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611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文档格式.docx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

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此,通过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

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播障碍和播隔阂。

(4)是一个自我创、自我完善的系统。

传播学的任务:

关键是克服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这也说明了传播学的应用性特点。

精神交往理论:

1.理论来源:

①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他们认为,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而现代传播学中,传播是以“信息”(广义的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③两者在研究对象和范畴上没有本质区别,精神交往理论可视为马、恩的传播观。

2.主要内容:

陈力丹(我国着名的新闻传播学学者)认为,①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想联系;

②不能简单地认为物质决定精神而导致一种“经济基础决定论”;

也不能忽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内容而纯粹研究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活动,否则就会像批判学派的一些学者那样在理论上“头重脚轻”(缺乏实践基础)而陷入困境(大多表现为一种悲观主义论调);

③同时还要注意将精神交往理论与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区别开来。

【两者的区别见14、15页】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口语传播时代(发展了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文字传播时代(使得文化得以保存和远距离传播)-印刷传播时代(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复制)-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形成了人类的声音、影像以及信息处理的体外化系统)

信息社会:

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其特点为:

①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②劳动力主体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③信用成为主要的交易手段;

④经济全球化。

第三章

符号(sign):

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符号的分类:

1.符号可分为信号(signal)和象征符(symbol)两种。

(1)信号的特点:

与其所表示的对象有着客观的因果联系和一对一的固定关系。

(2)象征符的特点:

①是一种人工符号;

②既表具体的事物,也表抽象的事物和观念;

③非遗传继承,通过传统和学习来继承;

④可自由创造,与对象的关系随意。

2.符号还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1)语言符号:

能动性与创造性、灵活性、超越时空、发音经济。

(2)非语言符号:

①“副语言”(声音大小、字体、语速快慢等等)②体态符号③各种具有文化、价值表象的象征符。

符号的基本功能:

①表述和理解功能(编码encode与解码decode);

②传达功能;

③思考功能(引发思维活动,如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意义(meaning):

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各种含义,以符号形式进行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1.符号本身的意义分类:

①字面义和引申义(语义角度);

②内涵和外延(逻辑角度);

③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符号学的角度)。

2.语言符号具有模糊性(暧昧性)和多义性的特征。

3.其他的符号意义:

①传播者意义②受传者意义③情境意义【注意1和3的区别】

象征行为:

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事物、观念和思想感情的行为。

象征性互动理论(symbolicinteractiontheory):

开创者为米德,集大成者为布鲁默。

1.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

2.基本前提是:

①人根据“意义”行动和交往;

②“意义”产生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

③“意义”由人来解释。

【因而“意义”、“社会互动”和“解释”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

3.内容:

象征性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象征符或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象征符或意义的互动产生于社会关系,并体现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形成的纽带,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理论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以及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各种事物符号化,赋予其特殊的意义,并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便形成了现代社会的象征性文化,它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现代象征性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塑造者。

【鲍德利亚的后现代传媒理论是这方面的经典研究】

第四章

各种传播过程模式及其特点

1.直线模式:

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数学模式)

5W模式:

拉斯韦尔提出,5W分别指:

who(传播者)、saywhat(讯息)、towhom(受传者)、inwhichchannel(媒介)、withwhateffect(效果)。

后来麦奎尔将这五个要素连成一个直线的传播模式。

意义:

第一次将人们的传播活动表述为一个清晰的过程,为我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

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和韦弗提出,其模式为:

信源-发射器-噪音-接收器-信宿;

该模式本来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但对传播学的传播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引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社会传播也是如此。

香农的信息论对传播学最大的贡献还是将信息的概念引入传播学。

【直线模式的共同缺陷都是没有考虑到传播活动的反馈性,缺乏互动。

2.循环、互动模式: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具体内容略)

评价:

这类模式都克服了直线模式的单向性,重视了传播活动的双向性、互动性以及反馈性。

但是这类模式都只是描述传播活动本身,或者只是揭示了传播活动的内部过程,而没有充分考虑到传播活动和传播过程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它们都不足以描述宏观的传播过程。

