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9173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docx

职业病防治知识解析

 

第一章职业病的预防

第一节尘肺的预防……………………………………………2

第二节电光性眼炎的预防……………………………………5

第三节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6

第四节苯中毒的预防…………………………………………7

第五节汽油中毒的预防………………………………………9

第六节氨中毒的预防…………………………………………10

第七节职业性放射病的预防…………………………………11

第八节中暑的预防……………………………………………12

第九节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14

第十节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16

第二章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第一节甲型肝炎的预防………………………………………18

第二节乙型肝炎的预防………………………………………20

第三节流感的预防……………………………………………23

第二章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25

第三章细菌性痢疾的预防

 

疾病预防知识

第一章职业病的预防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我国目前法定的共有10大类115种职业病。

职业病在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健康的同时,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做好职业病防治对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企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动者遇到职业危害因素,不一定就会发生职业性损害、职业性疾病,只有职业危害因素、人和作用条件三者联系在一起,才能发生职业病或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作用条件主要有:

接触机会,如生产中使用某一有毒的物质;接触方式,经呼吸道、皮肤或其他间接途径,或由意外事故;接触时间,以及一生中接触的年限;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浓度)。

如人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环境中从事生产劳动,又具备上述的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作用条件,就很有可能造成职业性损伤或引起职业病。

为了有效预防职业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

(1)组织措施。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搞好劳动卫生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治职业病防治的政策法规,结合劳动过程中的生产性有害因素,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提出改善劳动条件的措施和卫生管理要求。

(2)技术措施。

加强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用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以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加强设备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采用远距离操作方式,自动投料、包装,以减少工人直接接触毒物的机会;采取密闭、通风净化等措施来降低生产性有害因素的危害。

(3)保健措施。

合理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做好就业前和定期的健康检查;定期对生产环境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4)做好新扩改建项目职业病危害与评价,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

第一节尘肺的预防

一、尘肺的致病机理及危害

尘肺是由于在工作时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在肺内沉积而使肺组织纤维化,从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

患者会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甚至会丧失劳动能力。

它是我国目前法定的十大类115种职业病中影响面最广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一大类,一旦得病很难治愈。

目前,全国报告的各类职业病发病数中,尘肺病占了80%,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

尘肺的发生发展与所吸入粉尘的化学成分、颗粒大小(直径5微米以下者危害最大)、空气中粉尘浓度、接触时间长短、劳动强度、健康状况等都有密切关系。

二、尘肺的分类

尘肺共分为13类,即矽肺、石棉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及其他尘肺。

其中与指挥部粉尘作业人员相关的有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水泥尘肺、石棉肺、矽肺。

长期大量吸入含二氧化硅百分比高的粉尘可引起矽肺。

矽肺是尘肺中最严重的一种。

它在肺部形成象疤痕一样的纤维化病变。

正常的肺组织象海绵一样富有弹性,而有纤维化病变时失去弹性。

这时气体交换不良,造成人体组织缺氧。

严重的矽肺可使肺组织广泛破坏,进一步影响气体交换和并发肺源性心脏病。

指挥部可能患矽肺病的作业人员主要为泥浆配置作业人员、建筑施工过程中从事土砂石装卸、运输、破碎、筛选、研磨、堆垛、投料、拌和、浇注、石材切割、雕凿、研磨、整修、辅助、荒料锯切、板材研磨、板材切割的作业人员及诸路施工中从事碎石装运、喷浆砌碹、辅助、路基砌碹、路面浇注、路面摊铺、坝基砌碹、坝基浇注的作业人员。

指挥部可能患煤工尘肺的作业人员主要为燃煤锅炉房司炉工、锅炉检修工、输煤工、磨煤工等。

指挥部可能患电焊工尘肺的作业人员主要为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碳弧气刨、气焊工。

指挥部可能患水泥尘肺的作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水泥运输、投料、拌和、浇捣、称量、配料、混合搅拌、紧实成型、制浆均和等作业的人员。

指挥部可能患石棉肺的作业人员主要为从事保温作业的人员。

三、预防措施

(一)尽可能采用自动化或密闭化或湿式操作;如不能做到,则必须安装通风除尘装置,以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

定期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使之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二)重视个人防护,可戴轻而透气性好、滤尘率高的软性泡沫塑料口罩,或戴送风式橡皮口罩。

