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0333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教案 通论2 通论4.docx

古代汉语教案通论2通论4

第一次课

摘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单元古汉语通论二、四

教学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教学主要内容:

1.绪论(古代汉语的性质、古代汉语课程研究对象、古代汉语的学习要领)

2.第一单元古汉语通论二、四

教学重点:

结合古代汉语语料,讲述通论二、四,即古今词义发展及词的本义、引申义等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词的古今词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等知识要为今后课程中古今字等内容做好准备,所以要使学生在了解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掌握,因学生刚开始接触古代汉语这门学科,可能会比较困难。

内容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这门课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古代汉语就是“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指书面语。

语言有口语的形式,也有书面语的形式。

口语一发即逝,不能传于异时,留于异地。

书面语可以借助文字等手段流传下来。

古代没有留声机、录音机之类的设备,我们对古人口语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但借助古书,我们可以知道古人书面语的情况。

所以我们说我们现在所接触的古代汉语主要是指书面语。

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加工形成的书面语言,即通常所说的文言文。

一是六朝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形成的书面语,即通常所说的古白话。

古白话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

 

提问:

同学们心目中的古代汉语是什么样子的,请举例说明。

归纳:

古代汉语的分期及基本特点。

第页

古代汉语如何演变为现代汉语,古白话是很重要的材料。

唐代的禅宗语录、变文,宋代的理学语录(如《朱子语类》)、话本小说,元代的戏曲道白、明清时期的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都属于古白话系统。

那么古代汉语这门课的研究对象就缩小到了古代汉语书面语中的第一个系统:

文言文。

文言文的范围很广,从先秦到近代都有,现代还有一些浅近的文言文。

先秦两汉的典籍是正统的文言文,唐宋以后模仿先秦两汉的作品而写的古文,也是文言文。

如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文章,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等也都是文言文,这些都是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

二、对外汉语专业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1.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这些历史都呈现在丰富的典籍和古代著作中,如果没有阅读古代典籍的基本能力,难以真正了解。

2.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学好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对于现代汉语的研究和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使得我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对外汉语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可以得心应手。

3.古代汉语课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古代历史文化常识,了解这些常识,是作为一名汉语教学者和文化传播者的基本要求。

三、怎样学好古代汉语?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这部教材采用文选、常用词和通论相结合的编排方式,可以使学习者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快地提高古代汉语的知识水平。

其中文选和常用词主要是感性认识,通论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因此属于理性认识。

在使用这样一部教材的时候,我们要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者并重,将各个部分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感性认识的积累和理性认识的积累,除了理解以外,熟读背诵是重要的措施。

要多花功夫,通过熟读背诵增强语感。

具体方法:

一、掌握六个字:

形、音、义、字、词、句

学语言如搞微雕,需要下细功夫。

学习古代汉语必须字词句形音义逐个落实,透彻理解,绝不能囫囵吞枣,似懂非懂。

在逐个落实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古代汉语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语感越来越强,最终达到基本读懂古书的程度。

二、熟读经典: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根据古今不同特点有联系地学

粤语:

冰箱为雪柜,冰棒为雪条,冰淇凌为雪糕,皆以冰为雪,此为其特点。

学习古代汉语亦当抓住特点来学。

古代汉语的主要特点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

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到了现代汉语里大多数要变成双音词。

这也是特点之一。

比如:

目——眼睛;口——嘴巴;与——参与/参加;师——军队;虎——老虎;杯——杯子;石——石头……

古代称老人为“丈人”,现代指“岳父”(古称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古称长者为丈人,妻之父亦长者,故可泛称丈人。

泰山有丈人峰,故妻父又称泰山。

泰山为五岳之长,故妻父又称岳父。

岳父可对岳母,但泰山不能有泰水。

古代称男人为丈夫,现代称“妻子的配偶”。

通论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汉语是汉语发展的两个阶段,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语言的继承性,看到古今汉语相同的地方;同时更要看到古今汉语的发展变化,看到古今汉语相异的一面。

语言的各个方面,如语法、语音和词汇,无时不在变化之中。

比较而言,词汇的变化最快。

词汇的变化除了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以外,还表现为词义的不断演变。

词义的演变在各种语言中都很常见,比如英语中的deer,现在指的是鹿,而在十六世纪莎士比亚剧本《李尔王》中却指动物,意义范围比较宽泛。

Marshal现在当“元帅”讲,而在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它的意思却是“马夫”,现在此义已废弃不用。

