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0218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4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docx

标准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机械部分

 

三维数控弯管机培训教程

一、概述

本三维数控弯管机采用CNC专用数控系统,能同时控制F(送料)、R(旋转)、B(折弯)三个轴定量运动。

根据加工要求编程,达到空间管路的成型,适应家用空调配管、汽车空调管路,油管的弯制加工。

最大管径:

10:

Φ10mm

20:

Φ20mm

………….

100:

Φ:

100mm

R:

右弯

L:

左弯

RL:

左右复合弯

1:

单模

2:

双弯

N:

多模

无:

标准型

H:

系统定制型

A:

快速换模

二、机型的分类

TBM

 

三、主要技术参数(标准机型TBM20-R1)

弯管直径:

适用加工φ6mm---φ20mm)铜管、铝管。

弯管壁厚:

可加工(0.5mm---2mm)铜管、铝管。

弯曲半径:

可加工(R10----R60)的弯曲模半径。

弯曲角度:

可弯制(0---200°)度

空间旋转角度:

可旋转(0---±360°)度。

送料轴机械行程:

送料有效行程为(1200mm)。

机械部分说明

一、设备的构造

2、机械结构:

1.标准机机架及机身采用船舱型龙骨结构,由方型钢管及弧型钢板焊接成型,消除应力后整体加工,确保设备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配有四个可调水平和高度的脚杯。

2.设备各部分的零部件根据实际工作状况、工作环境而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如电镀、发黑、淬火、渗碳、静电喷涂等,以满足部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表面功能。

3.圆模为整体模具;夹模、导模、圆模、芯棒头等模具的表面硬度不低于HRC50,各种模具的更换操作简单、方便,同时符合管件加工工艺要求。

4.送料机构采用行星减速机驱动钢丝同步带传动,直线轴承采用进口高速滚珠轴承,减速机为进口品牌。

5.机头为整体式箱型结构,弯曲臂采用精密齿形链传动,传动链轮及减速机输出轴两端均有支撑轴承,链条调整方式为对接式双螺旋结构,

6.旋转机构采用行星伺服减速机传动.

7.夹紧机构为平行四边型运动方式,过对角线锁模,确保足够的夹持力且避免夹伤铜管,所有的关节均有德国高分子免润滑轴承。

8.导模夹采用滑块连杆结构,有半退及全退两段行程。

9.夹料机构采用三瓣式卡盘结构,确保有足够的夹持力、机械强度及使用寿命。

10.抽芯机构具有快速定位及防转装置;

11.设备的气动元件采用进口优质品牌,气动回路有稳压、净化、润滑及调节装置。

 

四、机械配置

整个设备由CNC系统控制,送料、旋转、折弯、三个轴通过伺服驱动来完成加工管件的送料长度、空间角度、及弯管角度。

动作执行由电磁阀来驱动气缸对管件的夹持,完成整个管件的加工。

1、送料F轴

由AC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钢丝同步带传动,直线导杆副组件导向,对加工管件进行定尺控制。

其运动方向:

往后为F+,往前为F-.

2、旋转R轴

由AC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对加工管件做旋转运动,实现管件的空间角度。

其运动方向:

顺时针为R+,逆时针为R-.

3、弯曲B轴

由AC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折弯臂,对管件做弯曲运动,控制管件的折弯角度。

其运动方向:

旋出为B+,旋进为B-.

4、夹模机构

由电磁阀驱动气缸(夹紧/松开),主要是在弯管时夹管的作用。

型号:

φ63×50

5、靠模、半靠模机构

由电磁阀驱动气缸动作。

型号:

φ40×35+15

靠模:

主要是在弯管时起到靠住管,防止管件回弹的作用。

半靠模:

主要是在拉料或送料过程中起到加工料往下掉的作用。

6、芯轴进退机构

由电磁阀驱动气缸动作。

芯轴进:

主要是在弯管时,保证弯出的管子的弯扁率型号:

100×10

芯轴进:

主要是在弯管时,保证弯出的管子的弯扁率。

芯轴退:

在管子折弯后,送料时减阻力的作用。

7、料夹机构

由电磁阀驱动气缸动作。

主要拉料、送料、旋转管件时做夹管的作用。

型号:

φ32×30

8、左右平移机构(双模机)

由电磁阀驱动气缸动作。

在换模时,做脱模或合模的作用。

型号:

φ50×80

9、上下换模机构(双模机)

由电磁阀驱动气缸动作。

在换模时,做运行上下模或下模的作用。

型号:

φ100×30

五、模具的安装与调整

CNC弯管机性能虽然优越,但尚需配备制作精良,安装正确的模具,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1、模具的定义:

a、圆模:

控制弯管半径的元件,安装于圆模座上。

b、夹模:

弯管时夹工件之元件,安装于折弯臂的夹模座上。

c、靠模:

弯管时防止工件回弹之元件,安装于靠模座上。

d、芯棒:

弯管时防止工件皱折之元件,芯杆安装于尾座气缸前端,芯棒头安装于芯杆前端。

e、料夹:

送料及旋转管件时,夹持管件用,安装于小车炮筒的前端。

2、模具的安装位置及放置的示意图

a、圆模:

安装于圆模座上。

b、夹模:

安装于折弯臂的夹模座上。

c、靠模:

安装于靠模座上。

d、芯棒:

芯杆安装于尾座气缸前端,芯棒头安装于芯杆前端。

e、料夹:

安装于小车炮筒的前端。

 

3.模具的调整

模具的调整放置示意图:

 

圆模的安装调节:

把圆模放在圆模座上,要注意圆模的安装方向,把有直线段的方向朝夹模、靠模方向安装。

上面放有圆模压盖,然后用锁紧螺栓固定。

夹模的安装调节:

把夹模固定在夹模座上,用固定螺丝锁紧夹模。

把夹模座调节退后,动作夹模气缸进,夹模气缸进到位后调节夹模座,让夹模贴紧圆模,然后调节夹模的高低与圆模同心,在安装时必须保证与圆模同轴,不允许有高低误差。

用夹模座固定螺丝固定夹模坐。

夹模的松紧度由夹模调节螺钉调节。

靠模的安装调节:

靠模安装调节示意图:

把靠模固定在靠模座上,用固定螺丝靠模锁紧。

把靠模座调节退后,动作靠模气缸进,靠模气缸进到位后调节靠模座,让靠模贴紧圆模,然后调节靠模的高低与圆模、夹模同心,在安装时必须保证与圆模、夹模同轴,不允许有高低误差。

用靠模座固定螺丝固定靠模坐。

靠模的松紧度由夹模调节螺钉调节。

料夹的安装调节:

把料夹夹具安装在小车炮筒前的三爪上,先用料夹固定螺钉轻轻带上,然后动你料夹气缸夹夹紧,保证夹具同心后再紧固料夹锁紧螺钉。

芯棒的安装调节:

芯棒、芯杆安装调节示意图:

先把芯棒头装在芯杆上,然后把芯杆穿过小车炮筒,安装在芯杆连接座上。

芯棒头的初始位置安装为,芯棒头的前端超过圆模中心(3MM)的距离,具体位置由弯管时弯出管子的效果调节而定。

芯轴的位置确保之装在其上的管料与模具在同一圆轴中心线上。

单模机芯棒调节:

(通过松开尾座调节手柄,手动左右移动气缸,到位后锁紧尾座调节手柄调节。

以上调距功能可适应不同弯曲半径之模具。

双模机芯棒调节:

(通过移动机头的左右平移气缸,调节平移左右限位螺钉来调节芯棒与圆模其上管料的中心)

 

六、气压回路

气压调节:

设备上的气压可以通过三连体上的压力调节阀来调节,压缩空气须保持在(0.5~0.7)MPa围。

(气压组件图)

调压阀:

设备上的气压可以通过三连体上的压力调压阀来调节。

调压阀调节气压的大小。

压力表:

压力表主要指示所调节气压的压力,气压必须保持在(0.5~0.7)MPa围。

调压排水口:

当调压阀有水时,可以通过调压排水口排水。

气压推动开关:

主要打开与关闭气源的装置。

油雾器:

主要是把油通过气雾化之后,给气缸和电磁阀做润滑的作用。

滴油流量调节:

此装置可以调节油雾器雾化滴油的大小。

储油灌:

加油的装置。

低粘度润滑油:

指储油灌里面所加的油采用低粘度润滑油。

(例如:

20#机油)。

七、保养维护

1.每日保养:

a、运行导轨必须保持干净,每日注黄油一次。

b、滚珠丝杠必须保持干净,每日注黄油一次。

c、靠模座前后活动部分,每日擦抹上油一次。

d、夹模座上下活动部分,每日擦抹上油一次。

e、运行部分的机械部件,需保持干净、整洁,清除一切可能影响运行的杂物。

2、定期维护:

a、靠模座每周注黄油一次。

b、夹模座每周注黄油一次。

 c、料夹旋转座每周注黄油一次。

 d、轴芯每周注黄油一次。

e、送料座之滑块每月上油一次。

 f、尾座之滑块每月上油一次。

g、弯管摆臂链条每三个月上油一次。

3、气路部分:

a、放水阀每周放水一次(视气源质量而定)。

b、油雾器中无油时需加油(采用低粘度润滑油,如20#机油)

八、常见问题及处理

1.靠模、夹模等气缸动作缓慢。

原因分析:

1.气动压力不足。

2.调节阀调节过慢。

3.气缸的缓冲未调节好。

4.机械部分不顺畅。

排除方法:

1.调整气路压力,使之达到正常标准。

2.重新调节节阀。

3.重新调节气缸的缓冲。

4.调节机械部分,调节顺畅。

2.料夹夹不紧管料

原因分析:

1.气压力不足。

2.气缸行程不足。

3.管料外径不符合要求。

排除方法:

1.调整调压阀使气路压力达到正常标准。

2.调整微调螺母,使气缸行程走完。

3.更换管料。

3.管料跑出模沟外,夹管时易夹扁管料

原因分析:

1.圆模与夹模,圆模与靠模之间间隙过大,或高低不合适。

2.芯杆、夹爪、圆模是否在同一中心线上。

排除方法:

1.调节夹模,或靠模之调距螺钉,使之达到正常。

2.调整小车、尾座及圆模的中心,使其保持一至。

4.弯管测出现皱折

原因分析:

1.芯杆位置靠后。

2.夹模夹不紧,弯管时打滑。

排除方法:

1.芯轴向前调节。

2.调整夹模夹紧力。

5.弯管断裂或外测鼓出

原因分析:

1.芯杆位置靠前。

2.靠模调节太紧。

排除方法:

1.芯轴向后调。

2.靠模适当调松。

6.气缸突然不动作。

原因分析:

1.电磁阀线圈被烧坏。

2.电磁阀有杂物。

3.输出继电器损坏。

排除方法:

1.更换电磁阀.

2.拆开电磁阀清洗之。

3.更换继电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