若粉尘浓度很高(如喷沙作业),则应戴送风式头盔。

使用时还应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是佩戴要严实,吸气时,粉尘不能从脸和防尘面罩的缝隙间进入;二是不得在氧气稀薄处或有毒气体中使用;三是把其保管于通风处,防止挤压变形,而且还要勤换滤膜。

(三)对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岗前体检,对有职业禁忌的人员(各种类型活动性肺结核病、慢性肺部疾病、严重慢性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疾病、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不能安排其从事粉尘作业。

对粉尘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可疑病人,及时调离粉尘作业岗位减少尘肺的发生,以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减少尘肺的发生,以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第二节电光性眼炎的预防

一、电光性眼炎的致病机理及危害

电焊时,电弧光中包含大量紫外线,眼部角膜和结膜组织吸收后引起了电光性损害,产生疼痛感,这叫做电光性眼炎,这是一种光电反应,需要一定的感应时间,一般是6至8小时,所以常在夜间发作。

照射强度越大及照射时间越长,潜伏期就越短,症状越厉害,维持时间也越久。

不过,一般第二天症状就消失,不遗留永久性损害。

反复的紫外线照射,可引起慢性睑缘炎和结膜炎,甚至角膜变性,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

二、预防措施

(一)改善工作环境,如室内同时几部焊机工作时,最好中间设有隔离屏障,以免互相影响,墙壁上涂刷锌白、铬黄等物质,以吸收紫外线。

尽量不要在室外进行电焊作业,以免影响他人。

(二)做好个人防护。

电焊作业人员和协助扶持焊件的人员在作业时应戴好防护面罩。

(三)在电焊机周围的人或路经机旁的行人,当出现电弧光时,应将脸部转向侧后方。

第三节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

一、职业性噪声聋的致病机理及危害

在生产环境中,由生产性因素而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

根据其产生的动力和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机械性噪声(机械撞、摩擦、转动引起),空气动力性噪声。

(气体压力变化引起,如空压机,锅炉排气放空),电磁性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发出的声音)。

生产性噪声可以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听觉系统等产生影响,甚至产生疾病。

长期受较强噪声影响而引起的永久性听力损失称为噪声聋。

在初期有头晕、失眠、耳鸣和疲倦等症状,自觉没有听力障碍,但听力检查可发现听觉受损伤,此时称为噪声性听力损伤。

进一步发展,渐渐可感觉到交谈时听力发生障碍,耳鸣症状明显,称为噪声聋。

在噪声性听力损伤阶段,是可以恢复的,但若不加注意,发展到耳聋阶段则不易恢复。

噪声聋可以是单个耳朵,或一侧重另一侧较轻,严重时可以影响到双耳。

如不注意自我保护,可导致全聋,影响正常生活。

二、指挥部噪声作业场所及从业人员概况

指挥部目前噪声作业场所主要分布在钻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油建公司、特车公司、供水供电处、机械厂、哈密物业公司、鄯善物业公司、玉门物业管理处、物资处、石化厂、轻烃化工厂等单位。

从事噪声作业的主要有钻井工、柴油机司机、机泵操作工、运行工、司炉工、轻烃操作工等。

三、预防措施

(一)改造声源、降低噪声。

通过技术革新,把发声物体改造为不发声或发小声的物体是根本措施。

(二)对噪声传播途径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强度,把高噪声机器与低噪声机器分开布置;采用消声器或用消声、吸声、隔声材料阻隔声源。

(三)加强个人防护。

在工作中,要坚持使用耳塞或耳罩,休息时要离开噪声环境,以缓解听觉疲劳。

(四)开展上岗前体检,对有中耳或内耳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不宜安排从事噪声作业。

定期对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筛选出对噪声敏感者或早期听力损伤者,采取相应措施。

发现不宜接触噪声的,要及时调离。

第四节苯中毒的预防

一、苯中毒的危害

苯在工业中应用极广,可用来制造酚、氯代苯、硝基苯、染料、香料、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等。

以苯做溶剂,提取酯类、油墨、照相制版、制造油漆、喷漆有稀薄剂等。

苯对人体危害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长期接触超过容许剂量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慢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自觉头昏、头痛、乏力、失眼、多梦、记忆力减退。

白细胞减少是慢性苯中毒的特征之一,而晚期则为再生不良性贫血,甚至发生白血病。

急性中毒严重程度,同吸入苯浓度、按触时间和健康状况有着安密切关系,轻度中毒者自觉头痛、头晕、眩晕、神志恍榴、手足麻木、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