3.传播系统研究: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社会学角度)、马克莱兹的系统模式(社会心理学角度)这类模式都较好地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4.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下的传播总过程研究(日本传播学界):

①这是一种批判的宏观层面的大众传播过程研究;

②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对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揭示出了传播产业背后的各种意识形态、阶级结构、社会关系的影响,指出了资本主义传播活动的各种矛盾;

③并希望借此唤醒日益麻木的大众,使他们成为有批判能力的“理性市民”。

④日本传播学界的传播总过程研究对于我们的传播研究很有借鉴意义。

传播过程的特点:

动态性、序列性(次序性)、结构性。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人内传播与象征性互动理论有密切联系。

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communication):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特点:

社会性、双向性、互动性。

【教材主要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类传播的】

米德的“主我客与我”理论:

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主我”(I),另一个是作为他人评价与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

两个“我”通过各种信息,即有意义的象征符(significantsymbol)来实现互动,影响人的行为和决定。

这互动过程便是社会角色的形成过程,也是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self-interactiontheory):

和米德的理论差不多,考试时编一下就行。

但要记得“自我互动”的本质是个人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

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thinking):

米德认为这种思考发生在遇到暂时的挫折或难以解决的新情况之时。

这种思考是一种重构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是一个重新认识、解释和行动的过程,具有超越性和创新性,是推动个人进步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人际传播(personalcommunication):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人机传播的动机:

①获取信息;

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③自我认知与相互认知;

④满足个人的社会性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

关于自我认知的动机,主要有库利的“镜中我”(thelooking-glassself)概念。

库利认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像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自我和采取行动。

这种自我认识形成于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之中。

【这个理论和米德、布鲁默的理论差不多,不过主要侧重于人际传播,前面两个理论侧重于人内传播。

要注意区分】

人际传播的特点:

①渠道多,方式多样;

②人际传播中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

③双向性、互动性、反馈性强;

④非制度化的传播,即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从两个方面理解)①对于社会来说,人际传播是社会成员交往的重要渠道,是形成社会关系和分工协作的重要纽带,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②对于个人来说,人际传播是个人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对个人的成长有极其巨大的影响。

相关理论:

(1)个人社会化的理论:

“镜中我”理论、“社会模仿”理论等等。

(2)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的理论:

“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与普及”等理论。

人际传播的媒介:

语言文字(核心)、姿态(gesture)、服饰、发型、身体接触等等。

自我表达是人际传播的重要方式,方式极为多样;

但自我表达要受到社会价值规范的制约。

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群体传播

群体的概念(一定数量的个人结成的具有特定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集合体)、分类和功能等了解一下就行,不是重点。

1.定义:

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2.群体意识(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感)形成于群体传播和群体互动过程。

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量、群体结构、传播机制都对群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群体规范(个人过去和现实的群体归属关系所产生的价值观、道德准、行为准则等的内在化,群体规范是个人有了精神归属感,对个人的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而制约了播效果。

)对群体播的制约作用:

排除偏离性的意见;

②控制群体的意见分歧和争论;

③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④对来自群体外部的信息有着重要的推动或制约作用。

但群体规范的作用也要受制于群体意识、群体结构和奖惩机制等方面的。

群体归属:

人作为社会的成员,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而每个人都或大或小有其特定的人际关系网络,会归属于某个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群体。

他所处的群体通过群体压力的方式对他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各种影响,从而制约着播效果。

4.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群体压力: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趋同心理下的合意形成机制:

基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加上少数派中没有意志坚定的中坚分子,因迫于信息压力,大多数群体成员希望与群体多数意见保持一致以避免被孤立和制裁(即趋同心理或遵从性),使得多数意见往往能够压倒并改变少数意见。

非趋同心理下的合意形成机制:

由于少数意见中存在意志坚定和态度顽强的中间人物,他们往往能对多数意见进行有力的反驳,从而产生巨大影响甚至是颠覆多数意见,变少数意见为多数意见。

5.集合行为(collectivebehavior):

