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9213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docx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要】:

本文从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总结了导致问题的原因,对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索,目的是能更科学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难点,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

英语阅读、训练策略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已逐渐向知识的广度、理解的深度、阅读的速度发展。

注重对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核已成为中考的一大趋势,因为阅读理解能力影响并制约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由此可见,英语阅读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更是为了获得乐趣,长期、有效的训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二、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的因素

克服阅读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和影响,是培养阅读兴趣,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保障,而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1、期望值过高。

希望一次阅读就掌握所读材料,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阅读时的心境,也使得视觉器官和大脑都不能集中于阅读过程本身,阅读效果自然不好。

2、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

对文字视而不见,翻了许多页,但脑子里仍一片空白,这样就降低了注意力,影响了正常思维,降低阅读速度。

3、逐词阅读。

有些学生习惯于用手指点着单词一个词一个词地阅读,而不能将词连成词组连贯地进行阅读。

这种逐词阅读的习惯妨碍学生将大脑中闪现的各种印象相互联系起来,特别是在阅读长句时会令学生读到后面忘记前面,给理解带来困难。

4、过多地依赖词典。

一些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阅读时,一见生词便停下来,翻阅词典,查找词义。

这样频繁地查阅词典,不仅费时太多,而且影响他们连贯地进行思维,更别提阅读速度了。

三、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为了解决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笔者将培养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前期阶段——基本技能训练;中期阶段——技能强化训练;后期阶段——综合能力训练。

从初一开始培养,利用每学期的12周教学时间,周期约为5个学期,前期阶段利用阅读课的课前5分钟、中期阶段利用课前10分钟、后期阶段利用课前20分钟循序渐进地进行分散训练,但有时会视学生的状态交互运用各种训练模式。

1、充分发挥视力作用,提高阅读速度(前期阶段,约16周)

为提高眼睛捕获视觉信息的效率,充分发挥视力的作用,笔者从两方面进行训练。

一是加速眼睛注视点移动(注视)的频率;二是扩大眼睛扫视时的范围(视野)。

前者旨在单位时间内感受信息的次数,后者则更强调每次固定时间的信息输入量。

如果将两者在训练时结合起来,效果将十分可观。

例如,下面三种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就是为了提高感知效率而设计的。

A类练习(注视点移动频率训练)

1)音标是小学和初中衔接阶段要求学生必须过关的基础知识,针对学生对国际音标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的阅读训练就从识记国际音标开始。

例如:

笔者根据小学和初中衔接的教材中提取和归纳了音标,要求学生按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注视下列方格中的音标,看清之后立即转换到下一个。

记下每次练习的时间,反复练习。

[ai][ei][au][i:

][u:

][u][ts]

[dz][æ][w][h][d][n][tʃ]

[ʒ][k][g][ɔi][s][z][tr]

[p][θ][f][tr][e][b][dr]

2)依次辨认下列词表中的每一组词,加快速度,抑制发音,然后再根据带下划线的字母或字母组合找出各组词发音的规律。

例如,笔者在教材中找出学生学过或将要学的单词,按其发音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辨认,并找出各组词的发音规律。

 

mothersoncolour

ussunstudy

afterfatherbanana

askparkgarden

[?

]

[?

]

jobstrongclock

washwantwhat

smallhorsefor

fourAugustwall

[?

]

[?

]

putfullcould

bookgoodwood

bluerulertoo

foodshoefruit

[?

]

[?

]

B类练习(扩大视野训练)

1)将注视中心集中于每行的中心点,从上至下快速阅读下面的短语,阅读时眼珠不得作横向运动。

训练的短语,笔者是根据所学教材进行了归类,组成如下几种记忆表格:

形容词+动词不定式类型

possible

to

measure

difficult

to

imagine

cheap

to

make

expensive

to

install

easy

to

understand

动词+不可数名词类型

do

much

sight-seeing

make

much

money

pay

much

attention

waste

much

time

drink

much

milk

通过笔者在课堂上由浅入深、反复的训练,学生的识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特别是一些本来准备放弃学习英语的学生,经过有效的训练,对学好英语又重拾信心。

2)沿中线扫读下面段落,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上海版7AUnit4ListeningB时,把听力教材分成一个个片段,然后制成课件,训练学生扫读,领会段义,并说出各片段的主旨大意。

Makingmodelsismyfavouritehobby.Ihavemadeafewmodelplanes.Attheweekend,Iflymyplanesataparknearmyhome.Iftheycrash,Ihavetomendthem.Ilikemendingthings.Itteachesmealotaboutrealplanes.IhopeIcanworkwithrealplaneswhenIgrowup.Itisveryinterestingtomakethings.

