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94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fenxishu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日期

工作内容

执行情况

指导教师

签字

4月15日

4月20日

准备

良好

***

……

教师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总评

                 签名

                      年月日

本表作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摘要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带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以传递扭矩。

按结构形式不同,轴可以分为阶梯轴、锥度心轴、光轴、空心轴、曲轴、凸轮轴、偏心轴、各种丝杠等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

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

根据零件的结构及其功能,运用定位夹紧的知识完成了夹具设计。

关键词:

轴类零件、轴颈、夹具

Abstract

Themachineshaftisoftenencounteredinoneofthetypicalcomponents.Itismainlyusedforsupportinmechanicalgears,pulleys,camsandconnectingrodsandothertransmissionparts,totransfertorque.Differentformsaccordingtothestructure,theaxiscanbedividedintosteppedshaft,taperspindle,axis,hollowshaft,crankshaft,camshaft,eccentricshafts,allkindsofscrewshaftsuchasshortaxisaspectratiooflessthan5largeknownastheslendershaft20,mostshaftinbetween;

shaftbearingsbearing,andbearingwiththeshaftsegmentcalledthejournal.Journalistheaxisoftheassemblybase,andtheirgeneralrequirementsforprecisionandhighsurfacequality.Accordingtopartsofthestructureandfunction,usingtheknowledgeoflocatingandclampingfixturedesigncompleted.

Keywords:

Shaft,journal,fixtures

目录

第一章轴类零件技术要求1

一、尺寸精度1

二、几何形状精度1

三、相互位置精度1

四、表面粗糙度1

第二章轴类零件的毛胚和材料2

第一节轴类零件的毛胚2

第二节轴类零件的材料2

第三章轴类零件一般加工要求及方法3

第一节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3

第二节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3

第三节轴类零件的热处理4

第四章轴类零件工艺路线5

一、传承轴图样分析6

二、确定毛坯7

三、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7

四、确定定位基准7

五、划分阶段7

六、热处理工序安排8

七、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8

八、拟定工艺过程8

第五章细长轴加工工艺特点9

一、改进工件的装夹方法9

二、采用跟刀架9

三、采用反向进给9

四、采用车削细长轴的车刀9

第六章夹具的设计10

第一节铣床夹具设计10

一、六点定位原理11

二、应用定位原理几种情况11

(1)完全定位11

(2)部分定位11

(3)过定位(重复定位)11

三、确定要限制的自由度12

四、定位方案选择12

五、计算定位误差13

(1)夹紧方案14

(2)对刀方案14

(3)夹具体与定位键14

(4)夹具总图上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14

(5)夹具精度分析15

第二节各类铣床夹具16

一、铣床夹具16

(1)铣床夹具的分类16

(2)铣床常用通用夹具的结构16

(3)铣床夹具的设计特点16

二、典型数控机床夹具17

1、数控铣床夹具18

2、数控铣削加工常用的夹具大致有以下几种:

18

结束语20

谢词21

参考文献22

第一章轴类零件技术要求

一、尺寸精度

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二、几何形状精度

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三、相互位置精度

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

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

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 0.03mm ,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 0.005mm。

四、表面粗糙度

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第二章轴类零件的毛胚和材料

第一节轴类零件的毛胚

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

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

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

第二节轴类零件的材料

轴类零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密机床的主轴(例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选用38CrMoAIA氮化钢。

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仅能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

与渗碳淬火钢比较,它有热处理变形很小,硬度更高的特性。

第三章轴类零件一般加工要求及方法

第一节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

在学校机械加工实习课中,轴类零件的加工是学生练习车削技能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项目,但学生最后完工工件的质量总是很不理想,经过分析主要是学生对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规程制订不够合理。

轴类零件中工艺规程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工件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一零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但只有某一种较合理,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1)零件图工艺分析中,需理解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质、热处理等技术要求,且要研究产品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及验收标准。

(2)渗碳件加工工艺路线一般为: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去碳加工(对不需提高硬度部分)→淬火→车螺纹、钻孔或铣槽→粗磨→低温时效→半精磨→低温时效→精磨。

(3)粗基准选择:

有非加工表面,应选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对所有表面都需加工的铸件轴,根据加工余量最小表面找正。