某种刺激条件下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骚乱的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巨大的冲击和破坏。

基本条件(或特征):

①结构性压力导致非常情况下社会普遍存在的不安和紧张情绪;

②触发性事件;

③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导致非常态的传播机制异常活跃。

几种非常态的传播机制:

①群体感染与群体暗示——主要是情绪上的感染,传播非常迅速;

②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前者多是出于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后者多是由于责任分散导致人们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而进行各种宣泄式的破坏行为;

③流言与谣言——流言通常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但多是证据不足,十分暧昧,传播速度快且经常回流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流言流通量=问题重要性×

证据暧昧性;

谣言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信息,往往带有各种不良目的,传播速度极快。

组织传播

1.

(1)组织的概念:

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意志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2)组织的特点:

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职务分工与岗位责任制;

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2.组织传播:

组织从事信息传播的活动。

分为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3.组织传播的功能: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总之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活动使组织的各个部分紧密地练成一个整体,提高组织的效率,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组织传播既是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又是组织与外部环境沟通的信息桥梁。

4.组织内传播的机制:

(1)正式渠道:

纵向传播(单向性)与横向传播(双向性、互动性);

纵向传播要把握好组织的层次和环节,横向传播要有制度化的保障。

(2)非正式渠道:

主要是指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小群体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一般特点——信息交流广、渠道多、方式多样、双向性与互动性强、情感交流多。

【与之相关的考点是:

霍桑实验。

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工厂组织的一次着名的企业管理改革实验,该实验的研究从着重分析了组织成员非物质需求和激励因素,突出了组织成员的社会性特点,强调了组织应该满足其成员感情、精神、交往等方面的需求。

突破了传统科层制的理论框架,促进了人们对组织中的非制度制约因素的研究。

它对组织传播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要求人们重视对组织传播的非正式渠道的研究。

5.组织外传播: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和信息输出活动。

信息输出活动的几种形态:

①公关宣传(PR,PublicRelation);

②广告(AD)宣传;

③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宣传:

由企业理念(文化)标识、行为规范标识和视觉/听觉形象标识三个要素组成。

PR学、AD学、CIS研究已经成为传播学的三个重要分支学科。

第七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与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前三点是定义的扩展(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活动);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的过程性看,大众传播是一种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注意网络传播是个特例】

(6)大众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948年在《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主要是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承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

1959年在《大众播:

功能的探讨》一文中提出,环境与检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娱乐功能。

【前三点与拉氏观点对应,增一个“娱乐功能”】

3、施拉姆的功能观:

1982年在《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绝对的经典着作】中提出,包括政治功能(监视、协调、文化承)、②经济功能(信息买卖、参与市场经济、大众播就是知识产业)、③一般社会功能(传播社会主流价值、提供娱乐等等)。

【经济功能是重点】

4、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的功能观: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麻醉作用”。

所谓“麻醉作用”,即大众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难以自拔,而失去了社会行动力,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麻醉作用”是重点】

第二节是种大众媒介的发展史、特性的介绍,新闻学的重点,不赘述。

第三节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早期乐观主义观点主要阐述的是舆论和报刊的关系,代表人物有布莱士(美国政治学家)、塔尔德、库利等;

怀疑否定的观点主要是从把大众播作为舆论工具和“麻醉作用”的方面来考虑。

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

李普曼在20年代发表的《自由与新闻》、《舆论》等着作中提出的,认为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环境”隔绝,主要是通过大众新闻媒介去了解外部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

定义:

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的选择、工和重新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信息环境。

李普曼进而认为,大众媒介提供的拟态环境不仅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而且会对现实的客观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就是“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日本学者藤竹晓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拟态环境对后来的诸多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电视人”、“容器人”、“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等。

要重点把握,特别是其定义和影响。

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传播制度:

社会制度中对大众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控制或制约作用的部分。

主要是政治(法律/行政手段)、经济(资本/广告)、受众(言论/购买)三方面的监督和控制。

极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背景:

印刷技术的飞跃使得近代报刊诞生并迅速发展,欧洲封建王朝和专制政府如临大敌,连续出台一系列法令来严密监督和控制报刊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出版控制制度;

最着名的法令便是英国的《星法院法令》。

内容:

(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政府的利益;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和权威,不得批判政府和主流价值观,否则属于犯罪行为,将受法律的严厉制裁;

(3)实行出版物事先审查制。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形成于十七八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与极权主义制度斗争的产物。

一大批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大力宣扬人权和民主思想,特别是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和密尔的《论自由》对这种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任何人都有出版自由而不许经过政府特许;

(2)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官员;

(3)新闻出版绝对自由,事先审查制不合理;

(4)“真理”和“谬误”应得到同等的传播机会。

社会责任理论

(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中提出)

(1)20世纪后,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电子媒介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媒介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和利益集团手中,这种趋势导致的结果便是大多数人失去了公开发表言论的道;

(2)同时媒介在利益驱使下大量制低俗的内容,严重危害了社会道德规范,产生了各种深刻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1)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理应对社会和公众负责;

(2)媒体所报道的新闻应该真实、客观、公正;

(3)媒体应该遵纪守法,不得播有违法律道德的内容;

(4)受众有权要求媒体播高品味的内容。

【该理论仅仅寄希望于媒介的自律,必然是收效甚微】

民主参与理论

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得媒介垄断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般民众参与媒介的机会越来越少。

该理论的出现正是一般民众要求参与媒介活动的强烈意识的结果。

(1)任何人和弱小的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播权和媒介接近权;

(2)媒介应该主动为受众而存在,不应该主要为媒介组织、政府、广告客户而存在;

(3)社会各个群体和阶层都有权拥有自己的媒体;

(4)小规模、互动性和参与性强的媒体更合乎社会理想。

心价值:

多元化、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播关系的横向性与平等性。

【要特别注意上述四个理论的背景,这是这四个理论变迁的依据,要从整体上予以把握;

一条比较简洁的线索是:

严厉控制-播者的权利-媒介集中-受众的权利。

现在西方主导地位的理论还是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论。

社会主义制度(党报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不是传播学重点,了解一下就行。

第九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大众传媒的特点:

地位稳固;

②是一种专业的社会组织,具有特定的组织目和组织结构;

③是大众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优势:

强大的信息收集、工、生产和播能力;

②有相对公开可的信源,权威性较高;

③久的新闻播实践历史,使其形成了一套为社会所认可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能更有力地吸引广大受众。

【总之,大众传媒是播特权的拥有者,即使在新的信息时代,大众媒仍将是大众播活动的主导者。

“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

卢最早提出,认为群体播过程中出现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播的道。

②怀特将其引入新闻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

但怀特的“把关”模式只强调编辑的“把关”作用,而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是一个整体过程。

“把关”的实质:

大众媒的播活动并非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媒体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准进行的有目的信息取舍和信息工活动;

②新闻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经营目、政府意识形态、受众需求等多方面的制约,与这些相符的内容将优先得到播;

③媒体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的过程,最重要的制约是媒体的立场和方针。

媒介的定义:

(两种)一种是递信息的载体;

另一种是从事信息播活动的社会组织。

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

加拿大播学家;

代表作有《机械的新娘》、《理解媒介:

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地球村》等;

他那三个着名的心观点是:

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1.媒介即讯息:

正为媒介的存在才使人能够从事各种播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所以真正有意义的“讯息”是媒介本身的特性、它所开创的各种可能性及社会变革。

②在麦氏这里,媒介的概念相当广泛,除了统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播工具等外,还包括各种交通工具。

麦氏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③麦氏以媒介为准,认为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部落社会(口语媒介)-脱部落社会(印刷媒介)-地球村(电子媒介)。

2.媒介是人的延伸:

着眼于媒介对人的感官的影响,认为媒介是人的感官能力的延伸。

而他将媒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又概括为“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3.热媒介与冷媒介:

麦氏对媒介的两种分类,热媒介给人提供丰富明晰的信息,使人的媒介参与程度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