顶鹤究竟适合生活在松树林还是沼泽地?

),导入学生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各自特点。

2、学生小组探究松树林和沼泽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了解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完成探究活动记录单(教师随堂巡视并给学生相应的引导)。

3、学生进行探究成果汇报。

探究活动2:

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

1、教师:

丹顶鹤有怎样的身体特征?

它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双是怎样?

2、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

了解丹顶鹤的身体特征,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食物特点。

(教师小组间巡视)

3、学生进行探究成果汇报。

4、教师:

让我们一起根据丹顶鹤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其相适应的生活环境作出推断——它究竟适合生活在松树林还是沼泽地?

5、学生交流心得并在班上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最后教师加以肯定。

三、拓展思维:

看图讨论题:

(出示“讨论”问题与图片)下列各种鸟足中,哪种与丹顶鹤的足相似?

其他的足可能是哪些鸟类的足?

观察这些足的外形和结构特点,思考这些特点与鸟类生活的环境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针对问题进行交流课前各自搜集的相关资料并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以提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小结

教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地球上千差万别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着形形色色的植物与动物。

每一种生物都要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地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进行板书)

五、作业:

通读本课课文,重点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食物特点和丹顶鹤适应沼泽地的身体特征及松树林与沼泽环境的不同特点。

板书设计

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松树林与沼泽环境

身体特征:

颈长、嘴长、腿长

教学反思

 

2.生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②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

③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物栖息地类型的观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收集沼泽地资料,说说沼泽环境为丹顶鹤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二、新授课

活动1:

环境提供了什么

1、小组讨论

2、小组长汇报。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

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活动2:

湿地里藏着哪些生物

1、小组讨论

2、小组长汇报。

(生物适应环境:

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例如,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野鸭有适于游泳的蹼等。

活动3:

动物的栖息地

1、小组讨论

2、小组长汇报。

(生物影响环境:

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

三、小结:

1、我们要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

2、学生谈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

1.学生认识到动物的生存是以环境为基础,动物在适合的环境中才能生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学生懂得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假设,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感受自然界中动物世界的神奇与美妙。

2.学生了解到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知道动物的生存要以环境为基础。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

看上图,四个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波波无意间揭开一块潮湿的石头,发现藏在石头下的鼠妇。

由此他们产生了一些疑问。

你们知道他们的疑问是什么吗?

(学生读出四个小朋友有感而发的问题,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授课

探究活动1:

鼠妇喜欢阴暗环境吗?

1、教师:

鼠妇又叫潮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我们常常能在花园、庭院的砖缝、石头或花盆下面看到它们。

而每当我们搬开石块等物体时,它们总会很快地爬走了。

是出现在阴暗的地方。

由此,你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呢?

2、学生:

鼠妇是否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3、教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

4、指导学生开展“鼠妇喜欢阴暗环境吗?

”探究实验活动,启发学生如何分析、判断并做出结论:

观察鼠妇在实验过程中所停留的位置以及在有光和背光环境中的活动情况,从而判断鼠妇是否喜欢阴暗的环境。

5、教师:

通过实验后,引导学生解释“搬开石块,鼠妇会爬走”这一现象的原因——鼠妇适应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不适应具有明亮光线的生活环境。

探究活动2:

动物的迁徙

1、教师:

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自然界中,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气温、降水、食物等发生变化)时,动物会以某些适应性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向其他地区迁徙、洄游,或者进入冬眠、夏眠等。

2、展示书上插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图片说明:

(1)角马迁徙;

(2)大马哈鱼洄游;(3)大雁迁徙;(4)蝴蝶迁徙;(5)伯劳和家燕迁徙(介绍“劳燕分飞”的来历)

3、学生:

利用课前有关常见动物的迁徙行为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举例说说自己身边哪些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有迁徙的生活习性,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明白动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条件,感受生物界的奇妙。

三、作业:

同学间互相说说自己身边哪些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有迁徙的生活习性。

板书设计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角马迁徙;

(2)大马哈鱼洄游;

(3)大雁迁徙;(4)蝴蝶迁徙;

(5)伯劳和家燕迁徙(介绍“劳燕分飞”的来历)

教学反思

 

4.隐藏在环境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

看上图,四个小朋友在野外郊游时,波波发现草地边有一只绿色的虫子,连忙跑过去,但小虫子一下子跳进了绿色的草地里,看不见了。

由此他们产生了一个问题:

明明近在眼前的虫子怎么会突然不见呢?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

思考并回答问题。

(虫子的颜色跟草地相近,混为一体,就不容易看见了。

二、新授课。

活动1:

草地上的蝗虫

1、分小组做实验。

2、讨论。

3、班上交流。

活动2:

动物的伪装

1、看课件:

动物的伪装

2、讨论:

它们为什么要伪军?