且选择平整光滑表面,让开浇口处。

选牢固可靠表面为粗基准,同时,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

(4)精基准选择:

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用同一个定位基准。

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

选择精度高、安装稳定可靠表面为精基准。

第二节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1)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5~IT7;

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通常为IT6~IT9。

(2)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

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3)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4)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

第三节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1)锻造毛坯在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3)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4)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

第四章轴类零件工艺路线

(1)轴类零件是常见的零件之一。

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

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

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2)对于7级精度、表面粗糙度Ra0.8~0.4μm的一般传动轴,其工艺路线是:

正火-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各表面-精车各表面-铣花键、键槽-热处理-修研中心孔-粗磨外圆-精磨外圆-检验。

(3)轴类零件一般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以实现基准统一的方案。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钻中心孔工序常在普通车床上进行。

在大批量生产中常在铣端面钻中心孔专用机床上进行。

(4)中心孔是轴类零件加工全过程中使用的定位基准,其质量对加工精度有着重大影响。

所以必须安排修研中心孔工序。

修研中心孔一般在车床上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顶尖加压进行。

(5)对于空心轴(如机床主轴),为了能使用顶尖孔定位,一般均采用带顶尖孔的锥套心轴或锥堵。

若外圆和锥孔需反复多次、互为基准进行加工,则在重装锥堵或心轴时,必须按外圆找正或重新修磨中心孔。

(6)轴上的花键、键槽等次要表面的加工,一般安排在外圆精车之后,磨削之前进行。

因为如果在精车之前就铣出键槽,在精车时由于断续切削而易产生振动,影响加工质量,又容易损坏刀具,也难以控制键槽的尺寸。

但也不应安排在外圆精磨之后进行,以免破坏外圆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7)在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应当安排必要的热处理工序,以保证其机械性能和加工精度,并改善工件的切削加工性。

一般毛坯锻造后安排正火工序,而调质则安排在粗加工后进行,以便消除粗加工后产生的应力及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淬火工序则安排在磨削工序之前。

(8)台阶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

下面就以减速箱中的传动轴为例,介绍一般台阶轴的加工工艺。

一、传承轴图样分析

图4.1

(1)图4.1所示零件是减速器中的传动轴。

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

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

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

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2)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4.1)规定了主要轴颈M,N,外圆P、Q以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M、N和外圆P、Q的加工。

二、确定毛坯

该传动轴材料为45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45钢可满足其要求。

本例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60mm的热轧圆钢作毛坯。

三、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传动轴大都是回转表面,主要采用车削与外圆磨削成形。

由于该传动轴的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IT6)较高,表面粗糙度Ra值(Ra=0.8um)较小,故车削后还需磨削。

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可为:

粗车→半精车→磨削。

四、确定定位基准

(1)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该传动轴的几个主要配合表面(Q、P、N、M)及轴肩面(H、G)对基准轴线A-B均有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要求,它又是实心轴,所以应选择两端中心孔为基准,采用双顶尖装夹方法,以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

(2)粗基准采用热轧圆钢的毛坯外圆。

中心孔加工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热轧圆钢的毛坯外圆,车端面、钻中心孔。

但必须注意,一般不能用毛坯外圆装夹两次钻两端中心孔,而应该以毛坯外圆作粗基准,先加工一个端面,钻中心孔,车出一端外圆;

然后以已车过的外圆作基准,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有时在上工步已车外圆处搭中心架),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

如此加工中心孔,才能保证两中心孔同轴。

五、划分阶段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其粗、精加工应分开,以保证零件的质量。

该传动轴加工划分为三个阶段:

粗车(粗车外圆、钻中心孔等),半精车(半精车各处外圆、台阶和修研中心孔及次要表面等),粗、精磨(粗、精磨各处外圆)。

各阶段划分大致以热处理为界。

六、热处理工序安排

轴的热处理要根据其材料和使用要求确定。

对于传动轴,正火、调质和表面淬火用得较多。

该轴要求调质处理,并安排在粗车各外圆之后,半精车各外圆之前。

综合上述分析,传动轴的工艺路线如下:

下料→车两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各外圆→调质→修研中心孔→半精车各外圆,车槽,倒角→车螺纹→划键槽加工线→铣键槽→修研中心孔→磨削→检验。

七、加工尺寸和切削用量

(1)传动轴磨削余量可取0.5mm,半精车余量可选用1.5mm。

加工尺寸可由此而定,见该轴加工工艺卡的工序内容。

(2)车削用量的选择,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可根据加工情况由工人确定;

一般可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或《切削用量手册》中选取。

八、拟定工艺过程

定位精基准面中心孔应在粗加工之前加工,在调质之后和磨削之前各需安排一次修研中心孔的工序。

调质之后修研中心孔为消除中心孔的热处理变形和氧化皮,磨削之前修研中心孔是为提高定位精基准面的精度和减小锥面的表面粗糙度值。

拟定传动轴的工艺过程时,在考虑主要表面加工的同时,还要考虑次要表面的加工。

在半精加工¢52mm、¢44mm及M24mm外圆时,应车到图样规定的尺寸,同时加工出各退刀槽、倒角和螺纹;

三个键槽应在半精车后以及磨削之前铣削加工出来,这样可保证铣键槽时有较精确的定位基准,又可避免在精磨后铣键槽时破坏已精加工的外圆表面。

在拟定工艺过程时,应考虑检验工序的安排、检查项目及检验方法的确定。

综上所述,所确定的该传动轴加工工艺过程见表4.1。

第五章细长轴加工工艺特点

一、改进工件的装夹方法

粗加工时,由于切削余量大,工件受的切削力也大,一般采用卡顶法,尾座顶尖采用弹性顶尖,可以使工件在轴向自由伸长。

但是,由于顶尖弹性的限制,轴向伸长量也受到限制,因而顶紧力不是很大。

在高速、大用量切削时,有使工件脱离顶尖的危险。

采用卡拉法可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

精车时,采用双顶尖法(此时尾座应采用弹性顶尖)有利于提高精度,其关键是提高中心孔精度。

二、采用跟刀架

跟刀架是车削细长轴极其重要的附件。

采用跟刀架能抵消加工时径向切削分力的影响,从而减少切削振动和工件变形,但必须注意仔细调整,使跟刀架的中心与机床顶尖中心保持一致。

三、采用反向进给

车削细长轴时,常使车刀向尾座方向作进给运动(此时应安装卡拉工具),这样刀具施加于工件上的进给力方向朝向尾座,因而有使工件产生轴向伸长的趋势,而卡拉工具大大减少了由于工件伸长造成的弯曲变形。

四、采用车削细长轴的车刀

车削细长轴的车刀一般前角和主偏角较大,以使切削轻快,减小径向振动和弯曲变形。

粗加工用车刀在前刀面上开有断屑槽,使断屑容易。

精车用刀常有一定的负刃倾角,使切屑流向待加。

第六章夹具的设计

第一节铣床夹具设计

图6-1所示拔叉零件,要求设计铣槽工序用的铣床夹具。

根据工艺规程,在铣槽之前其它各表面均已加工好,本工序的加工要求是:

槽宽14H11mm,槽深7mm,槽的中心平面与Ф26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8mm,槽侧面与E面的距离12±

0.2mm,槽底面与B面平行。

拨插零件图6—1

一、六点定位原理

当工件在不受任何条件约束时,其位置是任意的不确定的。

设工件为一理想的钢体,并以一个空间直角坐标作为参照来观察钢体的位置变动。

由理论力学可知,在空间处于自由状态的钢体,具有六个自由度,即沿着X、Y、Z三个坐标轴的移动和绕着这三个坐标轴的转动,如图所示。

用X、Y、Z和X、Y、Z分别表示沿三个坐标轴的移动和绕着这三个坐标轴转动的自由度。

六个自由度是工件在空间位置不确定的最高程度。

定位的任务,就是要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在夹具中,用分别适当的与工件接触的六个支撑点,来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原理,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二、应用定位原理几种情况

(1)完全定位

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它在夹具中只有唯一的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2)部分定位

工件定位时,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必须使工件完全定位。

在满足加工要求的条件下,少于六个支撑点的定位称为部分定位。

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采用部分定位可简化定位装置,在生产中应用很多。

如工件装夹在电磁吸盘上磨削平面只需限制三个自由度。

(3)过定位(重复定位)

