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0560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docx

广东地区广州市天河区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出版

2017学年(上)期中考八年级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所有题目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考生自己妥善保管,答题卡上交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对速度公式v=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

2.

甲、乙俩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运动速度比乙大

B.在60m处他们的运动速度相等

C.60m后,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60m后,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3.在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起跑时速度为9m/s,中途为8.5m/s,冲刺的速度为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36km/h

B.9m/s

C.9.5m/s

D.无法确定

4.在某校举行的趣味运动会的一个项目上,张凯背着王康向终点快速跑去,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张凯为参照物,王康是静止的

②以地面为参照物,王康是静止的,张凯是运动的

③以王康为参照物,张凯是运动的.

④以地面为参照物张凯和王康都是运动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时速度为v1,逆水行驶时速度为v2,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

A.

B.v1+v2

C.v1-v2

D.

6.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振动的幅度

D.声音的频率

7.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

A.酒精

B.空气

C.岩石

D.月球上空

8.以下四幅图片是与声现象有关的图片,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A.

听不到真空罩内闹钟的声音,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产生

B.

尺子伸出桌子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现振动越快,所以响度越大

C.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了噪声

9.声音能传递能量,下描述中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是(  )

A.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美丽的歌声可以缓解疲劳

D.利用B超检查身体

10.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敞开门窗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

11.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3℃,插在l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是93℃,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30℃,温水的实际温度为(  )

A.27℃

B.30℃

C.33℃

D.无法确定

12.下列图象中属于玻璃凝固的是(  )

A.

B.

C.

D.

13.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14.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的是(  )

A.冰块变成水

B.大雾

C.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汽

D.草地上的露珠

15.下面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

B.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

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

D.冰箱的制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汽化,在冰箱冷凝器液化

16.白炽灯是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在白炽灯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炽灯的玻璃泡和泡内的玻璃芯柱都是绝缘体

B.通过白炽灯灯丝的电流过大时,灯丝会被烧断

C.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制成,是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

D.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是由于钨丝熔化后又在灯泡壁上凝固造成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17.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18.如图停表的读数为___min___s.

19.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______,音调相同的是______.

20.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______℃;乙的示数为______℃.

21.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的,摄氏温度把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把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22.中央电视台有一系列热播饮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展示炸油条、煎蘑菇用菜油;煮玉米、饺子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不同.在烹饪时如果不小心被100℃的水或100℃的水蒸气烫伤,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被100℃的______(水/水蒸气)烫伤会更加严重.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23.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的情形.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

(2)小车从位

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为止,通过的距离是______cm.

(3)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B时,所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是______s.

(4)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4.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

(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______个瓶子;

(2)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______个瓶子;

(3)图2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______(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______(填“高”或“低”).

25.社会你小

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①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有关.

②通过______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③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这个结论______(选填:

正确,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水的______相同.

④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另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的猜想:

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______有关.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26.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只有0.1m/s,请你写出现实生活中会出现的三个合理的场景.

27.一门阿姆斯特朗回旋炮瞄准一辆坦克射击,开炮后经过0.5s坦克爆炸起火,再经1.5s听到传来的坦克爆炸声(声速340m/s).求①坦克被击中时离阿姆斯特朗炮的距离?

②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华二附八年级物理期中考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C2.C3.A4.D5.D6.D7.D8.D9.A10.D11.B12.A13.C

14.A15.D16.D

17.3.50cm

18.32

19.甲丙;甲乙

20.-2.2;1.8

21.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22.沸点;水蒸气

23.

=

;3.50;5;0.007

24.7;1;快;高

25.表面积;A、C;不正确;表面积;液体的种类

26.答:

答案不唯一,如:

(1)老师说下课了,过很长时间后同学们才能听到下课的命令,所以同学们还是坐在位子上没有动;

(2)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喇叭的声速传播的快,汽车喇叭就失去了作用;

(3)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得多,所以打雷时,总是先看见闪电,一会后听到雷声,假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只有0.1m/s,那么空中出现一道闪电后,需过好久好久才听到雷声;

(4)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给人以同步的感觉,假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只有0.1m/s,人看到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严重不符.

27.解:

①由v=

可得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

s=vt=340m/s×1.5s=510m;

②炮弹的速度:

v′=

=

=1020m/s.

答:

①炮与坦克的距离为510m;

②炮弹飞行的速度为1020m/s.

【解析】

1.解:

A、运动路程越长,但不知道时间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

B、运动时间越短,但不知道路程大小,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是一定值,也就是其速度大小是不变的,所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故C正确;

D、由路程公式s=vt可知,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大,故D错误.

故选C.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的;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概念及其公式的了解与掌握,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不变的,与路程长短和时间长短无关.可以将速度、电阻、密度、比热、热值对比记忆.

