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0528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docx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高中生物竞赛试题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_高中生物竞赛试题

【--高中生入党申请书】

  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1.关于膜蛋白,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是生物膜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B.外在膜蛋白比内在膜蛋白更易分离

  C.根据膜蛋白分离的难易及在膜中分布的位置,分为外在膜蛋白和内在膜蛋白

  D.膜蛋白含量和种类与膜的功能密切相关

  E.内在膜蛋白露在膜外的部分含较多的非极性氨基酸,属疏水性

  2.根据信号假说,错误的是

  A.胞浆中存在信号肽识别粒子,B.SRP可识别并结合信号肽

  C.SRP不需与对接蛋白结合D.信号肽带动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膜

  E.借助转运系统完成蛋白质分泌

  3.关于线粒体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内膜对各种物质的通过具有严格的选择性B.外膜通透性低

  C.有内、外两层膜结构D.线粒体大小、形状和数目因细胞而异

  4.有关高尔基体是极性细胞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高尔基对糖蛋白的加工过程是随机不是有序地进行

  B.小囊泡位于高尔基体的顺面,大囊泡位于高尔基体的反面

  C.膜脂介于细胞膜和内质网膜之间,反面膜较顺膜含酶的种类不同

  D.反面的膜类似于细胞膜,顺面的膜类似于内质网

  E.扁平囊顺面的膜较薄,厚约6nm,随着顺面向反面过渡,膜也逐渐加厚,至反面膜厚约8nm

  5.在细胞中,微管的功能之一是

  A.组成肌纤维的主要成分B.在有丝分裂中使染色体移向两级

  C.参与细胞间的锚定连接而形成桥粒D.在细胞分裂末期形成胞质分裂环而使细胞分裂X是一种激素,而Y是一种细胞生长因子,当X或Y与在特定细胞细胞膜上的专一受体(receptor,R)结合后,会分别引起一连串细胞内反应如下:

  X→X-R1→G蛋白质1→腺苷环化酶(aderlylcyclase)→环化腺苷单磷酸(cAMP)→蛋白质激酶A(proteinkinaseA)→整合附着蛋白→细胞附着Y→Y-R2,→G蛋白质2→磷脂酶C(phospholipaseC)→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蛋白质激酶C(proteinkinaseC)→?

?

→特定基因转录

  6.试问环化腺苷单磷酸及二酰甘油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

  A.激素B.细胞生长因子C.二级信号分子D.蛋白质激酶受体E.蛋白质激酶底物

  7.下列有关细胞内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G蛋白质为一种膜蛋白,无酶功能

  B.蛋白质激酶A及C的底物应是蛋白质

  C.蛋白质激酶A及C的底物会被硝酸化

  D.腺苷环化酶及磷脂酶C会磷酸化蛋白质激酶

  E.若将X或Y直接注射到细胞内,会引发快速反应

  (8--10)细胞周期(cellcycle)可分为G1,S,G2,M等四期,科学家发现有一类蛋白质在细胞内的浓度,会随着每一次的细胞循环而起落,这类蛋白质称为“循环子”(cyclin),不同的循环子调节细胞进人不同的循环期。

下图为有关循环子E(cyclinE)的实验,控制组的细胞只植入载体,实验组细胞则植入含循环子E(cyclinE)基因的载体;横坐标为荧光强度(代表DNA含量),纵坐标为细胞数目。

试依据下图回答第74~76题。

  8.由图中数据显示,循环子E(cyclinE)可促使细胞进入哪一期

  A.G1→SB.S→G2/MC.G2/M→G1D.S→GlE.G2→M

  9.由图中显示,在G2/M期的细胞,其DNA含量约为G1期细胞的几倍

  A.0.5倍B.1.O倍C.1.5倍D.2.0倍E.2.5倍

  10.由图中推断,S期的细胞正进行何种反应

  A.有丝分裂B.形成纺锤丝C.分解细胞核膜D.DNA复制E.染色体浓缩

  1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有

  A.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后代在形态、功能及遗传物质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B.细胞衰老会发生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体积增加等现象