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一个自由度,称为过定位。

A、一般情况下,应该避免使用过定位。

通常,过定位的结果将使工件的定位精度受到影响,定位不确定可使工件(或定位件)产生变形,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过定位是应该避免的。

B、过定位亦可合理应用

虽然工件在夹具中定位,通常要避免产生“过定位”,但是在某些条件下,合理地采用“过定位”,反而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这对刚性弱而精度高的航空、仪表类工件更为显著。

工件本身刚性和支承刚性的加强,是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率的有效措施,生产中常有应用。

大家都熟知车削长轴时的安装情况,长轴工件的一端装入三爪卡盘中,另一端用尾架尖支撑。

这就是个“过定位”的定位方式。

只要事先能对工件上诸定位基准和机床(夹具)有关的形位误差从严控制,过定位的弊端就可以免除。

由于工件的支撑刚性得以加强,尾架的扶持有助于实现稳定,可靠的定位,所以工件安装方便,加工质量和效率也大为提高。

三、确定要限制的自由度

按照加工要求,铣通槽时应限制五个自由度,即沿x轴移动的自由度不需要限制,但若在此方向设置一止推支撑,则可起到承受部分铣削力的作用,故可采用完全定位。

四、定位方案选择

如图6-1.1所示,有三中定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

工件已E面作为主要定位面,用支承板1和短销2(与工件Ф26H7孔配合)限制工件五个自由度,另设置一防转挡销实现六点定位。

为了提高工件的装夹刚度,在C处加一辅助支承。

工件以Ф26H7孔作为主要定位基面,用长销3和支承钉4限制工件五个自由度,另设置一防转挡销实现六点定位。

在C处也加一支承。

工件以Ф26H7孔为主要定位基面,用长销3和长条支承板5限制两个自由度,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其中绕z轴转动的自由度被重复限制了,另设置一防挡销。

在C处也加一辅助支承。

图6.1.1铣床定位方案

1-支撑板2-短销3-长销4-支撑钉5-长条支撑板

比较以上三种方案,方案

中工件绕x轴转动的自由度由E面限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不利于保证槽的中心平面与Ф26H7孔轴线的垂直度。

中虽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槽的中心平面与Ф26H7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保证,但这种定位方式不利于工件的夹紧。

由于辅助支承是在工件夹紧后才起作用,而是施加夹紧力P时,支承钉4的面积太小,工件极易歪斜变形,夹紧也不可靠。

中虽是过定位,但若在工件加工工艺方案中,安排Ф26H7孔与E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使Ф26H7孔与E面有较高的垂直度,则过定位的影响甚小。

在对工件施加夹紧力P时,工件的变形也很小,且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综上所述,方案

较好。

对于防转挡销位置的设置,也是三种不同的方案。

当挡销放在位置1时,由于B面与Ф26H7孔的距离较进(230-0.3mm),尺寸公差又大,定位精度低。

挡销放在位置2时,虽然距Ф26H7孔轴线较远,但由于工件定位是毛面,因而定位精度也较低。

而当挡销放在位置3时,距Ф26H7孔轴线较远,工件定位面的精度较高(Ф55H12),定位精度较高,且能承受切削力所引起的转矩。

因此,防转挡销应放在位置3较好。

五、计算定位误差

除槽宽14H11由铣刀保证外,本夹具要保证槽侧面与E面的距离及槽的中心平面与Ф25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其它要求未注公差,因此只需计算上述两项加工要求的定位误:

(1)加工尺寸12±

0.2mm的定位误差采用3-1.1(c)所示定位方案时,E面既是工序基准,又是定位基准,故基准不重合误差为零。

有由于E面与长条支承板始终保持接触,故基准位移误差为零。

因此,加工尺寸12±

0.2mm没有定位误差。

(2)槽的中心平面与Ф26H7孔轴线垂直度的定位误差长销与工件的配合去Ф26H7g6,则

Ф26g6=Ф26-0.009-0.025(mm)

Ф26H7=Ф25+0.0250(mm)

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故基准不重合误差为零。

基准位移误差

△y=2*8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