C类练习(综合技能训练,包括视觉灵敏度、辨认速度、视野短期记忆等)。

1)使视觉中心与方格中心重合,迅速找出方格中单词排列的规律。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笔者把常用词制成表格,如图:

sunwaterplanestrong

moonmilkshipsmall

earthdrinktrainstupid

oceanwinecarslow

 

通过课件形式呈现,闪现一组词2次,每次2秒钟,要求学生速记,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说出该组词排列的规律,反应快的学生马上会抢答:

按照列的顺序,第一列为天体类名词,第二列为饮料类名词,第三列为交通工具类名词,第四列为描述性的形容词。

这样做,一方面学生兴趣大增,更主要的方面是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技能。

2)从预先准备好的写有重点句式(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让学生看2秒钟后拿开,然后要求学生回忆并说出或写出卡片上出现的内容。

视觉信息输入的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阅读课中,为了同时训练学生的视觉敏感性与短期记忆力,防止发音器官的介入,练习时不能允许有发音的机会。

此外,除了利用课前5分钟训练字、符、词、句的识别能力外,笔者引导学生收集阅读资料中出现的高频词和重点句式,学会组词造句,连句成段,做到融会贯通,为以读促写做好铺垫。

2、强化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中期阶段,约18周)

1)段落略读的训练

根据Robinson(1961,1970)的SQ3R(Survey,Question,Read,ReciteandReview)的略读理论,通过训练学生略读来寻求段落关键词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方式,其目的是了解大意,以最快速度获取信息,所以,略读训练活动应定位于粗线条、框架性的内容。

例如:

训练时先向学生展现准备学习的教材中的段落,要求通过略读关键词和语意群理解大意,然后将标出关键词和语意群“/”的段落展示给学生进行验证。

ThefirstmodernOlympicGames/wereheldinAthens,Greecein1896.Onlyafewcountries/tookpart.However,theGameswereverypopular/becausetheywereexciting/andtheyencouragedimportantvalues/likehealthycompetition/andfairplay.TheOlympicssoongrewinto/ahugeinternationalevent.Manynewsports/havebeenaddedtotheGames/andtodaythousandsofathletes/takepart.

学生通过段落略读训练,阅读速度得到迅猛的提高,但是,为了准确把握某些关键词的含义,偶尔结合“回读”还是有必要的。

2)语篇连贯的训练

熟练掌握语篇标记词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抓住文章脉络。

语篇标记词是那些将要说的话与已经说的话联系起来的词语,它们的作用是指示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诸如递进、转折、因果或时间先后等。

除了让学生在平时阅读时圈出语篇标记词外,还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通过阅读段落,填上合适的语篇标记词,来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

例如,笔者根据学生所学教材整合和改篇,形成以下的训练习题:

Fillintheblanksafterreadingtheparagraph:

____itwasverycold,Ispentmostoftheholidayskiing.Itwasthemostwonderfultimeofmylife.____soonitwasallover!

___Ihavedecidedtoworkpart-timethissummer,____Icanearnenoughmoneyforanotherskiingholidayinthewinter.(Keytotheanswer:

Although;But;Now;so)

3、阅读问题类型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后期阶段,约22周)

近期笔者对我校初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英语阅读的问卷调查,其中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有36.6%的同学喜欢做主旨题,35.2%的学生喜欢做推理题,26.4%的学生喜欢做细节题,这表明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除了阅读本身的目的,已提升到比较高的层次,这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一些依据。