重度中毒者除上述证状外,尚有严重头痛、神志模糊、血压下降、肌肉震颤、昏迷、抽搐、瞳孔散大等。

严重者可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二、可能引起苯中毒的职业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中从事刷胶、支跟包头、绷帮、活化酸面、外底粘合、包鞋跟、胶木跟的作业人员(如钻井公司服装厂粘胶作业人员)及从事油漆轧浆、油漆调配、油漆稀料、油漆熬炼、树脂溶解、油漆包装、树脂制备玻璃钢固化的人员(如油建公司刷漆工、机械厂喷涂工)可能患苯中毒。

三、预防措施

(一)搞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革,以自动化、机械化、密闭等,消除手工操作,避免直接接触,如以静电自动喷漆代替手工喷漆等,用低毒物质代替苯,如采用低毒的二甲苯或抽余油代替苯做溶剂,目前多数油漆都不用含有苯的溶剂稀料。

(二)加强通风和排毒,生产车间应安装全面通风设施,及时输入新鲜空气。

有挥发苯的局部,要安装排风设施,如喷漆、浸漆槽旁安装排风罩。

(三)做好个人防护: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穿戴工作衣、帽,配备防毒面具和空气呼吸器(在密闭环境或浓度很高的环境中工作,应使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或输入空气式防毒面具,短时间接触可戴活性炭防毒口罩),不在岗位休息、进食等。

(四)进行作业环境监测:

对苯作业环境空气中的苯浓度应定期进行监测,发现超标,应找出原因予以处理。

(五)开展岗前体检,对有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肝肾实质性病变者,不安排从事接触苯的作业。

认真执行定期体检制度,对苯中毒人员及时安排治疗。

发现不宜接触苯的,要及时调离岗位。

第五节汽油中毒的预防

一、汽油中毒的危害

汽油中的脂肪族烃类是良好的脂肪溶剂,汽油中毒,轻者表现为头晕、呕吐、腹痛和心跳加快等,重者出现抽搐、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

二、可能引起汽油中毒的职业

机械厂等单位的机械部件清洗、油漆配料作业人员,能源公司的加油工都有可能发生汽油中毒。

三、预防措施

(一)工作中必须与汽油接触时,应穿上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和口罩,尽量避免身体皮肤与汽油直接接触;同时应站在风口工作,防止汽油蒸气直接吸入呼吸道。

不要长时间穿被汽油浸湿的衣服。

工作结束后应用热水和肥皂将手、脸洗净;工作服、口罩和手套应勤洗勤换。

(二)加取汽油要用抽油工具,严禁用嘴直接吮吸,以防汽油蒸气或汽油液体吸入肺部和肠胃。

(三)作业中若汽油溅入眼内,将使眼粘膜枯萎或出血,必须立即用食盐水或清水冲洗。

(四)开展岗前体检,对有中枢神经系统、呼吸道、心血管和皮肤疾病的人,不安排从事接触汽油的作业。

认真执行定期体检制度,对汽油中毒人员及时安排治疗。

发现不宜接触汽油的,要及时调离岗位。

第六节氨中毒的预防

一、氨中毒的危害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

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致窒息。

误服氨水可致消化道灼伤,可发生食道、胃穿孔。

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死亡。

眼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引起灼伤,严重者可发生角膜穿孔。

二、可能引起氨中毒的职业

地质研究院从事晒图作业的人员、技术监测中心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单位从事氨制冷的工作人员有可能发生氨中毒。

三、预防措施

(一)开展上岗前体检,发现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呼吸道慢性疾病和肺结核患者,不可从事接触氨工作。

接触氨的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对氨中毒人员及时安排治疗。

发现不宜接触氨的,要及时调离岗位。

(二)作业场所采取通风措施,并对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定期监测,保证作业场所环境符合劳动卫生学的要求。

第七节职业性放射病的预防

一、放射线的危害

人受到放射线异常照射后,可发生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呕吐、腹泻等症状,皮肤可能出现红斑、水泡、溃疡和坏死,造血系统出现异常改变,造成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肿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等。