Nice的意思是好、妙,口语中常常使用,而它的原始意义却是“无知”、“愚蠢”,也是现在废弃不用的意义。

原来到了十八世纪,nice的含义变得复杂起来,有了“愚蠢地对小事进行挑剔”、“吹毛求疵”等意思,这个意义逐渐转变为“精确”、“细致”等,并带上赞许的色彩,慢慢地就变成现在的意义了。

汉语词义的演变,情况也大致相同。

因此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我们要有历史的观点,注意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不能以古推今,也不能以今律古。

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这类词一般都是基本词汇,是词汇中的重要的核心部分,如“人”、“手”、“牛”、“马”、“山”、“水”、“日”、“月”等,正是这类词保证了古今语言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这一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既不作为重点,也不是难点。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如“该”在上古和中古都只当“完备”讲,中古以后才有“应当”的意思。

比如宋玉《招魂》: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王逸注:

“该,亦备也。

”这个意义的“该”,也写作“赅”,如成语“言简意赅”中的“赅”,即是“完备”的意思。

又如“抢”,现在读上声,当“抢劫”讲,而古代读平声,当“突过”或“撞击”讲。

如《庄子·逍遥游》: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

”此“抢”即“突过”之意。

《战国策·魏策四》“以头抢地尔”,此“抢”即“撞”的意思。

成语“呼天抢地”之“抢”,亦即此意。

以上所举的这类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字词,其实并不多见。

由于其数量不多,而且古今差异悬殊,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只要勤查字典,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所以这一点可以说是重点,但不是难点。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这类是最常见的现象。

这类词的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各种不同之处。

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这是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要重点掌握的。

例如《左传·成公二年》“以劝事君者”中的“劝”,如果理解为“规劝”,似乎也说得过去。

但是“劝”的这种意义,是汉魏以后才有的,因此不能用于解释《左传》文章的意思。

实际上《左传》中的这个“劝”的意思是“鼓励”、“勉励”,与《荀子·劝学》中的“劝”的意义是一样的。

像这类的“微殊”,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误解古书。

这一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下面我们着重举例分析这类的词语。

首先从词义范围的角度来看,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词义范围扩大,如:

江:

古代指长江,现在指一般的江河。

如古代“江东”即指长江以东。

河:

古代指黄河,现在指一般的江河。

如古代“河北”即指黄河以北。

……

以上所举之字,都属于词义范围的扩大。

扩大是指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大多是由个别变为一般,由具体变为抽象,由专名变通名。

第二,词义范围的缩小,如:

宫:

古指房屋,《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后专称帝王的住房或寺庙,现在还指某些公共建筑,如少年宫、文化宫等。

瓦:

《说文》:

“土器已烧之总名。

”古代纺锤也叫“瓦”,《诗·小雅·斯干》:

“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后遂称生女子为“弄瓦(与“弄璋”相对)之喜”。

《楚辞·卜居》: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后指盖房顶用的建筑材料。

……

以上所举之字,都有词义范围的缩小。

缩小是指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括在古义当中,多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通名变专名。

第三,词义范围的转移,如:

暂:

猝也。

突然、一下子。

指行动的迅速。

《左传》: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后来转指时间短暂,不久,又指暂时的(与将来相对)。

汤:

热水。

如赴汤蹈火。

闽方言说洗热水澡尚称“洗汤”,即保留了古义。

后转指菜汤、米汤等。

……

以上所举之字,可以看成是词义范围的转移。

范围的转移是指词义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而新旧意义之间又有某种联系。

以上三点之中,范围的扩大和缩小还比较好理解。

范围的转移比较难把握。

我们这样处理:

古今词义如果是范围的变化,那么不属于扩大和缩小者,都可看作转移。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古今词义除了范围的变化,还有感情色彩的不同。

如:

爪牙:

古指得力助手,是褒义。

《国语·越王句践栖会稽》: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

“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今指帮凶走狗,为贬义。

复辟:

恢复君位。

《明史·王骥传》:

“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

”现为贬义词。

……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不同,还可分为几种情况。

有的是由褒义词变为贬义词,有的是由贬义词变为褒义词,有的是古今词义的轻重变化,由重变轻或由轻变重。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加以注意的。

总而言之,词义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判断词义的异同要有历史的观点,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推今。

当然古、今并非绝对,它们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秦汉为古,唐宋就是今;唐宋为古,明清就是今。

只有在这样的古今概念中,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词义的变化。

比如“仅”字,上古时指的是不过、只是,如《史记·乐毅列传》: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

”唐宋时读去声,指的是多,有将近、几乎的意思。

杜甫诗《泊岳阳城下》:

“江国踰千里,山城仅百层。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现在又恢复到了其最早的用法,表示少。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

当一个词的意义不断引申,而旧词义不会消失,这样一个词就积淀了许多义项,形成一词多义。

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掌握词义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要很好地掌握词义,就必须对一词多义或词义系统有清楚的了解。

死记硬背一个词有多少个意义,那是不可能的。

只有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排列,才有可能对词义系统作出归纳,然后根据具体的上下文确认词义,读懂古书。

一、词的本义以及本义的探求

所谓词的本义,顾名思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

这种本来意义,是指上古文献材料能够证明的本义。

因为远古汉语的词可能还有更原始的意义,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词的本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是其他意义派生的源头,是维系整个词义系统的枢纽,因此探求词的本义,可以精确地掌握词义,了解词义的演变规律,掌握词义系统。

抓住本义是理解引申义和掌握词义系统的关键。

探求词的本义,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借助词的书写形式,即分析字形。

因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词用什么形体的字来书写,是按照造字时代词所表示的意义拟定的,因此词的本义,一般可在字形上得到反映。

比如“诛”字在古书中有时表示诛杀,如《尚书·泰誓》:

“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有时表示责求,如《公孙无知之乱》:

“诛屦于徒人费,弗得。

”有时表示谴责,如《论语·公冶长》:

“於予与何诛?

”诛杀、责求、谴责三者何者为本义?

又如教材(95页)举到的“向”字,甲骨文作

,是个象形字,画的是房子和窗口,因此其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诗·豳风·七月》“塞向墐户”用的就是本义。

“道”字从辵,本义与走路有关,《说文》解为“所行道也。

”“理”字从玉,因此“理”的本义是“治玉”。

“长”字甲骨文作

,象人头上的长发,本义即长短之“长”。

下面再举些例子进行说明。

二是要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如果仅仅根据字形来探求本义,有时是难以办到的。

比如“朝”字,甲骨文作

,可理解为太阳升起而月亮尚未下山的景象(农历下旬),当是朝旦之“朝”;也可理解为月亮升起而太阳还没有下山的景象(农历上旬),则是昏暮之“暮”。

“莫”字甲骨文作

,可理解为太阳从草莽之中落下去,当是昏暮之“暮”;也可理解为太阳从草莽之中升起来,则为朝旦之“朝”。

因此像“

”、“

”这样的字,光靠字形可谓“朝”、“暮”皆可,因此仅仅看图识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结合文献语言材料,才能确定其意义。

因为在古文献中,我们只发现“朝”字用作早晨的意思,没有发现用作黄昏的意思;“莫(暮)”字用作黄昏的意思,而没有用作早晨的意思。

因此可以确定“

”中的“日”是升起来的,而“

”中的“日”则是落下去的;前者表示早晨,后者表示黄昏。

总之,探求词的本义,既要分析字形,又要结合语言用例,两者缺一不可。

二、词的引申义以及引申义的分析

所谓引申义,是指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比如“向”的本义是朝北的窗户,引申为“朝着”或“对着”;“道”的本义是“路”,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正当的手段等等。

词义的引申义比较多的时候,可分为近引申义和远引申义,或者叫做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近的引申义比较容易意识到,比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长久的“长”;远的引申义有时就比较难以联系,比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不但意义变了,连读音也都变了。

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要知道,长短的“长”和滋长的“长”,意义是相近的,因为草木滋长是越来越长了。