2.解:

(1)由s-t图象可知,甲乙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所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s-t可知,当甲的路程都为60m时,甲的运动时间t甲=25min,t乙=25min-15min=10min,

所以甲和乙的速度:

v甲=

=

=0.04m/s,

v乙=

=

=0.1m/s,

因此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A、B错误;

(2)由题知,甲、乙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由图知,乙在60m处追上甲,且v乙>v甲,

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故C正确;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由s-t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它们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

(2)看被研究的物体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分析清楚s-t图象、熟练应用速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解:

百米比赛的路程s=100m,运动员的成绩t=10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v=

=

=10m/s=10×3.6km/h=36km/h.

故选A.

百米比赛的路程为100m,运动员的成绩为10s,根据v=

求出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要注意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

4.解:

①以张凯为参照物,王康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王康是静止的,故①正确;

②以地面为参照物,王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王康是运动的,故②错误;

③以王康为参照物,张凯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③错误;

④以地面为参照物,张凯和王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是运动的,故④正确;

故选:

D.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参照物的选择进行分析解答.

5.解:

船顺水行驶时的速度v1,逆水行驶时的速度v2,再设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S,船往返一次的路程是2s.

船顺水行驶时所用的时间

船逆水行驶时所用的时间

v=

=

=

=

故选D.

6.解: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到20000Hz.

故选D.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和低于20Hz的我们都听不到.

此题考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是一道基础题.

7.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是真空,所以月球上空不能传声.

故选:

D.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此题考查学生关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理解.

8.解: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

,闹钟的声音会越来越小,故A错误.

B、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拨动时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不影响响度,故B错误.

C、医生用B

超检查身体,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禁止鸣笛,是禁止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正确.

故选:

D.

①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音的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响度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响度取决于物体振动的幅度;

③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④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难度不大.

9.解:

A、用超声波清洗物体,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污垢振动而使它掉下来,说明声音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听到美丽的歌声,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用超

声波检测身体,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

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此题考查的是声的利用,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声波传递能量和信息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10.解:

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不能减弱噪声,应该控制声音的响度不要太大,故A错误;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不能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

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

D.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防治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传播以及防治噪声的途径,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11.解:

(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

℃;

(2)用它测得温水的温度为35℃时,温水的实际温度

℃×(30-3)+0℃≈30℃.

故选:

B.

(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3℃,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3℃,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2)用它测得温水的温度为35℃时,距离5℃有30个小格,求出30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5℃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温水的实际温度.

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12.解:

首先明确玻璃是非晶体;

A、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A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不符合

题意;

C、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①熔化图

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②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此题考查了对晶体凝固图象的分析,在分析时通过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熔化还是凝固图象;根据是否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判断晶体还是非晶体.

13.解:

AB、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故AB错误;

C、甲物质在4-6min内,温度升高,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C正确;

D、由于不能确定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乙物质在6-10min内的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此题通过图象分析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14.解:

A、冰变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

B、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C、“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露珠是液态的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要判断出属于液化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液化的特点,液化是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相变过程,可根据四个选项中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来进行判断.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15.解:

A、霜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错误;

B、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

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空气液化;故C错误;

D、冰箱的工作过程是:

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汽化,汽化过程吸热,起到制冷作用;又在冰箱冷凝器中液化,放热,即将冰箱内的热量搬运到冰箱外;故D正确;

故选D.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

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冰箱的工作过程是不断的进行汽化和液化现象,从而制冷.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冰箱的工作过程要有清楚的认识.

16.本题涉及的内容较多,升华、熔点绝缘体等,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先变为钨蒸气是升华现象,不是熔化.

17.解:

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5cm对齐,估读为9.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9.50cm-6.00cm=3.50cm.

故答案为:

3.50cm.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18.解:

由图知:

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0”和“1”之间,偏向“1”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2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2s,即停表的读数为0min32s=32s.

故答案为:

32.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其他的测量工具

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即可.

19.解:

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甲和丙的响度是相同的.

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

甲丙;甲乙.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

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20.解:

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2℃;

甲图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以下,故温度为:

-2.2℃;

乙图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以上,所以示数为:

1.8℃.

故答案为:

-2.2;1.8.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

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温度计是初中物理最基本的测量工具,需要掌握,在学习中要多加注意.

21.解:

(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通常情况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故答案为:

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以及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2.解:

①炸油条和炸土豆需要较高的温度,而煮玉米棒子、煮鸡蛋需要较低的温度;油的沸点比较高,可以用于炸油条和炸土豆;水的沸点比较低,可以用于煮玉米棒子、煮鸡蛋.

②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先液化成同温度的水,液化过程放热.

故答案为:

沸点;水蒸气.

①烹制不同的食物需要不同的温度,根据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来加热不同的食物.

②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