二、指挥部放射作业场所及从业人员分布

指挥部目前放射作业场所主要分布在油建公司、机械厂、哈密物业公司、技术监测中心、石油医院等单位。

从事放射作业的主要有探伤工、放射医师及含放射源装置的维护保养人员。

三、预防措施

(一)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应尽量远离放射源。

使用机械手、遥控装置或自动化操作设备等。

(二)室内放射作业工作间的防护墙应有足够的厚度,防护层应根据最大的辐射量进行计算,工作间的门应设自动联锁装置,以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其中而受到辐射。

(三)要定期对放射作业设备进行放射卫生防护监测,确定安全防护距离,室外探伤作业设置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立安全信号和标志,安排专人进行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照射区域。

(四)严格执行上岗前的体检制度,凡有不适症者,一律不允许进入放射作业岗位。

定期对放射作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如有不适症者立即调离,对已有损伤者要进行必要的治疗。

(五)认真执行放射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严格岗位培训,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六)加强放射作业人员个人卫生防护,按要求为放射作业人员配发个人剂量卡、铅衣、铅裤、铅围裙、铅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放射作业人员正确使用。

第八节中暑的预防

一、中暑的机理及危害

正常人的体温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平衡,维持在37℃左右。

高温条件下,由于热量在体内蓄积,使人体的散热功能发生障碍,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人体产生过热,导致发生急性疾病,称为中暑。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

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

再加上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二、容易引起中暑的职业

钻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油建公司夏季从事室外作业的人员易发生中暑,如:

钻井工、柴油机司机、修井工、电焊工等,以及机械厂、哈密物业公司、鄯善物业公司、玉门物业管理处等单位的司炉工也容易发生中暑。

三、预防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高温下作业应尽量缩短工作时间,可采取实行小换班、增加休息次数,延长午休时间等方法。

休息地点应远离热源,应备有清凉饮料、风扇、洗澡设备等。

有条件的可在休息室安装空调器或采取地面洒水、保持良好通风等其他的防暑降温措施。

(二)保证足够的睡眠,休息好;加强营养,及时补充出汗失去的水分和盐,膳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口味宜清淡。

(三)改革工艺过程,尽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仪表控制,消除高温和热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四)医疗预防。

对高温作业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和人暑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溃疡、肺气肿、肝病、肾病等疾病人员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五)加强个人防护。

高温作业的工作服应结实、耐热、宽大、便于操作,应按不同作业需要,及时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隔热面罩、隔热靴等。

(六)如发生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应首先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擦去汗液,给予适量的清凉含盐饮料,并选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一般患者可逐渐恢复,对于重症中暑,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送往医院予以抢救。

第九节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一、一氧化碳中毒的机理及危害

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使血液的运氧能力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死亡。

二、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工种

钻井、井下、油建公司、机械厂、哈密物业公司、鄯善物业公司、玉门物业管理处等单位的司炉工有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三、预防措施

(一)容易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应加强自然通风和局部排风,进入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内进行检修时,应采取个人防护(防毒口罩或供气或防毒面具),有2人以上轮换操作,万一发生意外可及时互救。

(二)对管道、阀门、设备检修、防漏气。

(三)定期体检,发现血液病、中枢神经、呼吸道有器质性病需调离。

(二)有条件的单位可安装一氧化碳自动警报器;对工人要加强一氧化碳预防和急救培训教育。

(三)对于已经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的人员应该:

1、迅速将中毒救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领口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轻度中毒可较快好转。

2、重度昏迷者应尽快送医院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呼吸衰竭者应立即人工呼吸,氧吸入。

3、在现场抢救病员时,抢救者个人必须配带有效的防护口罩或面具,以防自身不测。

第十节刺激性气体的危害与预防

一、刺激性气体的分类和危害表现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

刺激性气体种类甚多。

生产环境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酸:

硫酸、盐酸、硝酸、铬酸。

成酸氧化物: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铬酐。

成酸氢化物:

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

成碱氢化物:

氨。

卤族元素:

氟、氯、溴、碘。

无机氯化物:

光气。

酯类:

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甲酸甲酯。

醛类:

乙醛、丙烯醛。

刺激性气体常以局部损害为主,仅在刺激作用过强时引起全身反应。

长期接触低浓度刺激性气体,其慢性影响有:

可发生慢性结膜炎、鼻炎、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常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消化道症状。

有时可出现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急性作用有;眼结膜和上呼吸道炎症,喉头痉挛和水肿,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化学性肺水肿和皮肤损害等。