3、交流。

(有一些动物为了躲避敌害,拥有使自己外形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能力.例:

变色龙,竹节虫,木叶蝶……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途径可分为动物生来变具有的,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先天性本能行为和必须借助于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后天性学习行为,因此,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是本能和学习.而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又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

三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隐蔽在环境中

蝗虫多是绿色

猎豹树皮般的花纹

变色龙的变色

教学反思

 

5.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食物链,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

看上图,四个小朋友在野外郊游时见到一个情境——一只螳螂正在捕食蝉,而在不远处,一只伯劳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螳螂。

由此他们不禁感叹:

这不正应了那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呀!

同时他们双产生了一个问题:

蝉又会吃什么呢?

你们知道吗?

学生:

思考并回答问题。

(蝉的食物是植物,蝉的嘴象一根针管,扎入树皮下,吸食树汁。

)(教师由此导入课题,进入探究活动1:

串起来的食物链)

(二)探究活动1:

串起来的食物链

教师:

在动物世界里,一些动物以某些植物为食物,一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

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针对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展开一个实践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

小组内开展“串起来的食物链”探究实践活动,教师巡视并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

(指导学生学习制作食物链纸环以及用箭头连接形式正确写出生物间存在的食物链关系)

教师小结:

生物之间的这种吃和被吃的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就是食物链。

(三)探究活动2相互交错的食物链

1、教师:

展示书上插图,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图片相关的生物:

(1)草;

(2)蝗虫;(3)鼠兔;(4)鼠;(5)鹰;(6)蛇;(7)羚羊;(8)食虫鸟;(9)狐狸。

2、学生:

小组内利用书上插图,共同协作找出图中所存在的多条食物链,并学习把每一条食物链用纸环串起来,观察、交流和讨论它们是从哪一类生物开始,又以哪一类生物结束,各种生物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规律。

(教师巡视并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

)完成学生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其探究结论。

3、教师引导学生制作“生物间的食物网纸环模型”:

利用已制作的食物链纸环,把它们整齐放在一起,把每条纸环串的起始环穿在一根棍子上悬挂起来,再尝试把各条纸环上相同的生物合并成一个环,观察纸环串的改变,指导初步认识生物间构成的“食物网”。

(四)作业:

同学间互相利用书上插图,相互说说图中所存在的多条食物链。

板书设计:

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蝉的食物是植物、蝉的嘴象一根针管,扎入树皮下,吸食树汁。

(1)草;

(2)蝗虫;(3)鼠兔;(4)鼠;(5)鹰;(6)蛇;(7)羚羊;(8)食虫鸟;(9)狐狸。

组成食物链

教学反思

 

6.相互联系的食物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2)知道什么是食物网。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资料,进行语言表达。

(2)学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生物的情感。

(2)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弄清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事物网流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有句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

黄雀是否仅以螳螂为食?

螳螂是否也仅以蝉为食?

(它们并不是只吃一种生物,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不仅仅是形成一条条简单的食物链。

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生物,例如,鸟可以吃稻子,也可以吃昆虫;一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动物所吃,例如,鸟可以被鹰吃,也可以被蛇吃。

因此,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二、新授课。

活动1食物网中的生物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将食物链中相同的生物重叠起来,构建食物网。

2、分组活动,比一比哪组同学画的食物网完整。

3、讨论:

像这样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的网状结构叫什么?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反应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而形成的复杂联系,同时还反应了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情况。

活动2断裂的食物网

1、分小组讨论:

如果食物链断裂,可产生怎样的后果?

2、班上交流。

(小结:

在生态系统中,处在每一个环节上的生物都很重要,并且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一种生物消失,就会使整个食物链中断,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食物网,甚至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如果人类活动过多地干预某一部分,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衡,导致人类自食其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三、拓展:

讨论:

科技人员将饲养的虎、狼等放回森林,这么做,对森林中的食物网和森林生态系统有影响吗?