  C.细胞分化发生在多细胞生物的胚胎期,细胞衰老与死亡发生在老年期

  D.健康成人体内,细胞凋亡最常发生于肠道与骨髓的细胞

  E.细胞衰老与凋亡均有正面意义,在动植物个体的发育过程中均存在

  12.出现于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出现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现象是

  A.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B.染色体上的主缢痕出现(如果有的话)

  C.染色体的动粒被纺锤体放出的微观所捕获

  D.出现联会复合体与重组节E.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减半

  13.正常细胞合成DNA有两条途径,a通路(主通路)和b通路(旁路)。

用于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骨髓瘤细胞,是DNA合成b通路的缺陷型细胞株。

让B淋巴细胞与这种缺陷型细胞融合,再在加入DNA合成a通路阻断剂(氨基蝶呤)的培养液中培养,这种培养会产生以下哪些效果

  A.促进细胞融合B.淘汰B淋巴细胞

  C.淘汰骨髓瘤细胞D.阻断杂交细胞DNA合成

  14.关于持家基因表达,描述最确切的是

  A.在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

  B.在特定环境下的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

  C.在特定环境下的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部分细胞中持续表达

  D.在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部分细胞中持续表达

  15.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实验中正确的叙述是

  A.培养瓶中细胞生长状况可在普通光镜下观察

  B.台盼蓝和结晶紫染色体都可将细胞染成蓝色

  C.培养细胞生长迟缓无法贴壁可能是漏加血清

  D.胰蛋白酶消化时间越长,贴壁细胞分散越充分

  16.细胞生物原种常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

以下正确的叙述是

  A.用吸管将稀释细胞器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其渗入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B.光镜下用10×10倍计数,部标计数板上所有的细胞

  C.只计完整细胞不计破损细胞,成团细胞按个计

  D.压线的细胞只计上线不计下线,计左线不计右线

  17.在维持细胞内较低的Ca2+浓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Ca2+通道B.K+通道C.Ca2+—ATPD.Na+K+—ATP

  18.我们所吃的食物中最主要的必需脂肪酸是

  A.亚油酸B.亚麻酸C.软脂酸D.花生四烯酸

  19.糖原分子中葡萄糖单位之间存在哪个类型的键

  A.只有β-1,4糖苷键B.有β-1,4糖苷键与β-1,6糖苷键

  C.有α-1,4糖苷键与α-1,6糖苷键D.只有β-1,6糖苷键

  20.DNA(?

型)二级结构特点有

  A.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围绕同一中心轴构成双螺旋

  B.以A—T,G-C方式形成碱基配对C.双链都为右手螺旋

  D.链状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21.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这种蛋白质水解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的破坏

  22.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较小区域

  B.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

  C.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D.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

  E.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

  23.人体缺乏维生素PP(尼克酸、尼克酰胺)时,对细胞呼吸的直接影响是

  A.糖原不能分解成G

  B.脂肪酸无法形成脂酰辅酶A,从而不能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

  C.三羧酸循环阻碍D.线粒体呼吸链酶无活性

  24.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的化合物是

  A.1一磷酸葡萄糖B.6一磷酸葡萄糖C.1,6一二磷酸果糖

  D.3一磷酸甘油酸E.6一磷酸果糖

  25.直接参与鸟氨酸循环的氨基酸有

  A.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B.天冬氨酸

  C.谷氨酸或谷氨酰胺D.N-乙酰谷氨酸

  26.在体内的生化反应中,乙酰辅酶A可以参与下列哪些反应

  A.酮体的生成B.脂肪酸的合成

  C.肝中的生物转化

  D.胆固醇的合成

  E.细胞膜磷脂的合成

  27.下列有关原核细胞RNA聚合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合成方向是5’→3’