近年来,初中英语学业考试阅读中的问题类型主要包括:

细节题、推理题、主旨题、词义题、结构题和视图题等。

例如:

近三年广州市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考查题分布如下图:

年份

话题

考点包含

 

2008

细节

推理

主旨

猜测

结构

视图

A.TroubleTree

4

1

B.DifferentKindsofDreams

2

1

2

C.ZhengHe

4

1

D.KingHotel-CustomerComments

4

1

2009

A.ACountryMouseandaCityMouse

3

2

B.UseFewerPlasticWaterBottles

3

1

1

C.AdvertisementsforExcitingCourses

1

3

1

D.AReportonTeenagers’ReadingHabits

3

1

1

2010

A.MyUnforgetfulExperience

3

1

1

B.SmilesCanFightColds

3

1

1

C.TheFatheroftheWeb

3

1

1

D.AnE-mailonAskingforSolution

4

1

根据图表显示,细节题、推理题、词义题和主旨题占分比重相对较重,其中细节题的比重2008年占70%,2009年和2010年分别占65%,为此,针对英语学困生较集中的平衡班,笔者着重指导学生对这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解题策略。

细节题即掌握具体事实和重要细节的题型。

文章确定了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后,还必须通过许多细节的信息来进一步解释或表达主题,体现中心思想。

掌握这些细节是归纳、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对于理解全文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阅读文章时,要求学生养成辨认和记忆具体事实、重要细节的习惯。

这些具体事实、重要细节是主题句的扩展、补充说明或例证,是用来支持说明中心思想的主要观点。

细节题提问形式常有:

a)What/When/Where/Who/Why/…______?

b)Whichofthefollowingis(not)true_______?

c)Whichofthefollowingismentionedexcept_______?

等等。

例如2009年广州市中考阅读题:

54.WhichofthefollowingisTRUEaccordingtothepassage?

A.Ittakesalongtimetomakeplasticwaterbottles.

B.Onlyafewplasticwaterbottlesarereused.

C.Plasticwaterbottlesaremadefromuselessthings.

D.Peoplewhodrinktapwaterarehealthier.

正确答案为B,因为文章第三段中句子“Althoughplasticwaterbottlescanbeturnedintosomeotherusefulthings,onlyasmallnumberofthemarereused.”下划线部分的内容与选项B吻合。

61.Howmanyteenagerstookpartinthestudy?

A.200.B.400.C.600.D.800.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因为文章第三段中句子“Inthestudy,200teenagersfromeachofthefourcountrieswereaskedtomakealistofwhattheyreadinaweek.”答题时,特别要注意下划线部分的两个数字——四个国家中每个国家有两百个青少年参与这项研究,回答此题要求学生了解细节的同时还要进行简单的运算。

再如2010年广州市中考阅读题:

52.Whatdidthestoryfind?

A.Peoplewhofelthappynevergotill.

B.People’sfeelingdidn’tinfluencetheirhealth.

C.Peoplewithgoodfeelingsbecameillmoreeasily.

D.Peoplewithpositivefeelingshadlessseriousillnesses.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因为文章第三段中句子“Cohenbelievesthatwhenpeopleexperiencepositivefeelings,theirbodymayproduceachemicalthathelpsfightillnessanddisease.”下划线部分的内容与选项D吻合。

62.Whendidthewriterreturntothestoretotalkaboutherproblem?

A.MorningofMarch27.B.AfternoonofMarch27.

C.MorningofMarch28.D.AfternoonofMarch28.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因为文章第三段中句子“Iwentbacktothestoreintheafternoontoreturntheshirtandexchangeitforanother.”下划线部分的内容与选项B吻合。

以上各题中,下划线部分就是回答问题的关键。

学生回答这类题型时,往往需要应用检索阅读方法,既要注意题干的标志语,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在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一特定信息(日期、数字、专有名词、原因和特点等)的具体位置,仔细推敲。

对于较难的细节题,可以用排除法去掉干扰项,得到正确答案。

在掌握了解决细节题的技巧后,要求学生每周进行一次由3篇阅读文章编成一组的阅读综合能力训练,每次限时20分钟,这样既可提高阅读速度,又营造了考试的氛围,只要持之以恒,最终一定会大幅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准确率的。