(将饲养的虎、狼等放回森林,对森林中的食物网和生态系统有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将食物链的知识运用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来控制和消灭有害生物。

四、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7.专题探究:

生态瓶的秘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科学概念: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

教师为每组准备:

做生态瓶的容器(大的饮料瓶)、一个盛满水的水桶、一些洗干净了的沙子和小石子、一把小铲和一个漏网等工具、一张标签、一张记录纸,剪刀。

学生:

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课件,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

(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

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

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

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

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

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

(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

(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四、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去发现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学习新课

活动1消失了的鱼虾

1、分小组做实地调查。

2、小组讨论,写调查报告。

3、班上交流。

活动2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1、观看课件

2、讨论:

A一些动物的栖息状况怎么样?

B为什么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3、小组长汇报。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生态,根本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所以要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为宝贵的可持续资源,实施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建设,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我是小小设计师

9.设计师怎样工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设计师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过程与方法:

亲身体验设计过程,得到有益的思维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加技术活动,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开发创造潜能的训练,学会进行创新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课

活动1巧妙的拉链

1、提问: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些哪些地方用上拉链?

2、认真观察,讨论:

拉链结构。

拉链头如何控制拉链的开闭?

3、班上交流。

活动2设计师怎样工作

1、认真观察:

讨论:

设计师是怎样工作的?

2、班上交流。

三、拓展

选择身边某个常见产品,推测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和流程。

1、准备选什么产品,怎样说,先想一想。

2、班上交流。

四、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10.不一样的饮水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认识不同材质的饮水瓶,并渗透环保知识。

过程与方法:

引起探究欲望,鼓励动手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想像力及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不同材质的饮水瓶,渗透环保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杯子师出示杯子:

这是什么?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用什么做的?

二、新授课

活动1我们的饮水瓶

1、小组讨论:

观察自己的和同学的饮水瓶有哪些不同?

说说在选用饮水瓶时大家常会考虑什么因素?

2、班上交流。

活动2满足了什么需要

1、小组讨论:

选用饮水瓶时,人们出于什么需要的考虑?

观察课本上的饮水瓶,说说它们的设计源于人们的哪些需求?

2、班上交流。

三、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11.功能的组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认识一些多功能工具。

过程与方法:

了解常用的多功能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多功能工具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多功能工具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剪刀)认识吗?

它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呢?

那么羊角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

(出示锤子)

说说你见到过,用过哪些多功能工具?

二、新授课

活动1生活中的多功能物品

1、讨论:

多功能工具有哪些优点?

2、交流。

活动2设计多功能文具

1、分小组讨论:

你准备设计什么多功能文具。

其他的成员可帮助其完善设计方案。

2、班上交流。

三、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

12.材料的选择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选择材料。

过程与方法:

知道人们选择材料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特征有不同的用处。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一种材料可以做成多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

活动1不同材料的鸡蛋包装盒

1、小组讨论:

设计师设计鸡蛋包装盒时常使用哪些材料?

用不同材料的鸡蛋包装盒各有什么特点?

2、班上交流。

活动2设计鸡蛋包装盒

1、分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2、班上交流,完善方案

活动3制作与测试鸡蛋包装盒

1、学生展示作品

2、测试鸡蛋盒的效果

3、改进。

大家出谋如果改进鸡蛋盒的设计。

三、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13.雨伞的改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过程与方法:

消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知道“需求”是科学探究的动力和起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身边事物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教学重难点:

会从众多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

活动1雨伞的问题

1、小组讨论:

人们在使用雨伞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班上交流。

活动2雨伞的改进

1、小组讨论:

你打算怎样改进雨伞?

2、班上交流

三、拓展。

在使用其他物品的过程中,你还遇到哪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尝试进行改进设计。

四、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14.大自然的启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身边事物。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

活动1神奇的倒钩

1、苍白耳为何能粘附在动物皮毛上?

2、讨论交流

活动2猪笼草的启示

1、从猪笼草的身上或其他物品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你想设计什么?

3、交流讨论。

活动3模仿生物的设计

1、小组讨论:

书本中的物品的发现明分别从哪些生物生上得到了启示?

2、班上交流。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发现明创造是从哪些生物上得到了启示?

(蝙蝠超声波雷达海豚皮肤的特点或结构潜水艇

鸟飞行的特点飞机蛙眼电子眼)

四、小结。

学生谈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5.巧改废弃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体验创造的乐趣。

技能目标:

利用收集的废弃物,能根据不同形状、材质特征,制作一件艺术作品。

态度目标:

通过欣赏各种废弃物合成的有趣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宽视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浓厚兴趣。

拓宽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