由滋长的“长”引申为长幼的“长”,再引申为首长的“长”,这样长短的“长”就和首长的“长”联系上了。

再如“解”与“懈”的关系也是一样。

“解”的本义是以刀分解牛角,引申为一般的分解、溶解、解析,分解、分散的结果就是松懈。

因此松懈是它的一个较远的引申义,虽然“懈”与“解”字写法不同,读音也不一样,但它们还是有联系的。

在讨论引申义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个现象,即引申义与词义更替是不同。

词义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新旧意义层层积累,造成一词多义,形成一个词义系统。

如“道”字有许多新的引申义,但是道路的意义仍然保留到现代。

词义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比如“脚”的本义是“小腿”(据《说文》:

“脚,胫也。

”),后来“脚”字变为指“足”,也就不再指“小腿”了。

又如“墳”的本义是“河堤”,用于“坟墓”义时,同时排斥了“河堤”义。

词义引申是指词义由本义引申出来,但是如何从本义引申出来却有着不同的方式。

比如“防”由堤坝引申为防止、防备,是因为堤坝是用来防备水患的;“天”由头顶引申为天空,是因为头顶和天空都具有最高的特点。

引申义和本义之间的这种联系方式,如果从线性的角度进行归纳,可分为连锁式引申、放射式引申和综合引申三种。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監(监)  鑒(鑑)  鍳(鉴)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书  增加“金”符 省略“皿”符

按“监”字繁体作“監”,甲骨文作“

”,象一人临水盆而照影,皿中之点表示水,人形突出其目,显示照视之意。

金文作“

”,小篆作“

”,人形渐讹。

临水正容为“监”,盛水正容之器亦为“监”(郭沫若语,见《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因此“监”的原始意义,作动词即指照影,作名词即指镜子。

如《尚书·酒诰》: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孔传:

“视水见己形,视民行事见吉凶。

”《庄子·德充符》: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新唐书·魏征传》:

“夫监形之美恶,必就止水。

”都是指照影。

贾谊《新书·胎教》:

“明监,所以照形也。

”《新唐书·魏征传》: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则用的是其名词义。

作名词的“监”,后来由于铜镜的使用,字也改为从“金”,作“镜”或“鑑”。

“鑑”字调整布局,又写作“鑒”,“鑒”字省“皿”即为“鍳(鉴)”。

照影乃自上而下,故引申为监视、视察,如《书·太甲上》:

“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孔传:

“监,视也。

天视汤德,集王命于其身,抚安天下。

”临镜可以正衣冠,故引申为借鉴、参考。

如《书·召诰》: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成语有“前车之鉴”。

由借鉴而明白事理,故又引申为明白。

如《庄子·盗跖》:

“名利之实,不顺于理,不监于道。

”成玄英疏:

“监,明也。

总之,词义引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要弄清楚某个词的词义引申,掌握它的词义系统,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结合历史演变、思维发展和大量的语言事实进行综合研究,才有可能得出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词义演变规律。

词义系统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除了本义和引申义之外,还有假借义。

假借义是与本义和引申义都不相干的意义,比如“蚤”字的早晨义、“辟”的躲避义等都是假借义。

作业:

了解《左传》基本常识,熟读《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

 

 

拿《红楼梦》或《西游记》中的片段,请学生欣赏,并读《郑伯克段于鄢》,让学生感受文言文和白话的区别。

 

如时间允许,请几位同学谈一下学对外汉语专业的目的和对本专业的认识。

 

先请同学们看第一册目录,看文选中哪些篇目是以前接触过的,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请同学们课下思考一下,自己的方言中有没有一些词,或一些词的用法,现在普通话中已经不用了,但在一些古文中出现过。

 

首先请同学们在生活中举几个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存在,但意思发生了变化的词作例子。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可根据学生接收情况,谈些许慎《说文解字》的相关知识。

 

提问:

词的本义与词的基本义是不是一回事儿?

举例说明。

归纳:

词的本义是指能够考究出来的词的最初意义,一般在字形上可以得到体现,即便如此,词的本义也不一定就是词的原始意义,因为语言、词的产生远远早于文字记录;词的基本义则指的是词在一个阶段内的最常用的基本的义项。

词的基本义有时候是其本义,有时候是其引申义。

 

提问:

比如“脚”的本义是“小腿”(据《说文》:

“脚,胫也。

”),后来“脚”字变为指“足”,也就不再指“小腿”了。

如此是否为词义的隐身?

归纳:

不是,此为词义的更替。

第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