四、结束语

经过有效阅读训练,我校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越秀区和广州市的英语读写竞赛并取得很好的成绩,例如:

我培训的学生张宝莹和郑璧君分别获2008学年广州市九年级英语读写竞赛二等奖;在参加越秀区的该项比赛中,有三人获奖,她们分别是一等奖杨靖宜,二等奖张宝莹,三等奖郑璧君,笔者也获优秀辅导员奖。

与此同时,其他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有效训练,所有的学生都已经爱上了阅读,他们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必定会令他们终生受益。

笔者认为有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除了掌握技巧之外,还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各种题材和体裁的阅读材料,例如:

说明文、应用文、广告、故事、人物传记、科技散文或读图等,在阅读量、阅读进度和阅读速度等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把有效地教好课文和上好阅读课结合起来,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联系起来,多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乐学,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张义斌、程恩洪、谢惠韫、左九如:

《科技英语快速阅读技巧》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2】】沈志萍:

《论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科教育2000

【3】郑萍:

《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之我见》基础教育研究2004

【4】段维彤:

《英语阅读技能培养与实践》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5】王媛:

《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

【6】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广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指导书

附:

(表一)课题研究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探讨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对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索,目的是能更科学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难点,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2、课题的意义:

 英语阅读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更是为了获得乐趣,长期、有效的训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3、课题介绍

  近几年来,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已逐渐向知识的广度、理解的深度、阅读的速度发展。

注重对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核已成为中考的一大趋势,因为阅读理解能力影响并制约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目的和方法

知识与技能:

能更科学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阅读难点,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过程与方法:

1) 让学生学会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

      2) 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

      3) 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兴趣。

         2) 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的因素

克服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因素障碍和影响,是培养阅读兴趣,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保障,而影响学生英语阅读的因素主要有:

1)不利因素:

期望值过高;注意力易分散,思想开小差。

2)有利因素: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对英语较感兴趣,同学间善于交流,好表现 自己,对探讨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

四、目标与内容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主要从如下三个活动内容来达成这一目标:

1、充分发挥视力作用,提高阅读速度(前期阶段,约16周)

A类练习(注视点移动频率训练)

B类练习(扩大视野训练)

C类练习(综合技能训练,包括视觉灵敏度、辨认速度、视野短期记忆等)。

2、强化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中期阶段,约18周)

1)段落略读的训练

2)语篇连贯的训练

3)文体结构的训练

3、阅读问题类型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后期阶段,约22周)

五、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1调查问卷。

2访谈笔录。

3案例分析

六、资源准备

B.大量阅读教材,量化表等。

C.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

3、照相机

4、调查问卷

七、阶段设计

 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

动员和培训

理解研究性学习的迫切性,达成共识。

组织学生学习并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前期阶段初一上、下学期,约16周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分成8个学习小组

统计每次参与学习的成绩

中期阶段初二上、下学期,约18周

成立课题组

选出小组负责人

及时反馈信息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根据分工制定计划,细分内容,制作问卷等。

提出各种激励制度、设计调查问卷表

第三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开展小组英语快速阅读竞赛活动

提出各种激励制度,并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后期阶段,初三上、下学期,约22周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讨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这次研讨,笔者觉得师生要注意沟通了解,提高学生平时坚持学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博览群书。

 

(表二)设计方案评价表

课题名称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探讨

所属年级

初三年级

所属班级

初三(五)班

对课题方案设计的评价

研究目标

□清晰□一般□模糊

进度安排

□合理□一般□不合理

资源准备

□丰富□一般□很少资源

选题的可行性

□好□一般□较差

选题是否与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相符合

□相符□一般□不符合

活动过程是否按照研究步骤进行

□好□一般□较差

研究环节

□明确□一般□不明确

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持与指导

□好□一般□较差

学生是否能经历所有活动并有所收获

□是□一般□较差

预期成果

□合适□一般□不合适

(表三)《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成果评价量规

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