急性中毒主要危害是肺水肿。

二、可能发生激性气体危害的职业

钻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石化厂、轻烃化工厂化验人员、钻采院钻井助剂厂、采油助剂厂、化学清洗站作业人员、技术监测中心化学清洗人员、环境监测人员等有可能受到刺激性气体的危害。

三、预防措施

刺激性气体由于对呼吸道粘膜刺激作用大或有特殊的臭味,人们一旦闻到就要避开。

一般情况下,急性中毒较少见。

据统计,70%以上的中毒事件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的。

因此,预防的重点,是防止跑、冒、滴、漏和杜绝意外事故,预防的措施常采用耐腐蚀材料防止跑、冒、滴、漏;生产和使用刺激性气体的设备均须加以密闭,采用局部抽出式通风;接触刺激性气体的个人防护更为重要,必须穿好防护服,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毒物时,应穿戴聚氯乙烯、橡皮制品的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胶靴。

一般情况下可戴防毒口罩;检修或进入现场抢救时,应戴防毒面具。

接触刺激性气体的工人应定期体检,发现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肤、呼吸道慢性疾病和肺结核患者,不可从事接触刺激性气体工作。

在刺激性气体中毒抢救时,应使患者迅速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服,防止毒物继续进入,污染部位需迅速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

还可采用中和剂:

如为酸性毒物,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碱性毒物则用2%一4%硼酸或5%醋酸冲洗或湿敷,但一些遇水产生氯化氢和大量热的无机氯化物,应先用布吸掉液体后再清洗,然后送医院诊治。

第二章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第一节甲型肝炎的预防

一、甲型肝炎的症状

甲型肝炎为引致肝脏炎症的病毒性感染。

轻症病程1-2周,重症可致数周或更长。

症状为突然发热、胃痛、食欲消失、头痛、疲乏、呕吐、尿呈浓茶色,粪便变淡色,粘膜、皮肤、巩膜黄染(黄疸)。

婴幼儿患者症状较轻,和成人患者相比,较少出现黄疸。

二、甲型肝炎的感染途径

(一)通过粪-口传播,即进食了受感染者粪便污染的食物。

(二)与感染者性接触而受染。

(三)下水道畅通不良,拥挤和不卫生的环境促使病毒传播。

(四)食品从业人员受感染及养殖于受粪便污染水中的贝类(牡蛎、蛤)可导致爆发流行。

三、甲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一)搞好饮水卫生。

加强饮水消毒,不论是自来水,还是井水、河水、塘水都要消毒。

如50公斤水加漂粉精片1片,就可杀灭甲肝病毒;如已有甲肝流行可适当加大漂粉精用量。

为防止水源和农作物受到污染,不要用新鲜粪便下田不要在河、塘内洗甲肝病人的衣物等。

(二)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生吃瓜果要洗净。

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

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酱菜、凉拌的菜,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涤。

(三)讲究餐具茶具的卫生。

(四)有肝炎流行时,勿办酒席。

因甲肝病人在症状出现之前大便中就有病毒排出,在甲肝流行时自办酒席,宾客中可能有尚未发作的病人,容易引起参宴者甲肝爆发。

(五)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甲肝病人症状明显出现以前,传染性很强,所以愈早发现、早隔离,就愈能减少传染的危险。

在甲肝流行期,托幼机构要加强对儿童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人,早期隔离。

甲肝病人的住室、活动的房间和衣物要消毒。

(六)接种甲肝疫苗。

目前,我国已有甲型肝炎疫苗,只需注射一针,即可保持至少20年的免疫。

患了甲型肝炎的有终生保护力。

(七)及时接种丙种球蛋白。

儿童体内抵抗甲肝的抗体水平很低,所以,与甲肝病人有过接触日起两周内,及时接种丙种球蛋白,能保护不发病。

(八)可用中草药预防。

服用垂柳汤:

取新鲜嫩垂柳枝连叶10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连服4天;口服板蓝根冲剂:

成人每次1袋(或1块每日2次),开水冲服,连服5~10天。

儿童减半。

第二节乙型肝炎的预防

一、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肠道外途径传播,其中包括母婴传播,输血、注射等医源性传播,性传播,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等方式传播。

与乙型肝炎患者或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而传播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起病隐匿,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疲乏、厌食、腹部不适、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症状,无黄疸或轻度黄疸,检查可发现肝肿大,压痛、脾肿大、少数病人有肝区疼痛。

二、乙型肝炎的预防

(一)接种乙肝疫苗。

一般来说,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间为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特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