  B.只有一种RNA聚合酶负责合成rRNA,mRNA及tRNA

  C.其RNA产物将与DNA模板杂交

  D.转录由DNA上的AUG密码子开始

  E.此酶可合成一条含有数个多肽链编码的RNA

  28.1摩尔软脂酸在体内彻底氧化生成多少摩尔ATP

  A.129B.96C.239D.106E.176

  29.不属于生物大分子印迹技术的是

  A.SouthernblottingB.Northernblotting

  C.WesternblottingD.PCRE.免疫印迹

  30.对于大分子的物质一般采用哪种凝胶进行分离

  A.交联葡聚糖B.聚丙烯凝胶电泳C.琼脂糖凝胶电泳D.复合凝胶

  31.对比色杯的最初洗涤,一般用

  A.蒸馏水B.无水乙醇C.洗液D.75%乙醇

  3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肽聚糖D.磷壁酸E.核心多糖

  33.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荚膜B.鞭毛C.普通菌毛D.性菌毛E.胞质颗粒

  34.微生物代谢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是在

  A.无酶时B.无ATP时C.无氧时D.有细胞色素时

  35.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强烈传染性疾病,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杀死其芽孢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A.沸水处理15分钟B.高温干热至500℃,保持30分钟

  C.70%酒精处理D.饱和食盐水

  36.对两种不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

  请回答,基本培养基中只涂布菌株A或B,不出现菌落。

恰当的解释是

  A.细菌在基本培养基中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

  B.细菌不能利用吸收到的营养合成某些必需的物质

  C.基本培养基所含营养物质不全面,不能满足细菌生长的需要

  D.基本培养基成分与完全培养基比较,成分差异太大,细菌不能适应.

  37.接第36题。

在基本培养基中涂布A和B的混合物,出现少数菌落,这些菌落的菌株属于以下哪一项

  A.met-,bio-,thi-,leu-B.met+,bio+,thr-,leu-

  C.met-,bio-,thr+,leu+D.met+,bio+,thr+,leu+

  38.接第36题。

已知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的回复突变率一般低于1/104。

上述菌落出现的原因的可能性有多种,其中可以排除的是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A.个别细胞发生回复突变B.细胞接合并发生基因重组

  C.细胞之间交换了转化因子D.细胞之间通过培养基交换了营养

  39.发酵工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菌种选育,其最初起点是从自然界分离出特定微生物,最终目标是获得高产菌种。

此过程可能包括下列哪些措施

  A.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来自自然界土壤、空气、水以及其他物质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

  B.以人工诱变方法对特定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改造,使其产生大量人类需要的物质

  C.以人工选择的方法对产量具有差异的微生物进行多代选择,获得高产菌种

  D.以基因工程方法将目的基因转入受体微生物,获得能够大量产生人类所需物质的菌株

  40.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其成分中一定有

  ①尿素②有机氮化合物③无机盐

  ④有机碳化合物⑤水⑥无机的碳化合物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⑤⑥

  41.有关划线接种操作的正确做法是………

  A.接种环、培养皿等已灭菌,整个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然后再划线

  C.用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将培养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42.根与茎初生维管组织的差异主要是

  A.根与茎的维管组织组成成分不同B.根中缺少原生木质部

  C.茎中缺少原生木质部D.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排列方式不同

  43.下列那些叙述是正确的

  A.厚角组织是由初生壁加厚而不是由次生壁加厚而成

  B.成熟组织脱分化形成的分生组织是次生分生组织

  C.周皮是次生保护组织D.皮孔是一种处于茎表面的通气组织

  44.下列变态器官哪个不是由茎变态的

  A.葡萄的卷须B.豌豆的卷须

  C.黄瓜的卷须D.南瓜的卷须

  45.马铃薯是最常见的一种块茎。

右图是马铃薯块茎的横切面,已知Ⅱ结构中有木薄壁组织。

据图作出以下的判断中,正确的有

  A:

茄科植物常有双韧维管束的特点,所以Ⅱ结构内、外都属于韧皮部

  B.旋花科植物的薯类,其变态茎常有贮藏作用,所以Ⅳ结构内贮藏大量淀粉

  C.I是茎的最外层结构,内有细胞壁已经栓质化的细胞

  D.如果仅以外部结构特点来区别块根和块茎,Ⅲ的存在与否是主要判断依据

  46.下列哪些特征可能是生长于干旱地区植物所具有的

  A.叶小、厚,表面密布白色绒毛B.具发达的通气组织与薄的叶表面角质层

  C.生活史短,可以在几周内完成整个生活史

  D.叶片退化,具肥大的可贮水的茎E.针叶,叶表面具下陷的气孔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